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恩镜中的北京.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332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培恩镜中的北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刘培恩镜中的北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刘培恩镜中的北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刘培恩镜中的北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刘培恩镜中的北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刘培恩镜中的北京已过不惑之年的刘培恩大校从 1996 年接触摄影并开始创作以来,已有上千幅作品在报刊、网络上发表,多次参加比赛及展览,并有上百幅作品获奖。但真正令我惊奇的要数北京全景图 。这幅长 14 米,宽 1.2 米的北京全景图是他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空间拍摄的最大整幅实景照片,也是北京建城 3000 年、建都 800 年历史上第一张北京全景记录图,堪称填补北京摄影史的空白之作。 面对这么大的照片,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惊叹之余,人们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是用“转机”拍摄,还是“航拍”?对于人们的疑问,刘培恩毫不犹豫地作答:都不是。转机拍摄难以解决景深和速度的矛盾,航拍虽然视角开阔但

2、过于平面化,无法拼接,惟有以接片的方法才能完成。 “接片摄影”是摄影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形式。所谓接片摄影就是用依次连续拍摄的几幅或十几幅以上作品通过后期电脑拼接制作而成。刘培恩为拍摄北京全景图构思筹划了多年。特别是随着 2008 年奥运会一天天地临近,拍摄一幅既能反映现代化城市的园林风光又能体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长卷作品是他摄影创作中的一个夙愿。为选择最佳拍摄点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拍摄点高了、低了、远了、近了都不行,高了使前后景分离,画面显得松散,低了使画面缺乏层次感,远了使景物模糊,近了使拍摄弧度拉大,增加了后期拼接的困难。于是,他走遍了绵延数十里的北京西山,爬过十几个大大小小

3、的山头,踏破铁鞋最终在2西山一处半山腰找到。他还发现,拍接片作品天空最好是万里无云,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 15%,最大风力不超过 3 级,北京这样的天气只有在 910月份才会出现,并且最好是在太阳升起和落前 12 小时左右顺光拍摄,此刻光线柔,色彩饱和。经过反复试拍,最后以 210 度超视角转拍,并通过用电脑软件将 30 张单幅画面拼接制作成了长 14 米宽 1.2 米的北京全景图 。作品纵深长,跨度大,信息量丰富,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有的公司和个人出资 20 万元收藏这幅作品被他婉拒,他却将北京全景图无偿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市档案馆等

4、五家单位永久收藏。 国家图书馆陈力馆长在捐赠仪式上激动地说:“北京全景图是北京摄影史上最长的单幅实景照片,整幅作品气势恢宏,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摄影作品。国家图书馆这次入藏的北京全景图成功地将北京的瞬间定格于摄影画面,为国家图书馆的珍品库和广大读者增添了一份难得的新北京全景式历史画卷。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照片的瞬间定格,反映记录着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真实,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财富” 。北京大学图书馆戴龙基馆长在捐赠仪式上说:“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够接受刘培恩先生的北京全景图的捐赠,北大图书馆有收藏北京历史、地理这样一个重要的传统。我们图书馆前几天刚建立一个关于北京历史、地理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收

5、集了很多北京有文献记载以来有关北京历史、地理的图。那么现在看来,所有图里面,最金碧辉煌的、最有特色的大概就数这张北京全景图了,我们相信这张图,对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3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 也许是军人的缘故,刘培恩的摄影也颇有点儿军事味道。 “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是他遵循的原则。他说在摄影器材上不能和专业人士比,要量力而行;在摄影对象上不要好高骛远,要充分发掘、利用好身边的“资源” 。他生活工作在北京西山脚下,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以“三山五园”和香山红叶而闻名。刘培恩从决定搞摄影那天起就立志拍西山,拍出个性、拍出特点、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对有些摄影人所持的西山已没得出新、出彩的

6、观点,刘培恩却不敢苟同,他认为同样的景点也能出彩,关键是找到新点位,照样能捕捉到精彩的瞬间。 桥和塔是西山景区“三山五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刘培恩摄影创作之初锁定的目标。怎样才能拍好,让他费尽了心机。自 2001 年起,刘培恩一有时间就跑到颐和园和香山,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观察每一座桥,每一座塔,他终于发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光线的照射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时间的“守候”,夕照古桥 、 古塔晨曦等佳作频出。近年来,刘培恩把镜头瞄向北京城市风光的大场景,利用普通器材以接片拍摄形式,创作了大量反映北京现代化建设、绿化美化、环境保护、京城夜色的作品,每张都是大气磅礴,在视觉上有很强冲击力。我

7、发现,刘培恩拍市区以 300 年皇家园林颐和园全景做前景,北京城尽收眼底;拍西山红叶、西山晴雪景色选中关村 CBD 大楼做制高点,气势恢弘;拍长城风光,蜿蜒就是几十里,蔚为壮观。 4昆明湖畔看北京是刘培恩于 2005 年 9 月 17 日下午拍摄的。时值中法文化交流年闭幕,为迎接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到来,颐和园破例净园。此时,正是北京天高云淡的秋日,暖阳西照,昆明湖水清阔静。闭幕的当天,刘培恩早早地吃过午饭后就直奔北京西山,于同一点位、同一时间拍了七八组,最后用 14 张单幅拼接而成。这幅长卷摄影作品,刘培恩将已有 300 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皇家园林的全貌作前景,用长焦镜头特殊的压缩效果将

8、数十公里以外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湛蓝的昆明湖面犹如一面镜子,连同湖畔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楼群形成作品的主体,山与水、楼与亭、桥与阁在画面中交相辉映,古老与现代的对比,渗透着北京厚实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了人与山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展现出新北京美丽动人的景色。此片已被第 29 届奥运会组委会确定为 2008 年“新北京新奥运”形象宣传片之一。 颐和园之晨是刘培恩于 2006 年 11 月 11 日创作的又一幅大型全景长卷摄影作品。为了拍摄这幅作品,刘培恩采取竖构图以 180 度超视角转拍,用 20 张单幅拼接而成。他将具有 300 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凝聚于一张作品,气度非凡,意境深刻,内涵丰富

9、,信息量大。画面上下连动、左右互应、虚实相托、天地水合一。对岸晨雾飘烟,幽静自然,湖水宽廓清澈,似玉镜收天。山湖秋色,倒影湖中,如入人间仙境。万寿山巍立,佛香阁雄居,器宇轩昂,凌驾群伦。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彩带,萦绕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涵虚堂鼎立湖中,似海上仙山,湖、山、岛、堤浑然一体。此作品问世不久就又被第29 届奥运会组委会定为 2008 年“新北京新奥运”形象宣传片之一,悬挂5于奥运大厦相关会议室和奥组委主要领导的办公室。作为摄影人,刘培恩在摄影界已属凤毛麟角。 说实话,作为同龄人、同事和朋友,我真为他取得骄人的摄影艺术成就而高兴,由衷地希望他拍摄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我现在只有 40 多岁,最少还能拍 20 年,我自信还能拍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培恩虔诚地说道。望着他那充满真诚的双眸,我确信无疑。 夜窥水立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