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说课稿.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86701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泪珠与珍珠说课稿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泪珠与珍珠安排在第三册第三单元,高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第三单元则重点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并由此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环节在高中三个阶段的培养训练中,尤为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教学理念设计 (1)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将教师职能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2)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散文的人文性特征,让学生通过阅读散文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补充提供较丰富的相关资料,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教学目标的确立 2泪珠与珍

2、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以泪珠为事物线索,讲述自己对人生对亲情的切身感受。文章结尾借说“观音流泪“耶酥滴血“,表达了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即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人的精神境界也会随着提高。这样,泪珠就会变成晶莹剔透的珍珠。文章说到了人情、人性和人道。根据新课标制定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我拟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感情和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2) 能力目标:挖掘文章的哲理内涵,培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通过体味细腻温婉充满韵味的散文语言,培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合作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

3、情感目标:认识忧患痛楚能提高人的境界的道理,培养达观淡然的生活态度,以达到关爱众生、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 (1) 体味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 (2) 理解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各种泪水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体味作者对忧患与痛苦、亲情与人生的探询和评判。 4 教学方法 3(1) 四步教学法。(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并围绕“泪“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挖掘“泪“的内涵,最终把握并深化文章中心。 (3) 鼓励个性,肯定创新。 (4) 朗读方法:跳读法、齐读法、个读法。 5 教学过程 (1) 导入 有人说,会

4、流泪的人,是高尚的人。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借泪咏出他们高尚的人生追求。有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忧民之泪,有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吟之泪,有韦应物的“一曲高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的送别之泪。当代歌手也曾深情演绎英雄泪、铁窗泪、孤星泪。而台湾女作家琦君独辟蹊径,从纷繁多姿的泪水中领悟了人生要义。 (2) 作者介绍 琦君,女,台湾著名作家,1918 年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1949 年离开大陆,奔赴台湾,后移居美国新泽西洲,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本文作于 1988 年,选自琦君自选集 ,略有删节。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一直没能回祖国大陆。琦君的作品兼散文及小说两类,而以散

5、文的成就为大。多次荣获文学大奖,著有泪珠与珍珠 、 桔子红了 、 琴4心等作品。有人评论其散文不是浓妆艳抹的贵妇,也不是粗服乱头的村妇,而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这就道出了琦君温润婉约的写作风格。分析:通过介绍作者的经历,让学生对琦君的思乡情怀有一个初步认识。 (3) 整体感知、具体研习 预习时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泪珠的描写贯穿全文,文章写了哪些泪珠?请学生快速的阅读文章并回答。老师明确。 书中泪、思乡泪、亲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 分析:这个问题把线索物“泪“作为突破口,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前面的几种泪水较容易,后面较难的语段可让学生朗读体味情感,老师适当点拨。提示:按写作顺序寻找,抓

6、住关键词语。 如果说文中有一根红丝线把六种泪珠串起来了。看看课文,是哪一句?哪一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呢?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学生集体回答) 这句话串起了六种眼泪,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形散神聚。 分析: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在主旨句的牵引下,体会文章主题。同时也抓住了散文的特点。 第一种泪水中,马区夫人的话,冰心的话,白杜的诗的含义是什么?并找出能体现作者当时情感的句子。 分析:前一问意在理解文中的诗句,并初步接触“泪“的本质。后一5问意在引出下文: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后,才能理解泪水的深刻含义。提示:结合上下文,先理解关键性的词语。特别强调,学生易把白居易的诗理解

7、成爱情诗,表达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苦闷。老师应作正确引导,理解偏颇的可能拖延时间。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对泪水有深刻的理解呢?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分析:这个问题承上启下,引出 5-10 节作者对人生忧患的体验。 学生大声阅读这 6 节,体会语句中饱含的情感,谈一谈自己对哪种眼泪感受最深或提出不理解的语句。 分析:此问意在通过学生讨论,解决难懂语句,体味人间亲情,并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奋斗泪中,作者通过阿拉伯的故事巧妙地把泪珠与珍珠联系起来,借此问学生:泪珠与珍珠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补充琦君自己的话,让学生对此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8、。(我相信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就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 分析:这一问意在探询“泪“的生活内涵,体会生活真谛。即蕴涵着人间真、善、美高尚情感的泪珠就是世上最宝贵的珍珠。如果有不同的见解,只要是正面的,都予以肯定。 点读最后三节,思考:少年时代的作者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忧患之后,对泪水的认识也深刻的多了,作者已从泪水中探询到人间亲情的真谛,也已体悟到人生的境界。文章写到这里就可6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感恩泪与慈悲泪呢? 分析:这个问题意在说明饱经忧患的作者已拥有一颗温和、宽厚的心,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世上

9、的一切。这里的泪水并非为一己之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诚而流。它已远远超过了人间个人亲情,是一种普天之爱,是至高无上的泪水。文章从书中泪、小我的泪写到大我的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这时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也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文章的主题也随着升华了。 6 总结全文 在文中,作者层层递进为我们昭示着三种境界: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至纯,识尽愁滋味的至真,拥有超越自我慈悲情怀的至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贯穿三个境界。它代表了琦君 10 年的人生感悟。是的,一个人的泪水代表的不仅仅是委屈,也绝不仅仅是激动,而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象征着个体对忧患意识和苦痛价值的

10、体味,象征着每个人对人生真谛的探询。随着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便懂得: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理解泪水蕴含的深刻含义。所有的人生体验,无论是骨肉分离的泪、怜子之情的泪,还是生命奋斗的艰辛之泪、不为一己悲欢的慈悲与感恩真情的泪,它们都与“痛苦、悲凄“紧密相连,但都包含着人生高尚的情感。这泪珠使我们眼睛更清澈,使我们心灵更明净与温厚。这泪珠,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真、善、美的化身,正像珍珠一样凄厉而华贵! 77 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提问:从中我们体悟到一种怎样的生活哲理,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的人生? (心怀感恩的心,生命因此而美丽。) 结束语: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上路吧,我真诚地祝愿,我们每一个人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一份温厚的情,去构建和谐与美好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