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媒世博报道百日评点.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9201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传媒世博报道百日评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传媒世博报道百日评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传媒世博报道百日评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传媒世博报道百日评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传媒世博报道百日评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上海传媒世博报道百日评点据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世博网”8 月 9 日报道:“昨天是上海世博会开园第 100 天,截至 21 时,入园参观者约 39.07 万人,累计参观人数已达 3781.64 万。 ”世博会开园到这天,会期已过百日,各项工作早已进入常态化运作,媒体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报道。一百天来,上海报纸在世博报道上有怎样的表现报道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提升这不仅是新闻从业者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也是学界应关注的焦点。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举办上海世博会的目标是,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这不仅成为本届世博会组织者的追求,也成

2、为媒体报道世博的基调。综观到目前为止对世博会的报道,在阐述世博会的宗旨、为世博会提供各类服务、营造成功精彩的氛围上,上海媒体成功发挥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重要作用。世博会第一次在我国举办,世博会本身的各项工作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的;与此对应,上海媒体对世博的报道,同样随着世博会的不断实践及自身的不断实践而改进。值得高兴的是,在世博会官方信息透明、虚心改进工作的大氛围下,媒体在发布海量信息和营造隆重氛围的同时,也能及时地报道出存在的各种问题,社会公器的作用得到彰显。 本文限于篇幅和作者视野,将以上海的几个主要媒体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个案,对一百天来上海媒体世博报道作一些评点。 2一、

3、上海传媒世博报道百日扫描 (一)忠实呈现了世博会盛况,营造出和平环境,体现了世博外交 世博是世界的世博,这一点在各大媒体上都有明确的表达。官方解释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这不仅是参加本届世博会各方应秉持的态度,也是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应追求的手段和目标。具体到本届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就是如何体现出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把我国外交世博、世博外交的情景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 1.世博外交报道的集中与分散 “世博会开幕式和开园式有 70 余位中外贵宾参加,是迄今上海规格最高的活动之一” 。面对这样密集来访的外国政要,媒体的报道压力可想而知。不

4、仅要面对开幕式密集的外国政要来访,还要面对陆续来参加各国场馆庆典活动的外国政要。这就涉及到一个报道如何集中与如何分散的问题。 一是不同受众定位的媒体如何集中与分散,这需要不同的报纸作出合理分工与协作。作为党委机关报的解放日报在开幕式当天,除了用最多的篇幅来报道开幕式本身外,将次重点放在国家领导人与外国政要的互动上。例如:在 5 月 1 日头版、2 版、3 版报道世博会开幕式盛况,紧接着用 4 版、5 版、7 版的篇幅来报道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国政要。而同日的东方早报,在用大幅跨版照片来直观呈现开幕式盛况之后,基本没有3涉及领导人会面,而是聚焦于开幕式幕后的故事和人物,其中涉及外方工作人员,如对灯光

5、喷泉焰火表演总导演阿特金斯的报道。这种报道虽然是从事件本身出发,但由于其外国人的身份,就显现了世博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盛会中所具有的世界文化文明交流的特质。 二是同一个媒体如何集中与分散。在开幕式外国政要集中来访的情况下,花大篇幅集中报道,同时,对于陆续分散来参加各国场馆各类庆典活动的外国政要又要持续地分散报道。开幕式外交报道,以领导人的会见为重点,而开幕后的外交报道,以外国政要参加的庆典活动为重点,在活动中体现国家之间、国民之间在文化、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如解放日报在世博会开幕后开辟的专栏“世界的世博国家馆日巡礼”中,就会经常出现外国政要的报道,而文汇报也设有内容相近的同名专栏。 2.世

6、博外交报道的立体式呈现 对本次世博会外交活动的报道,上海媒体没有局限在国家层面上,而是从国家、上海市、区县社区再到平民,作了一个立体丰满的呈现。世博会,是世界文明的盛会。这就跳出了单纯政治外交的范畴,赋予了地方外交与平民外交实质上可操作的内容文化。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诸如与“申”活亲密接触世博首场参展方区县交流开场 世博人家弄堂风情游启动美国游客走进上海老弄堂 百名芬兰师生坐火车来观博这样的报道。以世博会为载体和契机,报道多层次,多内容的立体式世博外交,成为上海媒体的一个着力点。 (二)人文主题报道和科技环保主题报道并重,展示各国各地区文明和4科技水平 解放日报在 5 月 1 日的 2、3 版,用

7、浦江彩蝶翩跹,世界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相遇作为跨版标题,就体现了这种以文明交流为主的报道取向。当然,这与世博会本身的主题也是契合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本身就包括着人文关怀的情愫。各国场馆的建设,也充分地展示着这种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世博会各国场馆,是展示各国人文传统和科技水平的窗口。各国场馆介绍,是报纸世博会报道的重点,而从人文和科技角度出发,又成为各报对场馆报道的主要切入点。各媒体都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各国场馆对本国文化的弘扬,以及所使用的各种高科技,尤其是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技术的运用。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多样,世博会也是展示各地特色文化的舞台。相继开展的“北京周” 、

8、 “天津周”等活动,也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 二、百日世博报道特色聚焦 (一)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举办世博会,对上海市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世博园的建设,还涉及方方面面的市政建设,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世博会的开幕,是对这些建设成果的检验。媒体则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提供作用。作为一个普通的游客,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根本无法完整全面地把握,从这种意义上说,媒体的信息提供,又带有了某种导向作用。 解放日5报的世博服务信息专递,文汇报的世博服务,新民晚报的世博进行时,新闻晨报的世博每日快报,东方早报的上海世博等专版,东方卫视和上海电视台的世博快报等节目,就汇集了大量的各类

9、服务信息。综观近三个月来,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1.对交通信息细致入微的提供:上既有市区至世博园区交通方式综览这样的全面式交通信息,也有轨交 4、6、7、8、9 号线末班车为00:105 条涉博线加班运营这样细致精确的交通信息;既有园外交通介绍,也有园内交通介绍。 2.对世博美食信息的提供:例如,东方网联合大众点评网推出“美食部落”栏目,详列世博园内各类美食信息。 3.对住宿情况的动态跟踪:包括市区宾馆饭店客房出租率等数据的详列。 4.场馆方面:包括每日热闹场馆的排名,排队时间,参观人数等。 5.天气:近五日天气预报,也包括中暑等医疗知识及急救点位置等。 6.个性化参观路线:

10、有记者经过探访的路线总结,有针对不同群体如老人、儿童及上班族的路线介绍,也有游客和志愿者总结出来的世博攻略介绍等。 这只是相对较为集中的几方面信息。这种信息服务功能还体现出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特征。如何做好世博信息的服务,既是对上海媒体的考验,也是提升上海媒体品质的契机。 (二)注重普通人,平凡人的报道 61.报道与世博相关的建设者与服务者,在上海媒体的世博报道中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其实,东方早报早在 2010 年 1 月份,就举办了一系列与世博建设者相关的活动,包括派出记者远赴云南、重庆、山东、河南等六地采访世博工人的家庭,于 1 月 20 日主办“干杯,世博建设者”活动宴请千名世博建设者,并

11、于 21 日出版 32 版干杯,世博建设者特刊,在这份特刊上,刊登了 26519 位世博建设者的名字。 世博会开幕式当天,解放日报也拿出相当大的篇幅,推出“这些年”,“这些人”,“这一天”专题,记述世博建设者、升旗手、公交驾驶员、志愿者、厨师、环卫工、安全联络官、解说员等,这种致敬式的报道,同样让人感动。 2.普通志愿者是被媒体关注的另一个主要群体。 一方面,世博会志愿者群体数量庞大,与世博会开展的各方面都息息相关,确实是一座新闻富矿;另一方面,志愿文化在群众中的普及,也产生了市民的新闻需求。两相合流,自然催生出各式各样的世博志愿者报道。同时,与其他服务群体相比,志愿者需要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

12、民参与意识,也具有更高的报道和宣传的价值。 不过,我们仍然要看到,虽然志愿文化在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中,有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从这一层上讲,媒体的倡导作用值得进一步加强。 3.对普通游客和特殊游客的关注,亦是此次世博会报道的一个重点和亮点。 7普通游客的观博经验和感受。对特殊游客群体的福利措施(主要是老年人,小学生,残障人士),等等,都体现出本次世博会浓浓的人文关怀。媒体能发掘到这一点,将其深入报道,是媒体紧跟社会发展潮流的体现。 (三)引导性报道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这个判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第一次举办这样大范围、长周期

13、的世界性活动,有许多情况注定将第一次面对,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改进和提高。二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许多方面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人的素质,仍处在建设和完善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媒体的信息引导作用就显示了其意义所在。可以例举以下方面来看上海报纸这种作用的发挥。 世博会开幕之初,出现了两个预料之外的情况。一个是参观人数并不像开始预测的那样可观;二是浦西园区没有得到游客的重视,甚至某种程度上被游客认为不值一去。面对第一种情况,报纸主要通过报道每日的参观人数,用信息来引导游客不要屯票等待,而应该尽早去参观。同时,为了引导游客将注意力扩展到浦西,报纸对浦西园区展开了密集的报道。以解放日报为例,从

14、5 月 11 日开始,就刊登了一大批关于浦西园区的报道,内容涵盖场馆介绍、观博亮点、排队状况、看浦西展馆预约浦东热门馆的新措施等。这对帮助游客客观认识城市最佳实践区和企业馆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世博局自身也是在不断面对新情况中改善工作的,包括园区设施的合理调整,排队方式的人性化改善,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等。这些改善,成为世博动态报道的主要内容。报纸刊登游客的建议,同时公布官方8的措施,具有了双向引导的功能。这在中国馆预约券的报道上体现尤其明显。特别是面对游客对预约券发放不透明的质疑时,及时报道了这一事件,将游客和官方的声音传导出来,详细跟进,最终使大部分人对这一事件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四)

15、利用各种途径与读者互动 本次世博会报道,各媒体还十分注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都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包括微博、论坛、即时聊天工具、电邮等,并举办各种世博主题的摄影、征文等活动,传统媒体还将普通读者对世博的感情及观博经验和感受收集起来,再通过报纸等载体,进行分享。 这种互动,尤以东方早报的我的世博 MY EXPO专版为典型。5 月 2 日开始,这一专版即被推出。其基本操作是,邀请一个文化名人当“客座主编”,如杨澜、刘仪伟、葛剑雄等,同时设置客座市民编辑,当然,考虑到保证报纸的专业性,由东方早报提供支持团队。正如该版开篇辞所说,“来吧,您也可以成为早报的特约记者编辑。 我的世博是早报在

16、世博期间推出的读者互动读本,重点关注普通人的观博故事。如果您有有趣的世博图片,好玩的观博故事,值得分享的观博窍门,都可以告诉我们,通过我的世博读本把这些闪光的经历和其他读者共享。我们每天还会推出“世博达人问答”,回答问题” 。 从一个旁观者到参与者,为报纸走“群众路线”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因为亲身参与,所以有直观的经验可以提供,这为“群众办报”提供了内容;因为要亲身参与,所以希望得到紧密联系实际的小知识小窍门,这为“群众办报”提供了需要。网络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对互动性的张扬,报9纸如何向网络学习,有效地取长补短,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三、今后阶段世博报道可提升的空间 (一)要全面展示世博会

17、,以坦然态度面对负面报道,让各种谣言止于公开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介绍: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既然是第一次,外加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一些工作上的瑕疵,甚至纰漏,也就在所难免。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这并不等同于排斥负面新闻报道。世博会的举办,是上海媒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契机,而真实、客观、全面地报道世博会,不仅符合这一媒体目标,也符合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总体规划。 世博会涉及的事多面广,很容易形成各种大大小小的“信息死角”,官方作为各类信息发布的权威机构,有责任真实、全面、客观地向世界公布民众关心的各类涉博信息。而媒体也拥有清除这些“死角”的义务和权力。从某种意

18、义上说,这也是展示我们党走向公开透明执政的一个重要窗口。 同时,当我们面对一些境内外媒体的不实报道时,作为喉舌的媒体更不能“失声”,而应主动地、有理有利有节地揭露事实真相。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国际舆论市场中处于被动,甚而产生各种猜测和谣传,以讹传讹。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喉舌的媒体,不仅要说话,而且要说真话。正如列宁曾经说过,“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 ” 10如果官方和媒体能够秉持这一原则,并深入贯彻,那么,在一些事故和偶然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能占据更多的主动,而不是让片面报道和各种谣言充斥坊间,比如对 5 月 30 日世博演艺中心为领取韩国某歌星演出门票而引发秩序混乱事件,如

19、报道得当,也许不至于引发之后的网络世界所谓“69 圣战”这一非理性的网络群体攻击事件。信息的透明和公开,可以让舆论更加理性和客观;语焉不详甚至刻意隐瞒,不仅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使事件朝更加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经过这些事件考验,世博会组织者和上海媒体,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这也成为我们期待今后世博会报道更加出彩的理由。 (二)应更加注重对服务细节和冷门国家场馆的报道 上海世博会有 189 个国家、57 个国际组织参展,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联合国大会” 。媒体在聚焦热门场馆的同时,对一些小国家的冷门场馆,也应给予关注。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关系,小国场馆可能在外观上并不那么炫目多彩,但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比如非洲联合馆,由于大部分在里面设展的国家都只拥有一个很小的展厅,而其开放式出入的方式,也让不少爱热闹的人认为不值一看,可据笔者的观察,里面不少国家陈列了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对非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介绍,也让人大长见识。但在媒体上这方面的报道还不够多。 (三)不要过多聚焦于参观人数等量化指标 中国媒体历来喜欢关注各类数字新闻,这和我国急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因为量化指标可以快捷直观地体现出社会发展和政府政绩,因而政府对各类数字极为重视,这客观上推动了这类报道的兴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