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江经济带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分析摘要: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基于研究区 1066 个自然保护区基础数据,从整体、东中西部以及 11 省市不同空间尺度对长江经济带自然保护区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县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多之外,各个级别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均按照由东部、中部至西部逐渐增多的趋势;东中西部地区都以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且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布差异显著。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长江经济带 1 引言 自然保护区作为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工程” ,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存自然历史产物,改善人类环境以及促
2、进生态文明建设均有重要的意义1。 国外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社会角度出发,对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多个维度进行分析2。国内则主要集中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和面积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方面3,4。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密集的人口分布和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对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越来越大5,6。2014 年 9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2发展的指导意见 ,要求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对长江经济带自然保护区数据特征进行分析是促进研究区自然保护管理与建设的基础,有利于保护长江
3、生态环境,引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同时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 11 省市,总面积约 205 万 km2。2014 年底人口达 5.84 亿人,地区生产总值高达 28.47 万亿元;截至 2011 年底,长江经济带 11省市共建有自然保护区 1066 个,总面
4、积达 1855.47 万 hm2,其中国家级115 个,省级 260 个,市级 147 个,县级 544 个。 3 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 按照经济区划概念标准,将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划分为东部地区(上海,江苏,浙江) 、中部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西部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由表 1 可知,从各级别自然保护区数量来看,除县级数量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多之外,各个级别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均按照由东部、中部至西部逐渐增多的趋势。 由表 1 可知,长江经济带一半以上的自然保护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共有 516 个,面积达 1377.34 万 hm2,占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面积的3
5、12.14%;中部地区次之,共 484 个,面积为 392.53 万 hm2,占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面积的 3.90%;东部地区分布最少,仅有 66 个,面积为85.60 万 hm2,占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面积的 9.44%。 除县级自然保护区在中部地区分布数量最多外,国家级、省级、市级自然保护区均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数量分别为 54 个、131 个、105个,面积分别为 471.81 万 hm2、432.58 万 hm2、198.93 万 hm2;各个级别自然保护区在西部地区的分布面积都最广,在东部地区分布面积最小。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省市数量以及面积不同,因此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6、,所以单位面积上的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数据更具有参考价值。从表 2 可知中部地区单位面积上的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为 0.086 个,其次为西部地区,为 0.045 个,东部地区最少,仅为 0.024 个;但就单位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方面,西部地区单位自然保护区面积所占的比例最大,为 12.14%,其次为东部地区,为 9.44%,中部地区最小,仅为 3.90%。 从研究区 11 省市来看(表 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为四川(25 个) 、湖南(18 个)和云南(17 个) ;省级排名前三的为四川(67个) 、云南(42 个)和江西(34 个) ;市级排名前三的为云南(60 个) 、四川(
7、28 个) 、湖北(24 个) ;县级排名前三的为江西(150 个) 、贵州(101 个) 、安徽(64 个) ,从中可看出数量排名前三的省市均分布在西部和中部。 从保护区面积与省市面积比值(面积比)来看(表 3) ,国家级排名4前三的为四川、云南和江苏,依次为 5.81%、3.70%、3.14%;省级排名前三的为四川、重庆和安徽,依次为 6.43%、3.35%、2.77%;市级排名前三的为四川、贵州和云南,依次为 2.72%、1.22%、1.16%;县级排名前三的为重庆、江西和四川,依次为 4.27%、3.79%、3.57%。综合可看出,除江苏外,其余省市均分布在西部和中部。 4 不同类型自
8、然保护区数量特征 按照以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类型的原则,我国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生态系统、野生植物生态系统、古生物遗迹、地质遗迹、内陆湿地生态系统、海洋海岸生态系统、草原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 9 种类型。长江经济带自然保护区除没有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外,其他 8 种类型均有分布。 由表 4 可知,东中西部地区都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在中部地区分布最广,数量为 338 个,占整个中部地区的 69.83%,面积为 199.86 万 hm2;西部地区次之,共有 281 个,面积大 599.47 万 hm2。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9、在西部地区分布最多,共有 120 个,数量比为 23.26%,面积比为 34.5%。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共有 47 个,面积达 229.94万 hm2。自然保护区在东中西部地区数量分布最少的类型为草原草甸自然保护区,其次为海洋海岸自然保护区;面积分布最少的为古生物遗迹自然保护区;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均无草原草甸自然保护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无海洋海岸自然保护区。 从研究区 11 省市来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云5南省和贵州省三个省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个省市数量分布最少,仅有 20 个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在四川省分布最多,共有 85
10、 个,占总数的 43%,其次为江西省,共有 30 个,占总数的15%。草原草甸自然保护区只在四川省分布有 2 个,面积也仅为 10.95 万hm2;海洋海岸自然保护区只分布在浙江省和江苏省两个省份,面积为8.52 万 hm2。古生物遗迹自然保护区虽然在四川、贵州、湖北、江苏省都有分布,数量为 7 个,但面积是 8 种保护区类型中最少的,仅有 1.53万 hm2。 参考文献: 1卢爱刚,王圣杰.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状况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711. 2刘 宸.国外自然保护区研究的新发展J.时代经贸,2013(11):118. 3任 慧,郝孟曦,张 萌,等.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研究J.生?B 科学.2012,31(3):225232. 4吴 健,刘 昊.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经济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 (12):20912101. 5陈 雯,孙 伟,吴加伟,等.长江经济带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构建及其分析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3881397. 6杨桂山,徐昔保,李平星.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356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