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本,但是对明刻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时间上看,明刻本各个时期的风格是不同的。从洪武到弘治,刻本基本上沿袭元代的风气,刊刻的精美程度也可比元刊。明中叶的覆刻宋本,则可媲美宋本。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以后,私意删改书籍的现象比较严重,遭到的非议因此就多了。,从刻书地区来看,各地的水平也不平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集经籍会通卷四云:“凡刻之地有三:吴也,越也,闽也。蜀本,宋最称善,近世甚稀。燕、粤、秦、楚,今皆有刻,类自可观,而不若三方之盛。其精,吴为最;其多,闽为最;越皆次之。其直重,吴为最;其直轻,闽为最;越皆次之。”,又云:“天下印书,以杭为上,蜀次之,闽最下。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常为上,
2、金陵次之,杭又次之。近湖刻、歙刻骤精,遂与苏、常争价。蜀本行世甚寡,闽本最下,诸方与宋世同。”,从刻书单位讲,藩刻本、家刻本一般比较精,特别是一些翻宋刻本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十二载:明尚宝少卿王延喆,文恪少子也。其母张氏,寿宁侯鹤龄之妹,昭圣皇后同产。延喆少以椒房入宫中,性豪侈。一日,有持宋椠史记求鬻者,索价三百金。延喆绐其人曰:“姑留此,一月后可来取直。”乃鸠集善工,就宋版本摹刻,甫一月而毕工。,其人如期至索直,故绐之曰:“以原书还汝。”其人不辨真赝,持去,既而复来曰:“引亦宋椠,而纸差不如吾书,岂误耶?”延喆大笑,告以故,因取新雕本数十部散置堂上,示之曰:“君意在获三百
3、金耳,今如数予君,且为君书幻千万亿化身矣。”其人大喜过望。今所传有震泽王氏摹刻印,即此本也。,这则逸闻未必是真,但由此可以看出王延喆在嘉靖六年(1527)所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百三十卷之精。,明代刻本中,经廠本、书帕本、坊刻本名声不佳。但是对这些书也不能一概而论。如坊刻本,“金陵富春堂刻的戏曲,都是很好的。”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采用了不少明刻本作为底本。叶德辉起草的印行四部丛刊缘起及例言中就肯定了明刻精本的价值:,宋元旧刻,尽善尽美,但阅世既久,非印本模糊,即短卷缺叶,在收藏家固不以为疵(ci)颣(lei),而以之影印,则于读者殊不相宜。明嘉、隆以前,去宋、元未远,所刻古书,尽多善本。其顾亭
4、林已甚重之,况今更阅三四百年,宜求书者珍如拱璧矣。,兹之所採,多取明人覆刻明本,喜其字迹清朗,首尾完具。学者得之,引用有所依据,非有宋、元本不贵,贵此明刻本也。顾廷龙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序亦云:明本之于今日,其可贵诚不在宋元之下,盖清初之去北宋末叶与今日之距洪武纪元,其历年相若,一也。,经史百家之中,若郑注周礼、仪礼、纪年、周书、家语、孔丛等书,无不以明覆宋本为最善,赖其一脈(脉)之延,二也。又以前明掌故之作,特盛往代,后世鲜有重刻之本,足以订补史乘之未备,而晚明著述,辄遭禁毁,其中正多关系重要者,三也。囗刻旧本,惟妙惟肖,虎贲中郎,籍存真面,四也。,明刻本在形式上的特点也随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
5、的差异。 就版式而言,叶德辉书林馀话卷下云:明初承元之旧,故成弘间刻书尚黑口。嘉靖间多从宋本翻雕,故尚白口,今日嘉靖本珍贵不亚宋、元,盖以此也。,大抵此类版心,书名只摘一字,下刻数目。其白口、小黑口空处上记本叶字数,下记匠人姓名,不全刻书名也。全刻书名在万历以后,至我国初然。魏儒对明刻本的版式也作了类似的描述:洪武至弘治年间,一般多是四周双边,粗黑口,少数细黑口。经廠本、藩刻本,行宽字大,开本也大。,从正德起,风气逐渐改变,以宋本为模范,黑口变为白口,版心刻字数,下刻刊工姓名,有的也将写工姓名刻上,卷末书尾或序目后边多刻有牌记。万历以后,白口为多,黑口较少,单边双边兼而有之。(古籍版本鉴定丛谈
6、第七章雕印本的鉴定第八节版刻时代特点),就字体而言,弘治以前刻本,多用赵孟頫体。清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云:昔在申江书肆得黄文献公集二十二卷,狭行细字,笔笔赵体。元代不但士大夫競学赵书,其时如官刻经史,诗家刊诗文集,亦皆摹吴兴体。,至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尚沿其家法。即刊所见,如茅山志、周府袖珍方、皆狭行细字,宛然元刻,字形仍作赵体。明初经廠本基本上用赵体字。,正德中叶以后,覆刻宋本之风渐盛。当时风气最重诗文,而南宋临安陈氏书籍铺所刻唐人诗集最多,故正嘉间覆刻唐人诗集,率祖书棚本。书棚本字为欧阳询体,翻刻本也采用欧体。刻工为便于施刀,又将这种字体演变为横平竖直,撇捺直挺,整齐方正的
7、匠体字,也即今人所谓宋体字。,万历以后,流行两种字体,一是楷体,字形变长,笔画横细竖粗,缺少生气,也即今人所谓长宋体。二是行书体,字拟董其昌手笔,圆润流畅,婉转秀丽,金陵、建阳坊刻民间通俗读物多用这种字体。,明刻本的用纸,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经籍会通卷四论之甚详,今略举如下:凡印书,永丰绵纸上,常山柬纸次之,福建竹纸为下。绵贵其白且坚,柬贵其润且厚。顺昌坚不如绵,厚不如柬,直以价廉取称。闽中纸短窄脆,刻又舛讹,品最下而直最廉。余筐箧所收,十九此物,即稍有力者弗屑也。,余他省各有产纸,余弗能备知。大率闽、越、燕、吴所用刷书,不出此数者。燕中自有一种,理精庞质臃肿而最弱,久则鱼烂,尤在顺昌下,惟
8、燕中刷书则用之。惟滇中纸最坚,家君宦滇,得张愈光、杨用修等集。其坚乃与绢素敌,而色理疏慢苍杂,远不如越中。此就产地而言。,如就原料而言,则苦竹斋主书林谈屑四谈纸中有云:明刻用纸,亦分黄白两种。白纸复分白棉与白皮。白棉纸色纯白,质坚而厚,表面不如开花之光滑;白皮纸白中微带灰黄,颇似米色,不如白棉之细密,亮处照之,常见较粗之纤维盘结于簾纹间。,黄纸复分黄棉与竹纸。黄棉与白棉同,而色带灰黄,竹纸则类多脆薄易碎,故藏家购求明版,必以白纸为贵。又有所谓黑棉纸者,余所见明冯天驭所刻文献通考及嘉靖刻薛应旂四书人物考两书用之,其色灰白,似经薰染。,盖明人喜翻刻宋元旧椠,书法版式,一仍其旧。黠贾即将纸色薰染,冒
9、充旧刻出售,非精于鉴别者,不易辨识也。,同宋元本相比,明刻本用墨较差,毛春翔古籍版本常谈明刻本中说:明人印书,用墨佳者罕见。万历以后,多用煤和以面粉,以代墨汁,取其价廉,成本轻。这种代用墨水,烟煤易于脱落,书叶成为大花脸。,明季刊本,往往见之,丑恶异常,令人一见生厌。惟万历年徽板书,黑色有极精者,如所见淮南鸿烈解、程幼博墨苑、方于鲁墨谱之类,真所谓墨色青纯,可爱之至。这是明刻本的大略情况。,六 清本,官刻本清朝统治者重视利用汉族文化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视元有过之而无不及。嘉庆朝礼亲王昭琏说:崇德四年(1639),文庙(清太宗)患国人不识汉字,命巴克什达文成公海翻译国语四书及三国志各一部,
10、颁赐耆旧,以为临政规范。,定鼎后,设翻刻房于太和门西廊下,拣旗员中谙习清文者充之,无定员。凡资治通鉴、性理精义、古文渊鉴诸书,皆翻译清文以行。,康熙、乾隆等皇帝还以钦定、御纂的名义编撰了一批书籍供士子学习,以加强思想统治。对此,礼亲王也指出:“列圣万机之睱,乙览经史,爰命儒臣,选择简编,亲为裁定,颁行儒宫,以为士子仿模规范,实为万世之世观也。”(啸亭杂录续录),四库全书与啸亭杂录续录著录的钦定书约一百五十种,这些书的刊刻造成了中央官刻本的盛况。陶湘清代殿版书始末记一文对此述之甚详:清代殿版书,实权舆于明代经廠本。惟明以司礼监专司,清则选词臣从事耳。顺治一朝,纂刻书籍,均经廠原有工匠承办,故其格
11、式,与经廠本小异而大同。,康熙一朝,刻书极工,自十二年(1673)敕廷臣补刊经廠本文献通考脱简,冠以御序。此后刻书,凡方体均称宋字,楷书均称软字,虽杂出众手,必斠(jiao)若划一。于武英殿设修书处,校对官员,写刻工匠,咸集于兹。又敕刻铜字,活板摆印,其书均称内府本。两淮盐监曹寅以盐羡刻全唐诗,软体精美,世称扬州诗局刻本,以奉敕亦称内府本。,雍正一朝,精刻内典,别规格式,字体力求方整,刀法力求匀净。乾隆一朝,四年(1739)诏刻十三经、二十一史于武英殿设刻书处,特简王、大臣总裁其事,殿板之名遂大著(凡前称内府本,后亦统称殿本)。十二年(1747)刻明史、大清一统志,次刻三通,再次刻旧唐书。凡在
12、十二年前刊印者,其写刻之工致,纸张之遴选,印刷之色泽、装订之大雅,莫不尽善尽美,斯为极盛时代。,十三年(1748),开三礼馆,刻三礼义疏,与易、诗、书、春秋传说汇纂合装,总名御纂七经,而三礼义疏即逊于四经汇纂。扬州诗局,于曹寅帮后,工亦中缀。自此以后,勅纂各书之写刻印装,每下愈况。,试举三十年(1765)后所刻之六通,四十年(1775)后所刻之旧五代史,五十年(1785)后所刻之续纂大清统志,与十二年(1747)前所刻诸书,校其优劣,判若霄壤。嘉庆一朝,四年(1799)刻续纂八旂通志,工料愈逊。九年(1804)勅纂熙朝雅颂集,特谕阮元刊进,亦不如全唐诗。,道光、咸丰两朝,天下多故,稽古右文,万
13、机无睱。同治一朝,大乱甫定,天子冲龄,此事遂废。八年(1869)夏,武英殿灾,凡康熙二百年来之藏书储板,一炬荡然。幸大内宫廷殿阁,奉天陪都、热河行宫陈设书籍,尚有存者。武英殿灾,纂修协修之官犹在,写刻印装之工匠未撤,而刊书之事,终同治一朝,阒寂无闻,此为极衰时代矣。(载武进陶氏书目丛刊),地方清代初年,地方官刻本远不如宫廷刻本之多。乾隆四十一年(1776)九月,曾颁发武英殿聚珍版书于东南各省,并准许雕刊通行,于是江宁、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均翻刻了若干种。此后最有名的是嘉庆二十年(1815)阮元在南昌府学所刻的十三经注疏。,清代地方官刻本最有特色的,是清代后期各少蓬勃兴起的官书局刻本。钱基
14、博版本通义历史第二论其缘起云:同治二年(1863),曾国藩刻船山遗书;三年,置局于南京铁作坊;四年,船山遗书竣工。李鸿章与独山莫友芝子偲、南汇张文虎啸山等议刻经史诸书,于是因其人其地而为金陵书局。,七年,移局冶城山之飞霞阁。局制,官督而绅佐;一时学者云集。而刊本之最著者,四书、十一经、史记、汉书、三国志、文选、渔洋山人古诗选、王氏读书杂志诸书,皆文虎所手校;而毛诗、春秋谷梁传、后汉书,则出德清戴望子高之手;而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书,文虎用力尤勤。当时京朝大官索局刻书者纷起;盖以其校刊之精,突过殿本也。,至光绪初,乃改名江南官书局。自江南官书局之偿,踵之起者,杭州、苏州、武昌三官书局。江南先刊四史
15、,武昌踵刻史书,因有分任二十四史之议。江南书局任十五史、直至隋书而止。淮南官书局与江南官书局相辅翼,分其隋书,江都薛寿砎伯所校,极为精核。,此外,又有道州何绍基子贞校毛诗注疏,亦为淮南局刻之佳者。杭州局刻二十二子,多出名家藏校本,亦为精善。而苏州局翻宋本资资治通鉴目录,武昌局重刻明震泽王氏本史记,古刻精审,其来皆有自云。,此外长沙、济南、成都、太原、福州、广州等地的官书局也刻了不少古籍。官书局刻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因此刻的这些书也多是一些符合正统观念的典籍。在这些局刻本中,有不少选择了较好的底本,经过专家们认真校勘,所以在客观上也起了一定的保存和流传古书的作用。,家刻本,清初的统
16、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他们一方面利用八股文和科举制度来笼络和限制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又制造文字狱来迫害具有民族意识的人。许多有气节的知识分子不愿被笼络,又怕遭迫害,所以便埋头从事整理和出版古籍的工作,这使的清代家刻本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很突出。,康熙年间,徐乾学代纳兰成德校辑宋、元人的经学书一百三十九种为通志堂经解,刻工就非常精细。无锡秦镤刻的巾箱本九经白文,也深为王士祯所赞叹,其分甘馀话卷三云: “近元锡秦氏摹宋刻小本九经,剞劂最精,点画不苟,闻其版已为大力者负之而趋。余曾见宋刻于倪检讨雁園(粲)所,与秦刻方幅正同,然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矣。”,又吴郡张士俊刻广韵、玉篇、佩觽(xi)、子鉴、群经音辨为
17、泽存堂五种也很有名,叶德辉云:“张士俊泽存堂五种,摹仿宋刻,极肖极精。自明至国朝,刻工如此之精研者,盖亦尠(xian)矣。”,乾嘉以来,清代私家刻书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大量刻印丛书,一是请名家写样上版。一、刻印丛书刻丛书特别注意校勘的代表人物是鲍廷博与卢文弨。,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安徽歙县人,寄寓杭州,是乾隆年间大藏书家。四库馆采访遗书时,鲍氏曾以家藏祕集六百余种进呈。他校辑所藏秘籍刻成知不足斋丛书三十集,计一百九十八种,许多几被湮没的著作,都赖他付刻才得以保存流传,不仅为校勘和刻印精良而已。,卢文弨,字召弓,号矶鱼,晚号弓父,余姚人,是乾隆年间著名校勘学家。清段玉裁云:公好校书,终身未尝废
18、,在中书十余年,及在上书房,归田后主讲四文书院,凡二十余年,虽耄(mao),孳孳无怠。,早昧爽而起,翻阅点勘,朱墨并作,几间囗囗,无置茗盌处。日且暝,甫出户散步庭中,俄而篝燈如故,至夜半而后即安,祁寒酷暑不稍间。官俸脯(fu)修所入,不治生产,仅以购书。有旧本必借钞之,闻有善说必谨录之;一策之间,分别迻(yi)写诸本之乖异,字细必工,今抱经堂藏书数万卷皆是也。,清严元照书卢抱经先生札记后也说:“先生喜校书,自经传子史,下逮说部诗文集,凡经披览,无不丹黄,即无别本可勘同异,必为之釐正字画然后快。嗜之至老愈笃,自笑如猩猩之见酒也。”,卢文弨将自己编著与校勘的书约十九种汇刻为抱经堂丛书。他所校勘的书
19、均有校记,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又将未能全部付刊的三十八种书的校语汇刻为群书拾补。刻丛书特别注意版本的代表人物是黄丕烈与顾广圻。,黄丕烈字荛圃,吴县人。王芑孙陶陶室记云:今天下好宋版书,未见如荛圃者也。荛圃非惟好之,实能读之。其于版本之后先,篇第之多寡,音训之异同,字画之增损,及其授受源流,翻摹本末,下至行幅之疏密广狭,装缀之精粗敝好,莫不心营目识,条分缕析,积晦明风雨之勤,夺饮食男女之欲,以沉冥其中,荛圃亦时自笑也,故尝自号佞宋主人云。,黄丕烈在鉴藏的基础上,精选自己所得的宋元佳椠,并由著名校勘学家顾广圻为之刊定,然后照原样覆刻,附以札记,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汇成可与宋、元等的士礼居丛书
20、。,顾广圻,字千里,号涧宾,深有取于邢子才“日思误书,更是一适”之语,自号思适居士。因为出身寒士,自己无力刻书,就帮助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从事校刻工作。 李兆洛为顾广圻所作的墓碑志铭说:,“孙渊如(星衍)观察、张古馀(敦仁)太守、黄丕烈孝廉、秦敦夫(恩复)太史、吴山尊(鼒)学士,皆深入校勘之学,无不推重先生,延之刻本。”凡顾氏校刻的书,大都据宋、元善本精摹覆刻,并各附考异于后,质量很高。,清代私家所刻丛书,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数量多、质量高、范围广。二、名家写印刻板清代家刻本还有一个特点是喜欢请名家写样刻版。,武英殿和曹寅主持的扬州诗局喜用软体字手写上版,在其影响下,私家刻书也兴起了请名家写刻
21、的风气。清代有许多以善于写版著称的专家,如林佶、黄仪、余集、许翰屏等。,这些人多数是清贵的官吏,知名的学者。如康熙进士、曾官内阁中书,著有朴学斋集的林佶,曾手写汪琬尧峰文钞、陈廷敬午亭文编、王士祯古夫于亭稿和渔洋山人精华录付刻,被书林和藏书家称为“林佶四写”,极负盛名。,黄仪则是很精博的地理学家,曾与阎若璩、顾祖禹同修清一统志。王士祯渔洋续集付梓时,模拟宋椠,专请他写版。余集,为周密志雅堂杂钞写过书版,曾以与修四库全书膺聘入翰林,累迁侍读学士。,许翰屏,做为书法家,写样更多,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云:“乾嘉时,有许翰屏以书法见名,当时刻书之家,均延其写样。如士礼居黄氏、享帚楼秦氏、平津馆孙氏、艺芸
22、书舍汪氏以及张古馀、吴山尊诸君,所刻影宋祕籍,皆为翰屏手书。一技足以名世,洵然。”,在清代写刻本中,还有一部分是手写个人撰述或所辑作品的。乾隆时著名的画家、诗人金农曾自书其冬心先生集,汪士慎曾自书其巢林集,郑燮曾自书其板桥全集,皆为艺林所重。,稍后,许梿也以善于写版著称,为李文仲字鉴、吴玉搢金石存以自编的六朝文絜(xie),和自辑的古均阁宝剑录,都写过版。其书钩摹工细,纸润墨香,一向被认为是当时吴中版刻的杰作。,另外如江声以篆体自书所撰的尚书集注音疏和释名疏证,张敦仁以草体自收工所撰通鉴刊本识误,则在版刻中别树一帜。这类自己书刻的古籍,既有文物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坊刻本,清代坊刻本的成就为官
23、刻本、家刻本所掩,其实它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内容上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苏州坊刻其最著名是苏州的扫叶山房。,张静庐云:“据页九如君述:上海未开商埠前,书业盛在苏阊,而以扫叶山房历史最久,远在明万历间,松江席氏买下有名的毛氏汲古阁二十史等书板,与苏人洪、谢、陆三人合资在松江开办扫叶山房,不久移设苏州阊门内,同治间设分店于上海彩衣街,并设木版印刷所于东唐家弄。”,扫叶山房刻书最有名的有十七史、四朝别史、百家唐诗、元诗选癸集等。到同治、光绪年间,扫叶山房刻书行销大江南北,常见的有毛声山评点绣像金批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绣像评点封神榜全传、千家诗、龙文鞭影初、二集附童蒙四字经。清末民初,扫叶山房出版各书,
24、多用新法石印,逐步代替了刻版印刷。,除扫叶山房外,在许多苏州书坊中,较有特色的是书业堂,刻书专以小说为重点,如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说呼全传十二卷,四十回;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艾衲居士编豆棚闲话十二卷;乾隆五十八年(1793)刻新刻批评绣像后西游记四十回;嘉庆十年(1805)刻英云梦传八卷。,南京坊刻南京是清代坊刻中心地区之一,从清初到清末一直很兴盛,最有名的是李光明庄。,据所刻书经附载的刻书目录,知其刻印了一百六十七种,计经部四十一种,史部六种,子部三种,集部五十二种,启蒙类二十四种,闺范类四种,医算杂学类二十四种,善书类十三种。其中尤以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史鉴节要等
25、私塾课本的影响为大。,北京坊刻北京是清代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书坊林立,其中著名的有乾隆时陶氏五柳居、嘉庆时谢氏文萃堂、道光以后的老二酉堂、聚珍堂、善成堂等。北京书坊所刻大部分书为村塾课本与启蒙读物以及医、卜、星相、佛经、善书、类书、小说等。,清代后期的坊刻本遍及全国,总之,许多人民大众的读物,儿童、妇女的读物,以及小说、戏剧、唱本、日用杂字都是由这些书坊出版的。许多反映人民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的资料,也只有在书坊的出版物中才可以找到。因此,清代书坊刻本对于繁荣文化教育事业是有着不可否认的功绩的。但是坊刻本,由于力求降低成本,所以纸墨用料不如官刻、家刻之精。,清刻本在形式上也有其特点。就版式而言
26、,清代比较尊重古刻本,影宋刻本的见气颇盛,所以在形式上受宋本影响比较明显,一般左右双栏,也有四周双栏或单栏的;大部分是白口,也有少数黑口。,值得注意的是字行横竖都排列的比较整齐,书前不少刻封面。封面一般为三行,中间一行为书名,字略大;右行是编著者,左行是刻版者或藏版者。封面多用薄薄的黄色、绿色、粉红色纸印。,清代刻书,由于文字狱的残酷,特别是庄廷鑨明书案发,刻工也被处死,所以刻工多不敢在书上留名,但嘉道以后,禁纲稍疏,刻工在所刻书上留名者渐多。如乾隆至道光年间,金陵刘氏著名刻工刘文奎、刘文楷、刘文模、刘觐宸、刘仲高等等,就在他们所刻书的卷尾留下了名字。,就字体而言,清代内府刻书有一定的格式,方
27、体的称宋字,楷体的称软字,如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等,则用宋字,疏行大字,最宜老眼;御纂七经、全唐诗、全金诗等,则用软字,密行端楷,酷肖宋镌。影响所及,清刻本主要就采用这两种字体。,宋字,也叫仿宋体或硬体字,这种字体在清刻本中最为普遍。道光前刻的横细竖粗,撇长而尖,捺拙而肥,还比较美观;道光以后,字体显的呆板,世称匠体。软体字也即手写体。清代手写上版的名家前已经介绍。,就用纸而言,苦竹斋主书林谈屑中云:“清代印书,上焉者用开花纸,色白而坚韧细密,表面光滑,清康熙版御制诗文集及性理精义等书,即其一例。武进陶兰泉氏在世时,藏书甚富,陶氏最醉心于清初精刻初印之开花纸书,故世人尝以“
28、陶开花”呼之。,嘉道间殿版书,多用白榜,较之开花,质松而稍厚,嘉庆御制全史诗及道光钦定新疆识略等书均用之。宣纸多用于印谱、画谱,普通书用之者极鲜,惟雍正十三年所刻陕西通志一百卷,其最初印本全用宣纸。,同光以后,宣纸印书,乃渐盛行。又有所谓太史连与粉连、绵连等名目,色白质松,类似宣纸。竹纸色黄,上焉者坚韧光滑,如康熙殿版渊鉴类函及佩文韵府,其初印本用纸,与今日江西所出之玉版,官堆无异;下焉者质松脆薄,直与毛边等耳。”普通印本则竹纸较多。,由于清代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所以清刻本避讳很严,除避庙讳御名外,往往还从种族岐见出发,刻书避胡、虏、夷、狄等字。其方法每作空白,或改易形声,如以夷为彝,以虏为卤之类。这也是我们研究清刻本时就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