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 身体 感觉 意志.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562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脑 身体 感觉 意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头脑 身体 感觉 意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头脑 身体 感觉 意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头脑 身体 感觉 意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头脑 身体 感觉 意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头脑 身体 感觉 意志小提琴人才的培养过程和其他人才有什么不同?学乐器为什么要从小开始?为什么长期学小提琴有的人进步很快,有的人却越学毛病越多?有的孩子从小得了不少奖,后来却无声无息,有的小时平平,长大后却很好,这是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乐器的学习需要调动人的头脑,身体和感觉。正因为如此,普遍认为学习一门乐器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有促进的。然而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进入乐器的学习呢? 在小提琴学习过程中我们人体有三个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1、头脑 头脑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司令部。演奏和学习小提琴需要有很好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离开头脑是没法学习和演奏小提琴的。 2、身体 演奏小提琴是靠通过两手操

2、作乐器来实现的。离开双手也是无法演奏小提琴的。 3、感觉 音乐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如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对节奏的感受、听觉对音准的感受等。离开这些感官的感受及表达,乐器演奏就可能与耍杂技没有两样。这是艺术与单纯的技术的区别所在。 那么,这三部分是怎样工作的呢? 头脑的发展是需要过程的。一个孩子小时可能很聪明,但如果从此停止学习,他的聪明就很有限了。如果小孩在成长中头脑得到不断的锻2炼,那么理解力、记忆力和分析能力都会越来越加强、学习的速度也会加快。相反头脑也会疲劳、变懒、甚至依赖别人的头脑等等。 身体的发展也有过程,小提琴技术是建立在双手动作基础上的。这就是为什么要从小学琴的原因,因为小孩的动作

3、适应性最强,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他的双手可能跟着乐器的要求成长,人与乐器的关系密切,动作成了一种本能,乐器好像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从小学习养成的是一种坏习惯,那么成为形成了本能的坏习惯将会在日后的演奏中制造麻烦。 感觉是演奏的原动力,敏锐的感受是优秀的音乐演奏不可缺少的。这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是需要发展的。一个很有感觉的小孩如果在长期的技术训练中丧失了对音乐的敏感,感觉变得麻木,无进一步表现音乐的要求这恐怕就不能说成是成功的教学了。 因此可以说,学小提琴的过程是一个头脑、身体和感觉全面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其中某一项的单独发展。既需要身体对乐器的适应过程,也需要头脑和感觉的发展过程。 我

4、们比较容易注意拉琴的动作训练,认为学乐器一定要从小开始,这种成果也比较显见,但对头脑的发展和对感觉的发展重视却很不够,而且甚至出现有意无意地以大人的头脑代替小孩头脑的情况,例如有的老师或家长为了“提高效率” ,不仅上课加班加点,还要找陪练,一个不够,两个三个,弄得小孩完全成了不用动脑子的木偶,或者成了离不开老师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中国在少年阶段的小提琴国际比赛中可以大面积获奖,而成为真正高级的专业人才却不多见的原因。3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作者黄全愈写道:“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

5、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他认为:“本来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教的内容因为有许多是没有唯一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因此只要传给对方即达目的。在许多时候,对方对传授的内容可接受也可不接受。 ”“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创造性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 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初期的学习,往往是以直觉和本能去感知世界的,这个阶段也是以模仿学会拉琴的。以后是一个习惯行为和确认行为的阶段,这时如果能养成演奏和练琴的好习惯,无疑是很重要的。高级阶段应该是自主行为,富有创造性的阶段。对中国学生来说,大部分教育

6、的结果是在第二阶段停止不前,这就是为什么真正有创造性的专业人才却不多见的原因。 我们很需要来讨论一下“小提琴学习规律”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一般学习分成几类:第一类是理解记忆的学习。大部分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第二类是模仿学习。当学习做操,学习跳舞时是以身体的模仿动作获得的。第三类是体验学习。当我们学习骑自行车时,前两种的学习显然就不够了。除非你找到了骑自行车平衡的感觉,不然即使懂得了道理,也模仿了动作,还是会从自行4车上掉下来的。学自行车只能在不断地体验和不断的实践中慢慢学会。 学小提琴是属于哪一种呢?我认为这三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学习有关小提琴的乐理

7、知识,学习乐谱时,用的是第一种。当学习乐器操作,如学习换把位的动作、学习某种弓法时、看着老师的示范,或向优秀的演奏者学就是第二种模仿学习。至于第三种的体验学习在小提琴学习中其实也是很需要的。 我们的小提琴教学普遍存在主要以模仿学习为主的情况,教师很少或者根本不关心学生有什么体验,只是“填鸭式”地灌输,而理解等需要头脑的工作就由老师和家长完成,比较典型的是有的老师上课不是要求学生自己听音准,而是大叫:“高了高了”或“低了低了” 。养成了学生长期耳朵不听的坏习惯。 老师们怎样看学生?老师往往喜欢听话的孩子,对有个性的,想法较多的总有些看不上眼。有时教师们也常会从某一个角度看学生,例如:乐感好,会表演,或手的条件好等,而不大注意看学生的全面素质。有些能力在初期并不突出,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却日渐显现。因此对培养真正有创造性的人才,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头脑、身体、感受外,还需要加上第四个条件:即学生自己的努力和追求。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老师应因材施教,启发学生达到新的境界,使学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当发现学生表现懒惰、缺乏信心等意志力问题时也要及时教育及时鼓励,并应与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对学生来说,也需要对自身的各种条件有一个客观的分析,便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