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体育新闻传播的创新与发展7 月 2627 日,集中展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的第二届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传播分会主办,全国各地学界、业界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体育新闻传播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展开研讨。 抓住奥运机遇 本次年会正值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前两年这个重要时段和时间节点。据悉,2008 年北京奥运会预计将有 2.16 万名注册记者和 1 万名非注册记者参与采访,新闻记者与运动员之比将达到 3 比 1。这对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对我们的传播能力、传播技巧形成挑战。如何做好奥运传播,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热议的话题。 北
2、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负责人、新华社体育记者徐济成提出“媒体运行”的概念,他认为“媒体运行”以新闻媒体为主体,以服务媒体为核心,为媒体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北京奥运会的媒体服务,不仅是北京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这一世界体育盛会成败的重要环节。 与会者提出,对于媒体来说,体育信息是最国际化、最可竞争的领域,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 、美国福克斯体育网(FOX)崛起过程中,他们优秀的体育报道功不可没。北京奥运赛事转播,也将成为国内体育2电视机构拓展国际视野,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融入世界体育电视主流的一个有益尝试和必要步骤。 针对体育赛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有研究者提出,主办方应确立危机公关意
3、识,做好各种情况的危机公关预案。比如对于那些由运动员、裁判的个人行为引发的危机,像服用兴奋剂、收受贿赂、赌球等,主办方要表明严正的立场,出台明确的处理措施。对于由组织管理工作失误引发的危机事件,主办方一定要坦诚面对,勇于承担责任,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对于那些由不实流言引发的“危机” ,主办方也要迅速表态,并以相关事实来驳斥谣言,以避免由于态度的含糊或拖延而引发更大的危机。 体育与新闻互动 现代体育由于其竞争、刺激、悬念、极限、娱乐、消费等诸多因素,使得人们既能参与,也能欣赏,形成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体育媒介正处于一个变革和转型的时期,它不仅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一个
4、热门产业。围绕体育运动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也产生了许多新鲜话题。总体来看,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范围已从先前的业务研究逐渐延展到体育文化传播研究、体育媒介研究和体育媒介营销研究;研究角度也从单纯的新闻学拓展到传播、公关和广告等角度。 与会者同时也指出,当前我国体育新闻实践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假3新闻泛滥,泛娱乐化倾向等。文汇报体育部主任叶志明在 2005 年重大新闻采访期间,对 100 余位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等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体育运动员、教练员等对新闻报道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贡献给予肯定,但是他们整体上对体育报道的满意度不高,对体育记者整体素质的评价不高。他们对体育新闻真实性的满意度指
5、数为 51.25,时间性的满意度是 40.25,专业性是 33.25,精彩度是 38.25。 有研究者提出,在大众传媒产生以前,人们对体育认知的主要途径是亲身参与,或亲临现场去认识、感受、理解。但是体育传媒的蓬勃发展和传播手段的改进,使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感受已经超出了个人感官的范围。具有强烈冲击力的标题、图片、高清晰度的画面、可以反复观赏和玩味的精彩镜头延伸了人类的感觉器官,人们就在传媒构造的象征性现实中建构了对现实体育的认知和理解。对待传媒体育这种大众文化形态,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其左右,注意大众传媒通过营造话题、制造明星等手段解构现实体育的特点。 体育传播研究的深度开掘 1999 年之
6、前,我国只有上海体育学院开设体育新闻专业,但是到2005 年 9 月,全国已有 16 所高校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等,在校学生 3154人。伴随着体育新闻教育的发展,体育传播研究也日益深入。中国传播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国良认为,体育传播研究大有可为。他建议研究者要加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这样,体育4新闻传播研究才有说服力、应用性和生命力。成都体育学院教授郝勤也提出,当前体育新闻传播研究需要大力翻译引进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把传播学基础知识与方法同体育传播实践相结合,紧紧抓住北京奥运这一百年难遇之机,创建和发展中国的体育传播学。他认为,从目前情况看,研究问题比创造理论更重要。国外同行研究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体育文化传播研究,即体育与社会文化环境系统的关系研究;体育媒介研究,主要是大众传媒的体育传播组织、手段、过程、方式、效果等方面的研究;体育媒介营销研究,主要是对体育与媒介的营销、推广、公关、广告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还有学者提出,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应用型、对策型研究比较多,理论研究比较少;体育新闻业务研究较多,体育传播较少,尚有较大的开拓空间。在目前形势下,体育新闻传播要获得大的发展,应建立大传播理念、全媒体视野。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