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十年我的创业心路.doc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3486089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店十年我的创业心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开店十年我的创业心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开店十年我的创业心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开店十年我的创业心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开店十年我的创业心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开店十年我的创业心路作者:李明诚前言这是一位个体老板,开店十年的真实经历,开店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作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使你感同身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勤奋与智慧,丰富的开店经验,对有志于开店和创业的人,具有非常宝贵的借鉴作用!本书文笔流畅,阅读轻松,如沐春风,既是一本实用的开店宝典,又是一位坦诚相见的良师益友。作者开店十年体悟到的经验与教训,既增加你创业的信心和力量,也使你少走许多冤枉路,更快捷更务实地实现你的理想与梦想,让人生更踏实、更从容、更精彩!让你感动的,不只是作者开店的经历,更是其闪光的思想;读罢此书,相信你一定受益良多!目录01、拥有一家小店,开启财富之门02、以最快的

2、速度,销最好的时装03、红豆寄托情意,礼品传递祝福04、搬一个好市口,创一个转折点05、租书顾客盈门,友情天长地久06、书香伴随人生,苏绣妆点生活07、红花还需绿叶,磁卡酝酿商机08、远亲不如近邻,同行何必冤家09、电话卡手机卡,主力军生力军10、同行和平共处,退让海阔天空11、音乐陶冶情操,音像店空欢喜12、手机修理暴利,弟弟后来居上13、尝试电子商务,网上开店遇挫14、无意购置房产,错失赚钱良机15、三毛钱打长途,小话吧盈利丰16、炒股有如三赔,赔时赔钱赔心17、买个商铺养老,过程一波三折18、疲惫暂时休整,经营持续不断19、美丽从头开始,美容方兴未艾20、卖车与时俱进,老师经营有道21、

3、鱼行变成木行,偏僻也有黄金22、小偷防不胜防,防盗生意兴隆23、女孩身残志坚,电脑培训吃香24、假日经济兴起,商机无处不在25、连锁遍地开花,加盟擦亮眼睛26、修车铺不起眼,人辛苦赚钱乐27、创意带来效益,信心助你成功28、不能改变生活,那就改变自己29、送人一支玫瑰,芳香留驻心头30、把握创业机遇,谱写人生辉煌(附:本书稿已交予某出版社,将于近期出版发行.)1、拥有一家小店,开启财富之门开一家小店,也许很多人想过。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我们的日子,也能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滋润。我开过 10 余年的小店,开过服装店、书店、音像店,其中,开书店的时间最长,延续了 10 年。开店的经历,使我体味了生活

4、的酸甜苦辣,也多少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年来,开店的收入,是我家主要的经济来源,我家能脱贫致富,它是当仁不让的功臣。我很乐意把开店经历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心得体会,若能对你有所启发,我将深感欣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工作和创业,就是构建物质基础的途径。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要找一份好工作,简直比找对象还难。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另辟蹊径呢?“这扇门关着,你可以打开另一扇窗。 ”开店,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谋生,又能作为将来发展的根据地,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只要经营得当,养家糊口,或者实现小康,还是能做到的。这里说的,只是一般的小店,街头巷尾很多,不是投资上千万的酒吧、饭店之类大手笔。俗话说:“

5、小雨落成田。 ”小店生意不大,但能细水长流,聚沙成塔。不要小看了小生意,闻名中外的温州商人,不是以几分钱的钮扣和几角钱的打火机起家的吗?我们不必妄自菲薄,如今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想当初,是以推销塑料花,攒下的第一桶金,台湾富商王永庆,曾经也是个卖米郎。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他们身价百亿?退一步讲,开一家店,就算经营不利,也是“船小易掉头” ,进可攻,退可守,即便撤退也无妨,可以寻找新的方向。现在开一家小店,是轻而易举了,可是在 20 多年前,它需要的不仅是资本,还需要勇气。上世纪 80 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还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受人歧视,正经人是不屑为之的。那时,摆摊开店的人,大多是劳改回来

6、的,或是社会上游荡的二流子,当时工作好找,但没单位愿意要他们,他们要吃饭和生存,只能自力更生,在这种初始愿望的驱使下,他们开始了练摊生涯。倒卖服装,是他们首当其冲的选择。当时物资匮乏,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末期,市场经济刚刚萌芽,人们不习惯讨价还价,就是还价,也是羞羞答答的。要价多少,全凭摊主的良心了。这个价格是无序的,可想而知,利润空间有多大?当初的这批人,没过几年,大部分成了暴发户。当时还有个现象,姑娘找男朋友,不愿意找个体户,因为个体户不体面,另外,会让人说成是拜金女郎,品味庸俗。也有大胆的,不顾家人反对,嫁给财大气粗的个体户,吃“现成饭” ,尽管当时有点“众叛亲离”的窘迫,但若干年后,事实

7、证明,她们的眼光无比英明,成为小姐妹羡慕的对象。上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个体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补充,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得到了政策上的默认。个体经济有了“名份”,顿时掀起了一个高潮。这时开店的小老板,虽没前几年好赚钱,但生意还是不错。由于苏南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大量外来打工人员涌入,拉动了地方的消费,使得各式各样的小店,如雨后春笋地冒出来。不过,当时的服装店,卖的基本是大众服装,是相对低档的,因为农民刚脱贫,还没达到富裕,加上打工者普遍来自贫困地区,他们的工资有限,穿着方面,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对观赏性并不很在意。当时,我刚从代课老师,调到镇上的文化站。基层文化站的工作,相当清闲,

8、每天就是去管辖下的录像厅、游戏房、图书室,对帐收钱,登记在册。空闲时间,我喜欢写一点文章,在一些报刊发表。时间的宽裕,工作的悠闲,让我有些不安,我不想以看报喝茶,打发大好时光,我想利用空余,做点其它事情。我想到了开店,开一家服装店,但我在上班,没时间看店,我就想,请弟弟帮我照看店面。那会儿年轻,对生活充满希望,不怕输,想到了开店,马上就去做了。租的店面,36 平米,在老街上,中心小学的后面,不算闹市区。如果给店面市口分等级,我的店面算是丙级,虽不是很好,但也有优势。一般的店面,是私人的住房,破墙开的店,房租要一年或半年一次付清,我租的店面是公家的,他们每月来收一次,这样我就节约了开店成本,可以

9、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进货上。开店的本钱,我自己有 1500 元,父亲支援了 1500 元,一共就 3000 元。3000 元,现在不过是一个月的薪水,但当时是苏州地区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相当于我用一年的工资,来做开店的敲门砖。简单的装修,是我弟弟亲身做的,他本是做木工的,一手好活。星期天,我到常熟招商城批发了服装,购买了一些衣架,连夜把衣服挂好,准备正式营业了。我记得很清楚,开张那天,是 1993 年 10 月 8 日。当时我 23 岁。经营的品种,有服装、租书和塑封照片,兼卖一些小百货。既然有意开店,我就想合法经营,所以,在进货之前,就办好了工商营业执照,还有税务登记证。后来交税费时,记得营业税

10、是每月 180 元,工商管理费是一年 300 元。我把图书放在店里出租,是为了吸引人气,这没什么投资,我把家里的书架,直接搬到店里就行了。租书,尽管不能赚很多钱,但使我结识了不少朋友,间接地带动了其它方面的收入。我能果断地开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在我正式开店之前,已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那就是塑封照片。1990 年以来,我在当代青年杂志发表过几篇文章,当时在文章末尾处,留有作者的通讯地址,有热心的读者给我写信,我认识了一些笔友,其中,有位福建的笔友,给我寄来的照片,是塑封好的,这让我很惊奇,也灵光一闪。当时,第一批公民身份证,刚颁发不久,也是这样塑封好的,如果照片能这样塑封起来,不但美观,

11、而且不易褪色发黄,保存的时间更长,一定会深受欢迎的。福建的笔友,只说照片是照相馆给塑封的,但不知道哪儿有卖塑封机?我询问了苏州的许多照相馆,都没这种塑封机。那时还没普及互联网,信息查找远没今天便捷。有一天,我在单位看报时,在一张报纸的中缝,看到江苏宜兴有一家塑封机厂,出售几个型号的塑封机,我欣喜不已!打通了他们厂的电话,问清了他们的厂址,第二天,我就坐车去了宜兴,花了 1200 元,购买了一台塑封机,还有一箱封膜。这台塑封机,可以塑封 5 寸和 7 寸的照片,还能塑封名片。为了试探市场反应,了解人们是否喜爱塑封照片?我联系了镇上的女工住宅区,在他们门口,摆了个摊,在桌上放了几张塑封好的样照。人

12、们对塑封照片,非常感兴趣。我在住宅区只摆了两天摊,旗开得胜,拿着照片来塑封的打工妹,络绎不绝。她们出门在外打工,会拍很多照片,能塑封起来,既使照片看起来更漂亮,还易于保存,她们爱不释手。第一天,塑封了 350 多张,第二天塑封了 280 张,收费每张 1 元钱。如今的照相馆里,都有照片过塑服务,收费也很低廉,但在当时,这是新鲜玩意,人们见所未见,因此很受欢迎。初试牛刀,就小赚了一笔,让我充满了信心。我撤摊时,还有很多人打听什么时候再来?当我的服装店开业后,人们看到有塑封照片的服务,纷纷慕名前来。半年后,这里的照相馆才跟进,也有了照片塑封。我的图书,有言情、武侠,也有文学、医学、哲学、生活类,租

13、书的人挺多的,每天能租出去 100 本左右,每本每天收费两角。前来借书的人,有学生、工人、教师、商人,还有老人和干部。一回生,两回熟,彼此熟悉以后,也会攀谈几句,租书的人,会照顾我其它的生意,比如购买服装、塑封照片。小百货方面,影集、通讯录和音乐盒,很好卖的。当时的外企员工,胸前要别一个工作证,很多公司的胸卡,就是我塑封制作的。有家名片社和我挂钩,他承印的名片,拿到我店里来塑封。开店之初,流动资金的积累,主要来自于塑封生意;租书生意,用来应付日常开销;卖服装得到的利润,作为下次进货的周转,店里的服装也就越进越多。小店生存下来,接着考虑的,就是发展壮大了。2、以最快的速度,销最好的时装开店不久,

14、就到了年底。众所周知,年底是服装销售的旺季,全年一半左右的利润,就靠年底一个月来实现。平时生意清淡一些,就星期天的生意好些。每家店都加大了进货量,我也不例外。往常,我每个星期进一到二次货,每次进货 3000 元左右,有西装、西裤,毛衣、内衣、皮茄克(仿真皮的)等。进货的资金短缺,我借用了单位的数千元。我负责收帐,年终时的录像厅和游戏房,生意很好,一天收入上千元,我就临时借用一下,过几天就还上。当然,按规定这是不允许的。当时我店里的营业额,每天在一千元左右,在小镇的同行中,属于中等偏上。可能是性格原因,我做生意比较谨慎,也比较诚实,对进回来的服装,定价有自己的心理标准,绝不会漫天要价。当时流传一

15、句话:“苏州人,杀半价!”意思是说,如果你到苏州购物,要对店老板的开价,还掉一半的价钱,那店主还有利可图。这说的是摊店,不是指大商场,而且是说服装一类。我店里的商品,都有一个标价单,明码标价,顾客可以适当还价,但不能离谱。比如一件进价 40 元的服装,我标价 65 元,一件进价 80 元的西服,我标价 120 元。这个利润空间相对合理,顾客诚心要买,稍微还一点价,也能成交。让我吃惊的是,新开在我对面的一家服装店,那个定价让我目瞪口呆!一件进价 13 元的短衫,他们标价 85 元;一件进价 25 元的混纺毛线衣,他们开价 125 元。人们不知道内情,另则购物不太理性,对服装面料的鉴别能力差,被他

16、们花言巧语,蒙了不少人。我是不屑于这么做的,这会做断生意,我宁愿每样少挣一点,也不会干“温柔一刀”的事。顾客买得称心,信任我,下次还会来,我要做的是长久的生意,要让过路客,变成回头客,我的生意,才能细水长流。记者需要有新闻嗅觉,开店也需要有一定的商业敏感。我在单位没事时会看报,但不纯粹是消遣,还很留意商业信息,我自己也订阅报刊,其中有份苏州消费报 ,对我的启发很大。我在该报头版,曾经发表过一篇打工在苏州 ,还发过一些豆腐块文章,对它很有感情,看得也很仔细。我关注报纸上流行服饰的资讯,闻风而动,服装的新款方面,尽可能做到领先一步。开服装店,会进和会卖,关乎小店的命运。开店伊始,我在进货方面,曾三

17、次走在了同行前列。第一是苏州真丝围巾的销售,我店里的丝巾销售,是镇上销量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上的丝巾,一是尺寸小,是小丝巾;二是假冒的,不是真丝。我的进货渠道和他们不同,不是从市场拿的货,而是直接从苏州的丝巾厂进货,一是保证面料质量,货真价实;二是尺寸大,开幅有 115cm,接近于正方形,有一张方桌那么大。丝巾上还有绣花,感觉柔软滑爽,美观大方,平添了几份妩媚,深得顾客青睐。冬天气温低,打工妹几乎人人要买围巾,有的还要寄回家去。我所在的小镇,是个有名的江南古镇,当时旅游还没开发,游客并不多,当女游客看到我店里的丝巾,如获至宝,不买几条是不甘心的。一个冬天,我卖掉 600 条丝巾,每条纯利 5

18、元,一共挣了 3000 元。第二是白色的牛仔裤,也是我第一个进的货。原先流行的是海青色的牛仔服和牛仔裤,这年冬天,我在市场进货时,偶然看到有批发白色牛仔裤,比较新颖,就进了几条回来,没想当晚就卖掉了,深受女孩子的喜爱。第二天,我又进了 20 条,没几天又卖完了。接着再去进时,大家一涌而上,家家都进了货,销售就进入平缓期。随后,又出现了背带牛仔裤,又是一阵风。你有我有大家有,过一阵,销路就差了。我有几条没卖完,来年春天,有个美术学院的师生,来水乡写生,几位学生逛到我店里,看到那几条背带牛仔裤,喜形于色,当宝贝一样买走了。第三是纯棉的休闲球裤,是单独穿的那种球裤,比套装上的球裤质地要好。我看到有报

19、道说,上海和苏州,这种纯棉的球裤,特别是红色和蓝色的,非常的流行,成为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我想,这股风潮,迟早会刮到我们小镇。小年夜的前一天,我转遍了常熟招商城,只找到一家有批发这种球裤,批发价是 21 元,零售价是 28 元,各城市统一价。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了 22 条,没想到,回来一挂出来,中学生和上班族,特别喜欢,一个晚上就卖光了。小年夜,我再次来到招商城,又进了 40 条。常熟招商城的批发商,大多是浙江人,他们要回去过年,到正月十五才回来,如果在年前不备好货源,春节就进不到货了。第二次进回的 40 条休闲裤,两天也卖完了,其中还有顺手牵羊的,因为其它店里没货,就我独家经营,一下围

20、上来的人多,我看不过来,有的就没收到钱。后来,我注意到,某些服饰的流行,和港台剧有关,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穿着,很可能引领一时的服饰潮流,比如背带裤、旗袍、唐装、超短裙等。春节过后,我盘算了一下,开了几个月的店,尽管生意不错,但手头并没余钱,因为挣到的钱,又投入到经营当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期待在不断的流通中,产生效益。我开店时,投入本钱 3000 元,现在起码增值了几倍,虽然增加的只是货物,但卖了就是钱,我还是感到很高兴。开店第一年,只要不亏本,我就能承受,能盈利,那是意外之喜了。到 94 年的 10 月,我开店刚好一年,大约挣了一万元,这是纯利,是去掉房租、税费和日常开销后的利润,这是我挣到

21、的前所未有的一笔“巨款” ,我很欣慰,也很快乐。如果不是开店,只是上班,以当时的年薪算,三年不吃不用,也不过一万元。开店收获的不仅是钱,还丰富了人生的经验。94 年 11 月,我的儿子 1 周岁时,感染了细菌性痢疾,在儿童医院住了半个月,花了两千多元的医药费。由于要在医院陪护儿子,暂时把店打烊了。这中断的一段时间,影响了后来的经营,但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亲情永远比挣钱更重要。我是新开店,没有人引导,靠着信心和诚信,努力想把店开好,有些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经验不足,就可能处理不当,导致后遗症。开店的利润,来自于销售,其实,影响利润的,还有库存积压。如果库存多,就会影响资金周转,如果积压多,原

22、先的利润,很可能让积压抵消了。94 年夏天,就出现卖不掉后撤架的服装,当时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比如一种衬衫,进了 5 件,很好卖,一天卖掉 3件,第二次进货,我就可能加大进货量,进 8 件,然而,随后的销量并不乐观,过了一个星期,就是亏本处理,也没人要了。服饰的流行周期短,变化快,不见好就收,就会出现滞销。进得多,卖得多,积压也多,我不知该怎么办?到 95 年初夏,库存服装有好几千元。人们的审美观已有改变,过时服装,就是打折出售,打工妹也不会贪便宜买了,这几千元货物,其实也就是钱,基本打水漂了。后来,我才明白过来,卖服装要灵活机变,不能因循守旧,这次进 5 件卖掉,下次不要进了,应当换别的新

23、款式,就是添货,最多进一二件,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积压。可惜我当时不懂这个呀。时装不是大米,大米今年卖不完,明年还能卖,时装要是变成旧装,送给顾客,他们也不一定要,还嫌占地方呢。所以,在出现滞销的苗头时,要当机立断,及时处理,亏本也要出手,总比压在手里好。店越来越多了,有的服装店,在走中档和高档的路线。常熟招商城的服装,基本是大众化的,做工不是很精致,有的店老板,就去无锡、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进货,面料和款式新,价格卖得起。生活条件不错的人,或是穿着有品位的人,会选购这类中、高档的服饰。为了淘到最新款的服饰,有的远赴武汉的汉正街、辽宁的海城、福建的石狮等地进货。对时装的审美眼光,我比不上那些漂亮的

24、女老板,时装的流行期短,10 天前进的时装,很快会变成昨日黄花,无人欣赏,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有点吃不消。我的心里,萌生了转行的念头。照相馆有了塑封业务,他们比我更便利,我的塑封生意就冷清了。租书生意在稳步发展,但挣到的钱,几乎都投到服装方面了。95年的服装生意,有点温吞水的模样,热不起来,活钱被套,变成半死不活的。我有自知之明,经营服装不是我的长项,我要适时转向。在观察和思考中,我想到了一个主意,我要努力站在这个新启点上,发挥我的才能。我的新想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我有信心尝试,成功与失败,我不能左右,但只要我试了,就会有希望的曙光!就像一只大雁,如果它不去振翅试飞,如何知道天空的广袤?如

25、何知道自己还能翱翔?3、红豆寄托情意,礼品传递祝福商家都知道“顾客是上帝”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表面文章,是空头支票,是在忽悠顾客。有没有上帝?不知道。上帝的待遇是什么?不知道。那个“最终解释权” ,还不是掌握在商家手里?顾客和商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喜欢把顾客当朋友,在平等友好的层面上,进行买卖和沟通。我向他们推销商品,他们到我店里选购物品,初始愿望是一致的,都希望生意成交,合作愉快。生意不成交情在,如果你没买东西,没关系,欢迎下次再来,我不会冷眼相向,更不会冷嘲热讽。招呼顾客,要讲究一点小技巧。顾客进店,你笑脸相迎,但不必过于热情,先让他们站稳脚跟。你要是急于上前,他们只能仓促应答:“

26、我随便看看。 ”其结果,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还有,你第一声招呼,尽量不要说“要不要买东西?”从理论上说,这句问话,会有一半人回答“不” ,还有的默然不语,转身走人。我们要说:“请问您想买什么?”这是一个选择句,除非他不想买东西,或是你店里没他要买的东西,否则,成功的概率很高,因为,他要么直接告诉你想买什么,要么说“我先看看” ,前提是他要买东西,至于想买什么?那就看他的选择了。小百货虽小,很不起眼,但利润很高。一支圆珠笔,进价三角,售价至少一元;一本通讯录,进价五角,可以卖三元;还有笔记薄、影集、音乐盒等,利润都在 100%以上。小店里兼营一些小百货,能拾遗补缺,多少有些收益。你可

27、以根据顾客需要,添加东西,调整布局,这些小东西,成本低,占的地方小,但吸引人气,甚至,有时会出现喧宾夺主,兼营品种升级为主营项目。现在的社会上, “二奶”升格为正夫人,并不少见啊。这是 1995 年时的服装店,当时大家普遍采用的,是多种经营的模式,这种经营方式,在今天做大做精的形势下,就显得落伍了。如今的服装店,追求的是大、专、精大就是大卖场,品种齐全;专就是专卖店,做品牌服饰;精就是精品店,经营高档服饰。由于投入的本钱和经营理念不同,我们只能量力而行。开店,有点像守株待兔,你守在店里,等待顾客上门。开服装店,不仅要守在店里,还需关心当前的流行款式,研究下一季的服饰潮流,掌握流行色彩和时尚风格

28、,是嫩黄还是浅绿?是花哨还是简约?要心中有数,订阅上海电视 、时装之类的杂志,也许会有帮助。95 年春节过后,我已感觉自己不适合开服装店,一个人做事,和性格也有关系,我是一个不喜欢赶时髦的人,要是开一个时装店,难免会和时尚脱节。我在考虑新的经营项目,以便扭转劳而无功的局面。相对稳定的租书,我增加了一些投入,每个星期,去新华书店批发部,添二三百元的新书。当时的购书渠道,主要是新华书店,书店里是原价销售的,批发部以七折供应,但要出示书店的营业执照,还有文化局发的图书经营许可证。我有营业执照,但租书只是兼营,没去办许可证,我在文化站工作,就以文化站图书室的名义,在批发部进书。另一个购书渠道,是市内的

29、一家古旧书店,一般是五折,有时能淘到不少好书。几年后,苏州开了一家文化市场,批发图书就方便多了。95 年 6 月,我从文化站辞职了。辞职的原因有两个:一、帮我看店的弟弟,想再去做木工,当时木工的工钱,一天是 45 元,而我店里一天的纯利还没这么多,他想离开,那我必须自己看店了,我想,花在开店方面的精力多一些,努力把小店开好;二、当时的电子游戏房生意很火,我有位同学想做,他找到我,要我帮忙办理经营执照,我碍于情面,帮他把许可证办了下来,这事没经过文化站的领导,我“越权”了,领导对我有意见,我自知有过错,就引咎辞职了。需要说明的是,我帮同学办证,没有从中牟取一分钱私利。同学在随后十多年里,一直从事

30、游戏机生意,后来还涉足赌博机,远到山东、安徽、上海等地开展业务,赚到不少钱,只是,他把攒到的钱都乱花掉了。早在 95 年 2 月,我就在尝试新的项目,和塑封照片一样,也是由于朋友的启发。一首歌中唱道:“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事实的确如此。有位笔友寄给我一个包裹,里面有 200 颗红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红豆,那鲜红、晶莹的相思红豆,历来是传递情意的信物,唐朝诗人王维的相思诗,传诵千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台湾的琼瑶阿姨,写过一颗红豆的小说,感动了无数男女。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是听说过红豆,却很少有人见过它,拥有它的人就更少了。我隐隐感觉,这小小的红豆,蕴含着无穷的商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