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蝉(外一篇).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051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捕蝉(外一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捕蝉(外一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捕蝉(外一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捕蝉(外一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捕蝉(外一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捕蝉(外一篇)大概是四月,蝉就从土里钻出来了。这时候的蝉,还没有足够的力气爬到高大的树上去,于是,它们就选择了黄豆之类的植物作为栖身之所。四月的黄豆,已经离开了地面,个子有两尺左右高,但称不上粗壮,仿佛一个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女孩,稚嫩,羞涩,同时热情天真。这个时节的黄豆,也还没有太多的心事。当心事重重时,所有的豆花便一齐开放了,淡紫色的花朵簇拥在一起,形成一股向下的力量,仿佛可以把整株黄豆压得弯下腰,匍匐在地。 蝉就藏在黄豆叶子的背面。这样,可以躲避阳光的照射。其实,四月的阳光还是暖烘烘的,落在脸上,仿佛戴着毛绒手套的手,轻轻从额头和脸颊抚摸而过,那感觉十分惬意。蝉害怕哪怕稍微强烈一点的光线,

2、也许是它在泥土中蛰伏得太久了的缘故吧。据说有三四年之久,这可是一个让人咋舌的时间概念。有时也难免不让人这样揣测,蝉趴在豆叶背面,有点类似掩耳盗铃,以为这样就很安全,于是麻痹大意,放开嗓子高声歌唱起来。一块小小的黄豆地,听上去,都是蝉浩浩汤汤的声音。 这个时节捕蝉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因为太轻而易举,年纪稍大的孩子大都不屑于此,对身边的蝉视而不见,他们的注意力被天空等高远的事物吸引着。事实也确实如此,他们高高地昂着头,在大地上漫游,仿佛一个国王巡视着自己的疆域。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捕蝉是五岁的时候。我渴望加入到高昂着头颅的孩子的队伍里去,但遭到了拒绝。我独自一2人来到后山坡,浮现在我视野里的是一片刚刚茂

3、盛起来的黄豆地。蝉,正源源不断地把声音从身体里倾倒出来,沉溺其中,竟然毫不在乎一个孩子靠近的脚步。 豆叶被翻转过来。蝉暴露在阳光下。阳光的突然刺激使蝉头晕目眩,久久地愣怔在那里,一动不动。它甚至忘记了飞翔,翅膀对它而言俨然是一种摆设。一只蝉就这样束手就擒,被一个孩子好奇的手紧紧地捏住。之后,它才幡然醒悟,终于意识到处境的危险。欢快的歌声仿佛一辆疾速奔跑的火车,骤然刹住了,顿时,所有的声音似乎都凝固了,掏空了,天地之间是无边的静默与空旷。四月的蝉,身体是淡绿色的,个头和一只绿头苍蝇相差无几。让一个孩子困惑的是,在这个小而又小的身体里,仿佛有一座看不见的大海,声音的波涛在其中汹涌起伏。为了解开这个

4、谜团,一只刚刚钻出泥土的蝉,它本可以走到秋季的生命旅程,就在一个孩子的手中停止不前,画上了永远的句号。 六月葱茏。当一株黄豆走过淡紫色的开花旅程,全身上下披挂起毛茸茸的豆荚时,一只蝉也已经渐渐长大。长大的蝉,乌黑的身体仿佛涂抹了一层炫目的釉彩,薄薄的翅膀尽管并不那么强劲有力,却完全可以在飞翔之中将自己带到高高的白杨树梢头。这时,一只蝉已经需要我们仰视。而此时捕捉一只蝉,除了需要技巧,甚至还需要勇气和胆略,对无所事事却又喜欢冒险的半大孩子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 众目睽睽之下,嗖嗖嗖,一个孩子身手敏捷地爬上了树。在众多羡慕与赞叹的眼神中,备受鼓舞的他眼看就要接近高处的蝉了,他的脸上流露着毫不掩

5、饰的兴奋,但最终功亏一篑。关键时刻,蝉飞走了,仿佛3一个黑色的玻璃弹子,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轻轻一弹,划过一道弧线,就消失在另一处簇拥的绿色深处。 螳螂捕蝉,所采取的同样是这种偷袭策略,从身后一点点靠近,然后发起迅雷不及掩耳的猝然攻击。所不同的是,不动声色的螳螂比一个孩子更加镇定自若和沉得住气,螳螂才笑到了最后。 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够说出来,他们捕捉一只蝉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和绞尽脑汁,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张屋檐下的蜘蛛网,曾经点燃过孩子们灵感的火花。只是蜘蛛网太弱不禁风了,根本缠不住拼命挣扎的蝉。大多数时候,一只蝉总能轻易挣脱蛛网的束缚,逃之夭夭。记得小时候,我们

6、用得最多的一种捕蝉工具,其构造和功能,与彪悍的草原骑手手中挥舞的套马杆十分相似,一根长长的杆子,顶端是纤细的丝线做成的一个活套。炎炎盛夏,绿荫匝地。低吟浅唱抑或引吭高歌的蝉,就藏匿在如烟如黛的绿色之中。一个又一个正午,顶着烈日,我们手执“套马杆”在白杨树林里游荡,寻觅着蝉的踪影。一只蝉一旦被套住,便再也无法逃脱了,只能徒劳挣扎。 一只蝉和一只羊的命运其实十分相似。一只羊埋头吃草,让青草把身体滋养。一只蝉吸取树木的汁液,走过短暂的春天和夏天。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只蝉和一只羊都是这个世界的弱者。除了狰狞难看的螳螂,蝈蝈也是蝉的天敌。夏天的傍晚,常常可以听见蝉粗粝的叫声从暮色中传来,那准是一只蝉成了螳

7、螂或者蝈蝈可口的点心。多年前,一个孩子仅仅为了好玩,仅仅为了满足好奇和虚荣心,也加入到这场杀戮的游戏里。 4一只蝉,尽管它爬得很高很高,还是突然被捉住了,内心里一定充满了无可奈何与巨大的恐惧。这种恐惧化作粗粝的声音从它的身体里流淌出来,仿佛撒满一地的玻璃碎片。捕蝉的孩子曾经一定被这些碎片所划伤,只是,直到多年以后,他才感觉到一种疼痛。发酵过后的疼痛。 在皮肤之下。在血肉之中。在不可言说的骨骼深处。 捕虾 其实是最烦人的。和几个朋友偶尔出去钓鱼,周末,而且是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地点是早前选好的一个僻静水塘。一边垂钓,心里总有些微的忐忑不安,担心虾来捣乱。对一个钓鱼的人来说,如果接连钓起了好几只虾,

8、眉头必然会紧紧蹙起。因为这意味着,他再也钓不到鱼了。经验告诉我们,在看不见的水底世界,成群结队的虾张牙舞爪,将鱼赶跑了,霸占着钓饵。无奈之下,只好悻悻地将钓具一一收拾好,另寻一个理想的钓鱼位置。 从水塘钓起的虾,个头较大,身体是半透明的浅褐色,虾须比虾的身体还长,模样有些狰狞。这种虾离开了水塘并放进背篓之后,才觉察到了危险,就拼命挣扎,身体俨然弓一样绷紧,而后骤然弹开,借着这种爆发出来的力量,可以跳跃很高,越过装鱼的背篓,直接落到水塘里,逃之夭夭。对钓鱼的人来说,虾逃走就逃走了,没有什么好扼腕叹息的。之所以把虾放在背篓里,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发泄,以解心头之恨。 也有人专门钓虾。方法很简单,将

9、酒浸泡过的钓饵系在鱼线的一端,5放进水里。虾难敌酒香扑鼻的诱惑,便将钓饵用两个钳子死死钳住,此时将鱼线提起来,虾也随之提到了半空中,可以看见一侧的阳光从虾半透明的身体中穿过。这个时候的虾浑然不觉大难临头,仍然死死抱着钓饵,这种不顾死活的贪婪样子,既滑稽好笑,又多少充斥着悲哀的成分,让人想起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守财奴之类的人物,譬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多么可悲可叹。 这种钓虾方法我并没有见过,仅仅道听途说而已。倘若确实如此,我觉得钓虾和钓青蛙很相似,称得上异曲同工。青蛙平时十分机灵,藏在草丛之中,一旦有脚步声响起,接二连三地跳起来,几道弧线过后,便在夏天的葱茏与繁茂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当一个乡

10、村少年将系在丝线一端的钓饵一个白色的棉球,模仿着蝴蝶之类的昆虫飞来飞去时,青蛙就像中了魔法一样傻乎乎的,两眼直直地盯着白色的棉球,而后一跃而起,将棉球含在嘴中。与此同时,少年眼疾手快,贪婪的青蛙转眼之间就成了他人手中的猎物。 钓虾的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多数人不屑于钓虾。平心而论,虾的味道比鱼要好。当然,这也许仅仅是我的个人嗜好。但我并不喜欢水塘里的虾。这种虾不仅颜色呈褐色,身体摸起来比较粗糙,而且味道也不怎么样。我揣测,这可能与水质有关。水塘的主人为了把鱼喂大,吸引更多的垂钓者,不惜把更多的饲料投进水中。鱼吃不下,剩余的饲料一天天沤烂了,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池塘里的水也一天天变暗发黑,连倒映

11、在水底的天空中的白云,也破抹布似的,污秽不堪。 味道堪称鲜美的,非小溪流里的米虾莫属。小溪流蜿蜒曲折,清6澈透明,流淌不息,发出的叮当声仿佛也给人一种透明的感觉。岸边,是丛生的水草,以纤细的灯心草居多。灯心草颜色青绿,仿佛一群绿衣绿裤的女子,傍水而生。水,是她们不离不弃的家园。米虾,自然也是这个家园的一部分。米虾的个头小,这是它名字的由来。在我们湘北这地方,起伏的山岭间生长着一种虬曲枣树,结出的果实个头小,貌不惊人,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大家称之为米枣。 生长在小溪流里的米虾,比水塘里的虾精致秀气,玲珑剔透,阳光可以无遮无拦地穿过它们身体。在灯心草的掩护下,这种虾简直可以让我们视而不见。但对每一个

12、在乡村生活的人而言,米虾的存在已是心知肚明的事情。对付米虾,最常见的,是用网兜之类的工具去捕捉。春末时节,水温升高,米虾活跃起来。这时,手里拿一个网兜,弯着腰,在溪流边的灯心草中捞来捞去,过滤之后,再剔除网兜中的杂物,就可以看见活蹦乱跳的米虾。米虾被煮熟,颜色奇迹般发生变化,通体鲜红。米虾煮豆腐,一红一白,夺人眼球,味道鲜美。这道菜肴,我不知吃过多少次,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小时候,村里孩子们捕虾的热情极其高昂,从春到秋,乐此不疲。原因其实很简单,米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时贫瘠的生活。村子里有一个女人心灵手巧,按辈分我称呼她伯母,在繁忙的劳作间隙,她专门编织捕虾的网兜出售。网兜价钱便宜,但编织起

13、来并非易事。盛夏的正午,烈日炎炎,每次从她家门前经过,都可以瞥见她带着三个孩子蹲在屋檐下,心无旁骛地埋头编织,崭新的麻线闪耀着金黄的光泽,仿佛一丛乱蓬蓬的水草,将她掩映其中。而她躬背弯腰的样子,远远看去,7俨然一只米虾。 一只米虾。一只近乎透明的米虾,阳光无遮无拦地穿过它的身体,匆匆的时光也从它透明的身体里穿过,然后,一去不复返地悄然逝去。如今,村子里没人去捕虾了,主要原因是无虾可捕,村前的溪流几乎被泥沙所淤塞,灯心草被疯狂生长的其他草本植物所湮没。也没人编织捕虾的网兜了,伯母死后,她的三个儿子告别了靠编织网兜养家糊口的生活。大儿子开了一家日杂店,生意十分红火;二儿子孔武有力,操刀卖肉,成了备受尊敬的一名屠夫;小儿子喜欢动脑筋,把几部报废车辆的零件拆卸下来,七拼八凑,组装了一辆小四轮专门给人跑运输。倘若你有机会徜徉在村子里,十有八九将会目睹到这样一番情景:苍穹之下,一辆破破烂烂的小四轮,突突地喘着粗气,一溜烟从溪流干涸的河床上跑过。 河床上,是两道醒目的车辙。以及,匍匐在淤泥中的绿衣绿裤的灯心草。 发稿/赵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