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初探.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188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初探摘要:指出了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加剧了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程度,使城市湿地遭受到严重的威胁和破坏,而城市湿地公园的营造对城市湿地生境起到了保护与修复作用。以梧州苍海湿地公园为例,从其规划背景、现状问题以及规划策略、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规划;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0703 1 城市湿地公园概述 1.1 相关概念解析 城市湿地公园指位于城市或者城市边缘,将存在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修复或重建湿地生境,按照生态学的原则来恢

2、复、规划和建造,使城市也成为一个“生态城市”1。建造城市湿地公园是湿地生态理论的现实结晶,其促进了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是指导部分具备强实施性的土地利用类型规划、景观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规划等的一种方法论2。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其承受阈限时,湿地生态系统将会失衡,就面临着退化。 1.2 城市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由于湿地保护观念逐渐被社会各界认同,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进2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中国城市?竦毓?园主要是河流型公园或与河流成因相关的公园3。城市湿地公园发展迅速,缺乏规范管理,导致在公园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由于对湿地的认识不全面,过度

3、夸大其社会效益,而无视其生态效益,使得湿地被盲目开发,自然生态系统遭受破坏。部分湿地公园布局重叠,建设内容重复,缺少区域特色。因此,如何将自然景观与特色人文融合在一起,应是设计者重视的问题4。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人为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干预,最大程度维持城市湿地系统的平衡发展,而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建设是面对严峻挑战的关键措施之一。 2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理论基础 生态承载力指满足在不会导致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前提条件下,能够承受的社会经济活动量的阈值。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其承受阈限时,湿地生态系统将会失衡,面临着退化。可持续性包括自然生态环

4、境系统的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方面,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保证整个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有十分关键作用。 遵循生态学原理对正在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运用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使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修复与重建,达到湿地原始状态即为湿地的生态恢复5。由于人类日益频繁的活动对城市湿地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城市湿地生境逐渐退化,其生态功能和效益降低,为实现城市湿地原始生境的修复,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方法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景观生态学主3要探究景观结构功能廊道斑块是其一种基本结构。景观功能就是各景观元素互相影响,即养分流、物种流以及能量

5、流都可以从一个景观元素转移到另一个元素。对于景观结构组分之间的流动,物质、能量以及物种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除了依据景观生态模式外,还应该考虑生态功能分区和结构规划6。 3 案例分析梧州沧海湿地公园总体概 念规划 3.1 场地概况 苍海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南部苍海湖边,梧州市位于东经 111511411140,北纬 225812241014之间,北回归线从市区通过。苍海城市湿地公园选址位于苍海上游的下小河,北面包括龙母湖的南部,南面沿下小河至苍郁高速交界,东面沿石狮河至僚村北与社学工业园区交界,总用地面积约 783 hm2。 3.2 问题与挑战 苍海湿

6、地公园规划区域内,北部有石狮河,西南部有下小河通过,河流两侧地势较平坦,中西部和东南部为山地地形,总体地势西高北低,东南高。场地区域内主要有 6 种地形:水域、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村镇建设用地,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区域内道路总体形成“三横、两纵”网状线结构。梧州城市发展战略调整中,将其定位为粤港澳后花园、区域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西江经济带核心节点、东部产业转移大西南首要门户。与苍海湖整体定位一致,未来成为苍海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场地内主要的河流有下小河、石狮河,以及一些零散分布的小水塘,4与此同时,河流中还有大量从苍海湖流下来的泥沙,水质问题、雨洪问题一直是困扰村民的难题。建筑主要

7、集中西北部,建筑风格较为杂乱,没有体现岭南民族文化特色,需在保留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沧海湿地公园现有的植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观赏性不强、净化水质能力较弱、物种丰富度不高,整个生态系统不够稳定。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渔业,产业较为单一,产业缺乏文化特色,从长远来看,经济效益不高,当地村民的收入整体偏低。 3.3 规划策略 3.3.1 文化与地理记忆串写场地脉络 场地中存在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破坏自然所造成的,那么针对于被破坏的场地,该怎么去修复呢?根据“呼唤大地的记忆”这一概念,运用“千层饼”的方法对整个场地肌理进行规划,从而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呼唤“大地记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

8、处。原生态环境由于人为破坏,人与自然失衡,通过对场地各大斑块、廊道进行分层规划比如:建筑斑块、水系廊道、湿地斑块、植物斑块、道路廊道等,斑块、廊道相叠加,最后形成了总规图结构、布局。 建筑斑块代表了场地的肌理、文化记忆,水系廊道;水系廊道是场地河床、地形记忆的象征;湿地斑块是结合场地原有湿地,将所有湿地规划为一个整体,相互 “联系” ,但又互成 “个体” ,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是群落与肌理记忆的现实化。植物斑块是整个场地的初始群落、肌理,个体植物组成植物组团,植物组团组成形成群落,各群落最后形成植物生态系统,维持着整个场地的生命与活力。道路廊道是生活在沧5海湿地公园内部的人们对于场地所留下的肌

9、理、惯性记忆。五种“大地记忆”的重叠,最后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场地记忆,也就形成了沧海湿地公园整个的规划布局。 3.3.2 水系与湿地重构 通过对雨水汇水面的分析,了解雨水的大致走向和流量,结合现有的湿地斑块,将分散的湿地串联起来,从而合理扩大水域面积,有效的改善了泥沙淤积以及水质、雨洪问题。最后也形成了水系骨架,以及一部分湿地斑块。湿地斑块可以有效解决泥沙淤积、水质污染等生态失衡问题,虽然现有湿地已经形成了一个个生态群落,但是许多湿地并不是相互联系的,所以综合效益相对较低。所以将各湿地连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3.3.3 植物分级规划 现有植物群落整体观赏性不强,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物

10、种丰富度低、生态系统不稳定等问题,对现存的水质问题改善作用不大,净水能力较低,给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针对以上问题,在已有的植物基?A 上,合理选取植物种类,以乡土植物为主。规划形成一级群落、二级群落、三级群落,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3.3.4 建筑分类保留、改造或新建 场地原有村庄的布局大部分保留,对于建筑主要采取保留、拆迁、整合改造的 3 种方法,具有龙母文化、骑楼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内涵的建筑予以保留;对于景观性较差或者建筑风格不统一的建筑进行改造;对于景观性非常差或存在安全原因的建筑进行合理拆迁。在满足居住、商业、休闲度假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渗透当地文化记忆,对村落进行6布局规

11、划。 3.3.5 产业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融入当地文化特色,比如茶文化、特色文化饮食等产业,形成一个较为综合的产业体系,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对于种植业布局,还可以合理与湿地斑块布局相结合,打造经济、生态相结合的规划布局。 3.4 规划布局 场地的总体概念演绎,斑块廊道相结合,通过“呼唤大地记忆”这一概念,对水系廊道、湿地斑块、植物斑块、村落斑块、产业斑块等进行概念演绎规划,形成最后形成苍海湿地公园整体布局。通过对场地的规划结构“一轴线、五区、三十景点” ,下小河、石狮河形成的景观轴线,五区分别是植物园山林保护区、石狮河湿地景观长廊、古凤湿地园区(建设开发区、服务园区、古凤湿地

12、园区) 、民宿文化区、下小河湿地景观区。 4 结语 该案例中营造湿地景观主要是为了涵养净化水源,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在方案中是侧重点,所以在规划中要尽量营造原生态景观。而城市湿地公园中规划不同的功能区域,这样能使湿地区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保护,湿地中的动植物能够自由生长,人类活动也不会破坏其水源地的环境。通过分析城市湿地生态资源,运用适宜的生态规划手段,从而来保护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同时考虑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需齐头并进,共同发挥生态、经济效益。如今我国的城市7湿地公园建设经验相对不足,其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思毅,侍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3. 2赵学敏.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20123. 3张庆辉,赵捷,朱晋,等.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J.湿地科学,2013(3). 4许婷,简敏菲.城市湿地公园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5Holden,C .Lan McHarg: Champion for Design with NatureJ.Landscape Architecture,197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