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呼唤品牌“茶博会”早日炼成如今各地各类“茶博会”丰富多彩,每年开春以后便接踵而至。新兴的“会展经济”在茶叶行业中锋芒显现,并将为茶业经济和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显示其强大的推力。 “茶博会”是茶叶产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来这半个多世纪。前 30 多年茶叶“短缺” ,由国营公司垄断经营,采取计划分配,根本谈不上要展销。进入上世纪 80 年代,随着茶叶生产量增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首先为了扩大出口,出现了“出口茶叶交易会”这种贸易形式。1981 年至 1988 年间,在日本、新加坡及我国的杭州、香港举办了“中国茶叶展览会” 、 “中国茶叶出口交易会” 、 “中国特种茶展销会”等
2、。国内的茶叶展览销售始于 1989 年。就是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当时有文化展示、茶艺表演,有中、日茶叶专家和海峡两岸茶文化界的交流。有全国百余家茶厂、公司的名优茶展销等。接着 1994 年 4 月,杭州举办了集旅游、文化、贸易为一体的国际茶文化节,节庆期间有文化展示、茶品展销、名茶评比、专题讲座和文娱演出等。这两次展会无形之中成了日后“茶博会”的普遍模式。 1994 年开始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连续举办至今。创下了目前国内茶叶会展历史的纪录。上海茶文节一般会有茶叶销售。1998 年杭州开始举办“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 ,至 2003 年连续举办了 6 届后中断。进入新世纪以来, “茶博会”
3、有北京的“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 。2004 年以来2已连续举办 4 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00 年以来举办 7 届;还有河南信阳茶文化节、山东济南茶博会等。 “茶博会”与茶叶企业的常态经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互动中实现良性循环,对茶业经济和茶文化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茶博会”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会展过热。有一部分生成的是“泡沫” ;二是会展规模小,展览效果差;三是无序竞争,低档次重复办展。如今参展企业接到一个又一个的招展邀请,应接不暇,有的是勉强参展,完全出于情面难却。一届又一届的“茶博会”上,参展企业也是一茬又一茬更新比重过大。而有一定实力和诚信度的品牌
4、企业常常“缺位” 。有的展会冠以“中国” 、 “国际”的名头,实际只是集市展卖而已。集中一点说:当前的“茶博会”还没有形成品牌。无论在规模、声誉、可信度等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和提升。 如何加强与提升?我有些粗浅的思考。 首先。 “茶博会”的定位问题,是主要面向茶叶专业观众还是主要面向大众消费者?专业观众,即采购商或专业卖家在观众中所占的比例。是一个“茶博会”水平和档次的标志。因此。寻找和组织足够的专业观众是“茶博会”组织者的重要任务。而目前有相当的“茶博会”组织者精力都花在组织参展商上,有的甚至连专业参展商也招募不足,只得以非茶叶专业的企业凑数。只为收取到足够的摊位费。一个品牌“茶博会” ,不仅
5、要有足够的品牌茶企参展。还要有足够的买家观展。 3第二, “茶博会”的主题演绎,主题是一个会展的灵魂,确立主题并演绎到位,是“茶博会”的核心价值。 “茶博会”不能只是个大卖场,而应该突出一方面的新成果,指导流行趋势,成为茶产业走势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每次会展都要有主题(也可以有副主题)。最近看到一个“茶博会”的宣传册上鲜明标示:“聚天下茶事。展九州茶品” ,并在“展示内容”中说:“综合性茶博会,涵盖与茶产业和茶文化有关的各个方面” 。这样的“主题”等于没有主题。一个品牌“茶博会”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理念。 第三。 “茶博会”的兼并合作,用市场的方法经营,走市场化运作道路。与其群雄纷争,不如强强联手,合作经营,建立战略联盟。与其四面出击,不如趋利避害,集中资源,发挥核心优势。有实力的可以通过收购方式,扩大各自的展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品牌“茶博会”应是有规模、声誉和可信度的。 呼唤品牌“茶博会”早日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