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北京作家奥运采风活动创作成果丰硕“写奥运是激情的喷发,我浸染在奥运的氛围里,奥运也陶冶了我的性情。 ”这是作家孙晶岩的心声。为迎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北京文学月刊社用两年半的时间组织了 40 多位报告文学作家、散文作家和诗人,深入到基层和一线采访,亲身感受奥运筹备工作及重点工程建设中的点点滴滴,并陆续创作出一批具有真情实感和新鲜个人体验的文学作品。 用手中的笔来讲述奥运 举办周期如此之长的主题采风,主办方对此次活动关注程度自不用说。北京文学月刊社新任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介绍说,2008 年奥运会是展示北京国际形象的一个机会,各方面有关奥运的文化活动都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北京文学作
2、为首都重要的纯文学刊物,多年来都在以文学的形式为展示北京的文化成就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千载难逢的时期,北京文学理应作出更大的努力来支持北京奥运。 2007 年初,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文联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北京文学月刊社和北京作协共同组织了采风活动的作品选题策划会。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李青和北京文学月刊社原社长章德宁、执行主编杨晓升在会上介绍了活动的要求和进展情况,北京奥组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张2承钢介绍了奥运会的筹办理念、要求和期望。与会作家们就如何对奥运会进行文学化的表现、奥运如何与文化对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选题和建议。 作家们说,奥运会不仅是北京人民的大事,它也是全人类的一个体育盛
3、会,体现人类的普遍价值。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实力与文化的一个时机。一些重大的时刻、场景、事件值得铭记。有作家提出写作记叙开幕式整个事件的纪实文学;有作家希望写几个为奥运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有作家希望将奥运村和奥运场馆作为写作题材,用一个文学工作者的眼睛来看这些标志性的重要场地,用更人性、更深刻的方式看待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还有作家提出写一个普通市民或普通运动员在奥运过程中的经历,以小见大,突显奥运会的全民性,展现奥运的整体形象。大家纷纷表示,将尽自己所能,将北京奥运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记录和描述下来。如果作品能够使后人受益,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作品创作硕果累累
4、 选题确定以后,大家便展开了行动。去年以来,作家们到北京奥组委采访几年来北京奥运会筹备的总体情况,并由北京奥组委提供采访的重点线索,组织作家分头深入采访采写。北京文学月刊社还组织作家参观鸟巢、水立方等一系列与奥运相关的现代化场馆建设,亲身感受北京自申奥成功以来的巨大变化。作家们的创作成果也陆续在刊物上出现。3从 2007 年 9 月开始,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每期增加一个印张而且不加价,开辟了“作家奥运采风活动文学作品展”栏目,先后刊发了泽津的千万里,母亲的呼唤石破天惊和孙晶岩的中国奥运梦,悲壮刘长春两篇报告文学与一批散文诗歌。2008 年以来,刊物推出了张海飞的奥运前夜的空港脉动和王希泉的北京
5、特警风采录两篇报告文学,以及刘孝存写人文奥运的古都记忆,北京魅力 、马淑琴写绿色奥运的为了如约的绽放 、孙晶岩描述海外华人奥运热情的爱心凝聚的水晶宫 、邢渤涛写北京出租车司机奥运情结的奥运风筝飞祥云 ,此外还陆续刊发了上百篇奥运题材的诗歌和散文。与此同时,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的另一本杂志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也破例在 2008 年第 6 期加页刊登达度、洛沙体操群星升起的地方和张海飞的为了祥云圣火九万八千公里的远航两篇报告文学,还有商泽军和其他作家的奥运中国等诗歌散文。这些作品,展示了作家以文学的形式热情参与奥运的姿态,为迎接北京奥运营造了喜庆热烈的舆论氛围,受到读者的欢迎。迄今为止,一些作
6、品被作家文摘 南方日报 青岛日报 潇湘都市报等报刊连载或选摘。主办方还计划在北京奥运结束之后,精选作家奥运采风中的文学精品结集出书,进一步扩大读者群和影响力。 作家马淑琴在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协助下,用半年多时间采访了 29 个部门的 70 多人,地跨 6 个区县,上至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下至绿化队工人。在采访的基础上,她完成了 7 万字共 9 章的报告文学为了如约的绽放 。她说, “绿色奥运”是北京 2008 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而首都城乡的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建设、奥运场馆及周边道4路的绿化、首都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奥运花卉的培植等无疑又是“绿色奥运”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她在采访中
7、交了许多绿化战线的朋友,也被植绿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作家刘孝存在地方志办公室工作,对北京历史的材料掌握得比较全面。他说,他心中的北京的“人文奥运”自然与北京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北京的社会文化,包括 3000 余年城建史,800 余年建都史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中轴线、胡同儿、四合院、五坛八庙、紫禁城及其宫苑等方面的建筑文化,烤鸭、涮羊肉、北京小吃等方面的饮食文化,北京方言等方面的语言文化,京剧、相声、京韵大鼓等方面的戏曲文化,节俗习惯等方面的民俗文化等。他从人文奥运、人文北京的视角进行写作,力求将北京特色的社会文化元素与现代化的 2008 奥运会用文学的方式结合起来集中表现。 作家孙晶岩在多
8、方的帮助下获准参加北京奥运新闻中心所有采访活动,并拿出了一系列奥运题材作品。她告诉记者,奥运题材是她 20 多年采访生涯中难度最大的一次采访,采访 400 多个主人公,作品题材涉及到多种领域。每采访一个人物前,她都要做大量的案头准备;采访完毕,还要读大量与这个人物相关专业的书籍,进行知识“恶补” 。由于筹办奥运会的特殊性,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在同步进行。每天不管多晚,她都要整理采访笔记,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考证,对每一个人物都要深入挖掘。 “这过程中的甜酸苦辣,只有我自己知道。但是我从来没有叫过苦,抱怨过任何人,因为我的心中有爱,这个爱来自于多方的支持,来自于我对奥运会、对我亲爱的祖国深厚的感情。 ” 5记者还从杨晓升那里获悉, 北京文学还将陆续刊发作家们的奥运题材作品,预计在今年底发完。他们相信,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后,会有更为出彩的作品面世,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