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鉴宝”热播,如何对待娱乐化后的文物收藏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70-02 摘要:中央电视台 “鉴宝”栏目热播,引发出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其争论焦点为如何对待娱乐化后的文物收藏。在争论的背后,提高国民对文物的认识和保护,才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鉴宝;文物收藏;娱乐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鉴宝”栏目是一档介绍民间收藏的节目,最早是作为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在 2002 年元旦期间的特别节目奉献给观众的,播出以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就成为经济频道的收视冠军。于是,又经过了几个月摸索,经济频道在 2003 年 10 月
2、份全面改版之后正式推出,开播之后, “鉴宝”栏目不断创新形式,吸引了大批的电视观众,就是这个一周一播、看似受众群很小的节目,其开播仅 10 个月收视率就跻身子经济频道的前 3 位,其后一直保持着前 5 位的收视率。 “鉴宝”栏目主要有 3 个环节:藏宝展示、专家鉴定、价格竞猜。藏宝展示即是藏宝人拿着自己的宝物上台,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宝贝的具体模样,并自报出是何宝贝,宝贝的价值等;专家鉴定则为藏宝人把宝物拿给专家,专家判断出宝物的真伪,年代及2它所蕴含的价值等;价格竞猜是由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持宝人的自报价,然后是专家鉴定过后给出的市场参考价,其次是现场观众组成的几个方队在近
3、距离观察了藏宝之后给出的自己觉得合适的报价。价格竞猜贯穿整个节目始终,它也是最后节目中最扣人心弦的时刻揭示专家的市场参考价。 节目的定位是反映艺术品最新收藏动态、借助藏品探讨深厚文化底蕴、把握收藏投资理念、传递相关投资技巧与市场行情。有了这个定位,这种明显的把文物收藏“娱乐化”的做法,很多人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人说“鉴宝:让传统文化时尚起来”1,也有人对这个节目的目的和影响表现出了“鉴宝的鉴定位在对于价位的认识之上毫无意义”2的忧虑。认为“鉴宝:让传统文化时尚起来”的人觉得,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鉴宝”能够准确地把握受众需求的脉搏,采用不同的手段满足受众的需求,既保证了节目的知识性与权
4、威性,又能面向市场吸引大众,既给大众提供了一个轻松娱乐的时光,又为大众进行了一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担负起了自身的社会责任,为当前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这个节目是值得肯定的。认为“鉴宝的鉴定位在对于价位的认识之上毫无意义”的人则说这个栏目不是以挖掘“宝”的文化内涵为主旨,或者是以文化之“宝”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知识的普及教育为出发点,而是以“宝”的价格猜谜为娱乐的方式,调动了人们对于金钱的好奇,甚至是欲望。它的收视率正是建立在当代艺术市场的价格游戏这样的怪圈之上,将人们看不到的无形的买卖,演化为一种可视的方式。 “鉴宝”这一平台的实际意义,就3是把那些不为人知、或少为人知的私密
5、之“宝” ,公诸于众,透过人们对于官方媒体的公信力以及“专家”的迷信,将一定形态的物化的“宝”转化为一个数字,利益驱使下的这个节目是绝对不可取的,它造成的影响更是坏之又坏,甚至上升到对传统文化及文物收藏保护的危害等系列严重问题上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提出“鉴宝”栏目在特定的娱乐环境中表现出的不同方面,不禁发人深省。 “藏宝于国,施惠与民” , “藏宝于民,奉献国家” ,从远古延续而来的公、私收藏传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出于不同目的,不同的手段,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收藏者,如帝王将相、王官贵族、官僚富商、文人雅士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文物珍宝的收藏者、拥有者。汉唐
6、以前,藏品多为钟鼎、宝玉之类的重器,是神权、功勋、财富的象征。收藏群体多为氏族首领、天子诸侯之类的官家。唐宋以后,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收藏更多承载的是文化、艺术和修养,他们把收藏看作是有涵养的表现。建国以来很长的一段时期里, 出于保护文物等方面的考虑,文物的民间买卖被作为违法行为加以禁止。民间收藏长期得不到国家法律承认,缺乏规范和保护,处于尴尬的境地。2002 年 10 月 28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颁布, 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随即于 2003 年出台,才首次将我国民间收藏纳入了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事业之中,确立了民间收藏的合法地位。新颁布的文物保护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公民个人的祖
7、传文物指的是4公民先辈合理持有并传至后代的文物,属于公民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同时还规定,文物的所有者在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法继承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鉴宝”栏目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它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将散落在民间的收藏品展现出来,开了让民间文物收藏品以公共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先河。只是麻烦也接踵而至,操纵内幕被频频揭露,专家的鉴定结果让人不尽如意。内幕问题我不便多论,而在鉴定结果方面,张茹兰说过:“专家鉴定靠的都是以往的经验,判定出现错误也是难免的事。一些专家由于之前接触的文物众多,往往从文物的色、形、重、味等几个方面,就能大致上判定出文物出自哪个
8、朝代。但文物鉴定是一门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工作,鉴定者也不是一懂百懂。祖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文物也是百花齐放。历史文物具体到分类上,根本不能简单到像活动中仅有的书画、陶瓷和杂项三类。一个人的经历不同,也就决定着他对某些文物的具体看法不同。 ”3张茹兰还提醒广大文物爱好者:“专家对于文物鉴定的意见,往往只是代表着个人的学术观点,是不具有任何法律效益的。专家的鉴定只是一个参照,希望文物爱好者不要由于自己的收藏品经过某位专家鉴定后,得出的结论与自己预想中的不符,就觉得物品没有收藏价值了。文物只有真品与仿品之分,没有真品与假品之分。即便是仿造品,也是存在收藏价值的。 ”3黄其昌也强调一个观点:“鉴定只
9、是手段,鉴赏才是目的。 ” 对于一些对“鉴宝”栏目的出现持肯定态度的人,我觉得应该看到“鉴宝”栏目的两面性,不应该一味地吹嘘“鉴宝”栏目是一个跨时代5的产物,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收藏观念,让文物收藏不再是地下工作,也可以堂堂正正的摆在台面上,它的出现是一个里程碑似的作用。事实上没有这个必要,新生事物的考验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就如同国家需要实施什么新的政策,需要在某些地方搞试点一样,只有事物发展起来了,才能知道它的利与弊,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同 1978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鉴宝”栏目出现了,在它的影响没有大部分体现出来之时,不要随便下定论。
10、而对于一些对“鉴宝”栏目的出现持否定态度的人,甚至否定得有点极端的人,我在这里想说明,少了一个“鉴宝” ,一定也会有不同形式的“鉴宝”栏目出来,就算没有电视上的“鉴宝” ,一样会出现网络上的“鉴宝” 。一本网络小说鬼吹灯 ,将“盗墓”风潮一掀再掀,网络上与“收藏文物”相关的网页数不胜数。广电总局禁止公共投票选秀节目,的确是没了“超级女声” ,可还会有“快乐女声” ,禁止下去收效甚微,那为何不规划已有的行规?在信息高速化发展的今天,传统认识再不加以改变,只是一味地以传统认知来评论甚至阻止新生事物,而看到不如何将这种新生物以更完美的形态显现出来,这无疑与王绾劝谏秦始皇分封同性王一样,看不见郡县制的
11、优势,只知道仿效前朝,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巴菲特说过:“如果你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再奋力的奔跑也是没有用的。 ”尼尔?波兹曼说:“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 ”电视节目做出来了,它不可能不带有它的娱乐性质, “百家6讲坛”是如此, “鉴宝”更是如此,如果要将“鉴宝”里的宝物当作学术分析一样的分析,那它又怎么可能出现在电视节目上?电视节目有它的娱乐性和竞争性,没有政府会像赞助研究人员研究那样不求回报地赞助一档电视节目,电视节目没有它自己的竞争性,就谈不上生存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再用学术的帽子来压,是否有些不太合适
12、?不得不承认,因为“鉴宝”类型节目的推出,人们对文物的重视高于以前,不论他的收藏是出于什么目的,至少他不会像以前那样随意破坏文物,这对于文物的传承,也算是一大功劳,与其最后得到的是破瓦残片,不如在拍卖场上看到文物完整的保存,作为人类文明传承下来的共同的非可再生遗产,它能流传到今天已属不易,为何还要因为国家地界乃至一些可以避免的因素而让它成为我们子孙的遗憾呢? “鉴宝”节目的推出, “娱乐化”后的收藏,我认为这是时代发展必须会经历的一段,它在不一样的价格游戏背后,还能让更多人明白和知道收藏的意义。要想真不被价格游戏,就只能提高国民自身的素质,让国民认识到文物的利益背后,还有文物收藏的重要性和艰巨
13、性,而不是一味地宣扬做大节目,或者避重就轻地强制性取消和消极地避免这种形式出现,这样只可能带来更大的隐患。在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序言里也有过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它说“一定会有专家对这本书恨之入骨。因为它亵渎了文言文的庄重和古人的情操,因为它会误导一部分读者对古文的认识。但我们真希望他们知道,读者的智商远在他们的想象之上。至于误导,如果学生们都能像书中文章的作者,把古文和今文转化得炉火纯青似玩于股掌之间那,我们还有什么可担7心的呢。 ” “鉴宝”娱乐化的收藏是一种发展趋势,也使得我们应该更加正视如何对待民间文物收藏这一实质性的问题,只有正视了这个问题,才能将我们国家五千年文明传承下去,将藏品中所隐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充分地挖掘出来,我想这也是“鉴宝”栏目的初衷吧。 参考文献: 1申天红. “鉴宝”:让传统文化时尚起来J.中华新闻报, 2007 2陈履生. “鉴宝”的“鉴”定位在对于价位的认识之上毫无意义J. 文艺报,2005 3陈晶晶.鉴宝成热门 文物认知混乱却焦心 张廷皓代表建议修改文物保护法J.法制日报,2007 作者简介:秦澜珈,女,四川,1985 年 11 月出生,现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专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