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mment u1: 本文摘自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 年第 2期:P45-49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寇我把自己感兴趣的几点整理了一下,和大家分享:)其实这篇文章距今也有 10年了Comment u2: Gibbs , J . C. , Basinger , K. S. 第二阶段:交换的或工具的) 和成熟的(包括第三阶段:相互的和亲社会的 ;第四阶段: 系统的和标准的) 两种水平,用阶段分数和B 分数衡量个体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吉伯斯认为很少有人能达到科尔伯格的后习俗水平,但在第三和第四阶段中,已经表现出了两种不同倾向:A 型强调社会习俗的要求;B 型既考虑到社会习俗的要求,又考虑到社会情境中的个
2、体与社会习俗的关系。B 分数就代表了B 型倾向,包含三个维度: (1) 平衡性灵活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法律与公正的关系; (2) 强调基本的价值观拥有更普遍的泛价值观,不因时间、地点、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3) 良心 具有对道德现象的自我整合能力。吉伯斯的实验研究表明SRM - SF 能区分开青少年正常群体和犯罪群体。B 分数与亲社会行为相关明显,可根据个体在SRM -SF 上的得分情况来预测其道德行为。SRM SF的实施程序:首先向被试提供道德反应需要的简明的背景条件,然后让被试对各个社会道德价值进行重要性选择评定,最后要求被试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他这样选择的理由。主试根据
3、计分手册,分析被试的反应,确定其道德发展水平。二、测量与研究方法的改进(一)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决择科里伯斯等人认为,人们在科尔伯格两难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时仅依赖于其认知结构,这些两难情境是假设的和抽象的,施测的背景是测验式的,就使得个体为显示他们的聪明才智而格外努力。这样就不一定能预测被试在现实情境中的表现。而个体在现实情境中遇到的情境都是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如亲社会情境(母亲要求诚实,哥哥要求保密) ,社会压力情境(迫于同伴压力违反校规吸烟、饮酒) 和反社会情境( 帮助朋友考试作弊) 等等。在这样的情境中,其道德判断和抉择不仅依赖于认知结构 ,至少有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个体的表现:
4、 (1) 智力作用:解决问题的驱力,寻找和组织那些最合理、最道德的原则; (2)自我服务作用:获取符合自我利益的后果,保护、提高和证实自我; (3) 社会和谐作用: 使别人服从法律规则、维护社会规范,保持社会团体的稳定性等。所以,应该重视在现实生活中研究个体的品德现象。这方面的研究还涉及到有关家庭因素。普拉特和阿诺德研究了父母育儿方式与其子女道德社会化的问题,他们采用故事叙述法在家庭内部施以MJ I(Moral Judgment lnterview )测验和有关社会化和纪律要求的测验。要求父母和子女各自确定他们认为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价值观念,然后各自讲一个父母如何设法把这些价值观念灌输给孩子的
5、叙述性故事。结果表明,父母和子女讲的故事显现了育儿风格的效应,子女对父母“声音”的内化和赞赏与父母的权威程度显著正相关;育儿风格也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阶段有关,权威型(authoritative) 父Comment u7: 在道德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中, Rest 的 Defining lssues Test (DlT)是一种测量道德推理的有效工具。Comment u8: 我自己翻译的,不知对否Comment u9: 网上查到叫“显性焦虑量表。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望老师指点,谢谢!Comment u10: 未查到具体的测验介绍。若找到再给大家相关材料。母的子女比独裁型(authoritarian)
6、 和放任型(permissive) 父母的子女表现了更多的后习俗水平推理的倾向,他们在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上进步更快,更早达到原则推理水平,道德判断更成熟,在对他人或自己违规行为的情绪反应上也表现出更强的不快感。对SRM SF 评介:SRM - SF 针对科尔伯格的问题,试图把所定义的阶段概念中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不难看出,它相对于MJ I 涉及了更多的社会道德观念,并要求被试进行价值判断和阐述判断的原因,这对探讨道德发展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以及将纯逻辑的道德认知判断引入一定的道德文化背景,从而揭示品德心理本质无疑是有益的。但是,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道德习俗差异极大,有关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跨文化
7、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所以,那些普遍适用西方文化背景的社会道德观念是否在中国具有普遍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二) 原生式反应与再认式反应的结合道德反应测验一般分为原生式和再认式两种,MJ I 和SRM - SF 属于原生式测验, DIT(Defining lssues Test )和 MJT(Moral Judgment Test?)为再认式测验。原生式测验需要被试生成反应,由于每个被试的反应都是自由和各有特点的,很难相互比较,被式的得分是由主试评定的,主观性难免,误差相当大。再认式测验只需被试在已有反应上作出选择,计分客观,主试的评分是标准化的,相当省时、省力。但再认式测验也存在着测验设计者的
8、误区:设计者总是假设被试会按照他们的意图反应,事实上被试并不是仅仅考虑设计者所设想的那些特征,有时会不考虑设计者的意图而自由反应。因此,应注意原生式和再认式道德测验的结合,SRM - SF 和MAS 在这方面都作了努力,既突破两难故事法的局限,提高了研究的现实性,又在测验的客观性和简便性上有所改进。对测验的评介:SRM - SF 和MAS 在测量的客观性、简便性上有了很大改进,使道德现象的测查相对可信和操作方便。但它们的形式毕竟还是测验,限制了被试的反应,虽然各种限定性的问题反应了不同发展水平的特点,但效度不能令人满意,尤其对同一水平但不同特点的被试难以比较。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离开个体
9、与之交往的社会环境和活动,探讨心理现象是不现实的。因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观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近年来的生态学倾向也影响人们重新考虑从假设情境中获取的纯数据资料是否具有现实性,并开始从更贴近实际生活的方法入手去探索品德的心理内涵,涌现出一批新方法(例如普拉特等倡导的叙述故事法、科里伯斯等倡导的现实生活评定法等) ,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利用传统方法 (例如访谈法) 去做定性的深入分析,这些都是具有启发性的。作为心理学分支的品德研究并不等同于道德现象本身的社会学研究,品德心理学注重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发展水平和内外动因。尽管个体的品德是对特定文化习俗中的特定道德现象的反映,离不开特定的道德现象。然而
10、,品德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侧重于个人的道德面貌,着重研究人的品德是什么及如何形成的问题。所以,仍应该注重在心理认知的水平上开展研究。另外, 实证研究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的可重复性,因此在重视生态学和符合真实社会情境的同时,决不能抛开实证和实验的科学方法。三、重视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研究Comment u11: Eisenberg , N. , Fabes , R. A. , Murphy , B. ,Maszk , P. , Smith , M. & Karbon , M. (1995) , The role of emotionality and regulation in children
11、s social functioning : a longitudinal study , Child Development , 66 , 1239 - 1261Comment u12: Blasi , A. ( 1980 ) , Bridging moral cognition andmoral action :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 PsychologicalBulletin , Vol. 88 , 1 - 45新的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早期有较丰富的与母亲或兄弟姐妹的交往经验,那么在幼儿园和学龄阶段就倾向于对他人的情感更敏感,并且对自己的违规行为产生羞怯的情绪,研究者认为,与母亲和兄弟姐妹的交往一方面为儿童提供了道德定向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为儿童提供了意识这些定向的机会。但也有研究发现,不同道德行为之间的相关并不比认知与行为之间的相关高,认知与情感、认知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仅仅是单一侧面的。因此,探索特定情境下,个体道德抉择及行为倾向规律就成为品德发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但综合来看,这方面的研究彼此间显得孤立,没有为人们提供一个统一的分析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