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诸子之前的审美观念和意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类著作,一般多从孔子或老子开始(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等)写起,很少涉及诸子前的美学观念和思想。诸子关于美善关系、美的境界和特点等的论说,自有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深远的历史渊源。这个方面比较系统的见解可参考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等。 一、诸子前的审美形式和特点 原始社会至两千年前的事迹,不少以真相或变相的方式保存在神话或传说中,如天问 、 山海经和淮南子中,但主要依靠地下出土文物,即考古成果的支持。这是目前研究这个时期古代美学思想史最好的两个史料来源。 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了彩陶、玉饰等装饰品,说明至少在那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表达美的
2、能力已经比较成熟了。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集中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到新石器时代后期。这是根据石制工具划分时代的,如果从社会角度分析,则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人类也经历了猿人、古人、新人和现代人几个阶段。 在中国早期审美思想史上,艺术、美与生产实践之间具有密切的联2系,在一些艺术形式的演进中能明显看到这种痕迹。在石制农业工具向石制乐器转化中,存在着一种中间形态,既为农具,又为乐器,如磬。出土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约在前 2100前 1500 年,相当于夏代早期)的磬,形状和犁相似,并有工具印痕。又如埙,现为六孔,出现在汉代。半坡遗址中有两只一音孔陶埙,母系氏族社会后期
3、出现了两音孔陶埙,在山西(万荣县荆村、太原郊区义井)曾发现八个筒状二音孔埙,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出现了三音孔埙,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发现了二十多个三音埙,殷代出现了五音孔埙,汉代出现六音孔埙。如果人们认为埙曾作过捕鸟工具的说法成立,则表明埙的发展完善与生产需要密切相关。 西周时,人们曾把舞蹈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种,可参见诗经?邶风?简兮等所描写的情节: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干与羽、武与文二者相对,概括了舞蹈的两种基本类型。干舞,最初具有模拟战争
4、动作的特点,是战争的预演和再现,有时带有战争操练与动员的性质。相传周人进军朝歌时,曾出现“前歌后舞”的热烈情景,一直被视为武王仁德和众望所归的表现,实际上很可能是描写一种与战争实践有关的战争舞,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表面是赞美舜禹修文偃武,实际上类似于今天的军事演习,恰恰是修武、炫耀兵力的举动。总之,舞蹈源于战争实践和风俗活动,是不容怀疑的。从语言学角度看,古代“武” “舞”通用, 春3秋庄公十年“蔡侯献舞归” , 谷梁传作“献武归” ;论语 “韶舞” ,春秋繁露作“韶武” ;史记?刺客列传中的秦舞阳,汉武粱祠作“秦武阳”等。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
5、解释:“夫文,止戈为武。”已是后起的发挥了。 与舞蹈绘画凭借“容”或“形”再现生产生活不同,早期人们也有运用“声”来表现的诗歌作品。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弹歌), “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蜡辞)等,这些作品不仅音节和谐,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和思想观念。 在秦汉以前的典籍中,记载着人们关于诸子前审美观念发展的认识,主张美和艺术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神农作琴”(新论?琴道), “史皇作图,苍颉作书”(世本);美和艺术是模仿现实的结果,“听凤之鸣以别十二律” 、 “飞龙作乐,效八风之音” 、 “(颛顼)令?W 先为乐倡,?
6、W 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吕氏春秋?古乐);美和艺术有调节阴阳、平和万物的功能, “士达作为五弦琴,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吕氏春秋?古乐);美是人的特有标志和属性之一, “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等。二、诸子前的主要审美范畴 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4在先后形成了一些哲学和审美上的范畴,如美与善、文与质、乐与悲、雅与俗、物与欲、音与心、和与不和、礼与乐、本与末等等。这些范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学者称为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启蒙阶段。 生产力极大发展,铁制生产工具广泛运用。政治
7、动荡,诸侯国战争频繁,诸侯国内士大夫争权夺利,这种局势造成人们地位的急剧变化。它深刻影响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使不同地位的人们的审美观念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如对美(或美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雅乐(古乐)俗乐(今乐)的对立、君与民同乐等问题的认识。 制作工艺的新发展。铁器、铜器、玉器和其他手工业作坊,较前更加集中壮大。春秋后期,人们会使用红铜镶嵌法、鎏金法、线刻法、分铸法、焊接法和花纹方块印制法。诗歌、书法、散文、建筑、雕塑有了新的气象。如大型编钟的出现,随县曾侯乙墓,墓主生活在前 500前433 年,较孔子稍晚,但墓中的编钟可代表春秋后期生产和审美的水平。因为这些大规模
8、(总重一万余斤)的乐器,六十五枚钟,就涉及相互之问的配合,即“和” ,这是这个时期的主导审美观念。 科学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对美学领域的规律的认识和概括,与其他领域规律认识紧密联系,如对“物一无文” 、 “声一无听” 、 “味一无果”的认识,提炼概括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思想。春秋前人们体验身体保健医疗同自然气候变化的关系,认识阴阳风雨明晦等自然现象与生产实践的关联,逐步形成医和、子产等人的阴阳五行宇宙观和审美观。 5东汉许慎将美和“膳”联系起来,认为“羊大则美” “膳者善也” ,将味觉的好与道德、审美评价相结合。这个问题实质是美味如何成为善的?许慎并未解释。实际上,早在殷商至西周时期,
9、人们已经注重“味”了,这是历史实际,也是许多注重“和谐” 、 “调和”的“和”的哲学思想产生的基础。已出土的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食(饮)器,数量种类繁多,这可以印证周礼中的部分记载。特别是殷代,流行两种风气:一是巫风,一是吃喝风。殷人酗酒情况比较严重,甚至成为周人指责的口实, “(纣)受之迷乱,酗于酒德” 、 “沈(沉)酗于酒”(尚书?周书?无逸),殷人自祖甲后“惟耽乐之从”(同前),是很会享乐的。对这种饮食行为的评价已经带有道德好坏的分别。直到墨子时,国君的饮食依然很豪华,排场盛大,让人难以想象, “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 能遍味”(墨子?辞过)。
10、周礼?天官中记载掌管宫廷饮食的官职是“内饔” ,主要职责是“辨味” ,医保人员种类繁多,也许可以印证墨子的记载。 春秋前,主管“味”(司味)的官,越古官位越高。综合考虑,最初味的享受高于声、色,味觉是作为快感的代表出现的,是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的标志(如现在很少有人见面互相问“吃了没有” ,这种问候曾是过去人们最常见的问候语)。殷初,伊尹出身庖厨,春秋之后的人们用这个例子论证举贤能不拘贵贱,实际上,可能和当时的调味者地位有关,而不仅是“乐尧舜之道”(孟子?万章上)。 也有人将“美”解为视觉的形象, “人饰羊首” ,针对这种会意的解释,我们也可以提出美色如何成为善的?也就是说,中国古代虽然没有陷6入
11、美和美感的二元对立分析,始终紧扣“美感” ,但是却过早地将“美”(实际上是美感)和“善”(道德评价)联系起来,最终,中国美学思想史始终难以摆脱这种纠葛,而纯粹的形式的审美则不能成为主流, “汉大赋”、 “四声八病”只是插曲和辅助手段。 春秋末期,楚国的伍举与楚灵王讨论什么是美时,为美最早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若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也?”(国语?楚语)无独有偶,单穆公在回答周景王问题时说:“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 ”(国语?周语)这是对美的理性认识,既突出美的普适性、无
12、害性、相对性、适度性,又将美和政治状况(德治)联系起来,美就有了道德的内在含义,这就是“善”(包括“高” 、 “大”等)。后来这些范畴甚至被推及到对人道德精神的赞美上,如“德之至矣,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其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表达了季札观赏韶舞后的感受。这种观念对孔子、孟子、荀子以及老子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总之,通过对诸子前的审美意识和观念的考察,可见,主张美与善、形式与内容相协调是它的主流(也有侧重文或质的),既反对单纯追求耳目之快,也反对只求功用而否认美饰。所以,在美学观念上更加倾向于美和善、文和质的统一,对以后乃至现当代美学思想史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