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及简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126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及简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及简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及简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及简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及简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及简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1997 年以来的历次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在 24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始终是我国网络使用族群的主体。事实确实表明,“1977 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已经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批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明显体现了网络化、数字化的生存逻辑。 ”?网络充斥在他们生活、学习的每个角落,而他们表现出来的青年文化也带有明显的网络烙印。为了具体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偏好、阅读倾向以及对媒体的认知评价,特实施此次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 2010 年 3 月在上海市三所高校即上海海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进行。调查样本容量600 个,调查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PC+)统计处理。尽管受样本范围所限,本次调查还不能全面反映大学生群体网络使用特点,但也可以作为一份样本,对我们了解大学生媒介使用起到一点帮助。 本次调查的主要数据分析 1.每天上网时间 调查发现,约 42.2%的人上网时间是每天 0.52 小时,35.9%的人每天上网时间约为 25 小时,14.2%人每天上网时间小于 0.5 小时,另外 7.7%2的人每天上网时间大于 5 小时。可见,当代大学生“触网率”很高,网络成为他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2.上网的主要目的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数字娱乐,其次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和浏览

3、新闻、博客等。大学生在网络应用方面偏重于娱乐化以及人际联系,对于“实用”功能较强的电子商务、网上银行、求职、教育等使用人数明显偏少(见下表)。可见,大学生上网目的中娱乐化色彩明显。 3.如何对待关于汶川地震的网络报道 汶川地震是我国 2008 年的一件灾难性的大事件,曾引起全球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52.4%)学生积极关注事态的发展,但没有作为;约有 23.9%的学生关注并通过发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另外 17.4%的学生虽然没有回帖,但是网络信息促使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通过捐款等行动表达了爱国热情;另外 4.5%的上网者完全不关心。 4.对网络发帖的参与态度 在热门事件当中,将近一

4、半的人纯属看看而已,另外一半稍多的人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只是参与的程度有所不同:21.1%的人比较理性的分析;18.9%的人感性表达情绪。7.8%的人(见下表)抱无所谓的态度。被调查的对象大部分属于 80 后末期以及 90 后,由于他们还未走上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也尚未获得话语权。因此,网络成为他们表达观点、情感的重要平台。5.对一夜成名的草根明星的看法 社会环境的宽松,文化多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很多草根明星一夜成3名。这些草根明星冲击了中国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即传统的通过寒窗苦读来改变命运或者出人头地的规律。他们传奇的神话无疑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本调查显示:62.7%的人能比较理性地看待,认为

5、那些只是很少数,不会影响自己现实的生活;13.8%的人羡慕他们的生活并希望和他们一样;16.2%的人认为不用奋斗,说不定有奇迹;7.3%的则因此产生了悲观的情绪,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和他们一样,不如平庸算了。草根明星的成功对大约 23.5%的人有负面影响。 6.对在网络游戏中成功的看法 从近年来开心网、校园网等的火爆可以看出,虚拟世界的成功对网络新生代诱惑相当大。他们开着虚拟的公司,赚着大把虚拟的钞票,在虚拟世界中开跑车,住别墅,体会着虚拟的成功。在对待网络虚拟成功问题上,超过一半多(60.9%)的人认为网络中的成功可以减轻现实生活中的压力;17.6%的人认为有较大的意义,可以实现自我

6、;14.8%的人认为人是现实社会中的,在网络中的成功没有意义。根据调查结果,减轻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是虚拟世界对大学生吸引力大的重要因素。 7.对网络购物的看法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与传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消费行为的方式上也有很多采用了不见面的网上购物。超过 80%的人因为便宜、方便或者时髦经常使用网络购物;只有 18.7%的人认为骗子太多不够安全从来不使用(见下表)。可见,网络购物有可能成为大学生们未来的消费习惯。 8.对网上交友的态度 网络虚拟空间拓宽了学生的交际空间,约 72%的大学生由于不同原因4在网上交友:28.8%的人网上交友纯属没事干找乐;19.1%的人因为感兴趣了解对方而上网;1

7、6.7%的人因为好奇看别人在做什么;7.2%的人则因现实中朋友少而排遣寂寞。 9.网络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传媒对消费文化无疑有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特别是网络,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手段营造快乐、愉悦、幸福等精神层面的消费快感,并提供更为方便的消费行为。成长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其思维方式更感性,无疑也最容易受到网络营造氛围的吸引。而 49.3%大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是正面的,有利于他们学会理财和理性消费,更能体现个性。但是也有近一半的人认为负面影响更大,比如引起过度消费,形成攀比风气或者盲目追求时尚(见下表)。 10.不同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力 网络的便捷使地球村成为现实,各种文化也一

8、览无余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加之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人们态度的极大宽容,使大学生对待各种道德问题的态度也极为暧昧,或者说缺乏相对统一、稳定、明确的判断标准。因此,当频繁接触到与原有的道德价值观相左的资讯时,他们的态度也有所变化。31.7%的人会坚持原有价值观;42.7%的人虽然坚持,但会对原有价值观有所怀疑;11.8%的人内心矛盾,不知道何去何从,6.2%的人偏向新价值体系;1.9%的人完全信服于新的价值体系。可见,网络内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较大。 11.当孤独、郁闷、有心事的时候的行为选择 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传统的排解方式仍然是主要途径。30.6%的人找5朋友当面倾诉;21.6

9、%的人采取的方式是跑步、睡觉、看书等。但是,虚拟空间的方式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 19.4%的人在网上找朋友聊天;14.9%的人通过博客发泄情绪,11.6%的人在网络乱逛转移注意力(见下表)。12.对网络反映社会真实的评价 只有 5.7%的人认为网络完全反映现实;38.9%的人认为网络反映大部分的现实;42.4%的人认为网络反映了一半左右的现实;11.8%的人认为只能反映小部分的现实;另外 1.3%的人认为完全不反映现实。 13.对网络便利性的评价 对于网络的评价,比较多的人(28.9%)认为为学习提供了方便;24.9%的人认为可以了解社会动向;22.1%的人认为提供了消遣场所,11.9%

10、的人认为扩大了人际交往。另外也有不小的比例(9.8%)认为可以排解心理压力(见下表)。 14.网络的困扰 大学生反映的关于网络最大的困扰还是因为海量信息,经常会吸引注意力而忘记原本要做什么,此选项有 43%的人;另外,24.5%的人因为信息量过大而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料;20.2%的人写文章照搬照抄,缺乏创意;还有近 10%(7.8%)的人迷恋网络(见下表)。 本次调查的结论 1.大学生“触网率”很高,近 80%的人每天使用网络时间在半小时到65 小时,网络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大部分偏重于数字娱乐、互联网的基础应用,以及浏览新闻、博客、更新博客等。 3.大学

11、生自我表达意识增强但观点、行为仍偏消极。网络的方便性、传播成本低等特点使大学生可以便捷地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对于灾难性大事件,大部分学生只是消极关注,没有作为;近 20%的人在网络信息的促使下在实际生活中采取行动;少部分人认为离自己生活太远不关注;对于热门事件的报道,约一半的同学仅看看而已,从来不发帖。发帖的同学中大部分言论属于没有实际意义的感性言论,缺乏理性分析。与传统媒体相比,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然而,无论是观点还是行为,其积极方面还有待提高。 4.网络报道中“大好” “大坏”事件对学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大好”事件如一夜成名的草根明星,光彩照人的娱乐、体育明星等,给一部分

12、学生造成期待“奇迹”发生的心理,消解了他们奋斗的动力;而“大坏”事件如网络中关于悲惨事件的报道,对近一半人的影响是积极的,但也对近三分之一的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认为要及时行乐或者对未来充满了恐惧感。另外,当频繁接触到与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资讯时,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坚持原来的价值观,其余的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延伸至网络,例如交友、购物等等。在对待网络交友问题上,约一半的人出于各种原因认为可以接受并在网上交友;近 80%的人因为方便、便宜、时髦经常网上购物。 6.对于网络作用的正面评价,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为学习提供了方便,其7次依次为了解社会动态、消遣、扩大

13、人际交往;大部分认为可以减轻现实生活的压力:例如在虚拟世界里的成功,超过一半多的人认为可以减轻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现实生活的负情绪,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网络中的不同传播形式排解的;约一半的人认为网络对他们的消费行为的影响是正面的,有利于他们学会理财和理性消费。 7.对于网络媒体的负面评价:给大学生带来的主要困扰还是因为海量信息以及超链接功能,使他们经常被别的事情所吸引,忘记自己本来的任务;另外也有不小比例的人容易造成照搬照抄,使他们懒于创新;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网络容易使他们形成攀比风气,盲目消费。 8.网络公信力有待提高。网络是青年们目前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网络完全或者大部分反映现实,给网络媒体从业者一些思考;面对公信力比较低的网络,如何分辨信息的真实性也成为重要课题。 (作者系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本文是上海市哲学社科项目“新媒体与网络新生代流行文化传播”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2009BXW003) 注释: D.泰普斯科特:数字化的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