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圆梦之旅”.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9314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圆梦之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圆梦之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圆梦之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圆梦之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圆梦之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圆梦之旅”2016 年 10 月,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圆梦之旅 。该片讲述的是在广西北海生活的黎远康历经艰辛,从中国到哈萨克斯坦,终于找到亲生母亲的动人故事。早在 2013 年 9 月 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讲述了一个中哈两国人民交往的感人故事,说的就是哈萨克斯坦母亲瓦莲金娜和中国儿子黎远康分离半个多世纪终于重逢的故事。 离开中国前,那张照片是母亲和姐姐留给他的唯一纪念品 黎远康 1948 年生于甘肃省,父亲黎怀钰 1914 年生于成都。黎怀钰13 岁到一家兵工厂当学徒,长大后在成都飞机场工作,后来到新疆、甘肃等地谋生,在新

2、疆认识了苏联姑娘瓦莲金娜。瓦莲金娜生于 1929 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后,在新疆一所医院当护士。黎怀钰和瓦莲金娜相爱后很快结了婚。1947 年,瓦莲金娜在甘肃生下了女儿阿拉,中文名字叫黎远礼;1948 年,生下儿子鲍里亚,中文名字叫黎远康。新中国成立后,黎怀钰和妻子响应国家号召,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东北。黎怀钰去了沈阳矿山机械厂,妻子瓦莲金娜则在长春一家中学当老师。在黎远康的记忆中,父亲工作非常忙,只有过年才能见到他,平时只有母亲、姐姐和他在一起生活。 瓦莲金娜的亲人都在苏联,1955 年 2 月 1 日,苏联向中国外交部通报了撤侨方案,居住在中国的 11 万余名苏侨撤回苏联。 2决定回苏联的瓦莲金

3、娜希望丈夫黎怀钰和她一起去,但黎怀钰的亲人都在成都,他又是个特别孝顺的人,不可能跟瓦莲金娜同去。 意见不一致,只有商量孩子怎么办。女儿黎远礼同意跟妈妈回苏联,儿子黎远康愿意随爸爸留在中国。可是,爱子心切的瓦莲金娜舍不得丢下儿子,想? 礁龊右黄鹱摺?1955 年的一天,瓦莲金娜带着年幼的儿女登上了去满洲里的火车。黎怀钰回家后发现妻子和孩子都不见踪影,立即开始寻找。最终,在铁路部门的帮助下,他在满洲里火车站拦下了即将走出国门的瓦莲金娜和两个孩子,当时离火车启动只有 5 分钟时间。一家人在满洲里租了间民房,滞留了一个星期。黎怀钰跟瓦莲金娜再次商量孩子的事情。大人们的痛苦,小孩子是不知道的。那时候,黎

4、远康每天跟姐姐到院子里玩儿,他看到玻璃窗内父母争执,很是无奈。离开中国前,母亲带着姐姐和他在长春一家照相馆合影,那张照片是母亲和姐姐留给他的唯一纪念品。 最终的分别还是到来了。站台上,看着流泪的妈妈,黎远康挥着小手,安慰母亲和姐姐:“妈妈,你不要哭!姐姐,你不要哭!我们过一个星期就回来。 ”年幼的黎远康并不知道父母的无奈,也不清楚母亲和姐姐要去的国度到底有多远,他以为,那是沈阳到成都的距离。 分别以后,他对母亲的思念,只能埋藏在心中。每当看到别的孩子摔倒,母亲将孩子扶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抱在怀里,黎远康就会想,那个孩子要是自己该多好啊!他渴望母爱的呵护,感觉这就是幸福。可是,这个在其他孩子眼中

5、再平常不过的事却成为黎远康的奢望。 3作为混血儿,黎远康自然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每次受了伤害回家,黎远康都会拿出那张合影,一边哭,一边跟照片上的妈妈说说话,很长时间心情才能平静下来。 有天半夜醒来,黎远康看到爸爸在纳鞋底,爸爸想亲手给儿子做一双新鞋。看着爸爸低头纳鞋底的身影,黎远康心想:如果那是妈妈该多好。 1956 年秋天,由苏联援建的洛阳矿山机器厂破土动工。黎怀钰带着儿子从沈阳来到洛阳工作。 洛阳没有亲人,爸爸就把黎远康带到厂里。工人们见面就逗他:“喂!你这个小苏联又来了!” 黎远康的母亲瓦莲金娜回到苏联,先后在矿山和铁路部门工作,并在哈萨克斯坦定居,也一直没有再婚。姐姐黎远礼取得博士学

6、位后,进入哈萨克斯坦一家科研部门工作。瓦莲金娜一直想与在中国的亲人联系,但当时的苏联政府对她们有诸多限制。后来,中苏关系紧张,她们再也无法和黎远康父子取得联系。 1963 年,黎远康中学毕业,之后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他进洛阳矿山机器厂当了一名工人。1972 年黎远康结婚后,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过着稳定而幸福的生活。这时,黎远康总是想,妈妈要是看见自己的孙子,不知有多开心呢!自幼与母亲分离,一直是他心里的痛。妈妈的影像,对黎远康来说,成了梦里的回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苏“混血儿”的身份,让黎远康不敢说母亲是苏联人,那份对母亲的思念,只有深深地藏在心里。 4在另一个国度,母亲瓦莲金娜又何尝不思念远

7、方的儿子?但这份亲情与思念,同样不得不暂时埋藏起来。 阔别 55 年后,白发苍苍的黎远康,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母亲 黎远康想念母亲,做梦都想找到她。家里一直给妈妈留着一把椅子,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把刀叉擦拭一遍,感觉说不定哪一天,妈妈和姐姐还要回来住,她们在那边用惯了刀叉,中国筷子会用不惯的。逢年过节全家在一块吃饭照相的时候,黎远康多么希望,有一天母亲突然出现在这里,就坐在这把椅子上。 1982 年,黎怀钰得了淋巴瘤,看着在病床上一日不如一日的爸爸,黎远康突然意识到,如果找不到妈妈和姐姐,那将是他和爸爸一生的遗憾。1983 年,父亲病情加重,临终前,黎远康告诉爸爸想去找妈妈。当时,爸爸已经说不出

8、话来,眼里噙着泪水,一直在点头。那一刻,黎远康就发誓,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妈妈。 1988 年,中苏关系解冻,从那时开始,只要有人去苏联,黎远康都要让人给当地红十字会带封信。信里面夹着的,还有那张发黄的合影。 这张老旧的照片后来又洗了七八次。每次都洗七八张,黎远康认认真真地写好信,托人带过去,可是,每次都没有一点音信。 随着改革开放,到俄罗斯工作、学习、经商、定居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每当有朋友去俄罗斯,黎远康就请他们帮助寻亲。2007 年冬天,黎远康得知老师的儿子张飞在华为公司莫斯科分公司上班,就托老师带去了资料。2009 年 9 月,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开播,从那时开始,陆续有人和黎远康联系。 其实

9、,就在黎远康寻找母亲的同时,母亲也在5寻找儿子。瓦莲金娜和女儿把资料寄到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等着我栏目组。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偶然发现,黎远康的资料与该栏目组保存的一份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寻亲资料相吻合。 黎远康一家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两方栏目组的工作人员,他们相商:一定要将黎远康寻亲的故事搬上电视荧屏,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不寻常的过往岁月。为稳妥起见,工作人员并没有将相关信息透露给黎远康和他的母亲、姐姐。 2010 年 12 月 1 日,央视悠悠岁月栏目组派 3 名工作人员来到洛阳,为黎远康拍摄专题节目。在此期间,央视帮黎远康办理了前往俄罗斯的签证,黎远康要到莫斯科等着我直播现场。 临出发前,中央电视

10、台俄语频道的工作人员提醒黎远康,需不需要准备一些礼物。这个提醒,让他感到自己的亲人可能被找到了。黎远康精心挑选了一张宁夏滩羊皮和一套瓷器,准备带到俄罗斯。可是,多年奔波寻亲无果的他,实在不敢有太多信心,因为如果母亲健在,已是 80多岁高龄了。 2010 年 12 月 15 日,黎远康来到莫斯科,参加等着我节目录制。听说黎远康来莫斯科寻亲,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李宗伦、旅俄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韩存礼等人,为他提供了很大帮助,他们请黎远康吃饭、陪他在莫斯科参观。 12 月 18 日下午,黎远康和儿子黎明分别到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中央电视台,参加中俄两个寻亲节目的视频连线直播。 与此同

11、时,黎远康的母亲、姐姐也受邀来到等着我节目现场。6黎远康的母亲和姐姐首先在演播室里与黎明进行视频连线。 一看到孙子黎明,已经 80 多岁高龄的瓦莲金娜就问:“孩子,你的爸爸现在哪里?”黎明告诉奶奶:“我爸爸在莫斯科。 ” 闻听此言,瓦莲金娜一下子愣住了。就在此刻,黎远康走进了演播室。瓦莲金娜根本没有想到,分别 55 年的儿子近在咫尺!黎远康紧走几步来到母亲跟前,浑身不由得有些颤抖:眼前这位老人,就是?他思念了55 年的妈妈! 看着面前的白发老人,黎远康有恍若隔世之感,旁边的主持人对瓦莲金娜说:“这就是你的儿子!”接着,又对黎远康说:“这是你的母亲!” 阔别 55 年后,黎远康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

12、的母亲。黎远康激动地跪倒在地,对母亲说“妈妈!我是鲍里亚”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时,无数人为之潸然落泪。黎远康用中国最古老、最庄重的跪拜方式,来表达思念,来感谢亲恩!他在妈妈耳边低声说:“妈妈!我终于找到你了!” 一时间,莫斯科和北京的演播室里掌声雷动,台上台下一片呜咽声。那是感动的泪水,也是幸福的泪水! 母亲将黎远康扶起,紧紧抱住了他。黎远康和母亲、姐姐互相用俄语、汉语叫着彼此的名字。 妈妈对黎远康一遍又一遍地说:“孩子,我也一直在找你,在找你啊”后来,黎远康才知道,节目开播前,自己所待的房间,与妈妈所在的演播厅只有不到 50 米的距离。黎远康没想到,在自己 60 多岁的7时

13、候,还能找到母亲。黎远康说:“找到妈妈,是想让妈妈看到,自己的儿子,在中国过着幸福的日子。 ” 找到母亲,他觉得很幸运;两国人民友好,他觉得很幸福 2010 年 12 月 21 日,黎远康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帮助下,来到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这是妈妈与姐姐生活的地方。妈妈几乎没休息就给他做了早餐。时隔半个多世纪,坐在餐厅里吃着妈妈烤的面包、红肠,还有妈妈自酿的苹果酒,童年时的感觉又回来了。此时此刻,黎远康和母亲、姐姐有幸成为中俄文化年的美好见证。 “孩子,你说我是不是在做梦啊?”即使见到儿子已经几天了,母亲仍时不时地这样问。这时,黎远康总是紧紧攥着母亲的手说:“妈妈,这不是做梦!我就在你身边

14、!” 在阿拉木图的 10 多天里,黎远康和母亲、姐姐一直沉浸在重聚的幸福里。妈妈和姐姐疼不够黎远康,带着他逛商场、看市容、游景区、吃东西。邻居们听说黎远康随母亲、姐姐回家来了,都登门送上祝福,年过六旬的黎远康又成了母亲的宝贝。 走在大街上、商场里,许多素不相识的当地人认出他们,纷纷祝他们一家人安康。一次,在一所医院里,当地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女儿认出了黎远康一家,非要开车把他们送回家。 要回中国了,母亲和姐姐忙着为黎远康挑礼物。黎远康说,他想要勺子和叉子,等母亲和姐姐来洛阳时,能够用上习惯的餐具。对黎远康的要求,母亲和姐姐给予了最大的满足,他们送给他 136 副各式各样的勺子和叉子。 8中央电视台

15、寄来了录好的碟片,黎远康躲在书房里,看一遍哭一遍。现在,给妈妈打电话和发邮件成了黎远康最幸福的事。 2011 年 1 月 1 日,黎远康把母亲接到了北京。瓦莲金娜和黎远礼转道北京时,中央电视台俄语国际频道的工作人员专门到机场接机,为她们送上鲜花。 几天时间,黎远康和妻子领着老人转遍了北京的各个景点。随后,瓦莲金娜和女儿来到洛阳。为了母亲和姐姐的到来,黎远康忙活起来。床上是新的被单、床罩,茶几上是台湾的水果山竹、莲雾,冰箱里是妈妈最爱吃的面包、牛奶和红茶等。 知道儿子一直生活在洛阳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瓦莲金娜感到很宽慰。黎远康居住在涧西区景华路旁,住宅楼下还有一座漂亮的面包房。知道母亲和姐姐爱吃

16、面包,他买了好多。黎远康打趣地说:“妈妈,我家楼下的面包房就是专门给你们盖的!”变得有些孩子气的黎远康,让母亲和姐姐笑个不停。在母亲面前,他又变成了那个最调皮的孩子。 母亲回国前,黎远康采购了各种中国特产,礼物装了十几个旅行包,他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装进包里。对于黎远康来说,礼品再多,也无法表达对母亲的爱,但是,面对注定要天各一方的母亲,这或许又是他最好的尽孝方式。 夜幕降临,黎远康的耳边响起了天之大歌声:“妈妈月亮之下,有了你我才有家。离别虽半步即是天涯,思念何必泪眼,爱长长长过天年,幸福生于会痛的心田。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 相聚总嫌太短,母亲和姐姐回国了。不过,现代化的通讯方式

17、拉近9了这一家人的距离。如今他们一个在广西北海再就业,一个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2013 年 9 月 7 日,黎远康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妈妈你看电视了吗?我们国家习近平主席刚刚在电视上特别提到了我们家的故事,我很感动,感到很温暖,好像就跟你在一起一样。 ”黎远康经常通过电话、电脑与她们唠家常。 2014 年 12 月 3 日,黎远康带着母亲、姐姐来到洛阳拍摄一部纪录片。这是黎远康和母亲、姐姐阔别 55 年后第 4 次团聚,令人倍感温暖。2016年 10 月,中央电视台经过两年多的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圆梦之旅终于制作完成,并正式播出。 现在,黎远康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母亲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他们这个家庭离散和重聚,是家事,也是国事。从父母到他和姐姐两代人的人生际遇,能看到两个国家的发展和变化。苦寻亲人有了结果,黎远康觉得很幸运;两国人民团结友好,他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很幸福。(责编 孙礼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