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泰”食品引导营养健康新革命.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0609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泰”食品引导营养健康新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富泰”食品引导营养健康新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富泰”食品引导营养健康新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富泰”食品引导营养健康新革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富泰”食品引导营养健康新革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富泰”食品引导营养健康新革命王将克教授,男,汉族,出生于 1935 年 7 月,广东揭阳人。1959 年于中山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派往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修。1962 年回校从事动物学基础与动物地理学和古生物教学、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曾任中山大学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实验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第四纪热带亚热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广东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南海分会理事。现为广东省老教授协会和中山大学老教授协会常务委员、香港渔农业科技促进协会顾问,应聘于粤北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

2、院,创办“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所” ,身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带头人,1978 年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1982 年以来先后到香港、法国、美国、柬埔寨和泰国访问和学术交流。 王将克教授各时期的学术活动 俗语曰:人生七十古来稀,眼前已过古稀之年的王将克教授是这样向记者表述的:是强烈的事业心和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项目的浓厚兴趣,促使他退而不休,继续坚持在科研的第一线,开创新的边缘学科农业2生物地球化学和“富素”产品。为了实现他研究的“富素” 产品(即富含微营养元素的农产品和食品)为人类健康造福的梦想而不懈奋斗。下面我们重点采访王教授的学术活动就可以看出他提出的新边

3、缘学科和多年学术研究的连贯性,其研究工作,大体可分成四个时期。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1、教学方面:主要从事动物学基础与动物地理学、古脊椎动物学和普通古生物学教学。 2、科研方面:对我国大熊猫化石和现生种、两广第四纪洞穴堆积哺乳动物化石、珠江三角洲全新世堆积物发现的象、鳄鱼等动物遗骸、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动植物遗骸等的研究,均有较深造诣,其成果和论文都分别发表在动物学报 、 古脊椎动物学报 、 古生物学报 、 西汉南越王墓志 (上下卷)等国家级刊物,其研究成果和文献都被广泛应用和收藏。 广东三水盆地及近邻盆地早第三纪鲤科鱼化石和关于骨 类起源问题的研究也做了大量工作。三水盆地早第三纪鱼化石系

4、1974 年王教授在广东三水河口等地“红层”含油页岩地层采集的,经研究鉴定全是鲤科鱼化石,其生存环境属陆相淡水湖盆,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鲤科鱼类起源于早第三纪劳亚古陆的见解,当时媒体纷纷报道这个重要发现,媒体包括:广州日报 、 光明日报 、 文汇报 、 人民画报 、 广东画报 。该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创始人杨钟健(已故)院士的推荐下,在中国古生物志专册 (总号第 160 册,新丙种第 22 号,19813年)出版,杨老还为该专著撰写序言。说明当时在三水盆地发现早第三纪鱼化石的意义重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 教学方面:1、除负责本科生教学外,同时还培养我国首届氨基酸生物地球化

5、学研究生。 科研方面:1、从事地质体中生物物质成分蛋白质氨基酸残留物,氨基酸测年和演化等研究,发表有关氨基酸方面的论文二十多篇,如“氨基酸外消旋及其应用” (1986 年百科知识第 12 期) ;“氨基酸测年法及其在考古学和古人类研究中的应用” (1986 年史前考古第1,2 期合订本) ;“化石中氨基酸对映体气相色谱分析” (1987 年实验技术与管理第 2 期) ;“广西一些第四纪洞穴堆积中化石的氨基酸地质年龄” (1989 年人类学学报8 卷第 2 期) ;“化学化石对传统化石概念的补充” (1989 年地质论评第 3 期) ;“从氨基酸分子的手性探讨生命起源” (1989 年天地生综合

6、研究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安徽和县猿人地点中化石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 (1989 年地质科学第 3 期限) ;“手性(-)毛细管柱对化石氨基酸对映体分离” (1987 年分析化学第 15 期)等。主编有关地质体氨基酸方面的专著两部:氨基酸地质年代学 (1986 年.海洋出版社出版)和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 (1990 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 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还荣获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该书被列为中国参加世界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系4列专著之一,该书出版填补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空白;氨基酸地质年代学的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建立地质体氨基酸测年的专著,受到我国地学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2、发起

7、成立全国性氨基酸专委会:向全国同行发起成立和召开“全国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专委会暨第一届全国学术研讨会” (1991 年在中山大学召开,王教授为大会主持人和学术报告人) 。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主要从事生物地球化学及有关方面研究:1、撰写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1994 年王教授等撰写一份长达万字的关于在我国开展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总体设想 ,向院士们征求意见,后来杨遵仪教授(图 1) 、刘东生教授(图 2)等四院士复函并撰写一份推荐书,鼓励支持这个研究计划,使王教授等深受鼓舞。通过四年的努力,一部长达 85 万字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终于问世,该专著填补了我国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空白(图 3) ,该书曾

8、荣获国内 10 位院士和 20 位教授、博士导师的联名推荐,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材用书。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广泛覆盖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该书的出版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杨遵仪院士在该书序言中指出:“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的研究项目,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我和王将克同志的工作联系已达 30 多年,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是一位意志坚定、事业心强、勤奋好学、办事认真和以身作则的教师,他曾是主持过多项重大研究的科研骨干。王将5克的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和论著曾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钟健、涂光炽、刘东生、郝诒纯、吴汝康、蒲蛰龙、叶良

9、俊、王鸿祯和贾兰波等诸先生的支持和赞扬。 ” 2、开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点)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项目研究。 3、发表论文十多篇,主要有:“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方向”(1994 年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33 期(增刊) )和“关于生命起源研究的问题及其主攻方向的探讨” (1995 年地球科学进展第 2 期)等。1997 年, “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兴边缘学科” ,论文在粤台高科技现代农业研究会上宣读,获与会专家教授和领导的好评。当晚主持研讨会的台北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丁一倪教授等五位专家与王教授专门就农业生物地球化学问题开座谈会,高度评价王教授关于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学术思想,认为台湾的农业发达,主

10、要是应用基因工程培育良种提高产量,但没有提高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含量;应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提高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含量对满足人体健康需求意义重大。 4、召开“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研讨会”:1998 年底,由广东老教授协会举办,在中山大学召开“发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生地化营养工程研讨会” (图 4) 。王教授为会议的主题报告人(图 5) ,卢瑞华省长在百忙中到会(图 6) ,并给予充分肯定,与会代表深受鼓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代表纷纷发言,反映很好。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和中山大学校报分别作了报道。 5、原创性“富素”新产品开发研制和申请专利:1999 年,由于“发6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

11、研讨会”开得很成功,受到领导、专家、教授和院士的充分肯定后,集中全力进行新产品开发、试验研制,提出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的科学方法,研制了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豆类食品及系列产品,经过两年的奋斗和无数次的试验,成功研制了“富素” (即富铁、富锌、富硒、富铬等)豆粉系列产品,并及时总结其研究成果,申请国家专利(图 7) 。 本世纪初(2000 年)至现在 1、召开“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新食品系列产品鉴定会”:2000 年底,在广州迎宾馆召开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新食品系列产品成果鉴定会。由王教授在会上作研究成果鉴定报告(图 8) 。评审专家鉴定委员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主持

12、(图 9) ,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为该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正确,符合国家农业现代化政策,符合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天然、营养、卫生、方便的要求,并能够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食品工业生产的需求,为缺乏营养素人群提供了有机态的微量元素补充剂,对确保人体缺乏微营养元素的平衡具有重大意义” ;经鉴定委员会评审和权威机构查新检索结果, “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及其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水平,建议尽快扩大中试,完善产品技术标准,尽早将这一技术产业化,以满足市场需求。 ” 72、申请美国专利:2001 年,王教授携同夫人钟月明高级工程师赴美国加利

13、福尼亚大学考察(图 10) ,并对上述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究成果申请美国发明专利。 3、 “富素”项目特准立项:2001 年 9 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对王教授提出的富含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豆粉中试扩产项目特准予立项,复函认为本项目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希望技术提供方与生产企业紧密配合,积极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保证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4、院士、专家教授联名推荐书:2002 年 8 月王将克教授向省政府领导和院士递交一份关于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汇报,并获 8 位中科院院士和广东省四位营养学和食品学权威

14、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于 2002 年 10月在百忙中为本研究项目撰写关于在我国成立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的倡议的推荐书。前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和主管科技的李鸿忠副省长对项目作了批示。 5、创建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所: 2002 年底王教授的研究项目从中山大学移师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创立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所。近几年来,他率领研究所科研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原创性、开拓性工作。 6、参加红三角经济发展研讨会:由广东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黄焕秋教授给霍英东先生提议,由广东老教授协会牵头,召开红三角经济发展8研讨会,霍先生立即应允,于 2003 年 4 月 910 日,

15、霍英东先生和何铭思先生亲临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经济发展研讨会(图 11),其中论及有关“富素”项目方面,专家们一致指出,当前要抓准突破口:以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为基地,加速组建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中心,催生科、产、贸一体化的“富素”有机食品系列,使之成为“红三角”富创造力的尖端品牌。 7、筹备全国首届生物地球化学与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讨会:经过积极筹备,由韶关学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广东老教授协会等联合举办,于 2003 年 11 月在韶关学院召开了“全国首届农业生物地球化学与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讨会” 。王教授在会上作主题报告(图 12) ,我国全国最高科技奖得主

16、、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教授在百忙之中亲临指导(图 13)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杨遵仪教授送来录音发言贺词,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寄来贺信和题词。本次大会开得十分成功(有关大会盛况在 2003 年 11 月 18 日人民日报及 2003年第 6 期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中有详细报道) 。 会后,于若木教授、杨遵仪院士和刘东生院士三人联名向温家宝总理写了推荐书信:“希望中央以远见卓识突破樊篱,采取特事特批特办的革新措施,高度关注十多年来各国科学界倡导的第二次世界农业革命这一时代课题,在实施食品革命、拯救人类健康这一世界难题上,扶持一个既显示中国科研原创力、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可又因缺乏必要的

17、资金,频临流产,急待转化为产业的创新项目,基于生物地球9化学营养工程而开发出来的富素有机食品系列 (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的新食品系列) ,促使其早日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以绝对负责的态度申明:这一项目如能开发、投产、确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确是增进人类健康、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 。温总理见后很是重视,当即交代有关部门予以重视、支持。 8、申请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基金:2003 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金资助,研究课题选择面向粤北资源丰富的烟草和银杏叶。 9、申请全球人类健康 14 个重大挑战基金:2004 年初王教授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申请美国首富

18、比尔?盖茨基金会发起的“全球人类健康 14 个重大挑战”基金其中第 9 个项目即提高主食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王教授的研究项目就是应用其生物转化技术提高农产品微量元素的,与上述申请项目不谋而合,说明其研究内容,方向与当今国际接轨。 10、建立“富素”绿色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2003-2006 年在粤北始兴建立富素绿色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利用生物必需的或有益的矿物元素开展富素烟草试验研究、富硒绿茶和始兴、南雄富素银杏叶茶新资源研究。 王教授通过近两年时间在始兴马市进行了“微矿物元素育烟苗”和“烟草生长发育过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矿物元素比较试验” 。最后得出了评估

19、意见:使用微矿物元素可显著提高烟叶的质量,上等烟比例提高,下等烟比例减少,对增加农民收入、落实三农政策意义重大。为此,始兴县领导非常重视并积极扶持该项研究,决定在 2006 年扩大中试 500 亩10(图 14) ,已获得了成功,其论文发表在 2006 年核心刊物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已计划在 2007 年扩大中试面积达 5000 亩,试验准备工作已就绪。 韶关学院党委宣传部、科研处、始兴县领导、烟草公司也大力支持,韶关市委组织部人才基金拨款资助中试部分费用,现在该所已把“富素烟草”中试试验列为 2007 年研究工作重点。 同时,在始兴县胆源林场进行“富素”银杏叶新资源研究开发。主要是针对

20、银杏叶中的几种既是人体必需又是银杏叶本身含量低的微量元素(如硒、锌、铬、钴等)进行开发。利用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的放矢地优化银杏叶,提高其含量水平。新开发的“富素银杏叶”新资源,将成为研制新一代富素银杏叶系列产品的原料。 11、应邀赴港参加“渔农业科技促进协会”两年一度的盛宴:2005年底,王教授携其得力助手邱晓武到香港参加“渔农业科技促进协会”两年一度的晚宴(图 15) ,会上王教授展示了他们潜心研究的三个新产品“富素银杏叶茶” 、 “富硒绿茶”和“富硒菜心” ,引起与会代表们的浓厚兴趣,同时在该会会刊发表文章,并被聘为该会顾问。 12、研发富硒灵芝:近年来在韶关市经贸局的支持帮助下,到新丰县灵芝场考察,应用生物转化技术,利用微矿物元素对灵芝进行富硒试验,初试结果效果良好,当地领导十分重视该项目的开发,进一步的研究计划已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