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学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点的综合,即所谓禀赋;素质教育是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时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
2、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那么,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 它包括: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2发展;从教学对象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从教学内容上看
3、,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 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人想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学素质。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都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参加社会主
4、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两个观念需要更新:其一,强调化学“双基”教学,不只是为了升学需要,不只是为学生考进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还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未能升学(事实上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升学的),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另外, “大纲”提出的“进一步学习”也不单指“升学” ,还包括在实际工作需要时,以中学3化学知识为基础,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如自学或业余进修等。 其二, “大纲”在提出要重视“双基”教学的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要
5、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应用。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不定向”教育,它的根本宗旨是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基础。中学开设的课程是一般的、通用的文化课程,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厚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中学化学教学必须改变那种以应考、升学为目的,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的脱离实际的倾向。 将新编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和即将投入实验的新编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与过去的旧大纲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明显的区别是:新大纲都一致强调:在化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
6、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就是说,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既要用化学基本知识武装学生,也要使他们在思想、品德、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这些教学目的,是主张“分数至上” 、“片面追求升学率” 、迫使学生埋头于应考练习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达到的。 二、设计好“教”与“学”的两种过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4“应试教育”片面强调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教师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唯恐因某一点没讲到而造成考场上的失分。学生的学习被老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地
7、接受知识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 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明确问题一收集资料一分析资料一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例如: 第一步: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 第二步:观察实验(教师演示或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第三步
8、:启发学生思考,把生动的直观引向抽象思维; 第四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得出结论; 第五步:组织课堂练习,达到学以致用。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三、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求知欲的先导,是人们对某种事物不断追求的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兴趣,才能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古今中外著名化学家的事迹与成就,如讲述纯碱时向同学们介绍侯氏制碱法、讲述爱国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在
9、教学中,还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科学的发展。如山西“假酒事件” 、 “白色垃圾” 、 “光化学烟雾” 、 “酸雨”等,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诱导学生提出治理的办法,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使他们从有趣、乐趣。上升为志趣从而产生从事化学事业的愿望。情境是兴趣产生的土壤,兴趣只能在一定情境中诞生。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呢? 1.加强实验教学,创设乐学情境 在讲初中化学“缓慢氧化和自燃”时,先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演示实验。将滤纸浸入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把滤纸挂起来晾干,不到半分钟,就会看到滤纸先冒
10、白烟,然后起火燃烧起来。没用火点燃,滤纸为什么能燃烧呢?这个实验引起 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此时再让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较易明白其中奥秘。这样的教学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动有6趣的小实验,占用时间不多,但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乐学气氛撒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的目的。2.通过第二课堂,创设乐学情境 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促进兴趣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生自编自导了一场化学晚会。晚会在一片震耳的炮声(氢氧气混合气体爆炸)中开始。序幕一开始,几个女学生手持“喷雾器”翩翩起舞,以优美
11、的歌舞形式在幕布的中央喷出“我爱科学,勇攀高峰”八个彩色艺术大字,会上有“烧不坏的手帕” 、 “变幻莫测的晴雨花” 、 “魔棒点烟”等趣昧横生的节目。此外还进行化学竞赛、化学谜语竞猜、化学专题讲座等活动,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应用。在这种快乐的情境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本身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幽默。上课时教师带着愉快的心情。生动有趣地传授知识。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实践证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
12、的喜爱、信赖和敬佩。学生也就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对学习的兴趣自然得到了培养。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7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时应情绪饱满。对学生怀有殷切的期望。富有隋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也是情感交流,两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悦的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与表情应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能学到化学知识,还能得到美的享受。这些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精心设计,使课堂
13、教学艺术更适合学生的求知心理,做到师生互动。情景交融。从而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情趣的目的。 四、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突破原有产品价值的智力本质。在化学教学中,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 1.改进教学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良好的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和独立性的土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它主要体现在遵循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上。具体而言,就是“循”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之“序” 。新课程内容就是从学生身边的简单化学物质人手,逐渐深入到物质的结8构和化学变化层次,最后逐步拓展
14、到化学与能量、化学与社会发展和环境等方面。 2.组织和开展化学小论文的撰写和评比实践表明,化学小论文的撰写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小论文的类型多种多样,如知识归纳型、实践探索型、教具的改革与制造、调查访问报告、化学家的生平事迹、化学晚会的组织、化学诗歌、谜语、化学魔术的创作、学习方法的心得体会。对某些化学问题洳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真知灼见等。撰写小论文的过程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3.开展化学竞赛,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等实践活动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方式,各类化学竞赛可以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观有关化学的科研机构和工厂,访问化学专家学者,可以拓宽知识和
15、思维的视野。制作新装置,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倡一题多解和多变。调动积极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创新简捷的解题思路和制备方法优劣的比较;让学生在实施师生角色互换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创新的价值。中学化学中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熟记概念、明确区别,并引导学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95.上课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素质教育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学中应做到: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 、 “愿学” ,在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必须创设一种教
16、学民主的课堂氛围。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化学科学知识这个载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善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对比、抽象、概括、判断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又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优良的思维品质。如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可将 H2、O2、CO2 的装置和收集方法进行类比,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广阔性的培养。培
17、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倡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一瓶硫酸不知是浓的还是稀的,怎样去鉴别它?可要求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鉴定方案。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化学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可能的途径,形成一种创新氛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对化学研究成果形成向往,从而产生在学化学中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心理需要,诱发与培养他们的创新动机,激发其创新意识。当然,中学化学教学的素质教育是个大课题,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必须不断去探索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10五、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
18、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它们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对待学生上,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 从教学方法上看,索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 ,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 生;应试教育侧重于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 21 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