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美质朴邵洵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里,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这样的存在过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公子哥,出身豪门的他,祖父邵友濂为清末名臣,官至台湾巡抚;嗣母的伯父为大名鼎鼎的李鸿章;生母的父亲为盛宣怀;其妻盛佩玉,乃盛宣怀之孙女。不过此人前半生锦衣玉食,但后半生却穷困潦倒。甚至变卖自己最后一件家当,最终在贫困交加中含恨辞世。 他还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文学家,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曾与徐志摩等人同是留学剑桥大学,先后成为中国译介英美唯美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他一生中出版诗歌、小说与译著数百篇,是“五四”之后海派文学巨匠之一。他所主办的狮吼 、 金屋月刊 、 万象 、 时代画报与论语等知名刊物,先后发表了郭沫若、郁
2、达夫、林语堂等文坛大师的早期作品,并扶持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他变卖家当,倾心从事文学创作与扶持青年作者,他将他的一生,全部投入到了中国新文学的建设事业当中,晚年却在清贫与牢狱中艰难度过。 他更是一个立场坚定的爱国者,早年曾冒着生命危险创办宣传抗日的自由谭月刊和英文的姐妹版直言评论,成为“孤岛”抗日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他在自由谭杂志中提出“抵抗是唯一的出路,和平是出卖国家与民族”的口号,激励了无数爱国者的抗日热情,并赢得外国友人对中国人民抗日事业的同情。他不但连载了英译的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并秘密出版了论持久战的英文版,毛泽东欣然为之作序抗战2与外援的关系 。他还深夜将数百本论持久战投递到上海租
3、界的侨民信箱里,当时引起洋人社会的轩然大波,时赞其为“孤岛抗战的点火者” 。解放后,他又将自己的印刷设备出让给人民画报社,自己却靠翻译外国名著维持生计。 他这样定义自己 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 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 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天生的诗人”叫邵洵美,我们可以忘记他,但不能忽视他的存在。 一 这个名字确实太久远,太生疏了,甚至连专门的文学史专家,都不一定知道他。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是在高一的时候,鲁迅拿来主义里有一句话,下面多了一个无端的注释我至今都不明白,这条注释的意义究竟何在?不过,我相信很多语文成绩不错的人都记得,鲁迅的原文是:“某些人因
4、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然后下面赫然注释:这里讽刺的是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 说实话,那时“尽信书”的我,是不怎么看得起邵洵美的,在幼年我的3印象中,这位邵洵美先生,应该是一个不学无术,惹是生非的“花花太岁”,或许有点像百变星君里的周星驰,难怪鲁迅先生要骂他。 直至读高二的时候,在一家书店里,看到过一本发黄的文集,估计是放在书架上多年无人问津,里面多有现代文学家的一些作品,如朱湘、梁实秋等人,偶然一瞥,我看到了邵洵美三个字。当年的那条注释又不自觉的浮上脑海,邵洵美,邵洵美,这不就是那个做了富家女婿的邵洵美吗?他居然还有文学作品? 带
5、着这份吃惊,我问了我的初中语文老师,老师说了很多,现在的我只记得头两句,第一,这个问题很复杂,现在给你说,也说不清楚,第二,高中生就了解邵洵美这样的作家,真不容易。 真不容易? 这四个字我一直都记得,我却不明白,这个“不容易”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是作品的难度?还是语言的深度?或是思想的高度?我都不知道,但我唯一知道的是,邵洵美的文章并不难懂,甚至说很好懂至少比鲁迅的好懂,而且,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倒是让我一鼓作气把那本发黄的册子买了回来,一口气读完了邵洵美的散文。 再到后来,在现代文学课堂上,教授又再次提到了邵洵美这个名字,教授说,邵洵美是一流的作家,是一流的翻译家,还是一流的出版家,这三个一流
6、,让我尤其记忆深刻,教授还说,鲁迅先生对邵洵美的攻击,是不符合史实的。 年少如我,印象中,这个诗人应该是一个浪漫、富贵、瘦弱的相貌,有着大众情人般的浪漫,总而言之,印象恍恍惚惚,不甚了然。 4于是邵洵美这个名字,也逐渐在脑海里一会儿浮现,一会儿被淡忘,像一个模糊不定的影子。 二 再次走进邵洵美,竟然是在二零一零年元旦的深夜。 意外偶得的狮吼杂志,为我窥探现代文学的种种,打开了一扇不知何处的窗子。透过这扇窗子,我看到的是现代文学史中一系列被遗忘、被冷却掉的塑像邵洵美、滕固、章克标、刘呐鸥,眼前的旧刊物,仿佛是一个堆满蜡像但尘封许久的地下室,虽然蛛网密布、尘垢累积,但这并不能减弱群像们近似犀利的视
7、线。在这份穿透时空的狮吼杂志中,我重新又看到了这个熟悉的名字,邵洵美。 关于“狮吼社”,在现代文学界几乎从不被提及,而我却意外地闯入到这个全然陌生的世界,在这些泛黄的刊物里,我读到了邵洵美的文笔与译笔,依然如我童年时看到的那篇文章一样,清丽洒脱,率性自然,有着孩子般的任性与诗人般的坦荡。 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样的字句,这样的美,并不是任何人可以模仿出来的,我不知道,人生中要经历什么样的历练,才能写出这样翩然的辞章? 我没敢深究,因为它只属于邵洵美。 这位出身富家的公子,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美的篇章。他追逐美,感受美,体会美;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文学的热爱,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胜过对自己
8、生命的热爱,甚至他对夫人盛佩玉的挚爱,对情人项美丽的热爱,也是一种对于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产生的。其实从本质上5看,这些都是妄言,他亲自引入的唯美主义思潮,便足以说明这一切了。 邵洵美对美的追求,不是表面上的虚荣与虚无缥缈的理想化,于邵洵美来说,所谓美,是生活方式,是对于现实的热爱,更是他精神的寄托。在那个战争频繁、笔杆子不如枪杆子的年代,他的选择,既是对于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于自我选择的认可。 倾其所有办的刊物,不遗余力扶持青年作家。与其说出版是邵洵美人生中最大的追求,不如说是他的事业。他挥金如土,但却未曾浪费在声色犬马上,这是一种境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有闲有钱而且还有学问的贵族阶层,邵洵美办
9、刊物、办印刷厂,全是身体力行,直至现在,那些曾经供职于“时代印刷厂”的老工人们,早已是年逾耄耋的老人,但一旦听到邵洵美这个名字,他们的眼睛里仍然会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邵洵美仗义疏财,慨然帮助有困难的朋友,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灿烂的亮点之一,这是他有别于其他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方面。宴请萧伯纳,是他买单结账,但他却只在临终前告诉了狱友贾植芳一人,结果成了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公案。此外,入股徐志摩的新月书店以助其摆脱困境;接办张光宇等画人面临难以为继的时代画报;章克标曾经受过他的救济,徐悲鸿在法国曾接过邵洵美递来的钞票,夏衍、丁玲、季小波、方光焘等都被他资助过。受惠的友人不胜枚举。甚而在他自己因战祸几
10、乎破产的时际,他还拿出家私接济大英夜报度过难关。 他只顾奉献,不知索取甚至回报的精神,现在似乎已经绝迹了。 三 6记得有一位老作家写回忆录,他说,邵洵美最大的贡献有两个,一个在于唯美主义的介绍,另一个在于对英美文学的翻译。他说错了,邵洵美最大的贡献还有一个,是在孤岛时的抗战贡献,只是说,因为鲁迅先生的一句注释,邵洵美的这些贡献,已经刻意地被人遗忘掉,但是历史是不会说谎的,一切烟消云散之后,真相总会浮出水面。 邵洵美外形瘦弱,甚至脸色苍白要涂脂抹粉才能勉强出门,生活精致如他,被当作“颓废文学”的代表作家,甚至连大洋彼岸的李欧梵都谑称其“因为他最不符合有社会良知的五四作家之典型”,这类作家,在现代
11、文学尤其是海派作家中,不胜枚举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章克标、 、叶灵凤、林微音随便一数,就是一大堆,无一例外,这些人所获得的评价,都不高。 与他们同时代,还有一批作家鲁迅、郭沫若、周扬、欧阳予倩、夏衍、阳翰笙、田汉、成仿吾前者有多少,后者也有多少,前者与后者有些是朋友,有些也是论敌,但是在一九四九年以后,前者为何默默无闻,而后者则以居庙堂之高?这个矛盾,究竟来自于什么地方? 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反思,我终于大致明白了,前者多半是“英美派”作家,而后者则多半是“日俄派”作家,在一九四九年之前的中国,其现代化是走的“英美”的路子,但在一九四九年之后,“日俄”尤其是苏联又成了中国现代化效法的对象。而邵
12、洵美,恰恰是从“日俄”转向“英美”的代表人物,他这一转身不打紧,让他在后半生一直过着贫苦交加的日子。比如说他办的狮吼杂志,就是一个典型。 7这份杂志以前是二十年代由滕固、方光焘等留日学生兴办,结果或因为办刊方式有误说白了就是借鉴日俄等国同人文学刊物的形式,当时的中国竟然找不到了出路,不得不办办停停,但是邵洵美接手后,按照英美文学刊物办刊的路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还办起了金屋月刊,正是因为他当时的“华丽转身”,导致了他晚年的“抬不起头”但这,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化的第一次重要尝试,若是没有邵洵美的“转型”,哪里会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海派文学? 鉴于此,在看邵洵美在抗战中的坚定立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
13、五弟邵式军卖国求荣,成了汪伪政权里炙手可热的人物,并派人携带五千大洋来拉拢邵洵美,邵洵美不但不为之所动,在上海以“郭明”为笔名,发表了十几篇号召抗日的时评,而且还翻译出版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恼羞成怒的日伪,一再企图笼络邵洵美,邵洵美一边与敌人周旋,一边还写出了反映敌后抗战的游击歌这是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抗日长诗。 现在的读者很难想象,孤岛对敌斗争的残酷性。在当时的上海,敌特遍布全市,“七十六号”特务机构枪声不绝于耳,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邵洵美凭借其过人的胆识与勇气,做出了同时代唯美主义文人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份侠肝义胆,乃是源自于他对美的理想,这种美,是大美,更是辽阔史诗般的雄
14、奇壮美。 一位评论家说,我想不明白,沉沦颓废的郁达夫,怎么会成为宁死不屈的烈士?我也想不明白,瘦弱斯文的瞿秋白,如何敢于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而高唱国际歌? 8当然,和李欧梵一样,这位评论家必然也不理解邵洵美。 也许,生性如是的邵洵美并不需要别人去了解。 四 邵洵美的晚年在牢狱里度过,入狱原因不详。 不过探求那个年代入狱的原因,也是荒诞不经的。文坛耆宿如聂绀弩、张光年、贾植芳都有过坐牢的经验,聂绀弩以现行反革命入狱,以历史反革命出狱,成为了中国现代知识界的大笑话,在那个浩劫的年代里,没有道理可讲,我想说的是,邵洵美面对自己的入狱,是一种坦然。对于鲁迅在准风月谈?后记中对自己的批评,他仍未迁怒于鲁迅,他仍对狱友贾植芳直言相告“鲁迅先生是值得尊敬的!” 这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如海般的肚量。 终其一生,邵洵美追求美,追求一种至高的境界,洵美“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这是他名字的来源,但是,更多的人却愿意用“殉美”来形容他,毕生追求美至生命最后一息,为美而殉,死得其所。 而我却认为,邵洵美是一个质朴的人,他名中带美,但本质却朴实无华,只是在目前社会里,更多的人所看到的,是他那希腊式的鼻子,而这些对于当年的邵洵美来说,恐怕只是不值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