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化”潜藏的危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1369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故事化”潜藏的危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闻“故事化”潜藏的危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闻“故事化”潜藏的危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闻“故事化”潜藏的危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闻“故事化”潜藏的危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新闻“故事化”潜藏的危机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认为,传播的基本功能是:监视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以及提供娱乐。这些功能并非尽数体现在大众传播机构发布的每一则信息里,根据信息的不同主题和不同表达方式,它可能倾向于体现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功能。对一则信息如何处理,不仅仅意味着写法上的取舍,同时也会影响到信息承载的社会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在信息表达上采用哪种方式,尤需慎重处理。 2002 年 10 月 23 日晚发生的莫斯科人质劫持事件震惊了全世界,各媒体围绕事件的发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本文就以此次事件的报道情况为例,从媒介功能和社会责任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莫斯科人质危机事件得到媒体机

2、构的一致“厚爱”大量侧重于事件过程和细节描述的“新闻故事”成为媒体报道的主角。从危机的发生、发展直至解决,报道内容详尽细致、高潮迭起,再加上“惊心动魄” 、“揭秘”等颇能渲染气氛的标题和字眼,直教人看得心弦紧扣欲罢不能。从下面几则标题中就可窥豹一斑: 莫斯科上演“倩女幽魂”女人质手机传情荡气回肠(南方网 2002 年10 月 28 日) 莫斯科人质劫案匪首和他的“寡妇敢死队” (北京青年报 2002 年 10月 28 日) “女肉弹”几乎全被歼灭她们更残酷、更富进攻性(南方都市报22002 年 10 月 27 日) 俄人质事件新篇:美国一男子与俄女子的生死之恋(中国日报网站2002 年 10

3、月 30 日) 俄特种部队闪电智取绑匪(北京晨报 2002 年 10 月 27 日) 死亡人数均为 118 人普京任期内三大悲剧有巧合(北京晨报 2002 年10 月 29 日) 我离死亡只有 3 米(北京晨报 2002 年 10 月 30 日) 人质危机惊天 59 小时(羊城晚报 2002 年 10 月 27 日) 莫斯科人质危机事件影响巨大,除了事件本身所包含的冲突具有显著性和戏剧性之外,一些媒体的极力渲染和将新闻“故事化”的包装、炒作,也起了更重要的煽动和迎合作用。 一 关于新闻故事,美国学者罗伯特?赫利尔德认为:“一个好的完整的新闻故事应该告诉受众五个 W,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和何

4、因。 ”“故事中要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强调冲突的紧迫性” , “要时刻保持故事的现场感和紧张感” , “提供给读者任何可能得到的细节。 ”这种报道手法的好处确实很多:它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喜好,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以至达到共鸣;而且连续性的新闻故事能更好地维持受众接收信息的积极性,进而将这种积极的情绪转移到相应的媒体上,有利于媒体培养受众的“情感忠诚度” 。 3但是新闻故事的弊端也正是由其优点生发而出,二者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首先,新闻故事在以戏剧性的情节吸引人的同时也可能流于浅薄。其次,与客观报道手法相反,新闻故事这种追求曲折情节的特点也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较多等不良后果。另外,新闻故事还容

5、易导致虚假情感的泛滥以及使受众感受过多的刺激从而产生厌倦、麻木情绪的危险。 新闻故事强调细节的描绘和现场的再现,要给受众如临其境的感觉,它是视觉文化统治人们感官的一种表现。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 “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 。贝尔还认为视觉文化并不专属于电视等电子媒介,作为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美学表现方式,它也必然影响到印刷媒介,这种影响的结果就是新闻故事等着重于现场再现、场面描述的写作手法的兴盛。由于社会和时代环境的改变,视觉文化的兴起自然有其必然性,但是它“由于强调形象,而不是强调词语,引起的不是概念化,而是戏剧化。电视新闻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

6、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假冒身临其境时虚假的仪式,由于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是一种过头的戏剧化方式,观众反应很快变得不是矫揉造作就是厌倦透顶。 ”所以贝尔认为视觉文化本身从文化意义上说也就枯竭得更快。 从人质事件报道的情况来看,一些媒体不是侧重于分析事件对方方面面造成的影响,以及反恐斗争应该如何继续、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从舆论上对恐怖袭击予以道义上的谴责,而是从可读、好看上过分注重事件的故事性,肆意渲染“花边”类的东西,标题及正文中情绪化和4冲击力强的词汇“不绝于目” ,甚至将作战细节予以“大揭密” ,把当事人经受的灾祸性的劫难演绎成一出煽情、刺激、好看的“连续剧” ,这

7、种“滥情”极易造成受众从猎奇到麻木的心理转变。 二 讲故事的新闻处理方法固然能够简化信息的脉络、提高受众接收兴趣,但从长期来看,过于依赖提炼故事的方法,容易使传受双方互相迎合,会使分辨力不高的受众对环境的认知受到不良影响。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也对这种取巧方法的滥用进行了批判。布氏将这种做法定义为“非政治化” ,即把一切事件非政治化,用社会新闻的形式处理信息。 “社会新闻,这向来是追求轰动效应的传媒最钟爱的东西;血和性,惨剧和罪行总是能畅销。 ”这里,在哗众取宠和信息投机方面, “社会新闻”与“新闻故事”是相通的, “社会新闻造成的后果就是政治的空白,就是非政治化,将社会的生活转化为轶闻趣事和

8、流言蜚语,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并吸引到一些没有政治后果的事件上去。 ”莫斯科人质危机报道的情况正是这样,当传媒把注意力投向故事性情节的描述时,另一面必然是对事件深层意义认知和挖掘的忽视与缺失而这才是当前我们被恐怖主义困扰时最应该了解和掌握的。 布尔迪厄在痛陈非政治化流弊的同时,还深刻剖析了这种现象的渊源商业逻辑、经济场对新闻场的侵袭与僭越。除了经济利益之外,竞争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由于竞争的激烈,不同的新闻机5构所关注的东西大致相同,其取胜的关键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独家信息,而是新闻表述层面的竞争。后一种竞争更多依靠传媒信息制作人主观上的介入,所以如果把握不好,在传媒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与短

9、期经济利益的获取上出现偏差,就容易导致硬新闻被不适当地软化。 三 从 9?11 到巴厘岛爆炸到莫斯科人质危机,恐怖主义活动的新闻报道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眼睛和耳膜。当混乱、杀戮、伤亡一次次重演的时候,媒体报道是不是应该少一些描述,多一些思考;少一些震惊,多一些切中要害的分析和判断;少一些对虚拟世界的建构,多一些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呢? 当恐怖事件的阴影挥之不去并不断蔓延开来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不能只是单纯地着眼于对事件过程作绘声绘色地描述,让血腥和泪水占据人们的视野和头脑,用感官刺激迎合人们的欲望。这在客观上实际造成传媒与恐怖分子达成共谋的后果。这样非但不利于恐怖气焰的压制,反而扩散了不利影响。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反思、分析和判断文明冲突论真的能解释每一次恐怖事件的深层原因吗?媒体做出的反应是不是有简单化、模式化的嫌疑,而缺乏另起炉灶、重新思考的意识和勇气?媒体在用海量信息震撼公众的同时是不是也剥夺了人们自主决断的民主权利? 6注释: (美)罗伯特?赫利尔德:电视广播和新媒体写作 ,华夏出版社 2002 年版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三联书店 1989 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