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质子”现象看秦国在战国时的地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638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质子”现象看秦国在战国时的地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过“质子”现象看秦国在战国时的地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过“质子”现象看秦国在战国时的地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通过“质子”现象看秦国在战国时的地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通过“质子”现象看秦国在战国时的地位在史记?六国年表中经常可以看到“某太子质于某国” 、 “某国使太子为质” 、 “太子从某国归”等类似的字句。 说文解字曰:“质,以物相赘。 ”又云:“赘,以物质钱,从敖贝。敖者,尤放贝当复取之也。”从许慎对字义的解释中可知, “质”最早指的是交换过程中物品的抵押行为,有时也泛指用作抵押的物品。这里的“质”指的是用来互相取信的人质。春秋以来特别到了风云四起、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 “质子”事件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从这一时期频繁的“质子”事件大体可窥见当时的社会环境。通过考察质国与入质国不难发现秦与各国交质尤多,这就有点像今天的留学生留学美国,虽然古今目标不

2、可同日而语,这是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去那里留学是许多人的梦想。古代这一现象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通过着重介绍秦与各国交质事件以认识秦在战国时代的地位。 所谓质子制度,在上古时代是没有的。春秋初年,郑伯为周平王卿士,周平王欲委权于虢公,郑伯怨王,因此周郑交质,质子之事,大概由此发端。终春秋 242 年之间,交质事件只有六次,并且都在齐桓公、晋文公之后。所以马非百先生说:“盖在霸主盛世,王纲虽解,信义尤存,霸者以信义相号召,故不以威力胁人。 ”到战国时期,诸侯交质事件一共有 24 次,甚至更多,约是春秋时期的 4 倍,足以看出战国时期信义全无,各国之间互相猜忌日甚。而在此 24 件中,属于山东

3、六国的只有 92次,余则都是六国与秦国的交质事件。其中列国入质于秦者凡八,而秦出质于列国者凡七,合计占全数二分之一强。马非百先生在秦集史?质子表中对这 15 次质子事件的质子名字、质子身份、出质与返国年代及所质国等做了详细的介绍。 质子与我们现在的驻外大使可不一样,大抵质子中,一般以太子为多,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他们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一旦入质于秦,他们的地位改变了,所受的待遇也随之改变,有的甚至难得秦国优待。 “燕太子丹者,故尝居于赵故丹怨而之归” 。再如:“太子横人质于秦,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 ”这是质子不被秦大夫所尊重的典型。一旦国交决裂,兵争顿起,质

4、子状况就更危险,甚至性命不保。魏太子增为质于秦,公子无忌率五国兵攻秦,而秦怒欲囚公子增。由以上可知,质子在秦随时面临各方面的危险。即使这样,各国出于战略考虑,仍争先恐后与秦国交质,秦在战国尤其战国后期的地位不言而喻。正如马先生所言:“秦已成为国际主要对象。 ” 秦自襄公以来,西伐西戎而至岐, “及文公越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竞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霸侔矣。 ”至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最终倾邻国而霸诸侯。此时秦国在军事上攻城略地取得节节胜利。 “惠文君七年,公子印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 ”“八年,魏纳河西地。九年,渡河,取汾阴,皮

5、氏。 ”“十三年,庶长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句,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十四年,伐楚,取召陵。 ”秦国此时的强大已足以让“韩、魏、齐、楚、越皆宾从” 。秦昭王3时期,苟况至秦,见应侯范睢,睢问曰:“入秦何见?”况曰:“秦地其国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百姓朴也,甚畏有司而顺,百吏肃然,莫不恭俭,士大夫莫不通明而公。其朝廷听觉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国治之有序窥见一斑。及其秦王赢政即位, “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在秦国

6、发展壮大过程中,各国的力量对比也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纵横家横出,并由此展开了“合纵连横”的拉锯式较量。各国为了争取更有利于本国的战略形势,被迫派质子质于秦,至于出质原因,则因国而不同。或因求和, “穆公十五年,于晋战于韩,虏晋君以归。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子秦” ;“韩宣王十九年,秦伐韩,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倾襄王二十七年,使三万人助三晋伐燕,复于秦平,而入太子为质于秦” 。或因乞援,如楚太子横:“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为负其从亲而合于秦,三国共伐楚,楚太子横入质于秦而请救。 ”所有这些,都是所谓的“守势外交” 。虽然秦国也出质于各国,但与六国却不能一概而

7、论,秦国之出质,既非求和,又非乞援,而全是为了“远交而近攻”政策的运用,乃属于“攻势外交” 。如“惠王十年,张仪相,公子桑围蒲阳,降之,仪因言于王,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魏因入上郡少梁于王以谢秦” ,这完全是张仪为拆散魏齐联盟,使魏背齐亲秦的外交手段。经过长期的割据混战,中原各国已日渐衰落,其外交活动主要为了自保,以获得更多喘息的时间。秦国从僻居西方的小国一跃而成为称雄诸侯的大国,其野心也4已日益膨胀,所以,外交手段也与众不同。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诸侯交质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各诸侯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多数质子事件集中在秦与山东六国之间。各国入质的原因、目的虽各有不同,但我们不难看出:秦国的地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由僻远的受诸夏摈弃的戎狄小国,成为战国时期势力最强的霸主之国,特别到了秦王政时期,遍招天下宾客游士,四处攻城掠地,最终消灭六国,一并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