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李东成(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49752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山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李东成(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山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李东成(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山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李东成(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山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李东成(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山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李东成(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山东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李东成(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250014) 发表时间: 2004 -摘要:山东民俗文化因其传承性强、地域特点鲜明、影响广泛而成为山东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凭借此资源优势,山东的民俗旅游享誉国内外,成为山东旅游业一个富有潜力的增长点。但在当前的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山东民俗旅游的特点、类型和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就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开发原则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山东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界定(一)民俗文化的定义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

2、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1 它是民俗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学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与精英文化或宫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生动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当代大众旅游的诸多特点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为民俗旅游的主体资源,这也是推动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民俗旅游的界定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中国就已经开展了民俗旅游,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学者们开始探讨民俗旅游的概念,陆景川、西敬亭、叶涛、李慕寒、刘印其、迟景才、仇学琴、陶思炎、温锦英、吴忠

3、军、巴兆祥、吴必虎等人均对此有所阐述。1990 年,西敬亭、叶涛首先明确提出了“民俗旅游”的概念:“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以民俗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2刘印其提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如寻根祭祖、朝山进香、民间艺术表演、民俗展览、民俗表演 (婚礼表演等)、节庆活动、风味食品、旧式交通工具、住民房等,一句话,就是到民间去旅游 ,到民俗氛围里去切身体验” 。3温锦英给民俗旅游下了这样的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

4、的文化内涵。 ”4前述诸位学者对民俗旅游界定,虽然有的比较宽泛,有的过于细致和繁琐,但大多认为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基础的一项旅游活动。笔者认为,民俗旅游之所以成为一项方兴未艾、发展前景广阔的旅游活动,主要在与其资源主体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强烈的传承性,内容贴近民间,形式生动活泼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我们界定民俗旅游的立足点;除此之外,理论上的探讨还需结合当代民俗旅游的开发实践。因此,界定民俗旅游的概念,首先要明确民俗旅游的资源主体,其次应表述其属性和基本特征,还要结合民俗旅游开发实践指明其形式。参照各位学者的定义,笔者把民俗旅游界定如下:民俗旅游是指以民俗事象为主要游览内容的文化旅

5、游活动。它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旅游者,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的新兴旅游活动。常见的游览形式有认知民俗事象、参观民俗建筑(包括民俗博物馆、民俗村和民俗主题公园等) 、参与节庆活动、体验民俗风情和参访家庭等。(三)民俗旅游的分类对应民俗的分类,陶思炎依据民俗范畴,表现空间、产品性质、服务功能等为标准对民俗旅游的类型作了细致的划分。他以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旅游范畴为标准,将民俗旅游产品划分为物态、动态、心态、语态等民俗旅游类型;以民俗生活空间角度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市井民俗游、水乡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渔村民俗游等环境类型;以产品性质角度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观览型、参与型、休闲型、运动型

6、等类型。5但现实中的民俗旅游活动与理论上的探讨稍有差异,比如心态、语态等民俗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俗旅游类型。王德刚把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分为品牌经营模式、社区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和节庆活动模式。6这 6 种模式在山东均有分布,且比较切合中国民俗旅游的实践。笔者依据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及其现状,把山东的民俗旅游产品主要分为以下 6 种:民俗博物馆旅游、节庆民俗旅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旅游,下文将结合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对此分别详述。二、山东民俗旅游的特征山东民俗旅游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传承性强传承性是民俗的基本特征

7、之一,没有传承性的风俗习惯不能称之为“民俗” 。深受齐鲁文化熏染的山东民俗自其产生后,就一直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其间没有受到外来民俗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替代。虽然历史上发生了数次改朝换代和社会变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山东民俗的齐鲁文化根基。这一点在山东民俗旅游的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和社会民俗旅游资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具、民居建筑均历史悠久,保留了其固有的传统特色。就婚姻制度而言,古代“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是山东婚姻习俗固有的程序。在近现代虽然发生了某些变异,但“六礼”所规定的婚姻的几个基本环节未发生根本改变。就丧葬民俗而言, “三年之

8、丧”在民间仍被完整地遵循。2、地域特点鲜明山东各地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胶东受沿海的自然条件和齐文化的影响,海洋民俗旅游和经商习俗比较浓郁。鲁中则受农耕文明和鲁文化的深刻影响,宗教民俗旅游、家族制度、古典婚俗旅游(曲阜)独具特点。鲁西南,鲁西北以运河民俗旅游为特色,交通相对不便的鲁南(临沂等地)则较多地保留了传统的民俗。3、影响广泛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山东民俗作为齐鲁文化的中下层文化,其影响非常广泛。凭借齐鲁文化的传播,山东民俗的影响波及整个中国。历史上的数次北人南迁,均把华夏的衣冠制度和山东的齐鲁文化传统带到南方;北方的胡族入侵中原,无不把

9、儒家文化作为其立国之本,这就是中国历史特有的“征服者被征服”的文化现象。这二者均显示了齐鲁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同理,山东民俗也被南北方的人民认可和接受。在旅游开发实践中,潍坊国际风筝节开风气之争,使潍坊一夜成名,继而,全国各地纷纷效仿,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掀起一股节庆旅游热。4、开发较早中国的第一个大规模的民俗旅游线诞生在山东,第一个民俗旅游区也诞生在山东。一般认为,中国民俗旅游的热潮始于 1991 年建成开放的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旅游村,然而,早在 1978 年,青岛就接待了第一批海外民俗旅游者;同年,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开始接待外宾,1983年后接待海外旅游者;1984 年,潍坊就举办了

10、第一届国际风筝节;1986 年,潍坊市开辟了国内第一条千里民俗旅游线;1987 年,曲阜开发了古典婚俗旅游,泰安举办了首届国际登山节这一切都表明山东开中国民俗旅游风气之先,引领了国内民俗旅游的发展。现在,山东的民俗旅游从资源质量上和开发规模上仍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山东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以此为基础的民俗旅游活动也类型多样,丰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游内容、形式不一,因此,很难全面、确切地描述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参照山东民俗旅游产品的分类,笔者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山东民俗旅游的概貌。(一)民俗博物馆旅游这是比较易于操作的民俗旅游形式。它主要是把各种民俗器物陈列、展览给旅

11、游者观赏。主要有安丘的石家庄民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岛民俗博物馆、淄博陶瓷博物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等。山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蕴藏着许多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为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目前山东省已经有 170 多个博物馆,不仅数量在全国各省市名列前茅,而且种类齐全。各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自然、科技、艺术、人物、民俗及遗址博物馆应有尽有,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类型齐全的“博物馆旅游网” 。除了上文提及的外,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青岛海军博物馆、青岛海产博物馆、临淄齐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也是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博物馆。(二)节庆民俗旅游这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主体,

12、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为传统节庆旅游,现代节庆旅游、新兴节庆旅游、假日旅游(如双休日、黄金周等) 。山东主要的旅游节庆有潍坊国际风筝节、济南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大明湖荷花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青岛海云庵糖球会、天后宫民俗文化庙会、荣成国际渔民节等。(三)婚俗旅游对于旅游者来说,婚俗旅游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参观博物馆等景点陈列的有关婚姻习俗的器物,二是观赏婚俗表演,三是亲自参与婚俗活动。新婚旅游是山东婚俗旅游中的主体,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旅游者表演山东传统婚礼,二是

13、为旅游者举办山东传统的结婚典礼,它富有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色彩。曲阜于 1987 年推出的古典婚俗旅游独具特色。新郎家设在孔府饭店,新娘家设在阙里宾舍,按鲁国传统婚仪举行婚礼,一路吹吹打打,欢天喜地,煞是热闹。微山湖举办和表演水上人家的婚礼。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和青云山民俗旅乐园等地也为游客操办婚礼,表示抢新娘等活动。(四)渔家乐“渔家乐”在长岛、威海和日照开展得较好。长岛县是山东唯一海岛县,其“渔家乐”的民俗旅游活动让游客观赏渔家民俗文化,品渔家生活风情,游客还可以参观渔民网箱养鱼和筏式养殖项目,观看和参与渔民舞龙、扭秧歌、吹渔家号子、尝渔家风味小吃等民俗活动。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

14、则推出了以“吃渔家饭,乘渔家船,住渔家屋,干渔家活”为内容的民俗旅游。威海的环翠区、荣成河口、石岛等地也开展了“住渔家屋,吃渔家饭” 、垂钓、赶海等渔家生活民俗旅游。(五)农家乐山东的“农家乐”民俗旅游颇负盛名,旅游者可住农家炕,吃农家饭、做农家活,欣赏农家小戏,参观民俗博物馆,体察民风乡情,领略田园风光。 “农家乐”在泰安、枣庄、临沂开展得较好。地处内陆地区的安丘、泰安、枣庄、临沂等地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家乐”民俗旅游。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推出的“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做农家活、随农家俗”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泰安的埠阳庄也开展了“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民俗旅游活动。近年来,枣庄、临

15、沂也开展示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如峄城“万亩石榴园”内的王府山村、蒙阴的桃花峪村和八达峪村等。(六)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旅游本类以民居建筑为基础,包括古村落、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等形式。比如济南的朱家峪、九顶塔民俗游乐园,潍坊的杨家埠、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淄博的原山等地。这一类型的民俗旅游在山东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景点或景区还不多,但发展潜力很大。四、山东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山东民俗旅游发展到今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类型丰富多样,在开发内容上也逐步深入,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民俗旅游品牌,成为山东旅游又一个较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专项旅游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山东建立了

16、许多民俗旅游村、数条民俗旅游线及民俗旅游区,但目前山东民俗旅游业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节就当前山东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下一步的开发思路。有些问题在整个旅游业中是普遍性的,如对民俗旅游资源重开发不重保护,重经济效益轻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些景点(景区)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等;也有一些具体问题,如景点(景区)各自为政,重个体得失轻共同发展等。就目前山东民俗旅游实践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管理体制的分割所带来的矛盾近年来,山东有数处景点(景区)出让经营权限,把景点(景区)交给公司经营开发,由此导致了诸如文物保护、收益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同一个

17、景点(景区)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破坏了景点(景区)的完整性和旅游开发的协调一致性。(1) “三孔”管理体制变更所带来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问题。曲阜“三孔”随着文物管理体制的变动, “三孔”等文物景点划归旅游公司经营管理。在2000 年 12 月 6 日至 13 日的卫生清理活动中,孔庙、孔府、颜庙等处出现了用水冲刷、硬物摩擦和掸抹、擦拭文物的现象,使 3 处古建筑群的 22 个文物点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损坏严重。很明显,这种“水洗三孔”的做法不是文物保护专业人员所为。就此事件,国家文物局文物司有关人士称,冲洗古建筑及文物严重违反了基本文物保护常识,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是非常罕见的。北京大

18、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谢凝高教授也认为:“把世界遗产和国家文物交给旅游部门管理是错误的,不符合国家文物保持法” 。7 事后,曲阜市委、市政府对文物管理体制进行了重新确定:“三孔”文物景区的保护管理工作由市文管会统一负责,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三孔”的管理立即退出,原来从文管会划出的干部职工划归文管会管理。8 (2)蒲松龄故居与聊斋园的管理体制分割蒲松龄故居是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所有;聊斋园属蒲家庄所有。1989 年,蒲家庄为发展旅游,投资 3000 万元在该村村外建设了以展现聊斋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聊斋园。长期以来,二者各自为政,游客对这二者各收门票意见很大。它们之所以不能联合,其

19、深层原因在于管理体制的不同和旅游收益的分配。2、企业化运作带来的弊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化运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旅游开发手段,目前山东甚至全国很多旅游景点都以企业化运作的方式进行开发和经营。但是,企业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背道而驰,破坏了旅游市场的有序和统一,也破坏了整个旅游业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我们认为关键是找到个体效益和整体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 2001 年 11 月,曲阜“三孔” 、蓬莱阁、刘公岛先后宣布门票要涨价,由此不仅引发了省外一些组团社在报价单中将我省这些景点“甩”掉,还导致了济南等地 60 家旅行社的抗议。天津、北京、河南

20、、河北、广东等地旅游团队在接待计划单上明确指出报价不含涨价景点门票或门票客人自理。以蓬莱阁为例,不少团队的客人只是远远看看蓬莱阁,或者乘船在海上看看蓬莱阁就算到此一游。威海刘公岛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有的团队只是隔海看一眼景点,就把客人带到别的景点去了。景点都把目光盯在门票上,不断涨价,使得我省旅游线路的总体报价水涨船高,这种做法对景点而言,反而是失去了财源。3、 “内讧”式的不规范竞争相似区域共享的民俗旅游资源被不规范的内部竞争分割,不仅抹煞了民俗旅游的特色,同时分流了客源市场。(1)胶南、龙口的徐福节胶南市和龙口市分别举办纪念徐福东渡日本庆典、徐福故里文化节,它们的旅游资源、活动内容和客源市场

21、均大同小异,而且二者同属于胶东半岛,地理位置非常近,这就加剧了对同类目标客源市场的分流,影响了二者的旅游收益。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在江苏等其他省份,也开发了以徐福东渡为主题的民俗旅游。(2)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 ,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却定位在“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 。首先,二者都以“民俗旅游第一村”命名,不利于突出特色;其次,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既然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 ,毫无疑问,它也是“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 ,王家皂以此定位,不但重复,而且笼罩在石家庄民俗旅游村的“阴影”之下,给旅游者的印象是: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只是山东第一,石家庄民俗旅

22、游村才是中国第一,如此以来,不利于对外宣传促销。4、开发滞后,对外竞争不力虽然山东有很多富有竞争力的民俗旅游资源,但由于开发滞后,导致对外竞争不力。(1)运河民俗旅游必须迎头赶上运河文化是山东省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在山东境内有众多的文化景观和文化遗迹。南方的苏州、无锡、扬州等地,运河文化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相较于他们,山东的运河民俗旅游开发已经远远地落后于他们。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汶上分水龙王庙等运河文化遗迹,如不抓紧抢修,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水体污染、经费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运河民俗旅游的发展,也使相当数量的运河文化遗迹得不到有效保护。(2)梁祝婚俗旅游有待大力开发济宁建设文化大市,在

23、加强对始祖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研究的同时,应重视对梁祝文化的研究,因为梁山伯、祝英台的故里在济宁,梁祝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儒家的“孝道”观,尊重知识、重视礼仪的思想,对梁祝故事的产生、发展、流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重视对梁祝文化的研究,对于开展家庭美德教育,树立孝敬父母、重视爱情的社会风气,对于倡导冲破世俗观念的束缚,树立改革创新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江的梁祝文化旅游已建有梁祝婚俗园,举办了数次梁祝婚俗文化节,且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我们来说,大力开发梁祝婚俗旅游迫在眉睫。(3)水浒旅游:墙内开花墙外香山东是水浒文化的源头,但限于种种原因,中央电视台水浒传把摄影基

24、地选在无锡,无锡“水浒城”随着电视剧水浒传的热播而扬名海内外,给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在各种旅游推介会上,无锡打出了以武大郎、潘金莲等水浒人物为代表的水浒牌,相反,鲜见山东这样做。(4)菏泽牡丹要做大做强目前国内做牡丹旅游的主要是洛阳和菏泽,由于交通的可进入性、经济发达程度等原因,洛阳在宣传促销、旅游开发等方面后来居上。但菏泽有自己的优势:它是中国的牡丹之乡,栽培牡丹始于明代嘉庆年间,距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尽管自 1992 年始每年一度的牡丹花会使菏泽在山东旅游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令人遗憾的是,菏泽除了牡

25、丹再无其他自然景观能让游客流连忘返,而几个牡丹园半天时间便可游完,每次游客在菏滞留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天,再加上牡丹花期的季节性限制,一年之中除了谷雨前后有外地游客外,其余时间游人稀少。虽有一些其他人文景观,但因为缺少开发,菏泽旅游业在一年之中大多数时间门前冷落。5、民俗旅游节庆的相似性和庸俗化节庆是民俗旅游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项目,然而各地蜂拥而上致使节庆出现了“千人一面”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不健康的民俗文化的糟粕也被冠以“民俗旅游”堂而皇之地进入旅游景点(景区) 。某些景点(景区)的民俗旅游节庆(如庙会、灯会、文化旅游节等)的旅游活动大同小异,大多是一些类似的民间艺术、民间绝活、民族歌舞,

26、同质化的竞争导致了多败俱伤。以济南为例,春节黄金周期间,大明湖搞了春节民俗文化旅游庙会,趵突泉灯会也随后登场。两大名胜都打民俗牌,并且一个有“乾隆游趵突” ,一个有“乾隆游大明湖” 。两个名胜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两者黄金周的收入都没有大的作为。虽然 2003 年大明湖公园正月初一到初七春节民俗文化旅游庙会的游人数达到了 10 万人,但比 2002 年春节庙会的游人数却下降了。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相距不远的趵突泉公园也大打民俗牌,另一方面, “泉城广场民俗庙会”差不多是同时举行,展卖的是老济南切糕、胶东大饽饽、天津茶汤、捏面人等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与大明湖庙会上的小吃和民间曲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分流

27、了不少游客。 五、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原则和对策(一) 、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原则1、文化原则“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民俗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旅游,它的魅力在于民俗旅游景观所承载和体现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山东旅游业的深度发展,以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内涵的旅游,对山东民俗旅游而言,齐鲁文化和山东民俗文化是其开发的灵魂,因此,开发山东民俗旅游必须遵循文化原则。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开发和经营者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民俗旅游资源。其次,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和实现民俗文化氛围,

28、以便让旅游者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最后,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不仅要具有民俗的“神” ,还要具有民俗的“形” ,做到“神” 、 “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92、本土化原则民俗旅游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以民俗文化为根基,避免过于商业化的运作和不切实际的模仿与开发。本土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突出“原汁原味” ,不要轻易仿制。当然,这并不排除以此为目的的适当提炼和加工,在实际的开发和经营中,这样做往往是必要的;二是对于移植的外来民俗文化,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与当地民俗文化背景有冲

29、突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强调新奇性的同时,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否则不宜移植。3、特色性原则特色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民俗旅游资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游资源也就不复存在。在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应以特色为依据,突出各地区的民俗旅游特点,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则也是提升旅游区的品位,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4、游客中心原则游客是民俗旅游的主体,因此,民俗旅游应以游客为中心,按照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民俗旅游产品。游客的旅游心理复杂多样,但最基本的还是求新、求异、愉悦身心,针对游客的这些基本旅游心理,我们要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5、多

30、样性与专题性结合原则多样性与专题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充分结合会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多样性不仅不会冲淡专题性,而且还能衬托、突出专题性;多种专题也能丰富多样性,使多样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6、可进入原则各地区民俗文化不同,表现为各个旅游景区(点)是一种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且民俗活动多在农村开展。因此开发时要考虑距离远近、可进入程度、交通状况等问题,以便作到各旅游片、区内各景区(点)相对集中、联系较紧密,各片、区间交通顺畅,可进入性好。这样有利于设计旅游线路,方便游客进行各种民俗旅游活动。7、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民俗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

31、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增长的势头,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和古民居、古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因此,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旅游开发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辙。8、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原则旅游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高效持续的发展。(二) 、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对策1、挖掘、突出山东民俗旅游的齐鲁文化内涵旅游具有文化性和经济性双重属性

32、,而齐鲁文化自其产生之日起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它也是山东民俗旅游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山东的民俗文化包罗万象,除了其以民间建筑、民间技艺、民间游戏为代表的物质层面和以婚丧嫁娶为代表的制度层面外,以民间传统、宗教信仰、人文素质为代表的精神层面也同样不容忽视,在民俗旅游的开发实践中,后者尤其要引起民俗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的重视。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文物保护文物作为物质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破坏文物就毁灭了民俗旅游的基础,失去了旅游可持

33、续发展的根基。从理论上来讲,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文物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开发,有了旅游开发的收益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应当把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置于主导地位。然而,在实践中,二者的关系不是如此。某些单位和个人把旅游开发的收益中饱私囊,不愿对文物保护投资。对此,必须加强旅游管理方面的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正确贯彻文物保护法 ,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3、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游品牌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卖点,不致被替代。青岛在民俗旅游方面即有多个卖点,不能互相替代,形成了多赢。关于石家庄

34、、王家皂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其实,二者在民俗旅游内容和开发历史有很大不同,石家庄以“农家乐”著名,王家皂以“渔家乐”为主;石家庄因其开发较早,影响较大,王家皂却是新开发的民俗旅游村。称石家庄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是合适的,王家皂可定位在“中国海洋民俗旅游第一村”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国内还没有如此定位的。这样既可避免石家庄带给王家皂的“阴影效应” ,还可突出王家皂的海洋民俗特色。最好的竞争是避免竞争,在这方面,杨家埠做得比较好,它定位为以特色民俗为主题的“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 ,突出了自己鲜明的特色。4、对内联合,对外竞争面对来自江苏等其他省份以徐福东渡为主题的民俗旅游,胶南、龙

35、口的徐福节庆首要的是在协调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竞争。因为二者的资源特点类似,地理位置较近,内部竞争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两地每年轮流举办徐福节庆,或以一地为主,一地为辅的方式;也可把每年的徐福节时间分开,两地分别举行,从而避免同一时段举办徐福节庆。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济南三胜”的春节黄金周。 “济南三胜”在春节黄金周均举办大同小异的民俗旅游活动,与其拼内耗,不如联手一致对外。如果把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三大名胜分开来看,都不及泰山、西湖等著名旅游景点有影响力,但如果“山、泉、湖”强强联手,进行资源优势互补,让游客以优惠的价格一票通游,将对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形成泉城民俗旅游

36、的拳头产品,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济南。5、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以菏泽为例。菏泽作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基地,完全可以在每年冬季举办一次全国牡丹催花展。既可以让人们在寒冬观赏到牡丹的芳姿,又可以进行花木交易,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 ,枣梆、柳子戏、山东梆子等十几个地方戏种同时并存,这在全国同级地市中尚不多见。菏泽的面塑、鲁锦等独特民俗,也可以重点开发为“民俗博物馆”和民俗生态保护区,和牡丹一起构筑菏泽旅游的四季文章。菏泽市目前正在选聘有关专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以牡丹、水浒、黄河旅游为主线,涵盖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以期构造全年有景的格局,做活四季文章。如果菏泽牡丹与黄河、水浒结亲成功,将从根本上摆脱当地旅游业多年来单靠牡丹一条腿走路的尴尬。6、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