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5835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思考【摘 要】2015 年 11 月 7 日至 9 日,笔者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族声乐论坛。该论坛主要探讨当前民族声乐发展的现状。本文从民族声乐的科学性、艺术性以及时代性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分析,促使我们对民族声乐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民族声乐;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97-01 本次论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位声乐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分别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天津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赵振岭教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2、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马秋华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教授。第二部分是两场音乐会,一场是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上演的大型歌剧星星之火 ,由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及学生共同演出;第二场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专场,由武汉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余惠承、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方琼等歌唱家带来的精彩音乐会。 一、民族声乐的科学性 赵振岭教授在本次论坛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声乐发展文化思考 。他首先提到近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族声乐事业取得了飞跃式的、长足的进步,大大提高了2民族唱法的科学性。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都是在打造一件人声乐器。而

3、美声唱法在打造人声乐器中,结合了解剖学原理,把唱法优化,像西洋乐器一样,即共鸣最大化、音色最美化,从而让乐器的功能和性能发展到极致。 民族声乐同样要把唱法的科学性和打造乐器的科学性提高到同一个高度上来,技术层面要与美声接轨,美声中的规范,民族声乐也要有。事实上,赵振岭教授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即高举民族唱法科学性的这面旗帜,汲取美声唱法中的精华,用西方人能听懂的声音来演唱中国作品。 二、民族声乐的艺术性 民族声乐的艺术性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汉字,二是留白。 (一)汉字 1.汉字。中国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了点线美、结构美、音韵美和意象美。中国字讲究平衡,甚至蕴含哲

4、理,讲究四声,使语言极其旋律性。 2.书法。书法里的点线、浓淡、提沉、连段、顿挫和一气呵成,都是与歌唱相同或相通的。如果我们对汉字和书法有一定的了解,对语言韵律有一定的研究,那么我们的歌唱语言会具有灵动性、旋律性和韵律美。气韵声动是合唱的最高境界。 3.朗诵。当前朗诵与歌唱有些渐行渐远的趋势。事实上朗诵对歌唱是非常有帮助的。美声的最高境界是“像说一样的唱,像唱一样的说” 。歌唱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从朗诵中找到办法。朗诵本身讲究语气、节奏、3顿挫、气口、语调,朗诵词要充满意境、情感,要能感动自己和他人。正确的朗诵方式有利于我们找到正确的呼吸方式,达到声气平衡,便于喉头挡气和找到咬字的着力点。 (二

5、)留白 留白就是一幅画当中空白的地方。 “知其白而守其黑” ,很多国画大师都惜墨如金,都喜欢留白。寥寥几笔,或写实或写意,或动或静,然后留出很大的空白,使画面干净、宁静,有空间才能有想象力。歌唱也是如此,当前中国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唱,都存在“用墨?多,不讲究留白”的问题。在创作和演唱上不会留白甚至害怕留白,都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应该要让音乐静下来,学会聆听音乐。 三、民族声乐的时代性 在创作民族声乐作品的过程中,作曲家们的创作视角以及创作风格,都要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出发,让声乐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在演绎的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出时代发展状况。在进行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引入当前社会发展中

6、独有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来进行创作,从而使民族声乐作品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在此次声乐论坛上,所有的声乐作品都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无论是在作品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在作品曲式和曲调的创作上,作曲家们都充分结合了现代音乐艺术的特点,使作品充满浓郁的时代特色以及时代精神、时代气息。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声乐的发展取得了飞跃式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千人一面,作品单一,缺少民族色彩,借鉴创新有余,继4承传统不足等。艺术上存在的问题一定是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能抛开文化谈创新。从事民族声乐的人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必定要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才能滋润和滋养我们的民族声乐。 参考文献: 1李侄民.谈音乐的民族性和时代性J.音乐研究,1980(4). 2姜忠玉.探析声乐的艺术表现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蒋明云.论民族声乐新传统的形成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刘婕萍.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音乐生活,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