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善与恶的撕扯人总是飞越不了历史的方圆和功名的渴望,处理事物时往往不能格物致知,直指本心。比如人都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可是往往选择做不该做的事。明朝心学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 , “知行合一” ,可是他在个人功名和国家极权的遮蔽下,做出了残酷镇压饥民起义之事。晚年的时候,又路过南安府,良知像鬼魅一般地缠绕着他。作品通过描述了王阳明因为当年血腥镇压难民起义之事,从而受到潜意识的中“善”驱使去面对自己的“恶” ,致使病情加重,死于回家途中。小说写出了人类犯罪与自责这一善与恶撕扯,人和兽并存的悖论。 南安府折射出王阳明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他在这里剿灭了农民起义,随后被擢升为尚书;
2、又在此建立了拮抗理学的心学系统和培育人才的阳明书院。可以说纵观华夏历史,能兼有如此武功和学问者,屈指可数。 可是越靠近南安府,他的健康每况愈下。等进了南安府,仰观天象时,还发现天上的流星坠落。一切显得那么不祥,与他当年在此破贼的气象截然不同。甚至早上在练习气功时,也会突然走火入魔,差点导致瘫痪。一切都像夕阳要下山了,显得那么不可挽回。当医生来看他时,“眼白已浑浊得异常厉害” ,这副破皮囊似乎时日不多了。加上他的心情是“胃气滞胀,肝气郁结,肺气不畅。 ”所有的迹象看来,这次南安府之行是要与自己的身体和心做一番斗争了。所以王阳明就写了:“破山中2贼易,破心中贼难,破身上贼尤难。 ”其实这又岂紧紧是
3、“命也,运也。”? 他在离开南安府的船上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黑衣,黑褂,黑眉,黑发”的道人偷袭,并逼问他:“可曾记得南安府?可曾记得谢志栅?”“王阳明顿觉脚底隐隐发寒”因为这是他做过的亏心事:“一五一七年的那个九月,他在兵部重臣的任上亲率三十万大军荡平章州九府。杀人如麻,血流成河。 ” 史书记载:“明朝正德三年(1508 年) ,崇义灾荒不断,哀鸿遍野,而官府的租税却有增无减。 ”而在此役中,王阳明“极不厚道极其下作的招数”亲手擒杀,并斩其头。几年后,王阳明被擢为兵部尚书,位极百官。 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而闻名天下,更因有一小偷到他家偷东西被擒,而被问良知一事,而让这个概念具有人性化的一面。
4、可是他却对官逼民反的农民血腥镇压, “是时,谢的人马伤亡殆尽” 。尽管当时因为皇权的所谓正道和功名的吸引而剿灭之,不过在他感觉生命的能量正慢慢离他而去之时,他的良心终于冲破一切,出来面对他所犯下的错。这个梦就像潜意识一般,泄露了王阳明心理的问题?D?D 他的身病和心病源于古代极权压迫下所犯的“恶”与儒家“仁者,爱人”和“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内心冲突,这就是王阳明自己强调的良心,在儒家的典籍滋润下慢慢地浮现, “半杯菊花茶之后,他开始盘腿而坐,摊开了论语这几十年来都一直陪伴着他,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 王阳明刚刚从梦中醒来,可是很快又坠入白日梦中。一个老者自称3灵岩古寺的住持,奉命来成
5、全他“爱梅恋岭之愿” 。当王阳明问他“如何成全?”他笑而不答,飘然而去。惊得王阳明浑身大汗涔涔, “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成全” 、 “回家”之类的话语都让他想到要为当年所犯的错付出代价,这种步步预设的撕扯不断地敲打着他的心,让他不断地意识到自己当年的错误,所以越想越没底,越想越害怕。 他到了灵岩寺之后,忍不住去看一个已圆寂的得道高僧的大师的房间。不料这个房间是特地为他而准备的, “进得门来,一股阴寒之气裹挟住了他, ”桌上有纸一张,有字却看不清楚,当他闭上眼睛, “字迹却在眼帘前顽强茁壮地地浮现出来,他听到一股声音,似有老者在念着:五十七年王阳明,启吾钥,拂吾尘,若问身前身后事,开门人是
6、闭门人。 ”当他认真细看时,竟然在字的行间看到“一个黑衣道长的身影,身材修长,面色光洁红润,目光如剑。黑衣黑鞋黑眉黑须,似曾相识的模样。 ”鲁迅的狂人日记说在字里行间看到了“吃人” ,那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文化的沉重积淀。而王阳明看到那个老者,是因为他的心动了,佛家讲究心动,他意识到自己的所犯的滔天大罪。所以在他临死之前:“更奇怪的是,他的影子居然也有了感觉,影子在地上掠过的时候,竟也被荆棘刺得生疼。他的身上已没有痛感了。痛的感觉都转移到了影子上。 ”就像是他的潜意识挣脱了沉重的肉身桎梏,而以痛感为自己肉身所犯的罪忏悔,受过一样。 王阳明更多的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
7、物“。他认为: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没有人的意念活动,就没有客观事物。 4而这种梦和现实,或者说潜意识和意识交错的叙述手法,恰好就是代表了王阳明的内心善与恶的交战。潜意识的所引发的一切都是他的良心反噬,所以他在梦里面频频收到攻击,而现实又是他恶魔性的一面,企图反抗到底,挣扎求存。 王阳明思想强调“知行合一” ,也和朱熹一样宣扬“去人欲,存天理”,认为由于先天的“良知”受到了外来物欲的“昏蔽” ,人们才会有恶的思想和行动。可是世人往往是知其可为而不为之,又有谁能做到圣经所说的:“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 ”作者利用对王阳明心学的内容,通过描写王阳明的种种内心交战,巧妙地抓住王阳明功名与学问发祥之地南安府,为王阳明之死添了有意味的一笔。 (作者系复旦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