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学生的心理与作文和谐发展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 马利群 215436摘要:学生作文能否取得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个人的心理动因。改革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发 展,促 进学生的心理与作文和谐发展,成 为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所以,首先引导学生克服畏惧,用心求真,促进学生作文成长;其次努力凭借作文,重 视激赏,促 进学生心理成 长。两者相 辅相成,为孩子成长为和谐发展的人奠定基石。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与心理休戚相关。学生作文能否取得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对作文是否感兴趣,能否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些乃是个人心理动因的具体表现,因此,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充分考虑
2、他们作文心理的发展。教师应改革作文教学,努力创造条件,使得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适合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让孩子不断增长习作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习作,促进作文心理的发展,最终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一、克服畏惧,乐于作文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又要做作文了!”学生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冥思苦想,手中之笔如有千斤重。一项调查显示:“所有功课中,你最怕学的是什么?”大多数同学回答是“作文” 。在学生眼里,作文如此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作文带给了学生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惧怕、厌学作文,视作文为畏途。这是什么造成的呢?细究原因之一,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超标” 、 “拔高”现象。教师的命题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
3、实际,要求过高。概念化,成人化的作文指导与学生之间隔着一道屏障,自然难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触动他们的心灵,诱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小学生作文着眼点应是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很赞同柴向阳老师关于作文新概念的一段话:“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己经是很大的成功。 ”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激发起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所要做的应是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的自由,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另外,学生语言贫乏,作文时,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也是学生畏惧作文。的重要原因。古人强调“厚积而薄
4、发” 。儿童时期正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教师还要善于抓住这个积累的良机,挖掘各种渠道,丰富学生积累,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悟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摒弃繁琐的分析,留出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感悟,反复诵读,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方法的启迪,获得语言、方法、情感等多方面的积淀。(二) 重视博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博览群书,背诵优秀诗文,充分利用人手一册的摘录本,及时摘抄妙词佳句,精美片断,经常性地翻阅交流,充实头脑仓库。(三) 勤写日记。作文材料来源于生活,聚集材料的最好方式莫过
5、于勤写日记。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善于捕捉,及时把见闻、感受记载下来,并督促学生天天写日记,持之以恒。这样,日积月累,厚厚的日记本,就成了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库。多管齐下,学生克服了畏惧,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基础又雄厚了,积累丰富了,写起作文来,自然滔滔不绝,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了。二、用心求真,胸有成“作”作文应该是学生自主练笔的好机会,是诉说心里话的好地方。可是,学生下笔时,总是茫无头绪,不知所措。也有些学生顾虑重重,怕说错话受到老师的斥责,怕说真话受到老师的笑话。因此,在写作时,往往胡编乱造,用假话、空话、套话应付老师布置的硬性作文。作文心理的不健康,
6、导致了“我的作文不属于我”学生习作的怪圈,作文严重偏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圣贤曰: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作文表达的应该是学生丰富的、灵动的真实世界。叶圣陶老人曾经说过:“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 ”语文标准倡导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指导学生返朴归真,写自己熟悉的真实生活,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学做真人。努力营造以真“作”实学为荣,以生吞活剥别人材料的“盗版”行径为耻的良好氛围,让作文真正贴近学生,手写我心。除上述外,启迪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生活中处
7、处可练作文,作文就在我们身边。可从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泼墨挥洒。如写一份建议书,为学校绿化出谋划策;写一封信,感谢老师的辛勤培养;写一张倡议书,为灾区的同学募捐;写一篇调查报告,为家乡环保事业作贡献。还可组织学生办小报,举行读书报告会、影评会,开展演讲赛、辨论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生活作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鼓起了他们写作的信心和热情,学生真正成了作文的主人,胸有成“作”了。读着一篇篇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张张阳光般天真笑脸,孩子的心理和作文一起健康成长,这是多么令人欣喜。三、凭借日记,健全心理学作文就是要使孩子铸造自己健全
8、的人格,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的人。为此,孩子作文过程中是孩子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引导孩子把做人转化成自己的心理需求,通过作文教学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坚持写好日记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写好日记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日记中倾吐心中的喜怒哀乐,有助于完善自我,从而逐渐形成健康心理。同时,也通过日记这一反映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依据。我在长期批阅学生日记时发现,学生都乐意把心中秘密倾吐在日记中。有的把自己想当班长的愿望告诉老师;有的受到老师批评,心里委曲,找老师评理;有的把班中好人好事,存在问题,甚
9、至把家中父母吵架、离婚给自己带来的苦恼的事也反映给老师。老师轻而易举地从日记中了解了学生的喜怒哀乐,相宜地点评几句:祝愿、劝慰、赞扬、引导虽廖廖几句,但字字入心,句句牵情。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巧借作文,温情地引领他们,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四、重视激赏,成长自信叶澜教授指出:“如果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识记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训兽 。 ”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要让作文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信心,是撑起生命力量的风帆。因此让各种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10、都有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启动器。我们虽然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大谈平等、理解,尊重,可还是习惯于居高临下地用审视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习作。有时学生反复斟酌,非常满意的句子,在老师眼中却觉得十分幼稚,于是大笔一挥,将之删除,或者大刀阔斧地进行修整。很难想象,当被老师这样精心“整容”过的学生大作再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那位学生会是怎样的心情?他的自尊自信会受到怎样的伤害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 ”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应充分认识到批改作文不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道工序,而是学生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写好作文的开始。因
11、此教师应多批少改,注重鼓励,让学生品尝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如对待写作水平好的同学的作文,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对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大到一段话,小到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肯定其进步。特别注重从差生语句不通、条理不清、错别字多的“沙子”里,找出一粒粒“金子” ,在评讲时,充满激情地向大家展示,使差生成为令人注目的“希望之星” 。除多作肯定评价之外,还可通过实践活动,提供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励学生迈向作文成功的殿堂。组织学生动手办小报,将自己的作文和搜集到的小资料,配上鲜艳美丽的图案,编成一张张五彩斑斓的小报,相互传阅,彼此分享作文成功的喜悦。班内开设“习作擂台”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自由张贴在墙报栏里,供大家欣赏。进行“小作家星级”每月评,编印班内学生佳作选,使学生有“发表”和评讲的机会。还可组织学生投稿,参加各类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教师既要当好热心的读者,对学生的创造充分肯定;又要当好编辑和伯乐,收集优秀作文,择优向上推荐,让学生在老师的深情中茁壮成长。学生的心理与作文,如同“人”字的撇和捺,任何一笔短了,这个“人”字就很难站起来。让我们双管齐下,关注学生的作文心理,促进他们的心理与作文和谐发展,从而为造就顶天立地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