1、1用阅读滋养心灵明代陈益祥说:“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 ”“观书绎理可以养心” ,就是通过观书绎理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滋补和休息。因为,读书可以让心灵变得宽厚和柔软,让心灵获得快乐和舒畅:读书,心才不慌;不读书,心就荒了。 14 年前,我从一所中学调进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十多年来,我时时提醒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清醒的读 书人。 一、读教材,发现小学语文的魅力 从一名初高中语文教师转变为小学语文教研员,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心慌。 那一年暑假,我找来全套小学语文教材,包括人教社 92 大纲教材、2000 年新修订大纲教材,课标实验人教
2、版教材以及课标实验北师大版教材,一口气读完。经验告诉我,解读教材的能力是一个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熟能生巧,没有熟读,就没有真正的文本细读,也就没有文本的教学解读;我尽量熟读课文,要求学生背的,自己要会背;不要求背的课文,也尽量背。解读教材,必须对教材进行梳理,包括对知识点、能力点、学习方法的梳理;对教材解读和梳理,是为了以简驭繁、深入浅出,这恰恰与教学对象“儿童”的特质相符合。 2除了读语文课本和教参,还要“读课” 。我从小学语文资深教研员那里,刻录了全国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光碟,以及全国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的教学录像,每天都看,每天都琢磨。那段时间,印象最深的是支玉恒老师的第一场雪
3、太阳 ,靳家彦老师的一个这样的小村庄 ,贾志敏老师的贾老师教作文系列等,这些名师教学风格各异、自成一体,或睿智大气,或循循善诱,或娓娓道来,无不令人神往。 后来我又了解到, “读课”也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跟着课改,一年年读下去,六年,我小学“毕业”了。这六年,我每学期听课量达到三四百节,每一节课都详细记录。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我也尽可能地记下来,作为日后研究的素材。有人说我听课有三大件:笔记本(后来是电脑) 、录音笔、相机(后来是智能手机) 。对此,我往往自嘲“笨人有笨办法” ,但作为初学者,这种笨方法其实很管用,因为一切学习都离不开积累,包括这些素材的积累。一段时间后回过头来看,这些亲手记
4、录的课例,能够给我许多启发。 课改六年,也是语文学科研究最为活跃的六年,一些学者的著作成了这段时间我学习必备的“养料” 。课改之初,巢宗祺、倪文锦、郑国民、王富仁、王尚文、商友俊、张龙华、顾黄初、付宜红、江明等学者的著作指出了过去中国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主张,强调人文精神和语感教育,并主张借鉴国外语文教学的经验,改变脱离生活和串讲串问的语文教学现象;2004 年后,王荣生、潘新和、崔峦、王尚文、吴忠豪等学者,对课改之初过度追求人文性的倾向进行纠偏,强3调从语文学科本身进行研究,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关注言语智慧生成和语言文字运用,并积极主张“让学” 。 可以说,这六年,我更加关
5、注教材,关注课堂,关注语文课程改革,具体地说是从“小学”的视角关注语文,由此我发现了小学语文的魅力,那就是:小学,是生命奠基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小学语文,因在儿童言语生命成长的敏感期而责任重大且“稚慧”无限。 二、读教育,领悟育人智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六年的小学语文已经“毕业”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后的教育重建,让我更加关注“人” ,从发展儿童的角度,将阅读的主要精力转向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等领域,下面我仅举阅读教育学的例子。 2008 年至 2011 年,我开始读中国古今教育家 中国教育经典解读这样的书,读陶行知、陈鹤琴的著作,进而读杜威,进一步关注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
6、蒙台梭利、苏霍姆林斯基、罗素、怀特海、尼尔等。由于基础比较差,我打算先读大学教材,如教育学 教育史等。结果发现,这些大学教材,于我来说难免枯燥乏味,只好随便翻翻,最终还是得回过头去看原著。教育原著虽然零散,但不像大学教材那样生涩和抽象。杰克森的什么是教育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一百条建议 、斯宾塞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卢梭的爱弥儿 、洛克的教育漫话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以及最新的“全课程” “全教育” “全语言”等著作,凡所能及,借、买、换、要,我都拿来读,能懂多少是多少,至少我了解了这些大4教育家在思考什么,是怎么思考的。读完这些后,再读张康桥的在教育家的
7、智慧里呼吸 、单中惠、杨汉麟的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 ,感觉甚是亲切,因为我从中发现了这些教育主张之间的关联性;后又读到胡乐勇的国外教育名家成长经历 ,了解了国外教育家的成长过程;最后读了那些不是教育家的“教育家”的著作,如克里希那穆提的最好的教育是爱 、李宗哲的最好的教育是信任 ,我明白了教育最需要的是智慧,智慧就是发现规律、尊重规律,尊重学生、发现学生。我领悟到好的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继承创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育,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教育,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教育,世界上并不存在抽象的教育,而最高的教育智慧是爱和信任。爱和信任,其背后是“人” ,这个认识恰恰是我教学实践中的直觉。
8、通过阅读,我大胆地提出了我对世界教育史“三个阶段”的理解,对教育指向“人”的社会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的不同侧重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阅读,我也找到了这几年全国各地涌现的教育探索与实践典型案例背后的关联,如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实践、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实践等,尽管社会对这些实践探索评价各异,但把所有这些联系起来看,我认为今天的中国教育正在走向一种理性觉醒。 三、读国学,涵养文化底蕴 这里的国学,不仅仅限于“一国固有之学”的“国学” ,而是泛指中国元素(或者说东方文化)比较浓厚的著作。我是中文专业毕业的,因此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不得不说的是,我回到中国文化来集中阅读,是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菲利普?W. 杰克森的启发,他指出:“教育5就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的过程。 ”因此,研究我们的教育,绝不能绕开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