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剖一篇宣传式新闻从新闻业务层面看,中国新闻宣传中政治缩合语、口号式的套话和程式化、模板化、脸谱化的写作套路令公众不满。而且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人物出现、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会见、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媒体往往越是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 例如发奖或表彰大会的报道模板: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中央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领导人参加、某某领导主持、某某某某某某领导向获奖代表颁奖、握手、某某领导讲话。会场气氛隆重、某某领导宣布会议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某某领导发表讲话(领导讲话很长,但是很少使用直接引语) 。 “两会”或党代会的报道模板:某日,某会议在某地开
2、幕,某领导讲话(通常把口号式的豪言壮语写进导语) ,某人主持会议,会场庄严气氛热烈,出席会议的人数、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人,出席会议的还有,出席会议的有关部门人士还有等等。 外事会见的报道模板:某某领导人、于某某日、在某某地方、会见了某某国家某某领导人。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或富有成效)的谈话。不是说政府工作会议或公告不能作为新闻报道, “关键在于报道什么样的2新闻事实、怎样报道和报道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 新华社高级记者、现任香港树仁学院新闻系主任的刘其中教授指出,当前媒体流行的不良文风包括:与新闻主题无关的铺垫太多,致使文字拉得太长;遣词造句太花哨,太别扭,花哨、别扭得让人不得要领;故弄玄虚
3、,把本来十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记者不会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实质性的内容直截了当、明白无误地报道出来,而是追求美丽的词藻,作许多与主题无关的铺垫,把文字拉得太长等等。宣传性的新闻作品令人窒息。 2002 年 5 月 3 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情爱洒在雪山草地的通讯,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宣传式新闻作品。在这里,我对这篇通讯做个点评(括号内小字) ,具体分析宣传式新闻的套路与改进的方法。 雪山诉说(雪山能说话吗?这是记者个人感情的抒发。新闻在于用事实说话,展示事实,而不是讲述记者的感觉)着子弟兵的恩情(用字太大、太空,应该用一个具体感人的细节和充满了人情味的故事展示子弟兵的恩情) ,草地铭记(草地有记
4、忆吗?写新闻不是写诗)着“金珠玛米”的功绩(又是一个空洞的词,为什么不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或事实来展示这个功绩?)! 四川壤塘县(四川壤塘县在哪里:除了当地读者外,谁会关注这个3偏僻的县?中国青年报是全国的报纸,它有理由要报道读者所在地发生的新闻。但是,正因为它是一张全国性报纸,它发表的每一篇地方新闻都需要有一个全国的视角,也就是说,让黑龙江读者、海南驻军读者感觉到四川壤塘县发生的事情正是我周围甚至与个人相关的新闻事件。因此,地方新闻的全国视点就是:外地新闻本地化。外地新闻的本地化在于强调人的共性,从人性出发,从人的故事出发,而不是强调地域、单位等等让读者产生局外感的内容)人武部回归军队建制 1
5、2 年,始终(需要细节说明,否则这两个字读起来苍白无力,甚至有点夸大其词的感觉)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没有具体真实感人的故事,如何让读者感觉这种血肉关系的存在)联系,使万名(有冲击力的新闻重点是写好一家一户一人的故事,远胜于“万人”致富的概念)生活贫困(如何贫困?全家穿一条裤子?盖一床被子?)的藏区人民,过上了幸福(什么样的生活堪称“幸福”?没有具体描述,又是空话)文明的好日子(前面用了“幸福” ,后面又添“好日子”后缀,实属累赘) 。他们先后 56 次受到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的表彰奖励,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读者不在乎他们获得多少次名目繁多的奖励,他们关注的是哪里究竟发
6、生了什么故事?“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这正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理,一开始就要给读者讲故事。但是,读者到现在,不仅没有看到那个庙和老和尚,连山也没有见到) 。 伴着 5 月飞雪(多大的雪?有多厚?) ,我们走进(如何走进?步行、4骑牦牛、乘吉普车)高原(对高原的描写) ,聆听他们(“他们”是谁?)的故事 平均海拔 3500 米,年平均气温 4.8 摄氏度,北部无霜期仅 25 天的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的褶皱(专业行话没有解释,99的读者不明白)里。1990 年初(新闻报道讲求时效,如果一定要把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写进新闻报道中,要尽量通过突出强调其中的人情
7、故事,而不是强调“时间” ,用人的故事冲淡“时效”问题带给读者的距离感)一天,一辆北京吉普车拉来了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的第一届班子领头人部长刘维芳、政委李尚武。他们在乡村转(这些部队领导在村里如何“转”?如何吃?如何住?新闻要回答读者对关键细节的问题,而不是留给读者疑问,否则给人虚假感)了 20 多天,既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吃惊,更为当地贫困落后的生活感到震撼。他们想不到(多余的 5个字。前面既然“震撼”了,当然意味着他们是没有想到的)全县 3 万多人,竟有 40吃不饱,不少户全家只有一身出门衣服(好细节!) 。大灾之年,一些人饿得受不了,竟以草根、树皮充饥(好细节!) 。 面对严酷的现实,部
8、党委会“一班人”立下铮铮(如果后面引用的誓言本身掷地有声,誓言前面何必要加上铮铮二字,如果后面的誓言让读者听起来毫无力量, “铮铮”二字反而虚假)誓言:不管地理条件如何受限,自然环境如何恶劣,只要穿这身军装,就要想一切办法为乡亲们实现温饱努力! 5要在雪山草地让乡亲们吃饱穿暖实属不易!武装部官兵走进村庄、农户,与藏区群众结起扶贫帮困对子。阿诗玛村是全县最偏僻、最贫困的(偏僻和贫困都达到了之最,读者想知道具体情形,但是,记者没有描述。新闻作品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没有视觉感的形容词)一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好细节!) ,乡亲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日子。1992 年(为什么总是使用十几年前的事例
9、?)大雪刚开山,人武部官兵就驮着背包,带着干粮,挎着水壶,骑马进了村。他们争取到资金 20 多万元,在村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引进了良种间种套种技术,为 178 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池。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全村基本形成了“造血功能”较强的经济格局,集体经济由 272 元上升至 12 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 150 元上升到 760 元,全村有 103 户人家脱贫。 “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 ,也是造成壤塘藏区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从 1990 年冬季(又是一个十多年前的事例。难道是根据一篇当地政府或军队总结报道改写的?记者最近没有去当地做新的采访?)开始,武装部领导带领民兵开展起了为期数年的交
10、通大会战。尽管风雪遮住了路标,冰雪冻住了步伐,但丝毫没动摇大家“只要藏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不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上”的决心。他们昨逢暴风雪,今战泥石流;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绝不可以把新闻写成快板书、京剧唱词,读起来既好笑,又虚假) ,12 年先后修通了 9 条 186 公里公路、40 多座桥梁。昔日天堑如今变通途,形成了连接两省七县的公路交通网络。 6壤塘县领导(这又不是敏感问题,信源不愿透露姓名。县领导也要有个名字,没名没姓的领导就显假) ,告诉我们:12 年来,人武部官兵行程 3 万余公里,先后对 22 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 1000 多户群众越过了温饱线。乡亲们(除非大家齐声喊,否则怎
11、可用“们”?最好还是有名有姓引用信源好)称解放军为“穿军装的活佛” (好引语!)! 为把现代知识带进高原,让愚昧(没有电灯公路不等于愚昧。中国5000 年,人类几千年,都生活在没有电灯汽车电视中,难道可以称他们都生活在“愚昧”中吗?难道游牧文化就等于愚昧落后吗?在新闻报道中,用词造句要避免使用有种族偏见、文化偏见、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的判断)落后远离牧区,人武部官兵采取定点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办起“雪山夜校”和科技培训班,不间断地深入乡村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使藏区群众融入社会大文明(什么是社会大文明?北京拆古老的四合院、建水泥钢筋大楼就是融入“社会大文明”?)他们承包了全县的“村村通
12、”工程,为每个乡镇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使古老的藏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 南木达乡过去只有一所小学,为让孩子们都有书读,在运输条件不具备(具体是什么样的道路条件?)的情况下,武装部人员肩扛背驮(很好的细节故事,应该再细一些,用在导语中) ,硬将 50 多吨建筑材料送进了 60 公里外的山中,历时 4 年,建起了该乡的第二所学校。他们7还与 67 户人家结成“穷亲戚” ,常年实施“换工助学” ,确保了孩子们安心学习。 12 年来(不要忘了新闻的基本定义。最有效的新闻报道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壤塘县人武部先后帮助 5 个乡村建起了小学,将 200多名藏区孩子请进了课堂,其中 100 多人
13、考上了初中、高中,13 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1993 年 9 月(又是一个 10 年前的事例!) ,壤塘县棕柯乡与近邻炉霍县宗麦乡发生草场纠纷,双方数百人聚集一起,要一比高低。千钧一发之际,人武部领导率领工作组赶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两个空洞的成语等于什么也没说。新闻写作不仅忌讳形容词,也忌讳使用四字结构的成语。使用成语或形容词表明记者的懒惰,记者没有深入采访挖掘事实和细节,只好从拣几句成语套话形容词蒙事) ,及时将一场流血冲突制止。事后,双方都带着哈达上门感谢子弟兵:“要不是武装部的金珠玛米及时出手相帮,我们不知道要干出什么蠢事!” 在壤塘藏区,还传颂着一个藏族阿爸与 68 个“儿子
14、”的故事:1993年(如果这篇报道发表在 1993 年的中国青年报上还有情可原,但是发表在 9 年后的 2002 年,不知道意义何在?) ,68 岁的孤寡老人确尔森因患眼疾双目失明,老人失去生活信心,几次欲寻短见。人武部领导知道此事后,安慰他:“老人家,如果不嫌弃,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子,为8你养老送终吧!”从此,官兵和民兵照顾起了老人。没生活日用品,大家给他买;没粮食吃,官兵给他送去;生病了,大家背他上医院治疗。就这样,先后有 68 位官兵、民兵一照顾老人就是 9 年。4 月中旬,人武部副部长格木基调新单位任职,临行前他特来向老人辞行。老人满含热泪,用动人的歌声为“儿子”送行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
15、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如果故事发生在国外,藏族与汉族儿女相见,双方产生这种话语,听起来还有些感人。双方同在中国的大地上,在这种语境下加这样一句话,读起来有些怪怪的。 ) 这是一篇通讯题材(或称特写)的新闻报道。记者为什么一定要采用通讯题材,而不是消息题材?这是因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遇到的故事和掌握的素材太有人情味了,只有通过篇幅较长或较为灵活的通讯题材,才能完整地报道出来。作为通讯或特写,反映的是作者对细节的观察力、对采访报道对象谈话的语言敏感力。记者应该通过简练、清晰、具体的写作和语言风格报道所见所闻。 通讯与消息相比,虽然在新闻构成要素上不过分强调事件的时效性、地域的
16、接近性、人物的显赫和后果的严重性,但是,通讯特别强调事件对读者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人情诱惑力。这种人情的故事有个报道假设:读者会认同被报道的人物或故事。此外,通讯故事虽然不过分强9调时效性,但是,通讯的报道和发表应该有一个“新闻挂钩” ,应该与新近发生的一个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有一定的关联。 通讯写作中声色并举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想像力、新鲜感。因此,在通讯报道中,不要穿插太多的历史事例。例如上面这篇通讯几处写的都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读起来象乏味的历史课本或工作总结。这样的“通讯”是不会有多少读者的,而且,如果读者硬着头皮读下去,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象。不信,你再回忆一下刚刚读过的情爱洒在雪山草地这篇通讯,你能说出其中报道的任何一个人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