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儿歌还需童趣与诗意由于负责童声里的中国新儿歌征集活动,近来接触了大量的儿歌新作,细想这些作品的得与失,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尤为突出:创作新儿歌,一要明确“贴近儿童,融入生活”的方向。儿歌要富有童言、童韵、童趣、童味,要在健康的基调上,体现生活化、趣味化,以浅显、清新、活泼、诙谐的语言满足孩子喜好新奇的天性,将道德化作充满童真趣味的韵律文字。二要坚持“借助韵律,濡化美德” 。美好品德是个人在社会中的立足之本,儿童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就是逐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创作新儿歌要有利于儿童性格与道德的养成,在他们心田“种下关于美德、关于善的种子” 。新儿歌要为儿童营
2、造一种道德空间,让儿童形成正确的善恶判断,在儿歌情境中经历这样的情绪体验过程,有利于美德深入内心。目前的不少儿歌作品重在说理,忽视情绪情感的表达,就不利于儿童获得情绪体验,会影响美德的濡化效果。 “新儿歌”作为现代儿歌,其创作应遵循怎样的理念?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歌” ,而且愈来愈具有诗的艺术特质。从主题的拓展到意境的构造,都体现出了诗化倾向,可以说,儿歌也是诗。创作现代儿歌必须从现代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他们认识世界的特殊方式,转换视角,提供足够的形象与空间。中国优秀的儿歌传统需要继承,但模式可以打破,方法必须革新。纵向继承,横向拓展,要打破题材和体裁界限,2拓宽题材领域,让儿歌进入更广
3、阔的艺术空间。不能把现代儿歌的使命只限定在传授知识、讲解道理的框子里,它应与诗具有同样的功效,应该靠形象、音韵、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优美的意境,让孩子们在愉悦中受到启迪。 现代儿歌创作,仅在技巧上进行革新已经不够,还应在题材上进行拓展,取童话题材,用诗歌手法,也许可以创作出一些新颖而上口之作。儿歌诗化已成为一种趋向。所以,儿歌作者必须具备诗人的才能。儿歌和诗一样,都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在没有找到它的时候,千万不要硬写。造出来的只能是徒有诗的形式,而绝不会有令人满意的境界。过去的儿歌较多地表现花花草草的情趣,新儿歌作者能在孩子的生活和情感上多做文章,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儿歌创作走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4、现代儿歌的趣味性在某个角度上说比知识性更为重要,只有具备这一艺术特质,低幼儿童才乐于接受。否则,儿歌便无别于其他知识性读物,且不如知识性读物准确、具体和生动。儿童文学作家钱万成认为:“儿歌也是诗。所以,现代儿歌创作,仅仅有鲜明的韵脚已经不够,还要有新颖确切的形象,给孩子们提供足够的艺术空间。 ” 在孩子的世界里,需要的是以一种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在儿歌中制造出一种纯美的境界,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辨别事物,在愉悦中强化心灵。为孩子的创作,就必须用孩子的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孩子的方式就是童话的方式,任何一种事物本身都具有生命。所以,创作儿歌绝对不能违反这个规律。我们有些传
5、统儿歌,包括一些新儿歌,之所以板、死、陈旧,原因就在这里。 3儿歌,是我们一生中接触最早的文学样式。在流行歌曲和网络文化盛行的年代,新儿歌怎样才能成为滋润孩子心灵的文学精品?儿歌姓“儿” ,具有儿童语汇和儿童音韵,要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真正发扬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作用。儿歌要多用儿童语汇,与时代语汇融洽,关注现代儿童日常语汇的时代特征。 目前的很多新儿歌注意到了多种语汇的融合,比如传统儿歌语汇、儿童交际语汇、实践体验语汇、影视网络语汇、时代流行语汇等。但多数作者仍然坚持传统儿歌语汇为主:短语、叠韵、夸张、回环、稚语等。为适应小学中高年级的语言发展,有些儿歌兼及成人语言优雅、细腻、幽默、跳跃、
6、诗意等特点,适合当今儿童的发展实际。张春明教授认为:成人作家创作儿歌,贵在点亮童言、童心、童趣。尽管作者生理年龄越来越老,而心理年龄却可以走近儿童。长期观察儿童、体验儿童、研究儿童,这是新儿歌创作的源流所在。 新儿歌具有童趣,让孩子们一见面就感到“好玩” 。从儿歌题目到内容,觉得“好玩”才能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教育。作家殷健灵提出:儿歌顺应儿童“玩”的天性,越好玩的儿歌越受欢迎。而宣传荣辱观是一种教育行为,必然带来教育味。显然,儿歌在“好玩”与“教育”之间,要找到一个有机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定位在无痕、有趣味之上,这就是一首好儿歌诞生的前提。因此,不少的新儿歌,既保持“好玩” ,又巧妙渗透
7、荣辱教育,为今后推广传唱活动带来了浓浓的“玩味” ,减少了冷冷的“教育味” 。让我们共同体验以下两首儿歌的“玩味”: 太阳公公:太阳公公上下班,不坐轿车爱爬山。上班爬东山,4下班爬西山,爬上又爬下,炼红大脸蛋。 脸红:河边走来小娃娃,遇到一只大青蛙,青蛙拦住小娃娃,呱呱呱呱叫声大。娃娃低头脸红啦,知道青蛙在说啥。那天他捞小蝌蚪,今天碰上蛙妈妈。 两首儿歌“好玩”在哪里?好玩在童话手法的巧用,让孩子走近“太阳公公” ,似乎一同“爬山” ;见到“蛙妈妈” ,感受“捞小蝌蚪”之错,并感受“脸红”的诚实之美。这样能在有趣的童话情节中,受到美德浸染。 在孩子的心里,儿歌的领地有多大?在校园里,儿歌的氛围有多强?这个现实谁都知道。关键在于儿歌本身要做到关注细节、关注形象、关注心灵成长,力避空喊口号,让孩子易学易传,能伴乐伴舞伴游戏,边玩边诵,以歌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