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瑞典的中国趣味与中国宫的建造.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7241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世纪瑞典的中国趣味与中国宫的建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8世纪瑞典的中国趣味与中国宫的建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8世纪瑞典的中国趣味与中国宫的建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8世纪瑞典的中国趣味与中国宫的建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8世纪瑞典的中国趣味与中国宫的建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8 世纪瑞典的中国趣味与中国宫的建造摘 要18 世纪欧洲各国流行的中国趣味表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时尚的各个方面。1753 年,瑞典国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区的王家花园中建造了世界闻名的中国宫(ChinesePavilion),作为送给王后的生曰礼物,中国宫的建造过程、开幕仪式、建筑风格、室内装饰等各方面,在在体现出 18 世纪欧洲中国趣味的旨趣和特点,正是中国趣味时尚的最佳表现。这座中国宫一直保存至今,成为 18 世纪瑞典“中国趣味”的重要标本及欧洲中国式造园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中瑞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史迹。 关键词瑞典中国宫 中国趣味 建筑风格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K532 文献标识码A 文

2、章编号 10007326(2010)02012907 18 世纪欧洲出现了被称为“中国趣味”(Chinoiserie)的社会风尚,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近郊王后岛上王家宫苑中的“中国宫” ,便是 18 世纪中期瑞典社会“中国趣味”的典型代表。这座“中国宫”初建于 1753年,后于 1763 年重建,是瑞典国王阿道夫,弗里德里克(Adolf Frederik)送给王后露维莎,尤里卡(Lovisa Ulrika)的生日礼物。其建造过程、开幕仪式、建筑风格、室内装饰等各方面,在在体现出 18 世纪欧洲中国趣味的旨趣和特点, “至今仍是 18 世纪中期建造的欧洲最漂亮、2保持最好的中国趣味的样本” ,成为

3、清代中瑞文化交流的重要史迹,也是18 世纪欧洲中国式造园手段的典范之作。 一、瑞典中国宫建造的时代 从 17 世纪中叶起,中国的瓷器、漆器、丝织物、家具、屏风、壁纸、扇子等,越来越多地被欧洲各国商船运到欧洲。这些物品“以淡色的瓷器,色彩飘逸的闪光丝绸的美化的表现形式,在温文尔雅的十八世纪欧洲社会之前,揭露了一个他们乐观地早已在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闪现于江西瓷器的绚烂彩色、福建丝绸的雾绡轻裾背后的南部中国的柔和多变的文化。激发了欧洲社会的喜爱和向慕” ,促使 18 世纪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对中国事物的热爱。这种时尚体现在室内装饰、家具、纺织品、园林设计等诸多方面,表现出“奇异的欧洲化理解”的

4、中国风格, ”被学者们称为“中国趣味” 。中国物品的造型样式、颜色、装饰图案和设计原理令欧洲耳目一新,其中蕴涵的新观念和新形象影响了欧洲人的艺术追求,促使了艺术上洛可可风格的形成。虽然学者们认为洛可可风格的出现取决于欧洲艺术本身发展的规律和特定的历史背景,但中国艺术的影响毫无疑问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趣味从法国开始,很快蔓延到其他欧洲各国。18 世纪初以来的欧洲各国宫廷和贵族阶层深受法国影响,对中国物品和艺术风格趋之若鹜。但在建筑艺术方面,德国宫廷和贵族们却走在法国之前,德国学者利奇温指出:“在建筑艺术方面,发展的情况就颇有不同。法国的建筑3即使在罗柯柯最昌盛的时代,仍保持其建筑形式上的庄

5、严和刻板。虽然有丰富的装璜,亦不能减削其行列之齐整。罗柯柯虽然被称为法国的特式,但在此点上,最初的成功出现在德国。 ”18 世纪中叶,德国王公贵族以及天主教大主教们兴起了一股建造中国式建筑的风气,在自己的宫廷苑囿中建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亭榭和屋宇,实际上混合了中西不同的元素和风格。德国洛可可时代“最动人的建筑之一” 。便是易北河畔按照中国建筑模式建造起来的彼尔尼兹宫(Pillnitz),该宫使用中国式屋顶,主体建筑旁边有扁平狭长的凉亭,体现出中国离宫别苑的特色,其门廊和上楣柱上绘制着中国人物。与彼尔尼兹宫最相称的建筑是建于 1715-1717年的德累斯顿的“日本宫” ,原名“荷兰宫” ,根据荷兰人

6、的建筑思想建造,很多中国因素是荷兰传来的,建筑虽被名为日本宫,但使用了中国式拱形屋顶,极佳地体现出中国趣味。1754 年波茨坦附近山苏栖(Sarts-Souei)花园中建造了“日本亭” ,被认为是仿造中国凉亭最成功的例子。1773 年腓特烈大王在波茨坦附近柏尔维第尔(Belvedere)建造了一间“龙舍”(Dragon Cottage),也是仿照中国塔而建造的。波茨坦附近的斯滕(Stern)还有 1714 年建造的猎亭,其檐牙伸出外面一米长,檐下有木衬托边缘,被远东建筑界称为飞檐,这是仿效中国的另一种形式,显然是把中国木制建筑的形式应用到欧洲石料建筑上。喜欢乘坐中国轿子四处巡视的科隆大主教克勒

7、芒斯,奥古斯都(Clemens August)在布吕尔城堡建造了“中国房” 。此外,德国的慕尼黑、勃兰登堡等地也有仿照中国式样的建筑,这些建筑物里还装饰和陈列了大量中国美术品和器物,是宫廷和贵族们生活?忌械闹匾?内容, “任何行乐园圃如无中国亭榭,就不敢4以时髦自居。 ” 瑞典王室与德国有着密切的联系,1751 年,阿道夫?弗里德里克登上瑞典王位,王后露维莎?尤里卡就来自普鲁士。这位王后一直与祖国保持密切联系,对德国各地建造的中国式建筑和中国物品非常熟悉。王后热心文化学术,对中国文化艺术也有着浓厚兴趣,与法国文化界保持着密切联系, 18 世纪 30 年代之后,随着瑞典东印度公司的成立,中国物品

8、和文化通过贸易渠道可以直接进入瑞典社会,开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瑞典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阿道夫,弗里德里克国王为了给妻子一个惊喜,就精心策划建造中国宫的秘密计划,作为王后 33 岁的生日礼物。二、异国情调的开幕礼 1753 年 7 月 24 日,瑞典国王在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外皇后岛上的王家花园德诺丁尔摩(Drot, tingholm)为王后举行生日庆典,并把一座秘密建造的中国宫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他根据当时欧洲的社会时尚,按照当时流行的中国式样,精心策划了极具异国情调的中国式盛大开幕仪式。瑞典中国宫别出心裁的首次亮相方式,也为 18 世纪欧洲的中国趣味添上了令人回味的一笔。 早在 17

9、世纪末,在崇尚中国趣味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带领下,法国王室就开始流行中国服装。路易十四本人曾经在 1667 年的某祭典中化妆5成中国人。1670 年凡尔赛宫建成之后,法国王室经常在这里举办东方情调的化妆舞会,参加者身着中国式刺绣服装,王家乐队用笙、笛、锣等中国乐器演奏音乐,路易十四时代,王公贵族们身着中国服装出席盛典来体现自己的卓尔不凡,以异国情调来表现其特殊地位。中国式化妆舞会很快在欧洲其他国家流行起来,轻歌剧和喜剧中也经常出现中国人物和情节。 瑞典王室是法国宫廷文化的追随者。瑞典中国宫的开幕式便以“中国服饰” 、 “中国人物”和“中国情节”为主要手段,创造出浓浓的异国情调。开幕式从凌晨一直持

10、续到夜晚,热闹场面,新奇迷人,使中国宫真正成为“一方乐土” 。瑞典王后在经历了梦幻般的仪式后,激动不已,在 7 月 27 日写给母亲的信中仍然可以看出她的快乐和惊喜:“我吃惊地突然看到一个真正的神话世界。一个近卫兵穿着中国服装,陛下的两位侍从武官则扮成满清武官的样子。近卫兵表演中国兵操。我的长子穿得像个巾国王子一样在亭子的人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 ”“在我们浏览完所有这些 美妙的东西之后,国王安排了一场中国的芭蕾表演,在土耳其(janitschar)音乐的伴奏下表演。晚餐时分,整个建筑都灯火通明,后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 尽管所有这些都是按照瑞典人的想象来

11、进行的,但他们认真地进行中国式军队操练、乐队表演和芭蕾舞演出,以及王子和随从的中国式装扮,一招一式中所蕴含的意味,已经远远超过动作和服饰本身,其间所反映出的新意,使仪式每个环节都体现着欧洲时尚的中国趣味。中国成为“折射这个时代的快乐气氛和对快乐之追求的一滴水珠,因为它遥远6而在传说中是一方乐土。 ” 三、中西混合的建筑风格 瑞典国王阿道夫?弗里德里克很早便开始筹划这座梦幻般的中国宫。首先他派人前往德国寻求建筑有关的资料,一封 1753 年 5 月 4 日奥洛夫,塞尔苏斯(OlofCelsius)写给德国东部卡塞尔王家管家和图书馆馆长约翰,阿肯霍兹(Johan Arckenholtz)的信中说国

12、王最近任命了卡尔?科隆斯泰(Carl Cronstedt)为首席监督官。计划在乌瑞克斯塔尔(Ulriksdal)建造一个“中国式样的房子” 以取悦王后,因此卡尔,科隆斯泰希望能够获得卡塞尔中国房子的设计图。瑞典国家博物馆的档案里现在还保留同一个建筑物的两幅建筑图纸,虽然我们不清楚这是否是卡塞尔中国房子的设计图,但从图纸上丰富的中国趣味装饰风格看,则属于德国建筑。尽管中国宫最后并没有建造在乌瑞克斯塔尔,但仍表明卡尔,科隆斯泰曾收集过德国的建筑图纸,作为在瑞典建造中国式建筑的样本。 现在留存着最初中国宫的两个图纸。第一个图纸并没有实施,但它体现出中国宫最早的设计类型和风格。这个图纸表明建筑最初是简

13、单木制结构,建筑中央是一个门厅,门厅每边一个稍大的房间,通往两个小的陈列室。内部装饰使用了诸如雕刻的塔式屋顶、雕刻着棕榈树和龙头的墙角等中国趣味的物品,色调是红色仿格子式样等。第二份图纸才是真正付诸建造的中国宫,建筑也是木制的,只有一个大房间和四个陈列室,后来加上了两个小亭子,每个亭子里有一间房。两个图纸不同之处7主要在于建筑物的长度和中间部分,还包括一些装饰细节。根据图纸可知中国宫墙壁上计划要“覆盖红色的编织物” ,周围环境是淡绿色的,角落里有涂成绿色和银色的棕榈树干,屋顶“覆盖黄色的帆布,用蓝色装饰物和大流苏装饰着彩带” ,这样可以产生一种明暗波动起伏的效果,宫殿末端的球状物和彩旗也可强化

14、华丽的装饰效果,中央部分放着塑有一只鸟的大香炉。 在国王的直接推动下,由卡尔?科隆斯泰设计监制的第一座中国宫最终于 1753 年 7 月建造完成,用船运到皇后岛后竖立起来。瑞典王家档案收藏了一份简短的描叙,这是现在能够找到的关于最初中国宫内外情形的最好纪录,全录如下: 在凉亭对面的花园左边,栏杆中有一道门,修建了一条大约 200 码长的新道路从这道门穿过树林,通向一个地方,这里建造了一所包括一间大厅和四个房间的建筑,两个亭子,每个亭子里有一间房。房子是木制的,房子外部低层镶板是灰色的,上部是红色格子状的东西。房子转角都有着装饰物,与房子一样高的地方是涂成灰色和银色的棕榈树。锡制屋顶上覆盖着黄色

15、帐篷,以环连接,上面镶着穗子等装饰物。另外两个亭子不一样,主楼大厅墙壁是银色的,椅子是其他颜色,在一道门前面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漆器屏风,屏风两边摆着两个巨大花瓶,里面放着橘子树。右边第一间房装饰着黄色平纹皱丝织品,椅子覆盖物和窗帘都是同样的织物。第二间房是卧室,墙壁上贴着白色平纹皱丝织品,床像一个有靠背的长椅,也覆盖着白色丝织品。床上的帷帐装饰着很多白色羽毛,蚊帐用很大的玫瑰形饰物固定在墙壁上,凳子覆盖着白色丝织品,8窗帘是白色丝制薄纱。摆放在各个角落的漆器橱柜上覆盖着一小块布,橱柜上方的墙上都悬挂着漂亮的镜子,玻璃上绘制着美丽的花鸟。左边第一间房,墙壁上镶嵌着中国方形漆器板,在这里漆器板中间镶

16、着银色丝花边的黄色带子,漆器板周围也是金银丝花边,在漆器板中间摆放着中国瓷器人物。房间四周摆放着有靠背的长椅,长椅上覆盖着黄色平纹皱丝织品。第二间房跟第一间很相似,不过条饰是绿色的,金银丝花边是金色的。这里有一张长椅,覆盖着白色平纹皱丝织品。旁边两个小亭子装饰着印制好的棉布。天顶是黄色平纹皱丝织的狭长三角旗。主楼通过高高的树篱与旁边的亭子连接起来,树篱形成月牙形,通向院子的入口处,入。处两边都有一个高高的杆子,上面有很多三角形的东西,上面悬挂着玻璃制的铃,发出响声,屋顶帐篷的每一个穗子上都悬挂着玻璃球,里面有照明用的灯,整个道路都由两边的火炬来照明。阿德勒菲特在其回忆录记录了中国宫外部的一些情

17、况,基本可与档案文件互证,极具史料价值: 主体部分和小亭子都建造在一个由草地围起来的院子中央。道路从院子大门一直通到主体和小亭子。在两个面积相同的草地上,都竖立着一个正方形底座, 分别支撑着一个非常巨大的中国花瓶。院子周围的篱笆都非常高有 16 英尺高漆成灰绿色和艳红色。两个 18 英尺的柱子,用同样颜色刷成条纹的图案竖立在入。的草地上。它们上面悬挂着 10 个木制的三角形,最大的在最下面,往上逐渐变小。这些三角形也是跟柱子一样漆成同样的图案,上面悬挂着玻璃铃,发出更悦耳和高亢的声音。在主楼和亭子前面竖立着四根同样高的柱子,上面悬挂着铃。9在整个屋檐的底边周围,也按照中国方式悬挂着很多铃,发出

18、不同的声音。在主楼背后比建筑更宽大的地方,是一个开阔的空间,两旁的杉树形成了一个剧院。约翰?帕奇(Johan Pasch)还为开幕仪式绘制了一个背景,描绘着写实的湖面上天鹅在游弋,背景是悬崖和瀑布的绘画,在开幕仪式上,表演了笛子协奏曲,管弦乐团的成员藏身于杉树后面观众看不到。 中国宫的内部装饰也奢华新奇,不仅利用了欧洲中国趣味的物品,还使用了很多直接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比如家具、作为墙纸的丝绸和纸本绘画作品等等。当时在瑞典要找合适的装饰品并不难,瑞典王室从 17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收藏来自中国的物品,而 18 世纪 50 年代也正是瑞典东印度公司欣欣向荣的时代,大量不同档次的中国货被运到瑞典供社会

19、各界选择。这些进口的装饰艺术品成为瑞典室内装饰异国情调内容的主要体现,也推动了中国趣味在瑞典的发展。 露维莎?尤里卡王后在 7 月 27 日写给她母亲的信中描绘了当时的情景,她告诉母亲非常喜欢这个令人惊奇的生日礼物,在描绘了过程之后,她说: 如果我对建筑物的外表感到惊奇的话,我对内部装饰也同样感到惊奇。每一样东西都富丽堂皇,表现出捐赠者的品位。华丽的房间里悬挂着最漂亮的东方织物, 四个角落里都摆放巨大的瓷器花瓶。相邻的橱柜里镶嵌着日本漆器,摆着有靠背的长椅,上面覆盖着东方的织物,每一样东西都非常完美。 同样的,卧室的床上放着同样质量的东西,墙壁镶嵌板上摆放着最可爱的瓷器、宝塔、花瓶和小鸟。一个

20、古旧的日本漆器10抽屉柜,里面已经放好了很多神奇的东西,其中包括在中国织成的织物。在这些亭子里面, (两个单独的小亭子),摆放着桌子,一张上面放着漂亮的德累斯顿瓷 器,另一张桌子上放着来自东方的器具。 尽管有着新奇的建筑面貌和时尚的室内装饰,但由于建筑里面没有取火的地方,在寒冷的北欧只能夏天使用。此外,由于建筑是木制的,很快就破损失修。王后希望能有更多休闲度假的地方,于是 1763 年国王决定重建一座石制的中国宫,以保存久远。1763 年 5 月在中国宫旧址上举行了奠基。1769 年整个建筑群最后完工。新的中国宫由建筑师阿德克朗兹(C.F.Adelcrantz)设计并指挥建造,至今外部依然完好

21、无损,内部则经过了几次装修,改变了一些最初的特点。 第二次修建的中国宫是一个建筑群,包括占主体部分两层大型中心建筑,中心建筑上有高高的阁楼。主体建筑两旁是矮一些的弯曲两臂,只有一层,形成两个矩形的亭子。离两臂不远的地方,每边分别有一个同样类型的亭子,规模更小,与主体建筑构成曲线,呈半圆形,显得连续而有节奏。所有建筑按照阿德克朗兹的计划建造,风格一致,但实际建筑过程中,一些细节很明显进行了调整,与设计图纸不一样,比如两层主体建筑与两旁侧翼的比例发生丁变化,侧翼比重加大了。中央部分顶楼也比设计图要高一些,屋顶也平坦了一些。弯曲的侧翼屋顶上的栏杆和中央部分的屋脊都没有按照设计图施工;窗户上的浮雕装饰和下层檐口下凸出的龙形托架也与设计图不一样。设计图上的装饰细节明显比实际建筑要更加生动和优美,可能实际工作并不如设计者想象的那么容易,或者是在建筑过程中建筑者发挥了创造性想象。1769 年,还修建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