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平民生活的深沉记录.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921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平民生活的深沉记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平民生活的深沉记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平民生活的深沉记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平民生活的深沉记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平民生活的深沉记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上海平民生活的深沉记录要介绍上海这个城市,一言难尽:从商业的繁荣、工业的发达,到教育的先进、医疗的完备;从交通的便利、金融的富足,到楼宇的密集、街道的复杂当代上海,几乎具备了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全部条件。但这些都只是表象,是任何从上海以外城乡来的人们大都能看到和感受到的。 如果生活在这个城市,那么所见所感就不会这么简单。买房、就业、婚姻、孩子抚育、生老病死等等,高昂的生活成本令每一个上海本地人或想在上海长期居留的人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他们的心态如何?他们的生存状态怎样? 新民晚报开办近 3 年的“快门快语”栏目,就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力图通过社会的、民生的镜头,让读者全面解读

2、上海。这个栏目的主持人、新民晚报首席记者雍和,以他独到的观察力和理解力,用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向读者报告一个真实的上海。 雍和,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用手中的相机定格当代上海变迁的记录者。他的镜头,透过高墙,越过繁华,长期注视着上海的“内心”,几十年如一日。他穿街走巷,用一个又一个社会细节,一个又一个典型人物,由表及里地阐释上海的本质。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雍和的长期追求和鲜明个性难能可贵。 一、同情弱小关怀民生 21.细致入微聚焦民工 从雍和大量的新闻摄影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眼光常常是“平视”的、 “向下”的。他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上海普通市民,乐于聚焦平民百姓和弱势群体,倾心听取群众的呼声

3、。在“快门快语”栏目中,他用生动的图片和独特的文字,延续着一个知识分子对民众、对社会、对故乡的人文关怀。 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生活着数百万外来农民工,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雍和的作品,有不少就是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的。这些被城里人称之为“民工”的人,在雍和的镜头中出现得如此之多,反映得又是如此真实。 2007 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游艇展”,本是富人们的游戏,众多媒体展示的大多是展览上的浮华场景。而雍和却别具慧眼,将镜头对准一位在“国际游艇展”上为豪华游艇做保洁的安徽小伙子李和堂。画面呈现的是,每月收入 1500 元的小李正在擦拭一艘价值上千万元的展品游艇。文字透露,小李不

4、解地问雍和:“这家伙,我老板也买不起。那你买得起吗?你也买不起,这船卖给谁呢?”通过记者与农民工闲聊式的一问一答,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 2007 年 6 月 1 日儿童节,雍和拍摄了我们的爱(见封二图 1),画面是一群“皖苏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为了庆祝“六一”,老师用手头仅有的一支口红在孩子们的眉心点上了吉祥痣。没有舞台,没有音乐,没有道具,只有几根皱巴巴的彩纸,还有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我们爱许许多3多人/解放军、警察、医生、老师/你们说我们最爱谁/猜不着猜不着/告诉你们吧/我们最爱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光荣而美丽的劳动人民。 ”天籁般的朗诵声,震撼着雍和的心,他在文中自述道:“回家的路

5、上,我默默无言。他们的身影,挥之不去。 ”在上海这个嘈杂繁忙、人们行色匆匆的城市里,许多人或许还不知道有这样一群农民工的后代窘迫地生活在他们身边。看了这幅照片,人们不由得辛酸,也不由得深思。 每年春节之前,上海总会有一道令人叹息的风景:农民工回家难。 回家的路(2008 年 1 月 18 日新民晚报 “快门快语” 。文中提及的雍和作品均见诸于这个栏目),就是这样的题材。不同的是,雍和没有拍摄人满为患的列车和火车售票窗口前攒动的人头,而展现给读者的是另一幅画面:严寒的冬夜里,在铁路上海站广场上,一堆行李中,坐着三位妇女,其中一位紧紧抱着一个孩子,她们正等待着能搭上回家的列车。在配文中,雍和这样写

6、道:“回家的路,千辛万苦;回家的人,不畏险阻。就算熬上三天三夜,哪怕饥寒交迫,也都心甘情愿,决不却步。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家,都有一条拥抱亲人的路。 ”在“快门快语”栏目中,雍和不常抒情,但在那样的寒夜里,望着那样一群为了亲情能忍受一切的人们,他的感动溢于言表。 在雍和看来,农民工尽管是不平衡的社会杠杆居于下风的那一头,但他们推动着都市的运转,维系着上海的命运,用自己的艰难劳动,为大上海输送着滚烫的血液。雍和以虔诚的态度请他们成为自己镜头中的主角,这不仅仅是天性使然、同情心使然,更是新闻记者和摄影家的良知使然、责任使然。 2.诚挚真切反映民生 4平民的生活和开门七件事密不可分,雍和的镜头乐于捕捉民

7、生。看似平淡无奇,看似琐屑无聊,但经过雍和的挖掘和提炼,却能发人深省。 我的太阳(见封二图 2,2008 年 1 月 4 日),展现的是一个在上海老式弄堂里司空见惯的景象:床单被子、短裤胸罩一竹竿一竹竿,如万国旗般晾了一弄堂。对于这样的景象,早就有人予以指责:“破坏环境、有碍观瞻”雍和却提醒人们:“这是习惯使然,更是民生条件逼就”,“万国旗不好看,但换个角度,它也有节能环保的一面。如何解决,既是一门美学考试,也是一个价值观测验。 ”雍和给出的答案似乎有些狡黠,但却拷问着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方式。 排队购房,又来了(见封二图 3,2008 年 4 月 25 日),这是雍和多次聚焦申城楼市拍下的一幅较

8、为独特的照片。画面上,一地纸屑,一群农民工睁着惺忪睡眼,在一家新楼盘门口排队等候开盘。他们在为谁排队?雍和在文字中这样描写:“盛况空前,鼓舞人心。但仔细一算,农民工和市民,总共 300 多人,而本次供房 562 套,其实粥多僧少。 ”这幅照片,不露声色地揭示了上海楼市中的一股暗流:房产商不惜采用虚假手段来为新盘造势。在当前房价飞涨、已成为民众生活焦点的时刻,回头去看这幅一年半以前的“历史记录”,尤其耐人咀嚼。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这两年热门的社会话题,它几乎关系到每家每户。雍和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关切。 激活自己(见封二图 4,2008 年 12 月 5日),表现的就是大学生招聘会的场景。一圈又一圈

9、,应聘的队伍在上海体育馆广场绕了几大圈。这帧照片的整个画面就是排队的人群,凸显了招聘会的热闹和职位的紧缺。 “激活自己”是雍和在复旦校园里看到的一句找5工作的广告语,他将此语配在了这幅照片上十分确切:“面对全球经济海啸,我们不妨拿它作一条鲶鱼,用来激励自己,把危机变成生机”面对就业的紧张态势,雍和鼓励年轻人,态度积极向上,又让人在生活低谷中感到温暖。 立场决定视角。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50 后”,雍和接受过“文革”的“洗礼”,拥有下乡种地和在公共汽车上当售票员的经历。他根植于平民阶层,了解和熟悉平民生活,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情他们的疾苦、理解他们的烦恼,知道他们具有最丰富、最生动的生活,最能代

10、表社会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这是新闻摄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一个摄影记者观察和诠释上海这个都市最重要的元素。雍和说:“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是你反映的东西真实可靠,至少我主观上认定它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来自于他对所拍对象“血浓于水”的情感,也来自于他对平民的社会地位、庸常生活和善良心态的理性认识。这恰恰是一个杰出的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的。 二、关注社会切中时弊 “快门快语”这四个字,非常恰当地概括了新民晚报这一图文栏目的特色:图片及时迅速,文字敢于直言。从“快门快语”发表的一百多组图文来看,雍和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及随之而生的各种社会现象非常关注,特别是对一些时弊陋习的嘲讽,深刻而冷静,尖锐而不乏善意

11、。他的相机焦点,始终对准社会脉搏,一切喜怒哀乐,都与民众同步;在恪守新闻工作者6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 “315”冷热分明(2007 年 3 月 16 日)是“快门快语”栏目的开篇,照片拍摄的是“315”消费者权益日,南京路上一个借“维权”之名,行“展览”之实的场景:豆油、面粉、老酒一字排开,美其名曰“这是正宗品牌,请君认牢” 。但消费者眼明心亮,都跑到真正维权的一边,使这里门可罗雀。雍和的镜头语言,嘲讽中带着诙谐,他在文中写道:“来这里做啥,老百姓都知道”言下之意,商家的小聪明耍错地方了。 拿什么向文明宣誓(2007 年 6 月 22 日),是一幅极具讽刺意味的照片

12、。这是一次题为“健康生活,健康特奥大型主题活动”,舞台上,领导正带领人们宣誓:“强化全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争当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典范。规范公共卫生行为,推进除陋习,践行公共道德的文明健康生活习惯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然而,我们从画面上看到,台下本该是人坐的椅子上,却踏上了许多脚。雍和这样写道:“身上的陋习,源远流长,一不小心,就情不自禁地犯一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改就是了。但问题并不在此,台上台下熟视无睹,那才是问题。 ”从雍和的言辞中,可看出他的痛心,他用他的镜头和文字来呼唤真正的文明,而不是“口头”文明。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防不胜防(2008

13、年 3 月 21 日)。 防不胜防的画面是:头戴安全帽的农民工在工地上排着横队,正听闸北区安监局一位官员讲课。主题是安全教育。但我们分明看到,图片中,在安监局官员的背后,有两位身着西装的男士,并没戴安全帽。雍和在文字中这样嘲讽:安监官员讲得辛苦,情真意切。可浑然不知的是,“唱反调”的7就在背后 批评和嘲讽,是警示和提醒的一种手段。雍和常采用这种手段来善意地规劝人们改掉陋习。人说“爱之愈深,责之愈苛。 ”雍和用镜头录下的一些社会陋习,能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照之,改正之。有时虽有些苦味,但却是一味良药。 三、申张正义呼吁和谐 申张正义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更是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天职”

14、。和谐社会只有在正义得到广泛弘扬的前提下才能建立。雍和始终不忘记者职责,不辞辛苦、不避风险,身背相机,穿过都市的大街小巷和一道道高墙,以自己的敏感与睿智、机灵与幽默、热血和风骨,呼唤正义、呼唤良知、呼唤人们的团结与和谐。他对于当下社会的一片拳拳之心,对于故乡城市的一片赤子之诚,每一个看过他作品的读者,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撬门而入(2009 年 4 月 30 日),拍摄的是法院对住着豪宅,却欠债不还的“老赖”执行法院判决的情景。在上海,有不少这样的“老赖”,有欠民间资金的,有欠国家银行的,任你追讨,就是不还。这些“老赖”面对法院判决,往往以一个“逃”字为上计。画面呈现的就是这样的情形:“老赖”与

15、法官玩起了失踪游戏。雍和的注解是这样的:“最近,上海法院开展集中执行活动,主题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对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执行对象,执行方式十分慎重。但对那些恶意逃避债务的企业和个人,则坚决依法执行。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奸人的仇恨与鄙视,以及对8真正法制社会的热切期待。 义工马龙(2009 年 8 月 7 日),则是雍和用镜头记录的另一个独特事件,它温暖的是人心,呼吁的是全社会的和谐相处。 义工马龙,通过一个外地来沪拾荒小伙引出故事: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外、上海人和新上海人,在西苏州河路海防路口,办了一家专为露宿者提供免费洗澡的澡房。原本拾荒的马龙,因为被爱感染,也成为这里的一名义工,为像他那样

16、处境的人们服务。 “受惠的马龙,心被爱感召。 不拾荒了,我晚上就睡在这儿,除了帮助大家洗澡,还要管洗衣服。平时我上街卖杂货,日子过得很开心。别人帮我,我帮别人,真的很幸福! ”雍和的叙述在感动读者的同时,不忘提醒人们:“施比受,更为有福;奉献比获得,更加快乐。马龙这样做了,我们呢?” 义工马龙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一种积极生活的努力,以及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美好。 义工马龙让我们在温暖中体味:创造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 四、意味深长含而不露 “快门快语”,是一个图文并茂的栏目。图和文相互配合,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两者缺一不可。有图无文,有文无图,都不成其为“

17、快门快语” 。雍和的图,韵味深厚;雍和的文,含而不露。两者有机结合,成就了“快门快语”突出的艺术风格。 “外国门槛” (2007 年 4 月 13 日),是一幅揭露商业炒作的照片。9讲的是淮海路上一家外国品牌商店开业,商品又不打折,店堂里也并不拥挤,两个老外却把着大门,任凭外面排着队伍,几个几个往里放人,即使警察干预也无用。雍和对图片的解读很含蓄,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商业炒作”这样的字眼,而只是简述事实经过。这正是雍和的聪明之处:激活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天花板落地(见封二图 5,2009 年 9 月 4 日),是雍和拍摄的一个令人惊讶的场面:陕西南路上的一户人家,天花板塌下,屋

18、里灰尘满地,一片狼藉,还险些伤人。来自雍和的解读“含而不露”:“我到街上,看房子外表,阳光下只见一片美丽。临街的窗户、墙壁。都被抹上了绚丽的色彩,但谁能想到里面的景象会是如此残破。听顾家说,这房子刚刚装饰过,不过只是粉了临街的外墙。 ”文字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我们是否只要面子,不要里子? 上海闵行区的倒楼事件,世界闻名。 苦恼人的笑(2009 年 7 月 3 日),采访的是两位倒塌楼房的业主。画面上,两位业主的脸上还挂着“笑”,不过这“笑”被雍和戏谑为“苦恼人的笑”:“人没住进去,房子却睡倒了。好在人还没住进去,否则的话,人可能就永远起不来了。 ”读到如此话语,毋庸赘言,就把倒楼

19、业主的心态交代清楚了。没有对倒楼事件的直接评论,只说买房人的境况和思想活动,却让读者从中了解了许多信息:“不是大款,节衣缩食才买了房如今楼倒了但他们心存希望,因为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就控制了房地产商等相关人员及账户,这让他们稍许心安。 ” 雍和对社会的观察是细腻的,解读是独到的。他的视角深入城市的每10一个角落,有着典型的意义。表面看,他所拍的画面平淡无奇,文字叙述也异常平静。但当“平淡无奇”的画面和“异常平静”的文字与知识分子独特的社会担当结合在一起时,产生的效果或热烈,或冷峻,就有了“这一个”强烈的个性色彩。 客观叙述事实,是记者应有的立场。但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优秀的记者懂得利用图片的视角、报道的选材等手段来表达对人物、事件、社会的认知。雍和就是一位熟练掌握如此技巧的优秀记者。面对种种人物、事件,他的镜头和文字从容不迫,显示出一种处惊不乱、镇定自若的老到。他敏感的触觉、锐利的视线、冷峻的笔锋,以及朴实深沉的文字,在作品里凝成了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风格,这恰恰是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高境界,也展现了一个记者在躁动的社会里冷静执着的追求。 (作者系新民晚报主任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