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淡走向绚烂.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2245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平淡走向绚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平淡走向绚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平淡走向绚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平淡走向绚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平淡走向绚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平淡走向绚烂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 WPP,国内通称“荷赛”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项反映一国新闻摄影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中国新闻摄影人从 1958 年开始参加第三届“荷赛” ,至 2009 年 2 月 13 日揭晓的第 52 届,时间已经过去了 51 年。回望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国人从“重在参与”到摘金夺银,从无足轻重到不可或缺, “荷赛”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新闻摄影从平淡走向绚烂的足迹。 中国大陆参加“荷赛”的四阶段 中国大陆参加“荷赛”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59 年至 1965 年是初步尝试阶段。中

2、国人首次参加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是 1958 年 4 月,当时,有 45 位中国摄影家的 55 幅新闻摄影作品参加了第三届比赛,其中 45 幅入选,包括刘恩泰的名作第一汽车厂的早晨等。 大众摄影记者对此的报道是:“尽管这次影展的评选委员大多数来自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立场观点不一,但我国入选的新闻照片数字仍然很高。我们一共送去了 55 张作品,结果入选了 45 张,这么高的入选率在国际影展中是罕见的。和所有参加影展的国家比较,我们的入选数字占第三位,仅次于英国(80 张)和举办影展的东道国荷兰(72 张) 。2素来以新闻摄影发达自居的美国,在这次影展中只入选了 7 个人的 9 张。”显然,这段带有浓

3、厚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字对当时中国新闻摄影的评价是过誉了。其时的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无论在题材、艺术还是技术层面,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此后,中国新闻摄影人也曾多次参加“荷赛” ,并屡有作品入选,但一直没有作品获奖。 1966 年至 1978 年是自我隔绝阶段。受“文革”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新闻摄影遭受重创,表现在新闻摄影队伍损失巨大、新闻摄影机构急剧萎缩、新闻摄影业务严重堕落等多个方面。在从“文革”爆发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 12 年时间里,中国新闻摄影人始终在自我隔绝,不仅没有参加“荷赛” ,其他形式的对外交流也少而又少。 1979 年至 1999 年是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

4、新闻摄影人不仅于 1979 年开始恢复向“荷赛”选送作品,而且参与度越来越高。参与程度高表现在 5 个方面:一是参赛人数和作品数量不断增加;二是开始受邀担任评委(中国新闻摄影人担任“荷赛”评委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3 年,时任中国日报社高级编辑的郁隽民女士出任第 26 届的评委) ;三是在中国内地举办获奖作品展览;四是开始参与“荷赛”基金会举办的“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大师讲习班” (WPP Master Class,简称“大师班” ) ,后来一批获奖者,包括黄文(1995) 、孙京涛(1996) 、刘昕(1997) 、陈远忠(1998) 、王瑶(1999)都是“大师班”的学员;五是“荷赛”领奖台上

5、开始出现中国人的身影。1988 年,杨绍明拍摄的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获得新闻人物类组照三等奖,实现了中国大陆摄影师在“荷赛”上零的突破。1996 年的第 39 届“荷赛” ,山东李楠的作品聊城少儿杂技学校3荣获艺术类单幅一等奖,是中国摄影师在“荷赛”中获得的首个一等奖。不过,尽管中国新闻摄影人开始登上“荷赛”领奖台,甚至获得了金奖,但是,获奖毕竟是偶然的、零星的,中国新闻摄影的水平尚未得到全面的、根本性的提高。 2000 年至 2009 年是全面提升阶段。经过多年的积淀和磨砺,中国新闻摄影人开始不断地在“荷赛”上展现整体力量,并且已经成为“荷赛”领奖台上的常客。其间除了 2001 年无人获奖外,

6、其他年份都有中国人获奖,并且在 2009 年达到 7 人次获奖(见表 1) 。最难能可贵的是,中国获奖的项目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体育、自然、人物等类别,在 2009年更是获得了突发新闻类和一般新闻类这两个最重要的奖项,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为什么说 2009 年是中国的“荷赛” “突破年”? 有的外国媒体把 2009 年称为“荷赛”的“中国年” ,笔者则认为把2009 年比作中国参加“荷赛”历史上的“突破年”更为恰当。 首先,2009 年中国取得了单届获奖数量的突破。本届“荷赛”共有来自 124 个国家 5508 位摄影师的 96268 幅作品参赛,参赛数量之多创历年之最,共产生 64 个

7、奖项。中国摄影师获得 3 个一等奖、3 个二等奖和1 个三等奖,总计摘取了 5 类中的 7 个奖项,占所有奖项的 10.9%,刷新了中国摄影师的“荷赛”获奖纪录,所获奖项仅次于老牌新闻摄影强国美国的 9 项。且一等奖占了所有门类一等奖总数的 15%,打破了以往单届4最多 3 人次获奖且一等奖最多 1 人次的纪录。 其次,2009 年中国拿到了“荷赛”最重要奖项的一等奖。硬新闻类的题材是“荷赛”的重头戏,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摄影人只是在艺术、体育、自然等软性门类有所斩获,在突发新闻类这个重磅奖项上一向都是空手而归。在本届“荷赛”中,陈庆港、景长观分获突发新闻类一、二等奖,向世界证明中国新闻摄影人在

8、重大突发性新闻题材上同样能够大有作为。 第三,具有中国特色和东方色彩的摄影理念逐渐被“荷赛”所接受。在“荷赛”评奖中,反映战争冲突、自然灾难、疾病、犯罪、丑闻、贫穷、苦难的题材更容易得到“荷赛”评委的青睐。 “荷赛”在评价规范上一贯承袭西方新闻摄影的价值取向,即:“偏重人类、自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苦难与残酷,通过镜头语言的描述呈现人类生存的悖论处境:一方面求生存求发展,一方面要面临恐惧和死亡。在作品评价中渗透着深厚的西方传统的悲剧精神,意在通过富于悲剧色彩的视觉冲击,引起对人类自身生存现实的理性反思。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中国新闻摄影人为了获奖而“投其所好” ,把焦点投射到负面题材上。其实

9、,中华民族在审美情感上更注重欣赏含蓄蕴藉、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此次中国摄影师反映地震的作品,没有一味强调自然灾害的惨烈,也没有表现人在灾害面前的茫然失措,而是突出人们团结一心与自然抗争的勇气与决心。比如陈庆港的作品,拍摄的是 9 位身着迷彩的救援队员抬着一位血迹斑斑的生还者,传达出中国人对生命的珍视及中国人在灾害面前的齐心。又如深圳晚报社赵青的作品,表现的是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依5旧生火做饭的景象,传达出中国人平静接受灾难、继续顽强生活的主题。这样的作品能够在“荷赛”上获奖,表明体现东方文化背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摄影价值观已经初步被“荷赛”评委所接受,这比获奖本身更有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

10、,2009 年中国获 7 枚“荷赛”奖牌,有必然也有偶然。必然因素有三个方面:首先,这是中国新闻摄影整体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后,由于曾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曾任中国日报总编辑的冯锡良等一些中国新闻界领军人物以及蒋齐生等新闻摄影界有识之士的呼吁,加上中国新闻摄影人的集体努力,新闻摄影的整体面貌大大改观,其在报刊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成为中国报刊的基本指导方针之一。其次,这是中国新闻摄影不断“请进来、走出去”的必然结果。从 1979 年中国恢复向“荷赛”投送稿件起,中国新闻摄影不仅参与“荷赛”的程度越来越高,与国际新闻摄影界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一方面,以“荷赛”获奖作品为代

11、表的世界摄影名作频频在华展出,使中国新闻摄影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世界最高水平的新闻摄影经典作品;另一方面,中国新闻摄影还不断“走出去” ,通过在国外举办中国摄影展、参加各种国际新闻摄影赛事等方式向世界展示自己。2005 年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的开办,更是让中国新闻摄影走向了世界,让世界新闻摄影走进了中国;第三,此次比赛的大丰收与获奖者的个人专业素质直接相关。陈庆港是三届“华赛”金奖得主;其他几位获奖者也早已蜚声国内业界,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他们问鼎“荷赛”亦是水到渠成。 6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一举收获 7 枚“荷赛”奖牌,偶然因素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首先,2008 年对中国来说是重大国际

12、性事件集中的年份,而“荷赛”评奖特别看重题材重大。此次中国摄影师的 7 个奖项中,有 5 个属于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这样的重大题材,而拍摄这些题材上的地利是带有很大偶然性的。其次, “荷赛”的评选也有某种程度的偶然性。以本届为例,美国时代摄影师安东尼?苏奥(Anthony Suau)获大奖的陷入危机的美国经济 ,起初甚至没能在时代周刊印刷版上得以刊发,只发表在时代周刊网站上;陈庆港的作品在获奖前也并未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国内外报纸的采用率并不高。可见,在“荷赛”的评选中偶然因素也在起作用,其评选标准并非世界新闻摄影界的唯一终极标准。 “荷赛”给我们指出的努力方向 此次“荷赛”丰收后,我们对中国新

13、闻摄影的未来更有信心了。但是,此时我们更应该以冷静的心态,借助“荷赛”这面镜子,认真思考一下中国新闻摄影的未来。我们认为,近年“荷赛”上的得失,给中国新闻摄影指示了这样的努力方向: 解决重大国际新闻题材的“在场”问题。中国在第 52 届“荷赛”上的成功表明,中国能够在重大国际新闻题材上大有作为,中国人在拍摄重大突发性事件方面的专业水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发生重大国际新闻之时,中国新闻摄影师往往不能在第7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因此,中国新闻摄影人应该努力解决好“在场”问题,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我们的整体实力。 更充分地挖掘中国题材。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

14、速发展,使中国日益成为新闻的富矿。中国的民俗、体育题材的摄影作品已经在“荷赛”和其他国际性赛事上收获颇丰。本届“荷赛”的共计 64 个奖项中,中国题材即占了 12 个,占所有奖项的比例高达 18.8%。如何继续深入挖掘中国题材?如何全面反映真实的中国?如何寻找独特视角以小见大?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 中国新闻摄影应当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国新闻摄影师对“荷赛”日益重视,参加“荷赛”的人数越来越多,这的确令人欣喜。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应该以更多方式、更大步伐走向世界,参加各种各样的新闻摄影比赛(如美国新闻摄影年赛 POY、NPPA 新闻摄影奖等) ,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举办新闻摄影展览,充分发挥“荷赛”及其他国际影展的再传播功能,更好地传达长期以来被西方所忽视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人文情怀和审美趣味。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一个新纪录我国参加荷兰国际新闻摄影展览综述 , 大众摄影1958 年 8 月号 详见甘险峰:中国新闻摄影史第 130133 页,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8 年 7 月版 8张文波:“华赛” “荷赛”作品评价的趋同性对比分析及启示 ,网络资料: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