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036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事关新闻传播效果的大问题。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对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以及怎样践行“三贴近”作些探讨。 报道新闻,新闻远离了受众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新闻事业获得巨大发展,各式各样的纸质媒体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电子媒体更是异军突起,令人目不暇接。现在,一个中等城市电视频道的套数一般都在三四十套以上,有的甚至多达四五十套。这就是说,受众的选择范围更宽了。那么,受众对于我们连篇累牍的新闻报道是否都接受呢?结论是不言而喻的。有一次,著名记者金凤给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打电话

2、说:“一天的报纸只要有一两篇可读的东西,读者就满意了。可惜有时一篇也没有” 。金凤说的是实话,我们的新闻报道让受众满意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受众对我们的新闻“产品”不满意,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的新闻远离了受众。 1.似是而非的“工作新闻” ,隔离了受众。这里所说的“工作新闻” ,是指那些充斥报端、荧屏的部门工作情况或工作总结。诚然,社会是由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组成的,新闻媒体适度报道这些行业、2部门的新气象、新经验、新思路和新变化,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要遵循新闻的规律。新闻的要素是“新” ,即时间上的“新近”与内容上的“新发现” ;传播的对象应为多数人注意的、关心

3、的事实,传播的内容应与多数人的生活有关联。很显然,这种缺乏与受众相关联性的“部门简报” 、 “工作动态”之类的“工作新闻” ,缺乏这两大要素,难以引起多数受众的关注。 2.枯燥无味的“会议新闻” ,远离了受众。 “会议新闻”原指对重要会议的报道。会议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是会议的重要性决定的。但是,现在的会议新闻已经大大突破了“重要”二字,报道会议也似乎成为一种“政治待遇”而竞相攀比。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一些行业的年会、座谈会、部门的工作会、通气会,也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新闻。有些会议并不重要,但因为邀请了某位领导人出席,会议的规格也就“水涨船高” 。无须多言,这种“会八股”报道,实在是枯燥无味,受众

4、只有“敬而远之” 。 3.无端“炒作”与小题大作,背离了受众。先说“小题大作” 。名人是新闻。但名人怀孕、生孩子,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有的媒体不惜拿出版面、时段,从传言某名人怀孕,到证实怀孕,到去医院胎检,再到生下孩子全过程地跟踪报道。受众接收到这些报道,难免会发出这样的责问:“有这个必要吗?”再说“无端炒作”,“炒作”原本是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焦点和舆论热点的一个手段,是新闻重要性、显著性的具体体现。但到了某些媒体、某些记者和某些报道就变了味。1999 年,湖南、重庆两地警方联手一举抓获了张军杀人犯罪团伙。然而,有的媒体炒作3到拿张军杀人犯罪团伙与香港张子强杀人犯罪团伙进行比较,试图让受众得出

5、:张子强不在外面乱搞女人,而张军女人成群;张子强不滥杀无辜,而张军杀人如麻;张子强对家庭有情有义,而张军抛妻弃子等结论。张军与张子强两个犯罪团伙,二者互不牵连,这种比较,实属无意义的炒作,还可能误导受众。 4.日常报道的“空话+套话” ,唤不起受众的“新闻欲” 。新闻也讲求感染力和知识性。缺乏感染力和知识性的报道,受众过目就忘,看了就扔。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 “概念+例子”式的报道时常可见,即先由传播者给事物定性,然后带出要说的事。具体表现为:抽象而不具体,笼统而不明确;生搬硬套,以“通用”语言制造“批量产品” ;概述而不描写,无细节,无现场感和知识性。这类报道使受众一头雾水,或似曾相识,很难

6、唤起受众的“新闻欲” 。 新闻传播是讲求效果的。那些隔离受众、远离受众、背离受众需求的“报道” ,只是徒有“报道”之名,而无新闻之实,更谈不上“感染力”和可读性。这正如刘少奇同志在 50 年前批评某些“不顾时间、地点、条件,不顾读者的思想感情,我只管发出去,你看也好,你不看也好”的新闻报道。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一种产品不能唤起用户的“购买欲” ,就意味着这种产品没有市场。同样如此,信息产品失去受众,就意味着失去传播持续进行的基础,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贴近” ,新闻报道的着眼点与最终归宿 4要根治“报道新闻”的痼疾,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努力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这既是一个理论、理

7、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新闻的本源是生活,而新闻是对生活的反映,即:生活在前,反映在后;事实在前,报道在后;生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换言之,离开生活,也就没有事实,新闻就无从谈起。这是其一。其二,生活的主体是人。所谓社会生活,就是由人构成的生活总称。人是社会生活的创造者,也是万事万物的主导者。其三,社会是由一个个阶级、阶层和群体构成的,但无论怎样划分,普通的工人、农民、个体工商业者等人民群众占人口的 96%以上。换言之,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同时也就是新闻报道的主体。一言蔽之,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创造者,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新闻源泉

8、的提供者。新闻传播者贴近群众,不仅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事实,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营养,拓宽自己的视野,发掘事物的本质。 从传播的效果出发,新闻报道更要贴近群众。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和消费者。传播学把发送信息的一方称之为传者;把接收信息的一方,因为人数众多,称之为受众。受众是新闻传播的“终端” 。应当承认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确有被动的一面,但受众并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新闻信息,他们同时具有对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动的反作用:或促进信息的传播,或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因为: 51.发送不等于送达。达,即达到。从环节上看,发送在前,送达在后。从关系上说,发送是前提,送达是结果

9、,二者互为条件。从效果上分析,有发送就会有送达,但发送不等于就是送达。发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影响送达。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就要有效地把新闻送达到受众,从而形成一定的发行量、收视率或收听率,这就是新闻的送达。据此理解,发行量大,收视(听)率高,发送的效果就好。反之,效果就差。这是因为受众对新闻的选择,首先表现在对传播媒介的选择。 受众选择媒介的因素很多,如发布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价格等,但根本的因素是传播的内容决定的,即受众的喜新厌旧、喜奇厌平、喜近厌远、喜活厌死、喜正厌偏等等,受众喜则选择,反之,则弃。 2.接收不等于接受。新闻传播效果,是指传送的新闻信息不仅为受众接收,而且为其接受并对其

10、产生了影响。据此理解,新闻传播效果有三层含义:一是受众的接收,如读报、看电视、听广播等就都是接收;二是传送的内容要为受众接受,即受众相信新闻的内容,认同报道的观点(看法) ;三是报道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3.认同不是“苟同” 。如前所述,受众对新闻报道不是消极、被动的或不加分析地全部接受,而是经过理解之后,有条件地接受。然而,经过“理解”后的新闻,就很难避免受众的“见仁见智”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正效果的衰减,二是负效果的产生。这两种效果,都是受众接收并接受新闻信息,并认同新闻之后,产生的传播效果。 新闻要获得传播者原来意图相一致的传播效果,从根本上说,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即新闻源于群众

11、,又要回到群众的问题。在传播理6念上,新闻传播者要站在群众立场上,并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就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新闻传播的出发点,也是新闻传播的最终归宿,更是求得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唯一途径。 践行“三贴近” ,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1.报道内容“三贴近” ,亲近受众。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层出不穷,新闻不可能“有闻必录” ,受众受时间、精力的影响,很难“尽览天下事” 。因此,满足的要义是“应知” 。受众的“应知”就是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联程度。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紧紧围绕受众的“应知” ,研究受众的需求心理,把握时代的主旋律,从林林总总的社会生活中,大胆地捕捉、

12、挖掘和选取“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兴趣”的新闻事实。一般而言,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与受众在地理距离、思想感情、利益利害等方面的关联程度,即新闻事实发生地点与受众越近,就越关心,与受众的思想感情和切身利益越密切,就越重视。新闻传播者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践行新闻实践,回答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问题,无须多言,其传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报道风格的“三贴近” ,感染受众。朱穆之在如何当好记者一文中提出:我认为要有一些不同的风格,不要总是一个风格。要打破老一套,有些不同的风格,有各种各样的风格。 ”朱穆之所说的“老一套”指的应当是“程式化写作”的“新闻八股” 。报道内容决定形式

13、, “因事7择文(体) ,量体裁衣” 。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最为重要的是,报道的风格要贴近“大多数人” 。这是因为受众是由不同层次的群体构成,受到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欣赏习惯的制约。符合“大多数人”的欣赏习惯,既通俗易懂,又“阳春白雪”的报道“风格” ,才能赢得众多的受众。 3.报道语言的“三贴近” ,走近受众。报道语言的“三贴近” ,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报道语言要贴近实际,才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如前所述,新闻报道必然要涉及社会的各个行业、阶层,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实际。 “隔行如隔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一些难懂的行业术语、职业用语、名词概念,以及

14、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气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等。这些既可能是新闻事实,传播的“亮点” ,但受众可能觉得陌生难懂,不易接受。这就是需要传播者用“翻译”的语言,把难懂的术语译成大众易懂的语言;二是报道语言要符合人物个性。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报道语言符合人物个性,既反映生活的本质,增强报道的真实感,又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个性。三是报道语言要有地方色彩。报道如能适度运用地方语言,不仅能一扫“新闻腔”的痼疾,客观形象,生动活泼,还能增强报道的信息量,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株洲广播电视总台台长) 注释: 范敬宜:总编辑手记第 60 页,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7 年版 8刘少奇:对新华社工作的第一次指示 ,见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下卷)第 35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