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调查性报道与杂志性栏目的探索.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145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调查性报道与杂志性栏目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视调查性报道与杂志性栏目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视调查性报道与杂志性栏目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视调查性报道与杂志性栏目的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视调查性报道与杂志性栏目的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电视调查性报道与杂志性栏目的探索1/7节目的尝试和探索 1/7是一个 60分钟的大型电视周刊,是 2004年 1月 4日开播的。栏目的前身是上海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叫新闻观察 。 新闻观察的创办是在 1997年,所以加上新闻观察 ,我们这个栏目有 8年的深度报道制作经验,整个栏目是延续发展的,有很多经验也是延续的。1/7的题材取自全国范围,每周日的 19点 10分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这个时段也意味着我们将面对电视剧和很多娱乐节目的竞争。 几乎所有的人听到1/7这个栏目名的时候,总是要问一句:为什么叫1/7?1/7是什么意思?字面上的解释是:七天中最值得期待的一天,七天中最具有影响

2、力的一个小时,这个意思是一个直观的理解。但1/7作为一个品牌符号还可以有多种意义,正因1/7这个符号并没有特定内涵,所以外延反而很大。 我们有一条 10秒栏目宣传片,以日历的翻动为意象,表达“期待和守约”这样一个意义;另一条宣传片以众多数字化为“1/7”的意象,表达“化繁为简”的意思;再比如说两个中文的“人”字幻化出 1/7”的字样,我们打出字幕“关于人的新闻” ,这本身就是栏目的一种追求,当然这些都只是小的宣传片,但可以体现出栏目对品牌包装的考虑,在这方2面的延伸也许是1/7的一种优势。 下面再介绍一下节目的构成。时长是 60分钟,由三条短片组成,我们有 4位作为调查者的专业的出镜记者,他们

3、不承担其他的职责,只是做出镜记者。 1/7的表现形式比较简洁,就是访谈、调查和空镜头。栏目的这种样式借鉴了美国 CBS“60分钟时事杂志”的架构,但是在内容上有所不同。 我们把 60分钟分成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叫做硬新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调查性报道,有重大事件的报道,有热点调查。 第二个板块,我们称为软新闻,就是社会故事,社会新闻,从表现形式上有点接近于纪录片,但同样强调新闻性。 第三个板块是人物志,主要是报道一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公众事件的当事人,他可以是小人物,也可以是专业人物,当一个人物进入公众视野,也就被纳入“人物志”报道的选题范围。 1/7做节目的理念和原则简单地讲就是三条,第一个

4、,以我们的节目做时代的记录者,所以我们的选题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无论是硬新闻、软新闻还是人物志,首先必须是有时代特征的,如果是家长里短的事情,是不被纳入报道视野的。 第二条原则是以当事人的视角去接近事实。我们有 4位出镜记者,所以我们就会要求他们去介入这个事实调查的过程。电视接触新闻的时候,尤其是深入报道,都已经是过去式的了,事件已经发生了,但是因为有出镜记者,我们的出镜记者调查和接近新闻的这个过程,是我们用电视画面可以记录的一个现时态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出镜记者的介入3也令我们得以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更能接近观众的心理。所以我们要求出镜记者以当事人的视角去接近事实。 第三条原则,我们用讲故事的方

5、式报道新闻。这一点其实与栏目的播出时段和发行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要面临非常激烈的电视收视率竞争,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个新闻做得好看,不能光是讲道理,而是首先要讲故事,整个报道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的。 在节目的特点方面,我们强调要有精当的拍摄与剪辑,然后由三个板块的版面安排,互相之间可以互为补充,或者互为借用,编排得当的整个版面会有一种强势的感觉。然后我们的视觉包装,相对来说做得比较丰富一些,符合现代电视的这种感觉,4 个出镜记者的上佳表现,也可以为栏目增色。 困扰与思考 1/7节目中很大一部分是调查性报道,所以我接下来就针对调查性报道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首先第一点,我们也像许多同行一样,深深

6、感到非中央级媒体在做调查性报道时的身份困扰。比如 2004年 4月份播出的贵屿的恶梦 ,调查广东贵屿的洋垃圾泛滥,造成环境污染和当地民众生活恶化的这样一个片子。但播出之后我们确实感到困扰,因为上海播出广东看不到,对于本地受众来说,这个题材又太远而减少了关注度,所以我们反思,我们有没有充足的理由去做一个遥远的地方的调查。 4第二,我们做了这类调查性报道之后,往往容易边缘化、农村化。首先你会往乡村去发展,往边疆去发展,然后你会农村化。这种趋势一方面基于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是栏目的一个必然选择。这样的选择一多,整个节目就会有边缘化的趋势,令受众形成对节目的成见,这并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这是第二个困扰

7、。 第三个困扰是为谁而战,为市场还是为理念。可能所有的调查性新闻记者都有为新闻理念而战的理想,但与此同时,不能忽略市场的声音,不能忽略一个新闻栏目同时作为一个传媒单元的经济功能。失去新闻理念,也就失去了一个新闻栏目的灵魂,失去市场意识,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找不到方向,两者如何结合,是我们的又一个困扰。 1/7是怎么做的呢?面对这些困扰,我们尝试过一些自己的做法。首先我们强调,我们做的是一个杂志性的栏目,我们有三个板块,我们有板块做调查性的报道,另外一个板块做其他东西,软硬结合,远近结合,正反结合,可以稍稍取得平衡。 其次是突出人物,突出正面人物的正面性,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调查性报道的激烈语态。 新闻调查做河流与村庄这个片子,做黄梦营村的水污染,固然酣畅淋漓,同样的题材1/7也做过,我们的片名叫霍岱珊:淮河之子 ,做了一个为环境保护而四处奔走呼号,历经挫折而衷肠不改的老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同样可以让所有的观众看了之后,对这个村庄的情况产生一种警示,对全国的环境情况产生一种警示,但从整体上看,片子的基调是扬善的,是向上的。 5(作者系上海电视台1/7栏目执行制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