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蛇吞象”方法论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提供了最好的时机。陷于经济困局中的众多海外品牌也看好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市场,纷纷主动抛出橄榄枝。在双方你情我愿的状况下,品牌对接硕果累累:雅戈尔与美国最大的西装制造商 Hart Schaffner Marx(HSM)签订了为期 20 年的代理合同,将其主打品牌“哈特?马克斯(Hart Schaffner Marx)”引入中国市场。波司登成功收购美国著名休闲服品牌 Rocawear(洛卡薇尔)在大中华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杉杉集团引进Tsmalto910 余个国际品牌,近期又与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签署了 ELLE 品牌再许可协
2、议 ,获得对 ELLE 商标和标识的使用权。皮鞋大户康奈集团在俄罗斯投资开设了一个工业园区,专门接纳从温州搬迁而去的皮鞋企业 海外品牌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并出现种种新的动向。据路透社报道,为夺回这个“注定要成为全球第一”的市场,全球顶级品牌正向中国市场投入大笔资金,与中国合作方争夺对品牌的控制。Burberry打算以 7000Z 英镑收购在中国的 50 家特许经营店,Polo Ralph Lauren已买回了中国分销权。品牌商加大直营力度收回代理权,引发与代理商纠纷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竞争激烈,海外品牌加快在二三线城市的布点。瑞士 BALLY 品牌商已在内蒙古呼和浩
3、特市等地开店。 2收购学什么 一些欧美一线品牌虽然陷入经营困局,但由于庞大的运营成本、品牌价值,对于中国服饰企业来说,并不是目前理想的收购对象。比较现实的是收购产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一批优质家族企业品牌。这些家族企业员工人数少,运营成本低。同时技术水平、研发能力高,具备国际品牌资质。中国企业买进这些海外品牌,不光是拥有一个洋品牌的名称那么简单,更大的收益还在于学习国际品牌运作模式、打开国际销售网络、吸收市场营销经验以及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等。并购完成后往往利用对方作为培训实践基地,用多种交流方式来提高中方技术与管理人员水平,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及融入国际经济循环的活动能力。 收购的
4、渠道 海外品牌纷纷赴中国“赶大集”的热潮,推动了对接平台、对接机构的大发展。 各种服务于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地协(商)会也纷纷组团出国找上门去。 日本在引进欧美品牌方面的成功在业界有目共睹,以中介代理著名的伊藤忠商社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中介机构,相信3不少以打造“中国的伊藤忠”为自己的终极梦想。以纺织起家的伊藤忠,主业涉及贸易及金融相关业务、项目投资等,不仅是目前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世界最大的纺织品销售商、世界著名的跨国集团、老牌全球五百强企业,还是亚洲最大的品牌代理商,代理的品牌多达 180 多个。杉杉集团国际品牌的引入,基本都由伊藤忠商社操刀。
5、 从 2006 年起,国内资历最老的品牌展会之一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在商务部的指导下,正式将定位调整为“海外品牌进入中国的平台,和国内自主品牌的推广和孵化基地” 。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定位在对接国际国内品牌的专业展会。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大连服博会办公室主任于建军说:“展会定位的调整主要是基于大连在国际城市中地位的提升。大连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通向世界的桥头堡和枢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行业都需要胸怀世界的大格局。大连具有承自俄罗斯、日本的历史渊源,造就了这座城市兼容并蓄的国际元素,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大连都具备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的实力。希望通过大连服博会几代人的努力使大连
6、能够做到媲美法国巴黎、意大利的米兰等城市。 ” 2006 年,经过多方论证,商务部给予展会全新定位,调整办展思路和方式,强化进口平台、展示窗口、自主品牌孵化基地的作用、丰富展会相关活动。 据介绍,2010 年大连服博会已经确定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 60 余家企业近 80 个品牌参展。展会在海外机构中已经产生了一定品牌效应,一些海外机构自去年起就开始关注4通过服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并经由展会的 IBAC 国际品牌代理中心具体运作在中国开设门店的品牌,在确信品牌都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之后,参加了今年的展会。国内品牌“艺之卉” 、 “太平鸟” 、 “鄂尔多斯” 、 “美
7、特斯?邦威” 、 “安踏” 、 “唐狮” 、 “思凡” 、 “耶莉娅” 、 “劲霸” 、 “创世”等本土品牌也将齐聚本届大连服博会,向世界展现民族自主品牌的魅力。 从展会经济的角度,这一全新定位选择了一个相对窄的定位,是新的尝试,同时也是挑战。为了服务转型后的新定位,主力、方在服务国际国内品牌对接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在意大利、西班牙设立办事处,服务于国内外客户;充分利用展会二十余年来积累的优势,汇集优质代理商,和众多大商场和实力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掌握着第一手市场资讯,根据需求不断调整办展思路和策略;为保证资源对接的专业性,提高服务水平,主办方推出了 IBAC(国际品牌代理中心)服务机构,网罗业界专业人才,以国际化运作模式,结合国内市场特点,不仅在展会期间,而是常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