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塔河,塔河!尾闾干涸是致命的2009 年,春我们来到塔里木河下游的尾端。这条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在即将走完它最后里程的时候,完全失去了浩荡的气质,狭窄的河床蜿蜒在沙丘里,仅剩下几米宽,河床里有的仅是干透了的泥沙。听说下游300 多公里的这段河道 30 多年前就断流了,几年前实施塔河生态治理工程时从博斯腾湖应急调水输送到塔河下游,这里曾经一度重现生机。但是因为博斯腾湖水位下降输水停止,这里危机再现。 内陆河是不入海的,它们的河尾最终消失在陆地。随队的教授告诉我们,大的内陆河尾闾往往会有一个湖泊。塔河尾闾就有一个不小的湖泊,叫台特玛湖。我们根据资料查到,近百年来台特玛湖的最大范围曾达到 150 平方
2、公里。塔河全程一千多公里都是流淌在极端干旱的区域里,没有雨水补给,一路下来溶解在水里的盐分越来越多,浓度越来越高,并连同携带的泥沙统统被带到尾闾,排留在接纳它的台特玛湖里,天长日久,台特玛湖成了各种盐分的富集地,尤其是塔河两岸的植被已被大片大片的农田取代,农田排出的压碱水也汇流入河加剧了盐碱在尾闾的富集,塔河尾闾的盐碱浓度远远超出大多数生命的容忍程度。一旦下游河干湖枯,富集的盐碱就会暴露在地表并随风而走,同时,河湖淤沙也将变成流动的沙丘,将造成的生态危害不言而喻。而这一切在今天塔河的尾闾都已成为现实。 台特玛湖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就因塔河断流而干涸。2001 年国家投2资 107 个亿的塔
3、河生态治理工程启动,目标之一就是让台特玛湖重新见水。在数次向塔河下游应急输水后,台特玛湖的确曾几次见水,但之后又因断水成为干湖。台特玛湖的命运吸引着我们走进它获取亲身的体会。进入干涸的台特玛湖并不难,因为它就在库尔勒到若羌的 218 国道边。离开公路不远我们来到一个面积大约一百多平方米的干水坑,坑底泛着一层白花花的盐碱,据说这就是台特玛湖的湖心。当地一位维族牧民说,几年前有水的时候他们还来这里捞鱼,而现在只剩下干涸的湖坑。这与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浩瀚的湖底根本无法对号。曾经 150 平方公里的台特玛湖区在哪里呢?继续走在去若羌的路上我们找到了答案,湖区就在我们眼下路的两边,时而一片无际的裸露盐碱壳
4、,时而一小片一小片干枯的小灌木,这就是台特玛的湖底。可以想见,它有水的时候湖区的许多地方水深也不过一两米,湖水与略高的沙包灌木镶嵌分布。这样浅的大湖在如此干旱的地区不难被蒸发殆尽,脆弱不堪!然而,把它从干涸中挽救过来就是当今塔河生态治理的一个目标。我们听到许多人在质疑,在严重缺水的地区花费高昂的代价去维持一个不断被蒸发的咸水湖,值得吗? 从资料上我们看到国内外关于内陆河尾闾干涸后引起生态恶化的描述。比如,向咸海注水的阿姆河,现在已被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上游的棉农抽汲干了。在过去几十年内,成海的面积缩小了 58水量丧失了83。由于淡水的补充受损,海缩小了,水的含盐量显著上升,富饶的渔场也消失了。该地
5、区除遭受沙尘暴之害外,还要承受海床裸露引起的3盐尘暴。又比如,曾经向塔里木河注水的 144 条支流绝大多数都从尾段消退,与塔河失缘,塔河水的补给备受影响。塔里木盆地中心区的些绿洲古国原来也是选择河流尾段的湿地而生存,后来因自然与人为的原因随着这些河流的萎缩永远地消失在大漠中,人们被迫弃地迁移 不幸的是,我们在塔河下游短短的两三天里就见到、听到并遇到了上述资料描述的情景。我们来到台特玛湖的第二天碰巧遇到了一场强沙尘暴,当地老百姓说不是碰巧,是经常的,春季里这里一起风就是沙尘暴,一刮就是两三天,前两天刚过去一场。被裹在黑黄色的沙尘里,我们的车子进退两难,老百姓告诉我们离开台特玛湖区,往库尔勒方向走
6、就会好了。果不其然,我们离开台特玛几十公里后沙尘明显减小了。后来我们核实,就在台特玛湖区刮着最强劲的沙尘之时,距离台特玛湖区50 公里外的南北两边虽然有大风但沙尘都不很大。我们“有幸”在沙尘暴的策源地亲历了一次天昏地暗。 在风沙中我们采访了塔河尾端的最后一个村落英苏村,得知英苏村原来是个五六百户的大村子,上世纪 70 年代塔河尾段断流以后无法生存,村民们陆续向上游搬迁,先搬农民,后又搬牧民,现在只剩下 4 户牧民了。附近还有一个上千户的村子,现在几乎全部搬走了。村民们抱怨河道里没有水是因为大西海子水库多年以来截住水不放。 待我们到了大西海子水库,见到的是去年已经干了的库底,库底里遍布着死鱼。住
7、在此地的兵团农二师 34 团和 35 团在抱怨塔河中上游不来水。因为缺水 34 团和 35 团已经合并,土地弃耕了一多半,沙丘逐渐吞噬着农田,人的饮用水已十分困难,十多年前就提出来向中上游搬迁4的要求。但是哪里有足够的水接纳这么大的兵团农场呢?兵团的人们说大西海子早已取代了台特玛湖的尾闾身份,而今天这个尾闾湖又干涸了,上游一百公里外的恰拉水库成了新的尾闾湖。然而,有谁能知道,这个新的尾闾湖是不是会在多少年之后也将因为得不到上游来水而再度消失呢?结果是每一个新的尾闾湖都将成为一个新的排盐区,而每一个尾闾湖的干涸又将这个排盐区暴于露天,成为灾难之源。 我们采访过的许多人都说这个退化的趋势已经无可挽
8、回,用一些专家的话来说已经“不可逆转” 。这个听起来过于悲观的结论从一定程度上揭示着一个流域内部人口与发展的迁移规律:上游过度的开发造成下游生态恶化,而下游居民失去生存条件之后只能向上游或流域内其它有水源的地方迁移,发展也自动向水源地倾斜,这便更加重了流域上游开发的程度,转而进一步加速尾端恶化和退缩不断上移的过程,这是一个传递式的退化过程,它使人们产生深深的担忧:今天的塔河是否能够幸免于多米诺骨牌不再继续倒塌? 此时,我们眼前浮现的是消失在塔里木盆地大漠中那些绿洲古国的影子,它们的消失是否就曾经历了这样一段溯源退化和搬迁的过程恶化从尾闾开始,然后步步退缩直至消亡?从学者们对历史的各种推测中我们查找到了肯定的答案,尽管这种肯定的答案只是多种推测之一,但却与塔河今天发生的情况相吻合,只不过这过程的背后原因是自然原因还是人的原因,或者两者都有,尚未被揭示出来,而这是人们今天所关注的。 处在干旱区的塔河有着它作为内陆河的自身规律。它在路为人们提5供宝贵的水资源的同时也把盐分和泥沙排送集中到尾闾,形成了一个潜在的生态脆弱区。一旦失去水源补给,尾闾的脆弱一面便被激活,一场逆流而上的生态灾难便被启动。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要不惜高昂代价治理塔河尾闯的原因。 塔河能否证明“不可逆转”的结论是悲观的,这将是历史对塔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