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高速到高效发展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接受记者采访,从行业的高度向记者介绍了针织产业的发展情况, “十二五”的目标规划以及 8 月份即将举行的 2011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的新动向。 十五:针织业高速发展 中国针织行业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纺织工业两大板块中针织的地位逐日上升。2005 年,针织服装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了梭织服装;2006 年,即“十一五”的第一年,针织服装又第一次在金额上超过了梭织服装。也就是说,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国针织服装就全方位超过了梭织服装。 “回顾过去的 5 年,我国针织业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任务
2、指标,针织业快速平稳发展。我们将十一五的特点总结为高速发展的针织产业。 ”杨世滨向记者列举了_一系列的数据作为佐证。 “到了十一五末期,也就是 2010 年底,我国纤维加工总量达 4130 万吨,而针织类产品达到 1350 万吨,占全国纤维总量的三分之一,约占世界纤维总量的六分一。针织产品从服装、装饰用和产业用三大领域来讲,所占比重均有大幅提升。截至十五末,针织服装约占服装的 55-65,占装饰用纺织品的 15,占产业用纺织品的 20。并逐渐形成了一批优2势企业及以针织生产为聚集地的产业集群。 ” 十二五:从高速向高效转型 “虽然针织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产业未来的发展还面临诸多
3、挑战。 ”杨世滨说。 “我们与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在加剧。而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家的成本都在下降,仅仅是汇率的变化就比我们下降了 25的成本,同时他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大约 20,这个对我们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杨世滨还提到针织产业发展面临着国内劳动力、原料成本持续上涨,而国外的终端市场价格变化很小的问题。 “以美国为例,近二十年来,美国终端市场的价格就几乎没有变过,但这些年来,中国的各项成本都在不断攀升。 ”以及国际市场趋于饱和,比较难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等问题。 “现在我们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达 34,美国是强调多元化的国家,这个份额要想再扩大难度很大。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也已达到 90。 ”
4、 所以在“十二五”期间,量的增长将不再作为针织业发展的重点,中国针织工业将由“十一五”期间的“高速发展”向“高效发展”转变。杨世滨向记者介绍,实现“高效发展”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实现。首先是建立完善的针织产业链。完善的针织产业链能最大限度地缩小产业区域半径、缩短加工周期,使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降低,提升效率;其次,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2005 年行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为16.96 万元/人,2010 年提高到 31.63 万元/人,而“十二五”的目标是要达到 60 万元/人;另外,还可以通过探索新的营销模式以及销售渠道3的建设来提升效率。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产品,同样是中国
5、生产的,但在中国买比在国外买要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商业模式和渠道建设的关系” ,杨世滨说。渠道建设方面,杨世滨认为,除了建立和完善传统的销售网络外,网络销售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变将是巨大的。杨世滨还特别提到了针织产业中的袜子,尤其是男袜,因为男袜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很适合通过网络销售,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提升销量。 针织展:专业细分化发展 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自 2007 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在谈到今年 8 月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时,杨世滨首先向记者表示,希望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的每一个五年,都能成为新的起点,实现一次大飞跃。杨世滨重点向记者介绍了今年针织博览
6、会的两大特点。其一是从今年起中国国际针织展将固定的与中国国际纱线展(秋冬)同期同地举办。这也是“十二五”规划完善针织产业链的一个具体动作。将上下游产业展会链接在一起,有利于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提升产业效率。其二是对针织产品进行细分。今年 8 月份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将侧重于 T 恤等大内衣,以及袜子等针织品。而文胸、内裤等小内衣将主要在每年 5 月举办的深圳内衣展进行展示。这种转变主要是从打造区域特色,促进区域专业化、高效化发展出发的。因为小内衣主要集中在以深圳为主的华南地区而大内衣则主要聚集在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这样有利于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对企业来说也更为便4利。在记者看来,这是行业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一个行业发展得越成熟,则越趋于细分化、专业化。 另外本次展会将继续与科技部合作,继续强化以提高科技贡献率为目标,广泛开展行业内外的合作,继续强调科技成果在行业的运用。 杨世滨也谈到了明年的发展方向, “首先,从产品方面,由于针织外衣化趋势愈加明显。我们也将向针织成衣、外衣倾斜。毛衫、户外服、时尚休闲服等产品比重会越来越大。在外衣化方面,国际上已经有优势了,希望国内在外衣化方面可以走得更快;在区域上我们将与欧洲、日本等国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另外,在组织形式上来说,我们会强化代理制,会找一些新的合作机构,希望能迅速扩大这一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