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灏和《新闻记者》.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338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灏和《新闻记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陆灏和《新闻记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陆灏和《新闻记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陆灏和《新闻记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陆灏和《新闻记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陆灏和新闻记者编者按:值此中国记者节之际,我们特发表周明初同志的这篇文章,一方面是追思最近辞世的陆灏同志,一方面也是希望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那种敬业精神、坚定信念和对新闻事业的不懈追求继续激励年轻一代,把新闻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陆灏同志走了,当年创办并曾一度分管新闻记者杂志的这位原文汇报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编辑走了,但他活在很多人的心里。我每回想起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创办新闻记者的那段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酝酿创刊,弘扬韬奋精神 记得 1983 年元旦刚过不久,酝酿出版新闻记者的事情就被提出来了。那时我担任文汇报新闻研究部主任,负责两方面工作:一是与文汇报驻国外记者和国内各地特约记者、特约通

2、讯员的联系;一是出版面向通讯员的内部刊物文汇通讯 。有一次,陆灏突然来到部里对我提出:文汇通讯考虑停办了,打算改出一本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公开发行的刊物,这是出于新闻改革的需要。刊物可能以市新闻学会会刊的名义出版。他要我们对此先作一番考虑、议论。听到这一消息,我既是高兴,又不免有点胆怯。 文汇通讯是“小本经营” ,只“几支枪” (几个2人) ,现在要办这么一本正儿八经的刊物,无疑是矮个挑重担,能行吗?陆灏理解我的心思,笑笑对我说:“韬奋办生活周刊,不也就是三两个人吗?”当时公开发行的新闻专业类刊物,只有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战线和新华社主办的新闻业务 。我们就以这两本刊物作为“它山之石” ,借鉴

3、、研究,讨论如何取人之长,开创自己的新路子。 以后,他又一次次来到部里或把我叫去,同新闻部主任张煦棠等有关同志共同商议策划刊物的出版事宜。他主张刊物办起来,既要有点理论色彩,又要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因此内容方面可以更活、更杂、更丰富多彩,更具有自身特色。至于读者对象,他认为除了面向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人员、新闻专业院校师生外,面可以更拓宽一些,把广大通讯员和为数众多的新闻爱好者也包罗在内。 他还很关心刊物的栏目设置,乃至刊物名称。当时刊名问题部内同志也议论过,已提出七八个,诸如“新闻界” 、 “新闻窗” 、 “新闻天地” 、“新闻战士”他听后似乎都不甚满意。经过再三斟酌,他确定还是使用

4、“新闻记者”这个名称,并要求我们从韬奋遗墨中取这四个字,作为刊名字体。开始,我对取用这一名称不无疑虑,似乎同拓展读者面的要求不尽相符。他解释说:“这要从广义上去理解。记者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尖兵,它体现了这一职业的神圣,代表着一种精神。我们的刊名所以要采选韬奋的手迹,也就是提倡学习韬奋处处为读者着想、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他舍己为公,真诚地为人民服务,为革命利益奋斗一生的精神。这就是我们的办刊宗旨。 ” 同年 2 月中旬,时任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文汇报党委书记兼总编3辑的马达同志,为研究出版新闻记者 ,召开了第二次有关单位和学会理事会代表会议。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市广播事业局、复旦大学

5、新闻系、新华社上海分社、青年报、上海科技报等单位的负责人(大都是学会理事)都参加了。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宋军也应邀参加。我列席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大家正式讨论通过了有关刊物定位、读者对象、办刊思想、栏目设置和刊物名称等问题。又确定成立编委会,通过编委成员和正、副主编的名单;决定具体编务、出版、发行和经费等统由文汇报负责,由陆灏总管。此前,时任市委副书记的陈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建也都已作了批示:新闻记者 “可以作为上海市新闻学会的会刊,公开发行” 。 至此, 新闻记者一锤定音。3 月间,创刊号就迅即与读者正式见面。封面上出现了韬奋的四个洒脱的大字“新闻记者” ,刊内特地刊登了韬奋的一则小

6、言论新闻记者 ,我们还加了醒目的黑体字编者按: 这里选载了韬奋写的一则小言论新闻记者 。在那风雨如晦、寒凝大地的岁月里,韬奋敢于仗义执言,为遭到黑暗势力迫害的新闻记者在说话,并讽刺了那位“满拟得王之嘉许”的总主笔。文短情长,寓意深刻。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了,报纸批评人民内部的缺点、错误,显然应与韬奋的嘻笑怒骂有所不同,但他的这种敢于触及时弊、敢于为人民说话的战斗风格,仍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开拓稿源,提高刊物品位 4刊物初创时,势单力薄,缺少基础。陆灏就主张把有限人员都撒出去,广开稿源,认为北京、上海是新闻界人才荟萃、力量较为集中的地方,应该作为刊物的组稿重点。因此,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就在上海,

7、利用市新闻学会的名义,广泛组稿;一路出击北京,打开局面。陆灏曾是当年人民日报被誉为“四大金刚”之一的名记者,在北京熟人多、朋友多、战友多。组稿同志除以学会名义外,还往往利用陆灏这层人际关系的有利条件开展工作。我虽守在“家中” ,也能以刊物背靠文汇报这一优势,在报社内部组织稿件。新闻部、评论部等更是自己依靠的重要对象,全一毛、张煦棠等同志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陆灏对外出组稿的同志很关心,常常帮助出点子、想题目,有时候要求外出的同志先把题目列出来,让他过目,再一起商议。他为方便外出同志的活动,还曾亲自给熟人写介绍信或打电话。刊物初创时期,部内同志为开拓稿源,大都不辞辛劳,经常在外面奔波,并以获得高质量

8、的稿件为乐。 在陆灏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尽管编辑部人手缺少,但同志们群策群力,很快就扭转了编辑部缺稿的困境,稿件源源不断涌来。许多新闻界前辈、著名记者和名流大家纷纷为刊物撰写了有分量的文章,其中新闻界前辈石西民赐稿的报人生活杂忆 ,曾在新闻记者上连续刊载了 12 期。它既是回忆录,又是理论性的探讨文章。西民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有在各种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国统区、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办党报的丰富实践。他以自己的切身经历,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对当时新闻理论上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诸如“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 、 “报纸的群众路线问题” 、 “新闻的指导性问题” 、 “党报的传统问5题” 、

9、“报纸的阶级性与阶级斗争工具的问题”等等,作了最实际的、最有说服力的回答,在新闻思想理论上起了澄清是非、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效果,受到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欢迎和好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陆灏得知邓颖超同志对新闻记者无限关怀这一情况后,就要我们以杂志编辑部的名义,约请邓大姐为新闻记者题词。此时部里黄俭正打算去北京组稿,他亲自对黄俭叮嘱:“这次去北京,一定要尽力设法请邓大姐题词。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嗣后,邓大姐果真应编辑部要求,给刊物题了词。陆灏看到这一题词,兴奋异常,认为这是邓大姐对新闻记者和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题词中提出的要“实事求是的反映新闻,要不断改进文风” ,语重心长

10、,切中时弊,表达了绝大多数群众对文风改革的强烈呼声。他再三嘱咐我们:题词一定要给予突出处理,并要亲自过目版样。他仔细的工作作风由此可见一斑。我们把邓大姐题词的字体放大后,刊发在新闻记者封二的显要位置。 为新闻改革呐喊 新闻记者问世之时,正处在拨乱反正、大兴改革的浪潮中。当时,经济战线上的改革方兴未艾,文教战线上的改革也正在兴起。相比之下,新闻工作的改革却滞后了。而在十年动乱中,新闻战线恰恰又是重灾区。报纸上万马齐喑只有“革命大批判” ,没有群众的呼声和批评,连读者来信等专栏都消失了;社会新闻被扣上“修正主义” 、6“资产阶级货色”的帽子而打入“冷宫” ;经济报道枯燥乏味,往往是生产公报, “唱

11、四季歌” ,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至于文风,更是个大问题,“假” 、 “大” 、 “空” 、 “套” , “新闻八股”充斥版面。因而刊物创办之初,陆灏就向我们提出:“当前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新闻改革呐喊,鸣锣开道” , “要不惜花篇幅” 。 于是,我们把这一任务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我们迅即在刊物上展开了什么是“社会新闻”?的讨论,连续刊登了王中、徐中尼、朱守恒、张林岚等人的八九篇文章,使大家辨明社会新闻的内涵、特点,社会新闻的题材、职能,社会新闻和其他新闻的关系等等,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为开拓社会新闻扫除了思想障碍;我们为尽力拓展经济领域的报道,树立榜样,大力宣传在改革开放中善于抓新事物、新

12、气象、新经验的典型,宣传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打开经济报道新路子的典型,宣传现代科技渗透到经济领域从而发挥作用的典型;我们发现南方日报 、 羊城晚报等报纸能够抓住党风和社会风气中的重大主题,敢于并善于开展批评,收到良好效果,因此就把他们的经验体会文章,放在刊物的首要地位,突出处理,对推动新闻界恢复和加强批评报道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至于改进报纸文风的宣传, 新闻记者更是花了很大力气和篇幅。前后发表的有关文章不下三四十篇。主要矛头针对“客里空”和“新闻八股” 。议论的重点是:“新闻八股”的来源、演变过程, “新闻八股”的罪状,以及打破“新闻八股”的办法。陆灏亲自撰写了论报纸上的消息改革的专论,全

13、面阐述了如何正确理解报纸的指导性,理解报纸7的性质及其功能和作用;如何使报纸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群众。 强调基本功锻炼 为适应新闻改革的形势,拨乱反正, 新闻记者设置的众多栏目中,大多数都着眼于探索新闻理论,钻研新闻业务,倡导清新文风,为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和修养服务。陆灏作为文汇报分管新闻采访和理论工作等部门的领导,工作自然是很忙的。但他仍然非常关注新闻记者 ,还挤出时间为杂志撰写各类稿件。 记者札记栏目开辟未久,他就为这个栏目连续撰写了七篇有分析、有见地、有内容的文章:以小见大 、选题要准 、 量体裁衣 、 打破砂锅问到底 、 姓名、名单及其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高楼要从这

14、里盖起 。可以说,这些文章是他几十年新闻工作实践的经验结晶。他深知记者写作上的通病,也理解这些年轻记者在那动乱的年代里,基本功薄弱的原因。因而在这些文章中,他特别强调要深入第一线, “记者想使自己的新闻取得更大的社会效果,就要到群众中去,到实际工作中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沸腾的生活中去” ;强调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万丈高楼要从这里盖起。作为一个记者,调查研究的功夫深或浅,与自己事业的成败得失,关系极大” 。 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自己撰写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如老孟泰 、王崇伦的故事 、 人民教师吴佩芳等人物通讯,笔锋犀利,描写细腻、栩栩如生。这些无不都是深入生活、深入采访、仔细观察的产物。 8

15、乐为记者鼓与呼 十年浩劫,使记者的形象受到了损害。但陆灏认为,这是支流,是当时的形势造成的,大多数记者是好的,应该给他们以鼓励。他深知记者工作的甘苦,曾深情地对部里的同志说:“这些常年活跃于社会各阶层宣传别人的人中,也有值得我们宣传的人。 ”“新闻记者应把这一任务担当起来。要树立一些可爱的记者形象。 ” 在他的激励下,我们加大“新闻界人物”专栏的宣传力度,对人物不求大求全,只要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即可。大力表彰、讴歌新闻记者中涌现的各类先进事迹。例如 山西日报记者王宪斌坚持真理、仗义执言、冲破重重阻力,揭露批判了在招工、招生、建房等工作中出现的种种舞弊、不正之风;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青年记者安珂忠

16、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危难紧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斗歹徒,不幸光荣献身; 贵州电视台摄影记者为摄取梵净山的珍贵镜头,深入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的山区,风餐露宿,度过了 160 多个难以想象的日日夜夜; 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从 1984 年 10 月 16 日开始,沿着当年红军的长征路线,战胜重重困难,用 369 天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写下 300 多篇新闻稿件; 近五年时间里,我们在这个栏目中共介绍了各种类型的优秀人物达9130 人。我们在宣传他们的事迹时,一般都配以照片、插图,有的还加上言论。如宣传罗开富,我们不单发表长篇的通讯徒步采访长征路 ,在封面上刊登罗开富跋涉在长征路上的大幅照片,还先后发表

17、言论为罗开富鼓掌 、 迈开你的双脚 ,激励记者学习罗开富,不怕吃苦,自觉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陆灏对刊物上刊登的这些人物都很关注,尤其在看到罗开富的事迹与刊物的处理后,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体现记者作风转变的典型,开创了一代新风尚。他主张像这类人物就是要大力鼓吹,要把文章做足,做充分。 我们在宣传记者(编辑)先进事迹的同时,还积极反映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1983 年 7 月,我们收到湖南日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电视台 8 位记者联名写的一篇稿子局长室里被逐记 ,反映他们在采访中受到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某些领导的种种刁难和辱骂。我们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典

18、型的事件,当月就在“记者来信”专栏里披露出来。之后, 人民日报 、 新民晚报 、民主与法制杂志对此也作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然而,该局有关领导仍在多种场合利用多种手段中伤、诬陷记者,甚至派人跟踪记者。1985 年 1 月,我们特派记者陆炳元专程赶到长沙,就此事采访了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毛致用表示:湖南日报等 8 位记者进行采访是履行职责的正常活动,长沙市工商局负责人诬陷记者是错误的,并提出了 3 点处理意见,责成该局负责人作出深刻检讨,并向记者道歉。这一问题最终获得了解决。我们随即又在刊物上刊登了报道拖延已久的悬案有了下文 ,叙述了事情的经过。解放日报、文汇报都在二版头条10地位转

19、载了这个消息,扩大了影响。 陆灏鼓励我们:“作为一本新闻界的刊物,要得到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应该先去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要不惜花人力、篇幅。 ”“我们要像韬奋同志那样,爱憎分明。为维护记者的正当权益,不怕得罪人。 ”他还对陆炳元说:“杂志的记者除了组织文章外,自己也应该动手写些东西。像这类事情就应该揭露,应该写。 ” 他的名字将同新闻记者共存 短短不到 5 年的时间里, 新闻记者获得了较快发展。发行量从1983 年初创时的一万多份,迅速增长到 1987 年底时的近五万份。经营上也做到了扭亏为盈,并有利润上缴,这在当时同类型刊物中尚属罕见。1986 年下半年,我们曾开展过一次征求读者意见的活动,短时期内就收到近千封热情洋溢的来信。这些信件不仅来自沿海省、市,不少还来自青藏高原、戈壁沙漠、北疆农村、海上岛屿,甚至老山前线。来信既肯定了办刊方向、内容,表示热情支持和鼓励,同时,又对杂志中存在的不足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 在此后的岁月里, 新闻记者几经周折,陆灏同志离开了这块他为之培土施肥、耕耘劳作的园地。如今, 新闻记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变革,而且从实践到理论上,仍在不断探索新的课题,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它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确切地说,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