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南省内方言电视节目发展路径探究摘要: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开办咱嘞河南话栏目,挖掘本土语言文化资源,解说方言词语的书写形式、读音、意义及用法,介绍方言词语中蕴含的节庆风俗与饮食风俗,创新节目形式,走出了一条地方台打造精品电视节目的新路子。 关键词:地方台 方言 电视节目 当下,媒体领域竞争激烈,传统的广电媒体与纸质媒体风光不再,新兴的网络媒体、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内容为王”的理念逐渐凸显。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内容上下工夫,针对用户需求及时、快速地向受众提供信息,持续增加传播粘性,都是其首要诉求。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贴近受众需求,开办咱嘞河南话栏
2、目,大力挖掘本土语言文化资源,创新节目内容,丰富节目形式,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解说方言词语的形音义用 咱嘞河南话是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于 2013 年 2 月重磅推出的一档栏目,栏目组以“把河南话宣传出去,做有特色好栏目”为宗旨,广泛吸收合理性、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把栏目定位为解读河南方言词语的电视文化节目。节目内容为每天讲解一个典型的河南方言词语,从词义解释、词源探索、词语运用等角度,对该词的书写形式、读音、意义及用法进行通俗解说,力求做到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具,突出地域文化特2色,贴近广大观众。为了实现栏目宗旨,更好地突出节目内容,栏目组精心设计节目形式,聘请河南省内方言研究专家作为主讲人,在专
3、家的讲解中间穿插情景短剧、电影剪辑、历史影像资料或照片等,使节目形式活泼多样,尽力把栏目打造为一档文化内涵深厚、语言幽默风趣、观众喜闻乐道的品牌节目。 方言节目的魅力在于它以观众耳熟能详的语言作为节目内容,但节目所呈现的内容并非是每个观众都熟悉的。比如河南方言中的万能动词“怼” ,表示允许、肯定、赞扬的“中” ,表示惦记的“萦记” ,表示见过的“徐顾” ,表示紧跟着的“厮跟” ,表示力量弱的“瓤” ,表示欺骗的“?狻保?表示数量少、产量差的“寻趁” ,表示步行的“地(下)奔?骸钡龋?观众对每一个词的书写形式、读音、意义与用法并非熟知。甚至对于人体名词,比如表示肩膀的“肩母头” ,表示腋窝的“膈
4、老肢” ,表示膝盖的“不老盖儿” ,表示脑袋的“低脑”等,观众也未必能够一一说清楚。正是因为如此,节目一经播出即吸引了大批观众。一些观众开始琢磨当地的方言词语,并且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形式与栏目组互动,补充已经播出的方言词语在不同地区的特殊变化,介绍当地典型方言词语的形音义用。节目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其收视率自然不断攀升,一度保持在 1.5 以上,在河南本地落地电视节目中稳居前列。 观众与栏目组的良性互动也为栏目的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活力。全省各地,甚至临近省份的观众不断向栏目组提供节目素材,栏目组开通的热线电话、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一直热度不减。有的观众收集当地的方言段子提供给栏目组,也给节
5、目内容增色不少。比如商丘观众提3供的段子:一个外地人来商丘,问当地人:“恁这要二胎有人管不?”当地人回答道:“一胎管,二胎不管。 ”这人懵了,心想,好奇怪的规定,为啥一胎有人管,二胎反而没人管了呢?其实,段子中“有人管不”的“管”是管理、监督的意思。 “一胎管,二胎不管”中的“管”是可以的意思。 “管”作可以义的用法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一带,一个小段子就把这个词的特殊用法突显出来,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有观众把收集到的方言词语编成歌曲,用时下流行的说唱方式把方言词语唱出来,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河南方言的整理与传播积累了新的方式。 栏目发展过程中,一些观众不再限于解说方言词语,他们尝试把
6、方言词语的形音义用表演出来,或者制作自编的短剧,或者演绎影视剧中的经典桥段,发给栏目组。虽然只是观众自发制作的短剧,表演和制作水平良莠不齐,但他们的表演直接来源于生活,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节目制作时有选择地穿插使用,大大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在栏目组与广大观众的共同努力下, 咱嘞河南话栏目在形态生活化、内容平民化、语言地方化上大做文章,发展越来越成熟,以其鲜明的地域性、学术性、娱乐性与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朴素、生动活泼的节目风格,充分激发受众的认同感,成为一档让人耳目一新的品牌电视节目,在河南省内方言电视节目中一枝独秀,在周边省份也有一定的口碑。 展示词语蕴含的节庆风俗 方言词语之所以富有吸
7、引力,除了其特有的乡土气息与亲切乡音之外,一定程度上还缘于词语本身蕴含的民俗事象。对于已经消失的民俗4事象,记录该事象的方言词语就是活化石,提示曾经有过的地方民俗;对于尚存的民俗事象,方言词语则往往成为一种象征符号,让人不由想象词语记录的民俗风情。因此,栏目组在开办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尝试挖掘方言词语蕴含的民俗特色,把节目制作推向新的高度。但是,民俗包括的范围很大,凡是特定地域人们流传下来的风土人情、节庆礼俗、行为习惯等都可以囊括其中。考虑到节目制作的现实要求,栏目组选取了一些蕴含节庆风俗与饮食风俗的方言词语作为节目内容,取得了观众的好评。 在 2015 年端午节前后,栏目组特意制作了两期有关端
8、午的节目。在第一期节目中,专家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河南本土的端午风俗: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容易流行;加上蚊虫繁殖,五毒横窜,极易咬伤人。这时候,人们就用艾蒿,制成香包或者烧艾蒿水洗澡来驱虫避邪。随着历史的发展,端午节成为一个传统节日,还逐步产生了吃粽子、挂艾蒿、赛龙舟、喝雄黄酒等节庆风俗,并且成为人们追思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在河南被称为“五月当五” ,是对端午节日期最准确、最通俗地描述,人们在这一天要包粽子、包香包、挂五色线、挂艾蒿、喝雄黄酒,将粽子、鸡蛋和大蒜放在一起煮熟吃,有一些地方还要赛龙舟。在第二期节目中,栏目组邀请一位阿姨演
9、示了制作粽子的全过程,将选择原料、准备食材到制作、烹煮,一一呈现在荧屏上。 以方言词语为切入点,将解说方言词语的形音义用与介绍节庆风俗结合起来,方言电视节目的容量大大增加,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5优秀载体,节目的功能也大大扩展。比如春节期间的节庆风俗,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玩灶火,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贴人儿(贴对联) ,除夕夜熬年儿,初一拜年儿,初一到初四期间的禁忌,初五破五儿(破除各种期间的禁忌) ,初六大开市,初十十烙儿(烙干饼)等,河南境内各个地市总有一些独特的民俗,通过特定的方言词语表达。方言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借助方言
10、词语的解说,记录其中蕴含的节庆风俗,将留下珍贵的文字与影像资料。 演绎词语蕴含的饮食风俗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在河南尤其重要。河南地处中原,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历来是统治者必争的战略要地。因此和平时期人口众多,一派繁荣,政权更迭或外族入侵时则战争不断,民不聊生,饮食自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饮食不仅满足了中原人民的生理需要,还积淀了十分丰富的民俗特色,成为河南引以为傲的名片。 咱嘞河南话栏目组将解说方言词语与介绍河南本土的饮食风俗结合起来制作节目,也会进一步深化节目的文化内涵,大大扩展节目的功能,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新的形式。 谈到河南的地方饮食,不能不说
11、面食,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现在河南流行的面食种类繁多,仅就面条来说,粗略统计就有汤面、烩面、捞面、卤面、粉浆面、焖面、板面、芝麻叶面条、糊汤面、酸面叶等。这些饮食名词每一个都有一段让人感兴趣的历史,也是独具特色地方风俗的真实反映。栏目组经过选择,先后以汤面、捞面、卤面、粉浆面等面食为内容制作节目,受到了观众的追捧。 6比如卤面,节目以其来源切入,介绍了一个传说:传说卤面最早起源于洛阳,其中的“卤”字是由“路”字?C 音而来, “卤面”就是路边叫卖的面。东汉初年,每天到洛阳城东白马寺拜佛的人很多,这里的饮食生意便红火起来。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快餐食品就是路面。路面以质细味美著称,将银丝般的面条从笼
12、中抓出来放入碗内,加入麻油、香酱、瓜丝等佐料与配菜,即可食用。因为此面在路旁设摊叫卖,便被称为“路面” 。这种面食制作、食用方便,渐渐就成为当地家常主食之一。然后,节目介绍了卤面的常见做法,由厨师逐步演示了制作过程。 粉浆面也是富有河南地方特色的一种面食,其原料包括绿豆浆、面条、黄豆、干芝麻叶、芹菜、八角、花椒叶、藿香等。节目也以其来历切入:当年汉光武皇帝刘秀登基前被王莽追杀,在走投无路、饥寒交迫之时看见一座浆房,就进去想找点吃的。可浆房里没有人,也没有食物,只有几把干面条,缸子里还有一些绿豆磨的浆水,已经放酸了。刘秀顾不了那么多,舀了几瓢酸浆,把干面条和菜叶、干豆统统放到锅里煮了起来。面条煮
13、熟了,散发着淡淡酸气与面条香味,刘秀顿时食欲大开,把锅里的面条一扫而光。刘秀当了皇帝以后对浆面条念念不忘,就把它当作御宴中的主食,浆面条的制作与食用得以流传至今。洛阳的粉浆面条很有特点,放凉后重新加热吃更有味道,所以民间有“浆面热三遍,拿肉也不换” “浆饭热三遍,给个县官也不干”的说法。节目逐步展示了洛阳粉浆面条的制作过程,让人大开眼界。 总之,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通过大力挖掘本土语言文化资源,创新节目内容,丰富节目形式,走出了一条地方台打造精品电视节目的成7功路径。他们的成功,缘于走本土化、特色化发展之路,采用平民化、大众化的呈现方式,制作生活化、形式多样化的节目内容,激发受众积极参与节目互
14、动。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台在央视和经济发达地区上星频道的挤压下艰难生存,各地方台虽然努力寻找发展的出路,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效果并不理想。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的做法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新民:中国电视大趋势 ,华夏出版社,2006。 2.吕荣洁:方言类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反思 , 东南传播 ,2008.5。 3.王 培: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 现代传播 ,2006(1) 。 4.吴文乎:方言节目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1) 。 5.詹伯慧:当前汉语方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语文研究 ,2004(2) 。 6.张克宣等编著:咱嘞河南话 ,中原农民出版社,2013。 7.张启焕,陈天福,程 仪:河南方言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