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山水地图和文化名片――读雷熹平诗集《啊 漓江》.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216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的山水地图和文化名片――读雷熹平诗集《啊 漓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桂林的山水地图和文化名片――读雷熹平诗集《啊 漓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桂林的山水地图和文化名片――读雷熹平诗集《啊 漓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桂林的山水地图和文化名片――读雷熹平诗集《啊 漓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桂林的山水地图和文化名片――读雷熹平诗集《啊 漓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桂林的山水地图和文化名片读雷熹平诗集啊 漓江雷熹平的诗集啊 漓江(作家出版社出版),以漓江干流为主线、漓江流域为范围,抒写了两百多首咏物寄情的山水诗。这些诗,仿佛一张桂林山水地图,又像是一沓厚厚的桂林文化名片。它们不仅勾画了桂林大大小小山色、湖光、流水、小桥的音容笑貌,更印刻着诗人对桂林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自然风物的情感记忆。无论它客观的审视视角,还是民歌风的艺术情调,抑或古今汇融的艺术形式,对还在探索中的新诗来讲,这本诗集都是一个有益的参照与提醒。 啊 漓江最为醒目的就是其客观的审美视角。从湖、山、桥、沟、塘,到园、院、店、馆、楼,诗人下笔成篇之处,无不是眼中景与心中情的亲缘性融合。看他笔

2、下的塔山:“塔山穿山东江分,水映三峰一线清。漓江轻船顺水去,园中重舰正返回。 ”小诗短短四句,既诗意地勾勒了塔山若干舰只行驶江上的奇特山形,又隐喻了诗人远眺时赏心悦目的情感状态,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再看虞山:“虞帝如山立江滨,察民传耕到仙境。松涛弄琴潭波和,千古绝唱大家听。 ” 前两句附会虞帝南巡的传说,把华夏文明始祖的威严与亲民形象附加在虞山上,后两句则直接点明诗人的观照点:对贤明帝王的颂赞。客观化的审视视角,在中国新诗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几经沉浮,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边缘化,雷熹平的持守,2仿佛直接从新诗的开创者胡适先生那里汲取了精神资源,没有走一味西化的弯路。当然,这也仰赖于

3、作者所选取的古今汇融的艺术形式。表面上看,啊 漓江里的诗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五言绝句或七言律诗,也不是不拘形式的现代自由体,但正是这种古今杂糅的艺术形式促使我去思考,中国新诗长久以来所选择的西方自由体诗体形式,是否也可以与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形式相汇融。 啊 漓江的民歌风艺术情调也值得我们驻足。如平乐柚:“村村的柚林户户的树/路路的堆来车车拉走/金黄的皮肤甜嫩的肉/亲一口就再也忍不住。 ”如此跃动的情绪、质朴的言语,正是诗人大众化诗学思想的一个实践摹本。雷先生始终坚持,诗“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少数人看的,而是为了多数人看的” 。新诗的歌谣化曾是新诗大众化的走向之一,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

4、代新诗大众化的三次高潮里,歌谣化都曾是诗人们努力的目标。在诗歌越来越远离大众的今天,作者的诗学主张和写作实践,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我们这样说,并非恭维雷熹平的诗完美无瑕,我们是在胡适先生所言“为中国文学扩大范围” 、 “为中国新诗增加范本”意义上的肯定,因为新诗不可能只亲和一种艺术样式。 如果从继承传统的角度看,雷熹平的山水诗与汉魏的山水写景之作,以及东晋的兰亭诗或山水诗颇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雷诗观照自然时的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俯仰往还的,但诗人的立足点却是相对固定的,这是一种静态的冥游自然的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与移步换景方式的最3大不同在于:移步换景,诗人多寻幽探胜、猎奇究险,诗侧重于

5、对景物的刻画;定点观照的方式,比之移步换景,有着思考的空余,往往能从一个细小的发现,思接千载,想象无穷。这或许是导致雷诗带有智性特点的原因吧。如山野:“群山竹木翠,众峡溪流清。梯田吐稻香,层舍披林荫。 ”诗人由远及近,由上至下,描绘了一幅幽林吐翠、清新动人的农家田园画面。芦笛岩:“光明留影芳池边,芦笛吹得地宫艳。千姿万态已进洞,还有奇峰等外面。 ”这首诗,“活化”了静景,让静态的景物呈现流动斑斓的美姿,极富于想象力。在甲天奇观(“桂花飘香树掩城,漓水流玉峰成林。千洞雕塑水手做,万岩字画妙笔生。 ”)中,诗人用四句囊括了桂林五大奇观:满城桂香、漓水清波、成林秀峰、溶洞奇观、摩崖石刻,真可谓简洁凝

6、练。 八大画院:“青枝蘸碧水,/玲廊汇大成。天高落佳句,地厚生丹青。 ”诗中饱含的踌躇满志的情怀很是激荡人心。 雁山公园:“平生最爱自然趣,家园山野斯地独。花江常春欢鸟歌,苍木不老孔雀舞。 ”此诗又有陶潜诗风意趣。这几首诗表面写景,潜藏的却是诗人悠远的情怀,多为陶冶性情之作。 难能可贵的是,雷熹平在诗中不忘自己身为人民公仆的责任。桂林之于他,不仅仅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宜居之地,更是他参与付之于心血的蓝图所在。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两首作品訾洲和千年荷塘展现了不同于知识分子诗人的创作思维。 訾洲曰:“漫步晚秋,漓江南去,新园訾洲。红黄耀万绿,胜似春浓;半江浅水,络绎客舟。林中笑语,桥上车流,五湖四海竞自由

7、。好心情,问高天淡云,谁送轻悠?/古来多少人游,赞不绝4訾洲盈烟雨。却曾何时候,变了眉目;草枝杂横,乱径尘土。东立西望,房残厂旧,企盼衰老返孩童。可常记,山水续青秀,道远任重?”诗人伫立訾洲滩头,忆往思今,感怀颇深的是肩上的责任重大。 千年荷塘曰:“塘塘相连,山山散落平地展。巨叶圆,水珠滚绿,蛙叫催眠。只只莲蓬向天蓝,朵朵荷花映日鲜。籽满藕肥荷衣香,醉城边。/多少事,一年年;变去易,转回难。千年荷塘景,今残已不全。昔日市旁今市中,再现当在商住间。山显水露荷现莲见,新城园。 ”这一首与前一首表面上所咏之物不同,但其内在的思想却是顺承而来,传统知识分子作这类诗词,必是抒发今不如昔之感。而在作者的眼

8、睛看来,山水秀美是景,值得喜爱,而市井商厦也是景,不在乎高低贵贱,同样惹人怜爱。自然点缀于人居之处,这种理想环境更适于现代人的居住理念。 因此,雷熹平的山水诗多从山水景色中悟出做人为官的道理。如猫儿山:“破顶而出向霄汉,不似虎首。胜似虎首,醒中梦中看溪流。/换个角度别有形,不似猫耳。胜似猫耳,顺风逆风听林声。 ”将“华南第一峰”高峻的形态描画得惟妙惟肖。诗中猫儿山顶巨石的姿态睥睨世俗,但绝不自命清高,恬然自适的“情态”尤为让人心折。 华南首巅:“越城岭主峰,腰缠万缕雾。重云压不住,跃出朝阳红。 ”此诗也是写猫儿山,写出山“高”的形态,诗中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一览无余。 南溪山:“玉屏一对出溪边,绝崖双峰破长天。山不在厚千般洞,人无贵贱善为仙。 ”借南溪山表达一种人生的境界。 净瓶山:“半山半影卧成瓶,有形有神合为真。天地精华满瓶装,清波常洗一身净。 ”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心灵的洁净,这是5官场中警醒的诗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提醒。 峰上行:“阴晴变幻任忽然,风云驰骋不知倦。凉雨飘洒解人意,/莫把雾谷作平川。 ”此诗既写景,也写人。世事如山间风云,变幻无穷。在安适的时候,切莫大意,一失足即可成千古恨。 上了年纪的石头写一种豁达的“中老年”状态,内蕴丰富、朴实宁静、朴讷睿智,也暗含一种经历了人生百态之后的超越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