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笔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112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主持人:孙九霞 中山大学教授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它既关乎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存续,也关乎乡村地区重构与建设的成败,进而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均衡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村落由于快速城市化、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转型等原因,目前面临着自然衰退、空心化、文化断裂、价值观失落等棘手问题。尽管已经积累了多年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是学界与政府仍难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利用指导理论和实践方案。本期笔谈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支撑,以“跨学科沙龙: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存续”的学者为核心群体,围绕“传统村落

2、保护与利用”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的、跨学科的探讨,以期开启更加多元的理论建树和实践创新。 传统村落的地理嵌入性、地理脱嵌性及其社会保护机制 王 宁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Doi: 10.3969 / j.issn.1002-5006.2017.02.001 传统村落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它具有生态嵌入性或地理嵌入性。所谓建筑形态的地理嵌入性,指的是它的建筑形式与结构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约束,从而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从2陕西的窑洞村落,到西双版纳的竹楼村落,从北方的四合院村落,到江南的水乡村落,无不体现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匹配性。这种村落

3、形态的地理嵌入性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它体现了当时的物流条件的落后,人居建筑的原材料只能就地取材;从外地取材,既受到运输条件的限制,也受到建筑成本的约束。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农耕文明的需要。在农耕时代,人居环境不仅要满足人的居住需要,而且还要满足家庭生产的需要。例如,在农耕时代,家庭厕具是收集农用肥料的场所。同时,村落建筑不但要为人提供居住空间,而且也要为畜禽提供栖息空间。因此,村落建筑的地理嵌入性不但体现在建筑材料的本地性,而且也体现在建筑功能必须适合小农式的农耕文明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兴起,村落建筑的地理嵌入性逐渐被地理脱嵌性所替代。一方面,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新型建筑材

4、料成本的下降,人们可以越来越超越本地地理环境的限制而选择新型建筑材料。例如,在西双版纳,人们不再用竹子来建房,而是使用钢筋水泥来建房。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居民的非农化(如农民外出打工) 、农村经济多元化(如西双版纳农民从事橡胶种植)以及农业的社会化(如部分农耕任务外包给专业公司) ,村落建筑原来所需要的满足家庭生产的功能在下降。它越来越成为消费空间,而不再是生产空间。在这种情形下,一旦村民变得富裕,往往会形成用现代化建筑来取代传统建筑的冲动。其结果就是传统村落的消亡。而如今那些传统村落还保留得比较好的,恰恰是比较贫困的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方。 贫困和偏远状况导致传统村落得到保护,恰恰也是村落建筑的

5、地理3嵌入性的体现。它说明,在没有特定的干预条件下,传统村落越是远离城市文明,就越是具有地理嵌入性,因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限制了城市化生活方式及其建筑形式对传统村落建筑形态的影响。在更抽象的意义上,传统村落的保留与农村的现代化程度成反比。村落经济越是贫困落后,村落建筑就越是具有地理嵌入性。反过来,村落经济越是嫁接到现代工业经济或市场经济中,村落建筑就越是具有地理脱嵌性。 显然,村落建筑从地理嵌入性转向地理脱嵌性,以及传统农耕生活方式转向现代市场化的农业经济和打工经济转变,往往会导致传统村落的消亡。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建筑,将越来越多地被同质化或被缺乏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所取代。在过上了富

6、裕生活的村民看来,如今依然居住在传统民居里面,是“无能”的体现;现代形式的建筑(如小洋楼)才是“脱贫”或“致富”的标志。现代建筑不但令人舒适,而且具有符?象征意义。因此,传统村落的消亡,既是现代化趋势和市场化趋势这些外生变量促成的产物,也是村落的内生变量导致的结果。 这个内生变量,就是城市的现代建筑被村民所接受,被赋予积极意义,并因此成为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理想参照物。本来世世代代都习以为常的村落建筑,在与现代建筑参照物相比较之后,便呈现出种种不便和不适,并因此被赋予负面的含义。那么,造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城市中所率先发生的现代化过程,它导致城市建筑形态的革命,另一个是电

7、视等大众媒体的普及,把发生在城市的建筑革命,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在村民面前。受到城市建筑现代化的影响,他们也渴望加入这个现代化进程中。而最直接的加入方式,就是建一栋4现代化的新房。村民在民居建筑上的这种心态,可以称为“居住现代化渴求” 。由于民居建筑现代化代表了生活方式登上了一个历史性的新台阶,这种心态也可以称为“进步主义” 。 与村民不同,城市居民,至少是部分城市居民,却希望传统村落形态能够保留下来。这不但是因为城市居民率先感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空间同质化和标准化上的一些负面后果,而且也是因为城市居民目睹了城市化进程中所发生的空间商品化以及一些“任性”的权力部门对自然、生态和遗产的绞杀。他们不希

8、望这种“绞杀”延伸到乡村。 于是,传统村落建筑的地理脱嵌性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进步主义(居住现代化渴求)的反应。它认为农村的现代建筑取代传统建筑,是农村富裕的体现。而农村从贫困进入富裕,是一种进步。另一种是浪漫主义的反应。它认为传统村落建筑的消失,是一种历史遗憾和文化悲剧,因为传统村落建筑是一种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保留价值。一般来说,村民多半采取进步主义立场。越是贫穷的农村村民,越是倾向于进步主义立场,他们羡慕那些住在“洋楼”里的村民,认为这些村民“有本事” 。但诡异的是,越是贫穷,却越是没有能力来改变传统建筑,因为他们没钱盖新房。而那些试图带领村民致富的农村基层干部,也往往更愿意采取

9、进步主义立场来对待传统村落。而城市知识分子往往采取浪漫主义立场。城市公共话语中的“乡愁” ,体现的就是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对传统村落的消亡最感到痛心疾首的人,就是那些拥有“乡愁”的文人。 可见,传统村落的去与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之间的张力。一方面,进步主义的文化价值崇尚现代化、进步和脱贫致5富。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化价值则源于“寻根”情怀:不论我们今天身在何处,我们都要知道我们从何而来。而传统村落建筑则是一种可以感触到的文化之根。 对待传统村落的两种不同态度,反映了人们与现代性的两种不同的关系。那些跻身于现代性中的人,多半对传统村落形成了浪漫主义的态度。他们希望保留传统村落。而那些尚未

10、进入现代性,同时又急切地渴望进入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人,则在传统村落的去与留的问题上采取进步主义的立场:他们更愿意拆掉传统村落建筑,并以现代建筑取代之。 从社会学角度看,传统村落的去与留,受到两种不同的文化代理人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的影响。这两种文化代理人分别是上面所说的进步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传统村落是否能够得到保护,取决于这两拨人之间的权力对比关系,以及这两拨人之间是否可以在“传统村落的去与留”上达成某种妥协和一致。 为什么在发达国家,传统文物的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呢?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就是他们的社会不是二元社会(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 。由于 70%左右的人口实现了城市化,主流人群几乎同步进入浪

11、漫主义心态。同时,全国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了居民的社会公民权。因此,在他们那里,进步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大致一致的。 在中国,为什么传统文物的保护工作难以展开呢?原因之一就是进步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有时是处于二元对立状态的,且进步主义者占据多数。从权力决策者的结构来看,在对待遗产的态度上,高层或许更多地属于浪漫主义者,而基层更多地属于进步主义者。从空间分布来看,6传统村落保护的浪漫主义者多居住在城市,而?l 村居民多半是进步主义者(即居住现代化的渴求者) 。 所以,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一个关键,在于找到化解进步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之间的对立的契机,找到让进步主义者和浪漫主义

12、者和解合作的路径。那么,这个契机和路径何在?就权力决策层来说,需要找到基层和上层之间的合力点。就居民来说,需要找到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的共赢面。 其中的一个契机和路径就在于,把传统村落纳入城市休闲经济圈,借助传统村落的旅游化和商品化,实现城乡之间的功能交换和文化对话。通过让村民从传统村落的商品化和资本化过程中获益,从而找到村落保护的内生变量。反过来,在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上,如果只有外生变量(城市居民的浪漫主义) ,没有内生变量(村民的保护意愿)的配合,传统村落保护是难于落实的。至于如何来做,则已有很多专家做了论述,在此就不展开了。 (作者系该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6-12-

13、30) 关于文化主体性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潘英海 (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分院,海南 海口 570100) Doi: 10.3969 / j.issn.1002-5006.2017.02.002 自 2000 年至 2010 年,我国自然村由 363 万个锐减至 271 万个,10年间减少了 90 万个自然村。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7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随之灰飞烟灭,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濒临瓦解 1。 一 传统村落,原称古村落,2012 年 9 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其

14、主要目的是为了凸显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及传承的意义。自 2012 年的第一批、2013 年的第二批、2014 年的第三批与 2016 年的第四批,目前中国共有 4157 个村落被列为“传统村落” ,而这仅占全国上报 12 000 个传统村落的 3.5%左右2。同年 12 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指出“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要之,这些传统村落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责大任。 该意见

15、还提到:“新时期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保护和传承前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延续各民族独特鲜明的文化传统,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完整多样;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保持农村特色和提升农村魅力,为农村地区注入新的经济活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2014 年 4 月 25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出台了更明确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 ,其中8对传统村落有 3 项基本要求: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保持传统村落的真实性、注重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保持传统

16、村落的延续性。 简言之,传统村落的“传统”两字揭橥了文化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其重点在于文化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延续性。同时,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可以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一般而言,传统村落习惯被放在文化遗产的概念之下来解读,本文将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脉络下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价值与意义。 二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起成为国际社会谈论发展的主流。这个词,源起与法国经济学者巴赛特(Ren Passet)于 1979 年出版的经济与有机体 (L?conomique et le Vivant)一书。1980 年,联合国环境规

17、划署、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与国际自然和保育联盟 3 个国际保育组织共同出版的世界自然保育方案中引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并没有引起国际间的 重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受到重视一直要到 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及发展委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该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为满足当代需求,同时不损及后代子孙,并满足本身需求的发展。之后,1992 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办地球高峰会议,168 个国家签署了著名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生态多样性公约 。之后,1997 年在美国纽约、2002 年在南非约翰尼斯堡的高峰会议都以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并检验其全球范围的成果。至此,可持续发展获得全球性的广泛重视。

18、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概念而已,学者们也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建构。9例如: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2007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斯里兰卡的物理学家与经济学家穆那辛格(M. Munasinghe) ,在分析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过程之后,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包括 3 个主要目标:经济成长、社会公平及环境的协调稳定。他认为,任何国家或地方(包括村落)的发展都要优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 3 个要素之间的平衡 1。之后, 2006 年他创立了穆那辛格可持续发展研究所(Munasinghe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并提出“永续经济”(sust

19、ainomics)的概念与可实践的方法论 2。要之,生态环境、经济成长、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与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 3 个重要支柱,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也就此确立 3。 这样的看法一直维持到 21 世纪初才开始有了新的挑战。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2001 年倡议文化多样性宣言 。接着,2005 年促成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09 年,西班牙巴塞隆纳市政府与城市与地方政府联盟(United C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出台了一份报告文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报告中,制度的创新与文化政策是其中的要点。随后,2010 年城市与地方政府联盟的执行局,延

20、续该报告的要点,草拟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第四支柱的议案。同年11 月 17 日,该提案在墨西哥市举行的第三届城市与地方政府联盟的地球高峰会议中得到支持并通过。至此,文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识,并被认可为可持续发展的第四支柱。 2013 年 5 月中?杭州,杭州市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通过了杭州宣言 。 杭州宣言10以“将文化置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为题, “把文化纳入所有发展政策和计划中;推动文化发展和相互的理解,促进和平和和解;确保所有的人都能获得文化的权利,从而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推动文化对于减贫及包容性经济发展的作用;发展文化以促进环境可

21、持续性;通过文化提升对灾害的适应能力,并与气候变化作斗争;珍惜文化、保护文化,将文化带给子孙后代;将文化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的资源;利用文化开展可持续的新型合作模式。 ” 至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包括了 4 个要素:环境、生计、社会与文化。文化,被视为重要的资产,是发展过程中的桥梁与介面,包括不同文化间的相融、对话、交流与沟通。更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珍惜文化的多样性,并指出文化政策应以地方治理及在地居民为主体。 三 前文传统村落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说明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不可忽略的元素。那么,文化是什么?不同学科对于文化有着不同的定义,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在此,笔者无意对文化下个定义。然而,有一个要点是我们可以确认的,即“人”或说“个体” (复数)是文化的承载者。换言之,当我们论及文化传承时,传承者与传承者所生活的地方(时空)是不可忽略的,因为那是保持传统村落完整性、真实性与延续性的基本要素。要之,在制定文化政策时,个体(人) 、个体赖以生活的环境(空间) 、该空间所展衍的历史(时间) ,可称之为文化主体性的基本元素,是传统村落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不可忽略者。此文化主体性以个体为首要元素,因为个体为主体性的承载者。那么,主体性又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