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976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特别是去年到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做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无论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还是从促进国家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都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要面临和解决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关键词:就业 原因 对策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 。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

2、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生增加的同时,其就业困难已是我们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 1.高校扩招影响 2008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 115 万,2002 年 145 万,2003 年 212 万,2004 年 280 万,2005 年 380 万,4 年内增加了 223 万。 2大学生就业日益走向“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同层次间挤占岗位的效应仍将呈增强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走向“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

3、买方市场” 。同层次、专业相似但来自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质竞争,导致研究生不断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 2.经济过渡时期 我国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大学生就业难,全社会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理不平衡性。中国地域广阔、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明显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专业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大学教育发展比较缓慢,从专业的设置、教材的更新、师资的培训,到对学

4、生培养的模式,远远没有跟上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二)学校方面 1.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特别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由于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3而是立足于学校师资条件,在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为本,不是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结果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学以致用的工作岗位,另一方

5、面却是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的专业人才。 2.缺乏正确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确定实施方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心理测评等方式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有清楚的了解,还需要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社会实际,以便给学生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三)个人方面 1.择业预期的落差 相当比例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巨大落差,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

6、要内因。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仍然停留在不切实际的旧思维中,跟不上现实环境的变化,导致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这种不恰当的自我定位,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就业不难择业难”的普遍现象,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待业也不愿“屈就” 。 2.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缺乏 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缺乏是影响当前大学生就4业困难的又一个重要内因。由于缺乏这两种意识,许多大学生上大学后失去了目标与追求,缺乏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就业求职时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岗位资格要求等方面不能适应

7、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3.自我能力的欠缺,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有资料表明,一些高级技工的薪水甚至可以超过研究生。可见,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其招聘行为的理性化程度大大提高。而这样一种环境,无疑将给专科生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当中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将来会加入“未来的高级技师”这一行列。 二、对策探究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充分发挥政府就业方面的职能外,我们更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 1.学校教育 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应力求合理配置。教育改革任

8、重道远,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各层次人才。 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并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多种5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还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2.增强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 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最有可能被录用。在校大学生应该努

9、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同时大学生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要树立创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各个方面共同努力。要通过制度建设将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都动员起来,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得到及时全面的收集整理、发布、传播和利用,在信息的指导下逐步实现供需平衡和供需衔接,并使学生得到职业规划的指导、培训和服务,从而提高择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 1张彤同志在四川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62009-8-5 2卢雍政同志在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9-9-21 邮寄地址:四川省绵竹市新市经济开发区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团委 618209 何林贵 收 手机:135470999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