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锦心绣口写风流读丁宁及其文坛几多风流人物心解一 新近问世的这本装帧大度的散文集,是作者丁宁以其灵秀的诗心、睿智的史笔,为二十世纪以来华夏文坛众多风流人物所作,堪称新文苑传。 “文苑传”,顾名思义,系记载文士的言行。诚然,丁宁笔下的“文坛风流人物”,与后汉书以来的、各种史书多所设置的文苑传,不宜同日而语。因为她所写的主要是为告别旧世界、创建新中国、走向新时代的文艺将士的丰姿伟业及其所经历的“苦难历程”,洵非旧式文人所能望其项背。 与丁宁同是“半岛”籍的著名散文家杨朔,自称“以诗为文”,并说他的散文“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 、 “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对此,丁宁不仅有所承传,她更以其潇洒而凝重的笔
2、触胪述了一段几可称文坛之信史,亦即在丁宁的作品中,除了纯粹文学的华彩篇章之外,还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多是他人他作无从替代者。笔者之所以如此断言,主要是取决于丁宁长期以来所担当的文坛“角色” 。从她的作品中不易看出她所扮演的是“戏份儿”颇重的“人物”,实际上她的公干有不少是得天独厚的“美差”2。仅从书中所写到的,从曹靖华到柳青的四五十位“传主”,除了二三名“新生代”以外,多半是文艺、编译界重量级的人物。丁宁不仅有机会与他们接谈、结交,进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而且是一位具有谦逊、和蔼态度和极富同情心的益友和诤友。据笔者所知,虽然在文坛众多大家、名家风流际会之时,丁宁每每扮演的是“她在丛中笑”的幕后
3、角色,而当文坛陷于风雨如晦的磨难之中,她不仅为之一掬同情之泪,且尽力援之以手。况且,她又是自幼酷爱读书、习文。虽然她自称是一个文艺老兵,实际上,她从十四五岁的少女时代,就相继担任过文教战线的多种领导职务。特别是“文革”后任文化部政策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令人极为钦佩的是她是文学人才济济的作家协会的笔杆子,“文革”后,在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中,更有着为不少作家、艺术家所感念不忘的汗马功劳。所有这一切,无不成为她占有文坛第一手资料的独特优势之所在。所以,由她来撰著这部书,犹如风行火上,自然成文。 大凡喜读“文史”者,往往有这样的感受,史料丰赡固系所长,而更难得的是其对于历史的见
4、识,即“史识”,通俗一点说,就是眼力或判断力。具体到丁宁的有关作品中的文坛人物,她从来不是生硬地对之说三道四地“评判”,而是将其“判断”和对“传主”的定位,寓于相应而适度的笔墨之中。比如她将翻译家曹靖华其人其作称为“普罗米修斯之火” 、以“战士风骨书卷气浓”概括刘白羽的人生,以“激流勇进之美”来点化他的长江三日等作品,以“一树春风千万枝”的唐诗名句为多才多艺的“胶东才子”马少波“立传”,以“爱的回报”来抒写“柯岩印象”等等,既3是这许多“文坛风流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之“实录”,又堪称“点睛之笔”,其文才“史识”,弥足珍贵。 丁宁此书之不同凡俗的“史识”,还表现在对臧老(克家)的、并非人云亦云的
5、品评方面。经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来的文艺界人士,想必不至于忘却,彼时臧老所写的忆向阳的诗集。岂料一“诗”激起千重浪,纷纷非议,甚至指责老人“为错误路线唱颂歌”云云。对此,丁宁引用臧老的老黄牛等佳作,仗义执言:“诗人所赞颂的是创造奇迹的神圣劳动,讴歌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也正是对四人帮的蔑视。倘不具有这样的精神力量,臧老等一批老知识分子,只怕走不完那条冰冷与火烫的道路。臧老用诗的语言形象,留下了一段被人称作向阳文化的历史,不仅使读者享受了诗的美,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读了这段文字和文前所征引的老黄牛一诗(诗云:“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6、 ”),令笔者感慨万千,不禁联想到当年被贬潮州的韩愈和接二连三一直被远贬到海南岛儋州的苏轼。韩愈在通往潮州的漫长而坎坷的路上,曾一度悲观地认为,此一去必将葬骨“瘴江边” 。而在他到达潮州以后,在与民众同甘苦之中,转忧为喜,其对这里经济、文化所作巨大贡献,潮人至今称颂不已。在苏轼诗集中,有一首题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诗,极为耐人寻味,其中“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等诗句所体现的坚强信念和乐观情绪,正是华夏文明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生生不息的软实力。在这里,臧老和丁4宁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远见卓识。 “史识”高下的又一“试金石”
7、是褒贬毁誉适度。虽说在丁宁的作品中,与人为善的话语较多,但她的揄扬和批评却是旗帜鲜明的,且不受亲疏的左右和干扰。众所周知,江波丁宁夫妇与刘白羽的友谊很深,特别是丁宁,她在包括刘白羽在内的作协党组直接领导下工作多年,对刘白羽的“风骨” 、博学和等身之作品,由衷地心仪和褒扬的同时,对其性格作风上的缺点和工作中的错误,一直给予坦诚而尖锐的批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协,有一事被传为佳话,即在一次集会上,刘白羽向丁宁敬酒,道歉,虚心接受她的批评,并真诚地称她为诤友。诸如此类之事,体现在她的书中,或可视为与“史识”同样难能可贵的“史德” 。类似的“史德”,还表现在绵绵哀思忆鲁公鲁特逝世十周年祭一文中。鲁
8、特是我党德才兼备的资深领导干部,是江波的七叔,这就不仅是丁宁志同道合的老同事,还是进了“一家门”的一家人。丁宁在上述祭文中,对于鲁特为革命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道德的高尚、学识的渊博、艺术造诣的非同寻常一一娓娓道来,感人至深。而她对鲁特在工作和作风上的刻板、固执等等缺点,亦不护短和宽容,这不仅可以之儆示来者,且使其作品,更臻于一个新的境界。 二 如上所述,笔者很看重丁宁书中所体现的见解、识度。而同样看重的,还5有其独辟蹊径的文笔特点。就此不妨对本文的标题作一简释。乍一看,“锦心绣口”云云,或许被误解为“夸饰” 、虚誉。果真如此,肯定不会被认可。之所以选取“锦心绣口”为标题之初衷,由来已久。还是在
9、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江波、丁宁合著之蓝宝石集中发现,书中多有清纯上口的四字雅洁之句。由此联想到柳宗元乞巧文中,曾用“锦心绣口”,形容“骈四俪六”的“四六文” 。此种文体可追溯到南朝,至唐宋已很盛行。刘勰曾概括此文体的特点是:“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 ”出自文心雕龙?章句篇的这段文字,大意是:说到散文(“笔”在古代指散文,“工于笔”即擅写散文),虽然没有固定的句式,但是用字却有一定的技巧。其中的四字句较为紧凑,但不显得匆促,六字者尽管句式较长,但是不松散。时而变化为三字句、五字句,则是一种随机应变的方法。丁宁的散文,就是既遵循这种中规
10、中矩的文体特点,又灵活多变,不像古代的骈俪文那样,死板地迁就句式,甚至堆砌典故词藻,往往置内容于不顾。丁宁既讲形式,更重内容,活泼有致,内涵丰赡,令人感到常读常新。所以笔者最初是想借“锦心绣口”,来说明蓝宝石集的文笔特点。而丁宁的文坛几多风流人物一书,与蓝宝石集的文体特点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如果依照“锦心绣口”这一成语的本义,来称赏“工于笔”的丁宁才思睿敏,文辞优雅等等长处,她也是当之无愧的。鉴于本文对丁宁其人的解读偏重于她的文艺才能,就书论事,有感而发。所以,以下仅从她的诗学修养和文艺鉴赏力方面,略摅己见。 6丁宁在书中,曾多次提到她不懂诗,这当然是自谦。 “诗无达诂”,谁也不能说自己的理解
11、就那么准确无误。而笔者总觉得丁宁对于古今诗文别有会心,运用自如。上文谈到她所征引过的老黄牛,这是臧老旧体诗之上乘,不仅其格律规范工整,其形象何等鲜明,语言多么生动自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后两句,其与另一首“自沐朝晖意蓊茏,休凭白发便呼翁。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抒怀),均堪称富有哲理和激情的警策之篇。丁宁把臧老的这类诗推为佳作,是有胆有识的。还有许多具体例证,甚至可以说明,丁宁对于我国优秀的古代诗文,具有一定的“童子功” 。笔者曾不止一次发现,在谈到某一古典诗词时,提起上句,她很自然地读出下句。不具备“童子功”,或不经过长期熏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丁宁惟其对于古典诗文博览强记,用来才那么
12、得心应手。比如她与李季聊天,不像是在对话,更像赛诗;在写到邵荃麟时,她对杜诗和鲁迅旧体诗的引用,是那么自然得体。对于一个经常与著名作家打交道,又为之“立传”的人来说,有没有相应的文学修养是大不一样的。丁宁之所以与那么多作家交上知心朋友,恐怕与彼此都有着深湛的文学修养、有共同话题有关。只有灵犀相通,了解作家的内心,才能把他们写得真切感人,活灵活现。比如她“哭菡子”一文中的“万千心事难寄”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等古人诗词,以及她书中多次出现的稼轩词等等,都是纤芥无隔地化用,都是那么深情贴切,读之令人倍感刻骨铭心。 在老一代的作家中,熟读我国古典诗文者,应该说尚不乏其人。但是像丁宁这样,对于古今中外文
13、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有相当的发言权者,则7极为罕见。比如她对于乌兰诺娃的芭蕾舞天鹅湖 、对于京剧的各个流派、对于书法绘画、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作品,她都有着发人深思的独到见解。比如她与一“门外客”对长江三日的“畅谈”,在雀儿飞来一文中,对于国画名作的解析,都堪称鉴赏文中的佼佼者。 在丁宁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从出生入死,到为人“作嫁”,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离休前,想挤出点写作时间,谈何容易。而她却以其特有的勤奋和才智,写出了不少颇得好评的作品。更为可贵的还不是在数量上,而是在质量方面。几十年来,她的不少作品,被由衷地传诵着、称道着。比如仅蓝宝石集中,就有幽燕诗魂 愧疚 卡门等作品,被选入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实验中学语文阅读课本,连同获奖的绿荫月出游击队的女儿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斗转星移,三十多年来,丁宁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睿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精心结撰的这部文坛几多风流人物,将与书中人物一道,为读者所铭戢深心,视为圭臬,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