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8 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综述2008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环保部的关心指导下,全省环保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应对冰冻雨雪灾害、 “512”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环保任务。在污染减排、环境治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质量等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全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好转趋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 87.8%,较上年提高3.7 个百分点,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全省酸雨发生频率为 3.1%,同比下降 2.9 个百分点,酸雨污染状况有所改善。地表水
2、环境质量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98%以上;6 条主要河流的综合污染指数基本保持稳定,渭河水质明显改善,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23.1%,污染浓度同比下降 15%左右;丹江、汉江、嘉陵江水质继续保持优良;延河水质略有下降。城市声环境、全省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持稳定。国家核定我省 2008 年度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88.94 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33.21 万吨,同比减排 4.08%和 3.68%,顺利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双削减 3%的年度目标任务。环境状况一、大气环境 1、空气质量全省空气环境质量总体比 2007 年有所好转。2008 年所监控的 16 个市、县、区中
3、,铜川、汉中、安康、商洛、兴平、三原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其他市、县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全省无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占污染负荷的 44.8;其次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分别占 36.3和 18.9,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为 87.8。10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范围在 82.298.4之间。其中,铜川、安康、商洛、汉中 4 个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达到 90以上;西安、渭南、咸阳、宝鸡、延安和榆林 6 个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达到 80以上。与 2007 年
4、相比,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上升 3.7 个百分点。10 个地级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平均为 2.01,同比下降 0.24。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二氧化氮变化不大。城市环境空气达到优良以上天数 单位:天年度 城市 西安 渭南 咸阳 铜川 延安 宝鸡 汉中 安康 商洛 榆林优良天数 294 287 303 296 283 311 322 354 341 2782007年优良率80.5 78.6 83.0 81.1 77.5 85.2 88.2 97.0 93.4 76.2 2(%)优良天数301 311 305 333 302 313 332 360
5、345 3122008年优良率(%)82.2 85.0 83.3 91.0 82.5 85.5 90.7 98.4 94.3 85.2 2、主要污染因子二氧化硫 2008年,16个市、县、区二氧化硫年均值范围为0.0190.100mg/m 3,平均为0.053mg/m3,与上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下降0.003 mg/m3,全省平均水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6个市、县、区中西安、宝鸡、铜川、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商洛、榆林、耀州区、三原县、兴平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06 mg/m 3),其他市、县、区超过二级标准。二氧化氮 2008年,16个市、县、区二氧化氮年均值范围为0.0170.08
6、5mg/m 3,平均为0.032mg/m3,除华阴市外,各市、县、区年均值全部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08mg/m 3)。与上年基本持平。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2008 年,16 个市、县、区中,10 个地级城市以及兴平市、韩城市监测可吸入颗粒物,耀州区、略阳县、三原县、华阴市监测总悬浮颗粒物。12个监测可吸入颗粒物的城市年均值范围为0.0570.118mg/m 3,平均为0.093 mg/m3,与上年相比,年均值下降0.012 mg/m3。12个城市中,商洛、安康、延安、汉中、铜川、兴平6城市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其他城市超过二级标准(0.10 mg/m 3)。4 个监测总悬浮
7、颗粒物的市、县、区年均值范围为 0.1860.266mg/m 3,平均为0.238mg/m3。除三原县外,其他市、县、区均超过二级年均值标准(0.20mg/m 3),与上年相比,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略有下降。降尘 2008年全省有13个市、县、区开展了降尘监测,均值范围为5.1427.35吨/平方公里月,平均为12.32吨/平方公里月,全省平均水平达到省控标准(18.0吨/平方公里月)。其中榆林、西安和延安超过省控标准(18吨/平方公里月),其他地区年均值均符合省控标准,污染较轻。与上年相比,降尘量下降1.10吨/平方公里月。2008 年陕西省各市、县、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示意图0.000.501
8、.001.502.002.503.003.504.00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榆林市耀州区三原县略阳县韩城市兴平市华阴市二 氧 化 硫 二 氧 化 氮 可 吸 入 颗 粒 物 ( 总 悬 浮 颗 粒 物 )综 合 指 数33、酸雨2008 年全省有 15 个市、县、区监测降水酸度,共采集雨样 835 个,检出酸雨样品 26 个,酸雨检出率 3.1,比上年(6.0%)下降 2.9 个百分点。降水 pH 均值为 6.34,较 2007 年(5.71)上升 0.63 个 pH,酸度降低,酸雨污染状况有所改善。2008 年有酸雨样品检出的地区有西安市、渭南市、韩城市、安康
9、市、略阳县,酸雨样品检出率分别为 3.0、17.8、2.2%、6.9%、3.5%。酸雨样品 PH 最小值为 4.37,出现在 1 月份渭南市监测站测点。酸雨检出地区较 2007 年增加两个(安康市、略阳县),其中渭南市污染最重,酸雨发生频率为 17.8%。4、汶川地震灾害对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汶川地震灾后一个月,我省除榆林外 9 个地市对空气环境质量开展了应急监测,监测结果表明:9 个地市空气质量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各城市空气质量与震前无显著变化。5、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 9706.4 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88.94 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8
10、0.66 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 8.28 万吨;烟尘排放量 27.56 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16.34 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 11.22 吨;氮氧化物排放量 47.73 万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41.87 万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 5.86 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 20.89 万吨。2008 年陕西省有酸雨发生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图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 酸 雨 频 率 %西 安 市 渭 南 市 安 康 市 韩 城 市 略 阳 县 市 、 县 名 称2008年 2007年4二、水环境1、水环境质量全省 6 大水系中,嘉陵江、汉江、丹江
11、水质优,延河、无定河水质轻度污染,渭河水质重度污染。11 条支流中,金陵河水质良好,榆溪河、黑河、沣河、沋河水质轻度污染,涝河、北洛河中度污染,其它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在 6 条主要河流上的 40 个监测断面、1862 公里控制河段中,符合相应功能水质要求的有 27 个断面,其长度占实测河流长度的 75.2%。类、类、类、类、类和劣类水体分别占监控河段的 8.2%、42.1%、12.7%、17.5%、1.1%和18.4%。河流的主要污染物质是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污染分担率分别为 31.13%、17.10%、7.59%、8.65%和 9.88%。02468101
12、2141618断 面 类 类 类 类 类 类2008年 2007年陕西省主要河流水质状况陕西省主要河流综合污染指数示意图2、主要河流水质渭河 水质污染依然严重。13 个监测断面中,类、类水质断面各 1 个, 类水质断面2 个,劣类水质断面 9 个。76.9%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符合水域功能的断面比上年减少了7.7%。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和化学需氧量。与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综 合 指 数渭 河 延 河 无 定 河 汉 江 丹 江 嘉 陵 江2008年 2007年52007 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
13、、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分别下降 42.0 %、 37.9 %、9.0%、36.1%、52.2 %。05101520253035林家村卧龙寺桥虢镇桥常兴桥兴平南营咸阳铁桥天江人渡耿镇桥新丰镇大桥沙王渡树园潼关吊桥mg/L 2008年 2007年 类 标 准 类 标 准 类 标 准渭河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沿程变化图 类 标 准0.020.040.060.080.0100.0120.0林家村卧龙寺桥虢镇桥常兴桥兴平南营咸阳铁桥天江人渡耿镇桥新丰镇大桥沙王渡树园潼关吊桥 类 标 准mg/L 2008年 2007年 类 标 准渭河化学需氧量浓度沿程变化图0.01.02.03.04.0
14、5.06.07.08.09.010.011.012.0林家村卧龙寺桥虢镇桥常兴桥兴平南营咸阳铁桥天江人渡耿镇桥新丰镇大桥沙王渡树园潼关吊桥mg/L 2008年 2007年 类 标 准 类 标 准 类 标 准渭河氨氮浓度沿程变化图延河 水质轻度污染,5 个监测断面中,4 个为类水质, 1 个为类水质。40%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化学需氧量。与 2007 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下降 9.2%,6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浓度分别上升 39.7%、50.5%、92.5%。无定河 水质轻度污染,2 个监测断面均为类水质,符合水域功能标准。与 2007 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下降 14.6
15、%,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上升 18.8%、56.0%。汉江 水质优,9 个监测断面中,1 个为类水质,7 个为类水质,1 个为类水质,均符合水域功能标准。与 2007 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下降16.1%、7.3%、3.1%。丹江 水质优,5 个监测断面中,2 个为类水质,1 个为类水质,2 个为类水质。20%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氨氮。与 2007 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下降 2.5%、8.6%、20.0%。嘉陵江 水质优,6 个监测断面中,5 个为类水质,1 个为类水质,均符合水域功能标准。与 2007 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
16、氨氮浓度别下降 14.5%、5.3%,化学需氧量上升 36.0%。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008 年全省 10 个地级以上城市对 27 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监测,水质总体良好,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水量达标率亦为 100%。74、自然灾害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2008 年 1 月、2 月份,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雨雪冰冻灾害,按环保部要求,我省渭南、2008 年主要河流省控断面水质状况8延安、宝鸡 3 个地市对 6 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开展了应急监测,结果表明,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汶川地震灾后一个月,我省除榆林外 9 个地市对 25 个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监测,水质监测结果表
17、明,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自然灾害没有造成我省水环境质量明显变化。5、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全省废水排放量为 10.49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4.85 亿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为5.64 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为 33.21 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 13.25 万吨,生活废水中化学需氧量 19.96 万吨。三、声环境1、区域环境噪声全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级别为较好,10 个设区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介于51.359.3 分贝之间,7 个城市声环境质量为较好,3 个城市平均等效声级超过 55 分贝,为轻度污染。2、功能区噪声开展监测的 12 个城市各类功
18、能区昼间噪声平均值超标 27.3%36.4%,夜间平均值超标18.2%58.3%,宝鸡、渭南、商洛和韩城 4 个城市各功能区噪声昼夜间全部达标,其他城市各功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昼间声环境质量好于夜间。3、道路交通噪声全省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 66.0 分贝,比上年下降 0.8 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好,道路交通噪声路段达标率为 95.5%。13 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介于 54.368.1 分贝之间,均低于 70 分贝的标准值,铜川、商洛、延安、榆林 4 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与上年相比改善较明显。四、固体废物2008 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6136.87 万吨,比上
19、年增加 12.0%;排放量为 26.24万吨,比上年减少 37.9%;综合利用量(含利用往年贮存量) 、贮存量、处置量分别为 2472.11万吨、1038.18 万吨、2616.77 万吨,分别占产生量的 40.3、16.9、42.6。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8.92 万吨,综合利用量、贮存量、处置量分别为 3.73 万吨、3.21 万吨、2.79 万吨。目前,陕西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中心、西安、渭南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已基本建成,汉中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正在建设。宝鸡、延安、商洛、榆林、安康等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五、生态环境保护2008 年,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
20、有突破性进展。我省有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审查委员会审查,报国务院待批。截至 2008 年底,我省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 51 个,占全省国土面积 5.08%,其中国家级 10 个,省级 34 个,市级 4 个,县级 3 个。此外,还编制完成了陕西省物种资源保护利用规划 , 陕西省鸟类编目等。太白、宜君、礼泉、宁陕县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截至 2008 年底,我省共有 6 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9个省级生态示范区;9 个陕西省环境优美乡镇;7 个省级生态村。2008 年,启动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编制
21、陕西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为全省农村环保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六、辐射环境全年共完成各种辐射监测 261 次,其中,电离辐射点位监测 174 次,电磁辐射点位监测 87次。获取现场监测数据 2776 个,结果显示我省 2008 年电离辐射环境质量状况与往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其监测值在正常范围波动,全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达标,全省辐射环境质量达标。措施与行动1、主要污染物减排继续实现双下降2008 年省委、省政府将节能减排列为重点考核指标,省政府先后出台陕西省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和陕西省 2008 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全省减排目标和考核责任。并在省政府节能减
22、排领导小组内设立省级污染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污染减排工作的具体领导。通过突出重点流域,推进化学需氧量工程减排,实施电力调度,推进火电二氧化硫减排,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结构调整减排,建设“三大体系” ,推进环境管理减排,继 2007 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首次实现下降以后,2008 年全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 2007 年削减 4.08%和 3.68%,均超额完成 3%的控制指标。根据以奖代补原则,安排资金 550 万元对减排工作突出的市区和企业予以了表彰奖励。2、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治理持续推进2008 年,我省继续推进“一山两水三大区块”重点区域、流
23、域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实效。依法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围绕贯彻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安排陕南三市开展了执法检查,检查中共出动检查人员 3200 多人次,关闭各类企业 53 家,纠正环境违法行为36 起。渭河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加快。继续实施“关、建、治”三大举措,综合运用工程、生物、激励等措施。新关闭造纸企业 10 户,化工等其他企业 20 户。渭河沿岸建成污水处理厂 15 座,在建污水处理厂 35 座,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 93.5 万吨。治理重点污染源 100 多个,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34 户。继续实施渭河生物治理工程,扩大了芦苇湿地种植面积,建成人工芦苇湿地 1780 亩,有效降解了排
24、入渭河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水质继续改善。监测结果表明,2008 年渭河干流的 13 个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由 2005 年 67.4 毫克/升下降到 38.9 毫克/升,下降幅度达 42.3%,平均达到类水质指标要求,水质有了较大程度改善。提升铜川水泥粉尘污染治理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省市统筹、关小建大、调整结构、拆立治旋”的要求,经过四年的努力,先后拆除立窑、湿法窑等生产线 39 条,淘汰产能420 万吨,建成新型干法生产线 2 条,在建 2 条,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5630 吨,粉尘 4.54 吨,收10到了产能提升、结构优化、环境改善的效果。铜川市 2008
25、 年优良天数达到 333 天,较 2007 年增加 37 天。深化陕北石油煤炭开发中的环境污染整治。按照“严格准入、淘汰落后、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路子,开展了清洁文明井场建设,关闭淘汰小电石、小铁合金、小焦化等落后产能,综合整治污染企业,2008 年新关闭小兰炭 101 户,产能 962 万吨,使 223 户兰炭企业在两年内全部关闭到位。延长石油集团的清洁文明井场突破 80%;长庆石油集团达到 100%,实现了建一个井场、还一片绿色、创建一个文明井场的目标。巩固韩城龙门地区环境治理成果。先后关闭 18 条焦化生产线,234 万吨产能;18 条水泥生产线,84.2 万吨产能;对 30 个项目按
26、循环经济理念组织对接,形成了 8 条产业链,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产业得到提升。3、严格环境执法以春季环保后督察、迎奥运环保大检查、促减排大检查及“回头看”检查为突破口,深入推动环保专项行动。全省出动环境执法人员 4.31 万人次,检查企业 1.49 万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 432 起,结案 408 起。全省 12369 环保举报电话接到群众投诉 7634 起,立案查处 7557起,结案 7521 起。全省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 135 个,其中省级 34 个、市级 23 个,县级 79 个,办结 123 个,追究当地政府、工作部门和相关企业责任人 21 名。有效遏制了环境违
27、法行为,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4、把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关口一是严把环境准入和总量控制关口。严格禁止不符合环境准入条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对没有污染排放总量指标的建设项目,坚持以新代老,关小建大,总量控制;对灾后重建项目、关系民生的建设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简化程序,加快审批,坚决兑现“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严格审批、强化验收”七项承诺。全年省内各级环保部门共审批环评文件 4572 个,其中编制报告书项目 401 个,编制报告表项目 1571 个,编制登记表项目 2599 个,投资总额 2
28、299 亿元。二是大力推进规划环评,从决策源头防范环境污染。把各级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作为重点,对未开展规划环评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暂缓受理园区内重大工业项目,省环保厅全年审查通过规划环评 8 个,从源头强化了环境管理,严防了环境风险。三是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和环境监理。全年对 99 个建设项目开展了试生产核查,对未能达到生产要求的 7 个项目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 86 个建设项目开展了环保竣工验收,48 个已批复环评文件的建设项目开展了环境工程监理。四是严肃查处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典型案件。重点查处了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环境污染问题、靖边采油厂采油废水乱排放问题、华能铜川电厂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等一批典型案件。5、全社会环保投入继续增加2008 年,中省财政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电力企业脱硫设施、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危险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资金 6.17 亿元(其中中央资金 2.5 亿元,省级,3.67 亿元) ,较上年增加 33.5%,实现历史性突破。在政府投入的拉动下,通过建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