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承受生态恶果正在消失的村落 斯马伊?卡斯穆今年 58 岁,对于他来说,那些河水丰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对于他的后辈来说,则更像是一个传说了,我们相遇时,一场沙尘暴正在逐渐散去。 这是台特玛湖边的最后一个村落,名叫英苏,维语意为“新的水源” 。说是村落,其实只剩了四五户人家。台特玛湖作为中国境内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尾间湖在上世纪 70 年代干涸,造成 320 公里的河道长期断流,直到 2001 年塔里木河治理工程上马,才通过从开都-孔雀河的几次调水重新有了点生机。 掀起门帘走进幽暗的屋子,胡杨木剖成的摇篮横吊在屋子一边,两个娃娃在里面咿咿呀呀地晃着,男人和女人们散坐在炕上,一切都被蒙了一层昏
2、黄和沙砾。斯马伊?卡斯穆开口说话了,回忆起从前的日子,那2双沧桑的眼睛开始有了些许光亮。 “我今年 50 多岁,还算是见过水的,那时候水经常来,并不进台特玛湖,而是就那么散开来,这儿有很多草原、林子,从这儿往下 1 00 多公里全都是绿色,鸟儿也很多。那时候我还小,每年洪水来时,散居的牧民们就会集中起来,60 到 100 人一起出去堵河道把河道堵住,让水漫到树林荫道里,就像往田里引水一样。听长辈说,这种做法已经延续了好几百年了。八九月份来洪水直到 12 月份水结冰,到了来年冰慢慢融化,水被土地吸收,平一点的地方就能种点粮食,一年都不用浇水。我们这儿几乎都是牧民,只有很少的几家人种地,也只种点口
3、粮。 ” 在刚刚见识了能见度不到 20 米的沙尘暴和台特玛湖的荒凉景色之后,很难相信这里曾是一片葱茏。 斯马伊告诉我们,原来这个地方河道里是常年有水的,1959 年为了保障建设兵团农二师的垦区灌溉,修起大西海子水库。1 960 年大西海子水库竣工,塔河来水就储存进去,只有洪水太多时才会开闸放水。到了1979 年,英苏村附近就彻底没水了。 大西海子水库蓄水面积可达 68 平方公里,水深却只有两三米。这里位于沙漠边缘,年降雨量不足 50 毫米,而大西海子水库每年蒸发的水最多就能达到 9200 多万立方米,再加上渗漏严重,蓄了一冬天的水到春季用水高峰期就已经很少了,所以很难再放水下来。 “1979
4、年开始,大西海子水库不再放水下来,胡杨坚持了七八年,撑不住都死了,就连柱子一样粗的树也都倒了下来了,就这样这儿连续30 年再没见过水。 ” 3没有了水,生命也开始渐渐远离这片土地。原本英苏这个地方有上千户人家,是个虽不算繁华但也欣欣向荣的居住地,随着水的失去,人开始渐渐流失。其实从 1959 年水库修建伊始,政府已经开始有计划地将这里的居民向上搬迁到尉犁县去。首批搬迁的是农民,后来牧民也渐渐迁移,原本这个村的五六百户人家,到了 70 年代就剩了两三百户,80 年代只剩三十多户,现在只剩了四户人家。 路走来,我们看到不少破败房屋,那是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留下的证明。人退沙进,很多地方已被流沙掩埋
5、大半,英苏的村民担心这里也会变成一个新的“楼兰古国”的遗迹。 2001 年,塔河工程上马,转机出现了。连续几年的应急输水工程,开都-孔雀河的水进入大西海子,再从大西海子放下来。河两边的植被逐渐返青,芦苇也重新长出来。可干了这么多年的河道里,水流得异常艰辛。常常从大西海子出来还没流出 34、35 团的范围就被干涸的河道完全吸收,再也流不下去,更别说到达最终的台特玛湖了。 “原来河有很多岔道的,为了给台特玛湖送水,都被堵住了,这样不好。其实最好的还是能让水从有植物的地方像小溪一样散开的好,这样都能长得好。 ”斯马伊怀念着过去。 但是,从 2007 年开始,支撑孔雀河的博斯腾湖进入枯水期,再也无水可
6、调。刚刚得到一些喘息机会的植物们再次遭受严峻考验。除了紧贴河道的部分还在勉力支撑外,其余的再次衰败下去。 “羊现在不够吃的,没有水没有草,只能勉强维持数量,每家有150-300 只羊,发展不起来什么都要花钱。就算要离开这儿可是也没4地方可去,也没地可种。原来有水有植被的时候不会有沙尘暴,现在一周就有两三次,沙丘也都移动了” 从垦荒到弃耕 “你们调查塔里木河?塔河早就干了!我们去年棉花绝收,都是因为没有水!”路边正在整田的农民脸忧虑和期望。 “你们能想办法让水流下来吗?现在是最需要水的季节!” 从英苏沿河往上走,荒凉的境况渐渐有所好转,间或能看到一些苦苦撑持的胡杨,覆盖着白色地膜的条田也开始出现
7、在视野里。路边一片半枯的胡杨林中,有一条几米宽的干河道,河道几乎被流沙淤满。当地人告诉我们那就是塔里木河;只是早就不见水了。 离河道不远,水泥渠道在刺目的阳光下显出一片惨白。现在正是农忙时节,田地里处处能看到躬身劳作的人们,同时这又是塔里木河的旱季,要一直等到 7 月底 8 月初大洪水的时候才有可能看到河水下来。作物需水的季节与河流洪峰无法吻合,只能通过水库蓄水来调节。这就是修建水库和水渠的原因。但如今,不仅河道是干涸的,就连水渠里也见不到水的踪迹。据说上游一直没有来水。 我们所处之地正是如今塔里木河真正的尾间大西海子水库旁边,这里属于农二师 34 团的地域。原本这儿是两个团场,34 与 35
8、 团,如今因为缺水两个团部已经合并,只剩了 34 团,耕地在大幅减少,水却依然紧张。 5我们偶然遇到了 34 团已经调任的一位老领导,他说 “54 团是 1 956 年建立的,简称塔里木第一团场。55 团是 1958 年建团,称塔二场。1 959 年我只有 9 岁,跟着父亲来到这里,生活了 40多年。 我小的时候,汛期里水就在戈壁滩里到处乱跑,汪洋大海一样,等水渗下去以后,成了很多水坑,里面的野鱼都是七八公斤,最大的十一二公斤。沙漠里面的胡杨就这样浇灌出来的,长得茂盛得很。 刚建团时还是住地窝子,刀耕火种,为了节省资金,老兵们发的帽子没有帽檐,军装没有口袋,就是为了省出那点布料。 这里是大漠深
9、处,但只要有水就能产优质棉花,水稻最高亩产能到 1 400 斤,非常好吃。因为这儿光照条件好,种出来的瓜果全国有名,糖分很高。从建团一直到 70 年代,这儿的水情还没怎么紧张,年年都要防洪。那时候发展生产,我们这儿也是扩大规模开地,你开地多了生产用水自然就多,上游也要发展,这样水就越来越紧张。特别明显的是 80 年代,再也没发过大水。 最严重的是 35 团,沙漠化太严重,有 4 个连队就是因为没有水,收编合并搬家了。过去一个连就有 2 万多亩地,合并以后 4000 亩地,现在只剩 2000 亩了。 60 年代你晚上出去走路都走不通,沟沟洼洼哪儿都是水。老百姓家里挖一米五就能见水,现在恐怕 5
10、米都看不到水了,水位下降了。 在这个地区,水是第一位的,没有水什么都没有。你肥料少一些,管得差一些也就是少收点,可没有水了就什么都不行了。前几年塔河放6水,放了两次,胡杨林开始慢慢返青,可你一没水就又不行了。这个地方要解决水,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也许我是看不到了” 这些老兵团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止是生活,更是把他们的青春和热血都倾注在了这儿。老人的孙子孙女现在北京,上海,事业有成也成了家,儿子女儿们在库尔勒也要接他们过去,可他就是离不开这儿,不管再怎么艰难,他也想亲眼看看塔河的水什么时候能恢复过去的样如果夏天的洪水下不来就算全完了,就像去年一样,好多地都绝收。 本来按规矩一块地种下去应该春灌一次
11、冬灌一次。冬灌是用水把盐碱压下去,春灌是为了下种,给地补补墒情的,现在水太紧张,连一遍水都很难保证了。你们看那边的地,盐碱化得厉害,棉花苗好容易出来了要是不能及时有水冲盐碱,就算不旱死也会被盐碱烧死。 我们这儿主要就是从恰拉水库用水渠引水过来滴灌,一遍水一亩地20 方,十天才能轮回一个周期。按理正常应该 5-7 天就滴第二遍水的,现在水不够,供不上啊 33 团今年就休耕了 30000 亩,1 8000 亩改种枣树。不休耕不行了,只有那么多水,就算种下去,没水浇地也只是白白赔上种子和化肥的钱。有些职工没办法,只能出去打工了。 水荒,在沿河向上扩展 恰拉水库,头一次看到路边水渠里有了些水。在 33 团境内,遇到了正在查看棉花苗情的团场干部和技术员。 7“我们从 2006 年水就开始紧张,越来越不行了。去年 7 月以后就没来过水,现在种地就像是赌博一样。种子下去了,苗也出来了,好容易存的水也只够春天灌一次, 原本我们以为虽然大西海子干涸了,到了恰拉水库,情况总会有些好转,没想到,水库里虽然有水,但所到之处都是缺水的抱怨和近乎绝望的恳求:“你们是中央来的吧?能想办法给我们弄些水吗?”然而,水为什么下不来?我们继续向中上游行进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