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画继承传统与创新的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2026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画继承传统与创新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中国画继承传统与创新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中国画继承传统与创新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中国画继承传统与创新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中国画继承传统与创新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关于中国画继承传统与创新的思考摘 要:近 20 年中国画“现代化转化”呈多元化发展,其核心即为不断突破与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不能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国画的内在结构关系,不了解中国画发展的本质规律,不明确文人画和笔墨在国画中的地位和意义,就会削弱中国画在世界美术中的独特价值,甚至丧失中国画的精华,迷失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中国画应从传统中寻求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画;当代;多元化发展;传统;突破;创新 中图分类号: J202 文献标识码:A 近 20 年中国画“现代化转化”呈多元化发展,气象万千,异彩纷呈,分析之后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种发展态势:一是继续传统的程式,以最大的功力打

2、入传统,再以最大的睿智与勇气打出个性;二是打破既有的传统程式、审美习惯,乃至改变工具和材料,大刀阔斧地改革中国画。前者以齐白石、黄宾虹为代表,后者以林风眠和泼彩作画的张大千为楷模。但也必须看到,有的美其名曰打破传统的禁锢,参照西方艺术形式而创新,所作逞怪炫奇,徒务新奇,实则淡化了传统笔墨的主体意识,丧失“笔墨”话语权。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说中国画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笔墨等于零”,“收藏当代传统型书画作品等于收藏废纸”,甚至著文忘掉傅抱石、齐白石吧,将矛头直接指向传统书画,怪论当代中国画“废2纸论” 。我认为不能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国画的内在结构关系,不了解中国画发展的本质规律,不明确

3、文人画和笔墨在国画中的地位和意义,就会削弱中国画在世界美术中的独特价值,甚至丧失中国画的精华,迷失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中国画应从传统中寻求突破与创新。 一、扎根传统,师法自然,以最大勇气打出个性 什么是传统中国画?顾名思义,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传承的那个共同的绘画艺术,它的绘画工具与材料有笔、墨、纸、砚、绢,画种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虫鱼等,技法形式一般有工笔、写意、勾勒、没骨、青绿、泼墨等,表现技法有勾、皴、点、染等;中国画这个名称,并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封的,而是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上形成独立体系的同时,为全人类所共认的。因此,中国画必须是传统的,这是中国画的民

4、族性所决定的。传统是中国画美之所在,也是中国画的灵魂,没有了传统,则不成其为中国画。 作为一个实质性的中国画名家,应该有其从传统中突破而创新的不可取代的个性表现之所在。无论是古人先贤,还是当代名家,都印证了这一认知。宝塔的基础越厚越宽,建筑的宝塔才会越高;只有打入传统,才有可能突破传统。笔者曾以极大的耐心临摹清明上河图 、 八十七神仙卷 、列帝图卷 、 送子天王图卷 、 水仙图卷等巨幅长卷图,广泛地汲取前人的艺术素养。早期什么都画,山水、人物、花鸟,或工或写,样样皆涉;但对于花鸟画似乎情有独钟,花鸟世界是大自然生命韵律的美好展露与结晶。3中国人向来倡导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花与鸟便是人与自然界之

5、间绝妙的媒体精灵。先人将梅、兰、竹、菊演变成人格化的四君子,成就了中国文人画数百年来的优良传统。笔者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去揣摩先贤们的梅、兰、竹、菊。此后,又专程去了甘肃敦煌。敦煌艺术,悠悠千载,每一座石窟都是一座艺术的殿堂。这里壁画:佛像肃穆端庄,菩萨慈眉善目,飞天秀美活泼,力士雄壮威猛,技法多变,美不胜收,捧着画具临摹那流畅自如的线条,临摹一幅幅壁画。在这傍依大漠、秋风瑟瑟的敦煌,尽管身心疲惫,但追求艺术的心灵却得到了充实。 近年来,由于体会到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认为学有专攻是正确的选择。1980 年,笔者参加国家教委在西南师大美院举办的全国高师国画研修班,春节过后,导师带队到峨嵋山写生

6、,快到洗象池时,几十只猴子围了过来,我们就将随身带的瓜子、花生、香蕉、苹果等食物撒到地上或递到猴子手上给它们吃。这时,一只小猴手疾眼快,趁我不注意时把爪子伸入我的裤兜,掏出一面小镜子,便把脸贴上去,奇怪,里面也有一只小猴子对着它望,小猴叽叽哇哇叫了起来,猴子们围了过来,都想得到这件“宝物”,于是抢来抢去这时,我决定专攻猴画。 为画活猿猴,师法自然,笔者曾 20 余次上黄山,着重写生古树、云海、山石及猿猴。 “高树猿猴正放声”,树在我作品中是少不了的,繁枝茂叶可供猿猴蔽体、隐藏、嘻戏,树果可供猿猴裹腹,所谓“树倒猢狲散”,树之不存,猴将焉附?在黄山,每次我都一棵树一棵树的、一块石一块石的、一个山

7、峰一个山峰的去变着角度画,细细观察,慢慢体会,到了孕猴谷,那是非猴无察,了解猴的生活习惯,猴与猴之间的关系,猴与自然的关系。我还4遵循先贤们“行万里路” 、 “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真理去“外造师化”,利用一切可以支配得休闲时日,去泰山,攀火焰山,登花果山,爬神农架,入青藏高原,画险峰、古柏、苍松、老榆、雪山、飞瀑、流泉、猿猴画了数不清的速写,胸中也装下了千姿百态的猿猴,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为画活猿猴夯实了基础。 从切入这个专题到现在,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有了一些体会,笔者认为,作为一位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扎根于中国画的文化土壤,“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地深深扎入传统。不承认这个事实不行,因

8、为传统是千百年来存在着的,今天不管你如何出新,只要你用了中国画的笔墨纸砚,“传统”两个字就会毫不客气地站在你的面前。谁也否定不了中国画的传统。因为既已成为传统或能够成为传统的,必是长时期以来被多数人所承认和实践、在历史发展中一直得以保留和延续的优秀文化。只有自已对传统不断认识与追寻,以最强的绘画功夫掌握传统,又以大自然为师,才有可能寻找到突破与创新的视角,形成自己独立特行的绘画风格。 二、画籍书力,取法有道,用心智滋养丹青猿猴 立足于传统绘画的基本因素而创新,可谓是对画家的学识、修养和胆识的挑战与考验,为画出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丹青猿猴,笔者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努力。 1.工笔开掘猿猴绘画题材

9、。猿猴题材也是传统绘画的一类题材,要画出具有个性的又有别于前贤的丹青猿猴,我注意研究前人猴画技艺,发现5宋代易元吉、僧法常、元代颜辉、清代沈铨、现代高其峰、张大千等画家对此均有很深的造诣,但他们笔下猿猴种类却甚少,仅见黑猴、猕猴之类,以画猿猴传其名者似乎闻所未闻。 “为画猿猴常入山,目击手追何处闲(自度题画诗)”,为画出形神兼备的猿猴,我决计从工笔猿猴入手,拓宽猿猴绘画题材。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如五代画家黄筌画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一般,工笔的稿本需要反复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

10、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虽为繁琐,然却是画好写意画的基础。我为此先后绘制了 200 余幅工笔猿猴画,形体结构极尽准确,勾皴点染极尽细心,每穷数日之苦功方成一画。这样渐渐熟知了猿猴的每一个结构,及至内部骨骼。在 技法形式上,直追宋代易元吉“勾线与点染相结合,工细而不板,写意而不粗疏”,后融坚实的学院派造型,追求形体严谨、造形生动的风格。所作工笔戴月图,皓月中悬,山林静寂,珍稀的达依安娜猴成群依偎在千年古树之上似在欣赏一轮圆月,从猴子的神情到历历可见的毫毛,无不刻画得细腻精致,画面给人以一种宁静的艺术情境。该作品参加全国“和平、环境、未来”美展获优秀奖,随即又赴美国展出。另幅盼月圆白猴图在文化部“祖国

11、万岁95 华人书画作品大赛”名列大赛金奖得主之首。 与此同时,重视拓宽猿猴绘画的领域,哪里有猿猴就往哪里写生,日积月累,画稿盈箧,笔下出现了白眉长臂猴、狮尾猴、黑白疣猴、白头叶猴、金丝猴、熊猴、蛛猴、台湾猴、日本猴等 200 多种猿猴形象。 62.画藉书力妙臻猿猴形象。有志气的艺术家应不落古人之窠臼,在研画猿猴中我发现古人及现代画家,多从写实角度画猿猴,形态逼真却缺乏造型与笔墨的情趣。于是,我在对猿猴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观察后进行了艺术的提炼、抓住猿猴生命体征的主要特点,予以科学的夸张和变形,使笔下的猿猴形态在“似与不似”间更为生动逼真,更富有生活情趣。 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写意猿猴画上。写意画即是

12、在生宣上,用简练笔法描绘物象,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的物象神韵,也更能直接抒发作者的内心激情。写意画主张神似,注重用墨,与书法联接最为密切,强调个性发挥。古人曰:“书,心画也;画与书一源,欲明画法,先究书法,画法重气韵生动,书法亦然。运全身之力于笔端,以臂使指,以身使臂,是气力;举重若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是气韵;人工天趣,合而为一。”通俗地说,即“书画一体”,用笔道理相通,其主要因素便是强调笔墨线条的表线力,观中国画只看一根线条便可揣度其功力矣。因为中国画运笔用墨的表情达意的点画构成都与书法体征一致,书法的提按、藏露、转折、轻重、缓急、方圆等矛盾关系,与绘画用笔用墨息息相通,

13、提按用笔即是中国传统书画共同的基本特征。用墨:墨指墨色,以水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用墨还可以理解为破、泼、烘、染、积等墨。这些都是指墨色的变化,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也就是借助于墨色的对比和变化,才能发挥墨的艺术表现力。 “墨法”服从笔法,其笔力如“银划沙” 、 “虫食木” 、 “折铁股” 。中国画强调用笔用墨的核心主导作用,笔墨相映才能完善地表现物象的艺术美。不会书法用笔,甚至不会书法,是很难显示传统笔墨意味的。 7中国画的组织结构是线条,将书法作用于绘画,画藉书力,所出丹青猿猴不但造型生动,而且“笔墨”意味浓厚,无论是画哪一类猿猴,大笔写意,其每一形质俱注重书

14、法用笔,讲究笔峰力量的控制,表现出运腕的“骨力气韵”,颅以墨团点画,提按藏峰,猴臂如盘屈铁,阔笔顿下转折如折钗股,猴躯按结构远动笔墨,为富有浓淡变化的撇、捺、点、垛构成,笔划宽厚,点线面、轻重、徐疾、虚实、浓淡、粗细结合,基本上是一笔表现一个结构或形体,猴爪更是一笔一指;猴之面部为楷书中锋细线刻画之,出笔迅捷,似无意而发,实笔随心动,紧扣形神,一气呵成。如此数十年,笔下猿猴数以万计,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有写实的、写意的、变形的、装饰的;有时墨与色相结合、有时以对象固有色为主,有时设色淡雅,有时色彩变化多端,然万变不离其宗,用笔画藉书力,猿猴造型洗练,风姿绰约,体现书画一体的气度与本质。如百猴图

15、,即是用写意方式创制的,画上群猴聚于葡萄藤下,嬉戏喧闹,有挤眉弄眼的、有抓耳挠腮的、有攀藤摘果的、有啖食葡萄的、有狂奔回首的、有相拥搔痒的千姿百态,表现出猴的大千世界,拓出写意画猴的新空间。 当然,我也做工写结合的猿猴图,将工笔、写意两种不同的技法运用于一幅画中。这方面受白石老人影响,有人说白石老人是一位写意画大师,其实这不能概括他的艺术成就,因为白石老人还是一位工笔画高手。他善于将写意与工笔结合表现。老人 60 岁左右时,趁目力健明画了许多工笔昆虫,如晴蜓、蝴蝶、蝈蝈、蟋蟀、蚱蜢等,晚年变法时再以大写意的笔法添补花卉与工笔昆虫结合成画。其枫叶寒蝉图就是这样的佳作,一只精绘的工笔知了伏在写意的

16、墨枝与红枫间,红与黑、工与写对比强烈,充8满生气。工笔、写意各有所长,是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利用两者之长可开拓出新的画意,我的金猴寿桃图,工笔绘制两只金丝猴,喜盈盈抬着写意的大寿桃向前走,近看猴毛用笔精细,毫毛历历,远看又似写意,极富质感。而寿桃写意为之,简而有韵,充满浪漫主义的喜庆色彩。还有古柏金猴图,亦是工写结合的代表作之一,整图苍柏用墨写意为之,而柏枝间的猴工笔为之,力图表现自然之大美的真性。 3.注入丹青猿猴人类情感。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说:“所谓艺术品,说到底也是情感的表现。 ”中国画论有“感物而动,情即生焉”之说。我以为艺术是最具人性意识的一门科学,而猿猴似乎与生俱来就

17、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心仪猿猴,作画中将人的社会情感融入猿猴世界,甚至可以说是将猿猴当人去观察、去理解,构思、构图常考虑如何安排猿猴的“三口之家”,即使画群猴图,也是将它们当作一个人类社会去建构,或将它们安置于山泉嘻戏,或戏雪松间,或戴月丛林,或攀援藤上,或伫立长啸,或腾空而起,或跃飞山涧,或母子相偎,或“夫妻”相亲老少咸集,亲情浓浓,喜怒哀乐,灵性迭现,曲尽人性之妙。从不表现争斗撕咬场面,表现的是猿猴世界的和谐美。 三、胸有气象,自出机杼,传统与现代结合创新 “笔墨当随时代” 。今天的画家无法画出与古人完全同一的画,即便是高手临摹,也还是有区别。据说,明代书画高手董其昌曾数次临摹北宋范宽的溪山

18、行旅图,终不得其神,笔墨韵味,去之弥远。 9传统走到今天,就表明了传统给予现代人的价值之所在,那么对传统是主动继承还是被动继承?这是创新的先决条件。诚如郎绍君先生所言:“我们生活在传统之中,但未必对传统有清醒的认识。 ”这是因为“我们是自然承续传统,而不是自觉承续传统。 ”正因为这样,有的画家在被动接受传统中一直走不出传统,成为传统的画奴,有的人继承不了传统(另一类画奴)而“喧宾夺主”的反传统,反了传统后自己也找不到“北”,不知向何处探索,这是尤其可悲的,孰不知内行人看中国画首先观赏的就是笔墨。如何创新?创新的路又向何方?的确值得每一个画家思考。傅抱石先生在东北写生杂忆说:“所谓应该画什么?绝

19、不是说有什么规定,有哪些题目。今天的画家们,谁不一管在手,挥洒自如的呢?我的意思是:当画家们深入到生活里面,面对着今天日新又新、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能够无动于衷,没有丝毫的感受?不能,这是绝对不会的,也是不合常情的。我认为,画家的这种激动和感受,就是画家对现实生活所表示的热情和态度,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另一面也是画家赖以创作,赖以大做文章,大显身手的无限契机。我们知道,每一 个人的素养、兴趣、爱好乃至笔墨基础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的对现实的感受和评价也是个有差别,正因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擅长和每个人的创造力量。 ”笔者以为这个观点对于今天绘画的创新仍旧具有指导意义。绘画创新是一条艰难曲折

20、的道路,要求画家必须建立起良好的艺术心态,首先学习中国的传统,深入研究中国的文化,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有可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向成功。所谓中国画的创新,就是创制出既超越古人又不同于西方的画作,将个人风格10表现得更突出、更完美,这是每一个艺术家自觉追求的目标,靠的是功力与修养,绝非锐意所得。创新如果离开了传统这个根本,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 就个人绘画创新的履迹来看,在艺术创作中要把握好以下两个艺术审美关系: 1.古今审美意识的关系。中国画是具有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一门特种艺术,中华民族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都在画中得到形象化或象征性的展示,历代那些清淡空灵或浓墨重彩的绘画精

21、品,可谓是中国古代哲学、宗教、诗歌、书法、绘画等多种文化所滋育融合而成的结晶,是前贤们通过内心审美意识与外界自然进行心灵对话的形象记录,表现出作者独特的人生品格和审美理趣,这些精品笔墨传出一种超越笔墨之象且具有某些精神性的东西,即由笔墨构成的心性流露所附载的精神性元素是个人的又是社会性的。当代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在目前物质生产条件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观念准则及所指导的行为,它包含当代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和评判标准。这种表述的角度和层面,影响着对中国画传统艺术形式的判断。因此当代画家审美意识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就个人感悟而言,我的绘画审美意识倾向于抽象概括与热情奔放,简捷洗练但简而不空、有精彩笔墨、有情趣画意的形式,所作体现深厚绘画传统功力与当代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 2.中外绘画艺术的关系。西方绘画“写实”造型,表现眼见身临之实境,故重感觉,须热情;中国画“意象”造型,主空阔流动之意境,故重感悟,须静观。 “写实”造型是西方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在一定科学的解剖透视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