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秦陵断想(外一篇)沿着石阶,我一步步走向秦始皇陵墓的顶端。这个仅仅 50 米高的大土堆让我感到攀登的艰难。不是身体的不适,而是来自心灵的重压,来自民族文化历史的无形负荷。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即开始征调民工修建这座巨大的陵墓。从目前部分发掘的情况看,他在地下埋了那么多的兵马俑,其用意十分明显。他的政权靠武力从六国手中夺来,他坚信武力对政权的重要性,因此,迷信的他以为到了阴间也需领兵打仗,也需靠刀剑来维持他的皇位。他太相信武力,太相信刀剑的力量了。除此之外,不知他还相信什么。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总是喜欢显摆秦始皇的功绩,如统一中国、统一钱币,如车同轨、书同文等等。可是,在这些所
2、谓的“功绩”背后,是由残酷的文化专制带来对中华民族长达两千年的毒害,至今遗毒尚烈。 秦未统一中国之前,七国的文化异彩纷呈、百家争鸣。北方的齐鲁燕赵文化和南方的楚越文化并存不悖,各有特色。思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自由的精神是民族充满活力的标志。可是这样的局面被秦始皇的武力统一彻底破坏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一切政令法律皆出自他个人和中央集权政府。老百姓只有听命的份,没有张口说话的权利。为了推行这种制度,秦始皇在文化上实行钳口政策,他焚烧书籍,坑杀儒生,把血腥的刀剑对准提批评意见的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公元前 213 年秦2始皇颁布法令:“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3、有敢偶语诗书,弃市(杀人于市)。以古非今者,族(杀)。 ”这是谁给他的权力?收藏几本诗书,就要被杀;谈谈过去,说说现在,也要被杀。过去有很多好的东西,有诸子百家,有优秀的文化和哲学,统统不让谈,谈即掉脑袋。而今天无论多么不人道,多么残暴如虎狼,统统不许批评,不然的话,杀!暴君、穷凶极恶、独夫民贼、嗜血成性,这些最严厉的词用到嬴政身上一点也不过分。他对待知识分子的手法,开了一个坏到不能再坏的头。秦以后的王朝延续使用,换汤不换药,屡屡制造思想罪、文字狱,直到 1957 年的反右运动和 1966 年的文化大革命。 嬴政统一中国后的最大期望是由他嬴家一直统治下去,然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期望仅仅是期望
4、,是他嬴政的一厢情愿。因为他的政权是建立在六国百姓的累累白骨之上的,这种暴力的权柄一旦丢失,政权就要不保了。嬴政于地下若知秦王朝仅仅维持了二世 15 年,会作何感想?还会那么痴迷地相信暴力吗? 暴力,这个人类文化中最让人痛恨的字眼,却恰恰总是被一些残暴的人热衷。自秦以后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无不在演绎着一场又一场的暴力话剧。这不能不说是嬴政的遗毒甚广。三国归晋靠的是暴力,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靠的是暴力,朱元璋上台清兵入关靠的都是暴力。嬴政两千年之后的发明农村包围城市的毛泽东也是相信暴力的人。他曾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对于革命,他这样解释,“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5、。 ”若按照他的逻辑,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不算革命。但历史已经证明,甘地所领导的这场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3大的革命之一。这个运动的非暴力形式,是印度人民贡献给人类历史的宝贵精神资源。而在中国,崇尚暴力、痴迷暴力、滥用暴力,成了中国历史上王朝统治的共性。历史上有哪个喜爱军事专制的君王批判过嬴政?一个也没有。因为他们是一脉相承,香火延续的,批判嬴政就是批判他们自己。秦国是虎狼之国,此话定义准确。秦昭襄王 47 年,秦将白起一次坑杀赵国降卒 40 万的血腥暴行,令人不寒而栗。而到了秦王嬴政,更视武力为至宝,挥舞屠刀,使六国“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哪里还管什么“王道”“礼仪”,“民贵君轻” 。汉代
6、思想家、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仁义不施” 。何谓“仁”?孔子曰:“仁者爱人” 。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新王朝,不知爱护百姓、发展生产,而是以武力为支撑,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据史料记载,仅首都咸阳四周 200 里内就有宫殿 270 座,关中有行宫 300,关外 400 多。秦始皇修建的宫殿,规模最大的是阿房宫。阿房宫究竟有多大,现难以确认,据记载,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 500 步(约合 700 米),南北长 50 丈(约合 115 米),上面可坐万人。骊山墓是秦始皇的另一项宏大工程。从他即位开始修,统一后扩大规模,常年使用刑徒 72 万人,一直修至死。阿房宫和骊山墓两项巨
7、大工程就使用精壮劳力 140 余万人,再加上北筑长城、南戍五岭、修驰道、造离宫以及兵役杂役,常年动用民工达 300 余万人,再加上横征暴敛,严刑酷法,老百姓日日生活在恐怖之中,刚刚建立的秦帝国成了一座人间大地狱。 公元前 210 年,嬴政死于东巡求仙道上。其少子胡亥继承帝位。这位秦二世皇帝在残暴凶狠方面比老子有过之无不及。在埋葬嬴政时,后宫宫4女 1 万余人被活埋陪葬。在墓内安放葬品的工匠也被全部关闭在中门和外门之间的墓道中,无一得出。呜呼,宫女工匠何罪,遭此荼毒!这就是我们先祖的礼仪和文明吗? 唐朝诗人杜牧在其著名的阿房宫赋中说:“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
8、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诗人的药方开得不错,爱人的确是一条光面大道。但诗人毕竟善良,秦始皇所创建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等同于残暴一词,却决不会等同于爱人。制度决定了皇帝的作为。杜牧的假设是不现实的,他也没有看到专制制度的本质。虽然秦王朝没有传至万世,但嬴政创建的专制制度和思想体系却传袭不衰,流毒甚远。 站在秦陵的最高点上,我举目关中平原,心绪苍茫。历史没有选择孔子的“仁者爱人”,也没有选择墨子的“兼爱”,而让嬴政的专制制度得势,这里面恐怕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离我不远处,我看到有些人正穿着皇帝的龙袍,坐在皇帝龙椅上照相,过一把皇帝瘾。在北京天安门后面的院子里,我也曾看到过这样的场面。我不禁想,
9、在中国,想当皇帝的人和头脑中残存帝王专制思想的人看来还大有人在。 沈园的沉思 沿着曲折僻静的小路,又询问了几位本地人,当我终于走进绍兴城外的沈园的时候,沈园内空无一人,安静的有点沉寂。 几株柳树,两片池塘,一座小小的石桥,几间白墙黑瓦的房子,环境清5幽静雅,仿佛超然尘外。 沈园规模不大,布局也无超常奇崛之处,但历经八百年风雨至今犹存,恐怕是因为陆游的那首钗头凤 。八百年来沈园似乎成了爱情的象征。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犹如一枚青果,被人们咀来嚼去,似乎越咀嚼越有味道。于是,前些年被改编成戏曲,又被改编成电影风流千古,演来演去。一时,沈园重又热闹一番,陆游也成了被文人反复咏叹的爱情明星。 这样想着
10、,猛抬头,就看见了一处园壁上书写的陆游的那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词中,陆游向世人表白,他与唐婉的离异,完全是因为他的母亲从中作梗,对此事他悔恨非常,但既成事实,已毫无办法,只好“罢、罢、罢” 。可是,作为婚变事件的当事人,仅仅如此表白,就能获得世人的原谅吗?应该不能。因为他没有说清自己的责任。但后来沈园的名气这样大,钗头凤的名气这样大,甚至被推崇为千古绝唱,这恐怕与旧文人对这首词的欣赏玩味有着极大关系。正是这种玩味,这种一唱三叹意夺神飞的玩味,使人们以为陆游能悔呀恨呀地久久怀念唐婉,已经十分不错了,不是还有陆游晚年的沈园诸诗在后面做这首词的注脚吗?“犹吊遗踪一泫然” 。多么深
11、情的哭泣,多么真诚的老泪,作为一个普通女子的唐婉,能被这样一位大诗人如此怀念,你还不满足?还要求什么? 但,且慢。 在陆唐离异之时,陆游已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他不应也不能把责任往陆母身上一推了事。问题是:在陆母硬逼二人离异之时,陆游持什么态度,应有什么样的表现。从宋人笔记陈鹄的荐旧续闻 、周密的齐东野语来看,陆游没有进行有效的反抗,而是默认了母亲的决定。休妻6之后,陆游另找一处房子让唐婉居住,自己常偷偷前往看望。这就是陆游的两全之策:既维护了孝道又保护了唐婉。可惜年轻的诗人太天真了。消极抵抗同不抵抗没有多大差别。过了没多久,此事被陆母发觉,陆游无奈,只得送走唐婉,从此与其恩爱断绝。虽然最终的
12、断绝为陆母所逼,但陆游同样责任重大,他的骨子里的柔弱导致了他的一错再错。 我们的教科书把陆游划归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说他主张收复失地,鼓吹抗金,并身体力行,多年在前线奔波。他的豪迈的诗句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等等。从以上诗句看得出陆游对国事的强烈关心。那份坚定与决绝是誓死的。相比之下,对唐婉的爱和保护却是那样的纤弱无力。作为诗人的陆游,仅仅说几个错字,洒几滴眼泪,赎不回自己的罪。陆游缺少的是对自己深受孝道毒害的反思,应忏悔的是自己骨子里的软弱及被动的投降。于是导致唐婉成了牺牲品。唐婉在沈园看了陆游的词后,曾和词一首,词中有“世情薄,人情
13、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句。她的词表达了她对世俗社会的深深的不满与绝望。可惜和词后不久,唐婉便化为落红,一腔哀怨与悲愤再也无从诉说。 唐婉死了,但陆游活着。陆游活到 85 岁,官做到了宝漠阁待制,封渭南伯。他为南宋王朝的安危出生入死,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心爱那个皇帝的国,为南宋苟且一偶的皇帝操碎了心。但是,他却没有主动去保护自己的爱人唐婉。面对专制家长的淫威,诗人何为?玉碎还是瓦全?连爱人也不敢加以保护的人,那份情感究竟有多少真实?如果陆游能拿出为国效力的百分之几的力量去保护唐婉,唐婉也不至于落到抑郁而死的地步。东汉乐7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面对强大的专制压力,不惜以死徇情;戏曲梁山伯与
14、祝英台中的梁祝二人,也演义了一出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让世代景仰。这两部文学作品所昭示后人的,是那种为了爱情而不惜以死抗争的决绝精神。这是万世不衰的崇高的美学主题,是传统文学中的宝贵精神资源。还有汉乐府民歌中那首上邪,歌中铿锵的誓词,带给人们的是勇气和力量。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 ”主人公的呼喊响彻长天,确如滚滚炸雷,震撼人们的魂魄。相比之下,陆游的钗头凤就显得格外软弱。作为才子的陆游,对汉乐府应熟以能诵。但是,这样的精神滋养对他没有起多大作用,不禁让人觉得齿冷。 帕斯卡尔说:真正伟大的人们是那些因其心灵而伟大,因其思想而不朽的人。伟大的诗人首先要有伟大的灵魂。几句主张恢复的言政的诗句谈不上伟大,至死的念念不忘还是在政治的圈子里回旋。而能深切地关爱别人,又能严厉地解剖自己,向人们端出自己灵魂的人,才见其伟大。由此看来,陆游的钗头凤只有呼天抢地的埋怨,没有对自己灵魂的解剖,其实算不上什么千古绝唱、爱情经典。至多只能说是软弱者的自白而已。旧文人们对此津津乐道尚可理解,今天的文人们还把陆唐的故事作为纯贞爱情的标本大加宣扬,就实在让人感到迷茫了。 责任编辑 衣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