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89151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必须要对大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我将在文中从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的含义和作用出发,讨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交流繁杂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是社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是个人成才的重要内涵。我国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上先后提出了要重视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尤

2、其是对当代的大学生。所以现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l 展,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理失衡甚至人格的缺失,进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前途。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及其培养的含义 (一)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是多维度的,是包含个体思想、感情和行为等各方面的一系列积极品质的集合。积极心理健康品质体系包括 6 大维度,并在以中国学生为被试的本土化研究中聚合为 6 大维度 15 因素,其包括:知识和智慧维度(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情感维度(真诚、2执着)人际维度(爱、友善)公民素质维度(领导力、合作力)节制维度(宽容、谦虚、持重)超越维度(心灵触动、幽默风趣

3、、信念与希望) 。 (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含义 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是指高校为了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所进行的引导和发掘大学生积极心理因素的心理教育活动和过程。健康的心理教育以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研究和发觉这些积极力量为重点,刻意引导或者培养这些积极力量,扩大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这种积极心理品质,确保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三)积极心理品质的作用 1.专业学习的内燃机。学习是人类最艰苦的心理活动,在人生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善于自我调整,较长时间地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品质,才能对保持学习热情与自信,从而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习的核心内容

4、是创新,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对社会建设和文明进步贡献一己之力,进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若要更好地面对成长路上的困苦,大学生就必须具备积极心理品质。 2.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大学生成长的根本动力,大学生首先要意识到这种动力,其次将这种动力转换成为积极心理品质。如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创造精神等。最终形成极大的积极性去向社会需要的目标前进。 3.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拥有了积极的心理品质,才能客观地面对身3边的人和事,高效率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4.事业发展的保护伞。作为当代大学生想要顺利的成才,并在工作中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发挥创新能力,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和奉献社会,这些

5、与其心理、身体和智力是否健康健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积极心理品质是非智力因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将三方面的因素很好的结合起来,且保持完善自我的积极性,的学生身心健康和事业得到良好发展与保障。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路径 (一)全面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年来大学生因消极心理导致的悲剧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部分高校开设了一门新兴学科积极心理学。 1.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发现各专业理论和集体实践课程中可以与积极心理品质相联系的地方,合理的开展引导式教育方法,或是提炼出与其相关的知识联系点,进行扩展式综合型授课,从而使学生逐渐具备“团结互助

6、、自信正直、严谨创新”等积极心理品质。 2.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元素加入各种校园内外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受到积极向上文化氛围的熏陶,有助于个人较长时间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同时积极的校园文化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如人际交往,服务社会,探求知识等。 3.建设心理网络教育平台。科学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经完4全融入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中,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严重冲击着学生现有的价值观念。高校要善于运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利用网络上内容形式多样的积极心理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二)坚持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 现阶

7、段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健康”的,这里的“健康”是指其心理所处安全状态的最低水平。 心理治疗则针对心理状态严重失衡并无法自我调整恢复的学生。心理治疗侧重突出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要求被选择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抱有以引导为主的心理教育理念和方式,能为治疗对象设置独特的治疗方案,注重发现学生本身的积极因素,并能将该因素深度挖掘和利用,进而提高积极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章.2008. 2陈跃男.关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途径的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22):91-92. 3余建林.当代大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9(11):33-35. 4苏鑫.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构建.聊城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274-2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