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媒介的素养之路在信息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项发轫于 20世纪 30年代欧洲的教育项目,后来迅速扩展到北美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地区。我国自上世纪 90年代始有媒介素养的论述见诸报端,近些年来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得到长足发展,不但论文数目剧增,而且有了媒介素养的书籍。但是,相对于其他很多国家,我国媒介素养的专著远远不足。比如美国纽约以色佳大学(IthacaCollege )所列出的关于媒介素养的书单中,相关书藉多达三百多种。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大都停留在发表论文对其进行理论阐述的层次,根基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要提高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借鉴他国经验编写有针对性的教
2、材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汗牛充栋的外国媒介素养书籍中, 媒介素养手册 (Approaches To Media Literacy: A Handbook)独树一帜,正如其书名所显示的那样,作为“手册” ,它以其实用性引人关注。 该书的作者 Art Silverblatt可谓媒介素养研究领域的权威,他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密苏里州韦伯斯特大学(Webster University)的教授,此前出版过媒介素养:解释媒介信息的方法等书,并且与人合作编写了媒介素养词典 。 纵观手册 ,条理清晰、结构简明是此书一大优点。全书由五大部分组成,详细分析了五种批判方法:意识形态分析、自传性分析、
3、非语2言传播分析、神话分析、生产要素分析等。从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的大背景到受众个体经验,从信息的非语言传播中的隐义到信息的组合方式,作者娓娓道来,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视角批判性地看待媒介内容以及其后的种种控制因素。 意识形态分析的基础是文化研究,它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敏感识别媒体叙述中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转换视角防止被所谓的“主流”一味操纵。意识形态分析的理论框架包括:组织分析(如互联网与其所有权、媒介与政府、媒介与政治信仰等) ,国际视角(分析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人物和意识形态),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等等。自传性分析是指个体依照自身经验,思考媒介对自身态度、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影响。非语言传播分析
4、介绍了如何从人们的面部表情、眼球运动、动作、姿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等解读其隐含的与所传播语言一致或相悖的意味。非语言传播行为通常属于人际传播研究的领域,但是作者把非语言传播的成果运用于对大众传播的批判性分析中,使读者耳目一新。神话分析是书中的一个较特别的部分。作者引用 Max Mueller的话说明,“现在社会与荷马时代一样存在着神话,我们之所以没有觉察它,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神话的巨大阴影之下” 。依作者观点,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取代传统的口头传播而成为传播“现代神话”的主要方式现代人通过大众传媒,不断寻求解决生活危难获得救渎的方法。最后是生产要素分析。在媒介生产信息的过程中,媒介工作者
5、常常会主动地选择、控制、协调各种技术因素以支持他所传播的信息。其中的技术因素包括:编辑手段、色彩、灯光、线条、声响音乐等。这五种方法构成了一整套3对媒介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工具。 本书另一特点是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说明问题,避免了抽象空洞的说教。比如在非语言传播分析中,作者对抽烟这个动作所隐含的意义就列举了十一种之多;面对使人不安的信息时,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自传性分析中,作者对情感反应分析着墨较多并提供了十种处理手段,比如从转移注意力,寻找信息的漏洞,或者有意识地挑战自己等等。 在手册中,作者精心选择的几十幅插图多为新闻照片、广告图片和影片剧照,不但每一幅都与
6、论述的内容保持高相关度,而且形象精到地传达了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信息,辅助读者理解文本内容,显示了作者匠心之独到。 但是,媒介素养除了重述、分析、质疑的能力,还包括互动、创新的能力,此书偏重的是前者。如果作者能指导读者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排除干扰信息提取所需,甚至如何成为建设性的信息创造和传播者就能使本书结构更完整。 而且,媒介素养的分析方法远远不止本书所提及的五种。其他方法还包括叙述学分析等。 手册提供了批判性评价电影、电视、广告、广播和印刷等各种媒介的方法,但是网络方面篇幅较少,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在神话分析的论述中,作者所引例子大多来自电影。其实除了电影、书籍,其他大众传媒如电视、广告、广播所传播的内容同样存在着神话因素。比如我国有些广告就采用了“黄帝”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神话原4型。在该章节,作者若能拓宽探讨面就能使神话分析法更具说服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手册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给读者展示了一套通向媒介素养之路的缜密思维方法。美国图书馆杂志曾给予此书较高评价,把它定位于大学本科水平的教科书,推荐给学术类图书馆收藏。对于媒介素养研究刚刚起步的中国,这本书无疑有着更大的参考价值,对我国学者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提供了指路明灯。 (高岩匡文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