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之大(唐老师).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498399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大学之大(唐老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大学之大(唐老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大学之大(唐老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大学之大(唐老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大学之大(唐老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谈大学之大-唐伦刚大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历史悠久且独特的机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来惭愧,在大学学习和生活十多年了,然而对大学究竟大在哪里尚不清晰。最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做过一点思考,试图能在一定程度上搞清楚大学之所以为大的真正内涵。要谈大学之大,首先就要划分清楚大学的范围。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学”的释义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在我国一般指综合性大学。我在这里谈的大学,也主要是指综合性大学。统观一些论述大学之大的文章,要么强调大学的大师之大,要么强调大学的大学问之大,要么强调大学的大文化之大。总得来说,绝大多数都肯定人之大而否定物之大,肯定神之大而否定形之大,重视静态之大

2、而忽视动态之大,重视现状之大而忽视发展之大。然大学之大,应该是一个全面有机的大,要认识大学之大,也必须从大学的形式和内容、物质与精神、主体和客体、显性和隐形、静态与动态、现状与发展、宗旨与效用等诸多角度分析方能全面深刻,否则就难免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我以为大学之大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一、大学之大,大在其物一所大学需要有大楼房,也需要有大场地。也许有人反对这一说法,但是无容置疑大楼房和大场地是一所大学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之一。虽然很多人都把梅贻琦先生说的“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奉为经典,但就这句话本身,在逻辑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大学是一个由多元素构成的有机体,仅大楼或仅

3、大师都不能称其为大学。虽然大师显得更重要一些,但是它本身代表不了大学,就像人脑袋和四肢相比更重要一些但脑袋本身代表不了人一样。其实梅贻琦先生的本意只是想强调大师在大学中的相对重要性,却被很多人断章取义地误解为大楼于大学无关重要。然梅贻琦先生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还曾说过“大学之良魔,几全系于师资与设备之充实与否,而师资尤为重要”可见,他并不是不重视“大楼” ,相反认为它是办好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学生人数增多,没有大楼,没有大量的教室、自习室,没有大图书馆,没有大实验室,没有充足的学生活动场地,大学就很难保证它的基本功能的发挥。古人说得好,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4、。大楼、大场地既是办学的硬件条件,也是大学精神的物质载体。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办大学一定要有“大师” ,同时“大楼”也很重要。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才能 “筑巢引凤” ,才能吸引大师、培养大师、留住大师,才能吸引学生和更好地培养学生。二、大学之大,大在其人大学中的人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构成大学的主体和核心。首先说教师之大。教师不仅仅指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的老师,也包含从事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人员。教师之大,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大学教师的作用之大和责任之大。除了科学研究工作之外,培育社会人才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 “教育引导育人,管理规范育人,服务支持育人”是他们的根本任务;对学生负责,对家长

5、负责,对社会负责是他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当然在教师之中,以“大学识、大成果和大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大师、大学者和大教授的作用和意义尤为重要,这一点已成共识,无容置疑;教师之大,更应该体现为所有大学之师的“爱岗敬业”的大奉献、 “师者,授业、解惑”的大道义、 “以生为本,爱生如子”的大胸怀以及“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大气魄。没有这一点,大学的育人质量是不可能得到根本保证的,因为一所大学的大师、大学者和大教授毕竟是少数,而且大师、大学者和大教授往往忙于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各类学术会议以及各种社会应酬,少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面对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只有数量巨大的全校之师都能出大力气、花大功夫,才能承

6、担大责任、完成大使命。其次说学生之大。学生之大,不仅仅体现大学生的数量规模之大,也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和中小学生相比的年龄之大。学生之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要有大的独立性和大的理性选择能力以及自控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学习内容的广大、理想志向的远大、人格胸怀的博大和责任使命的重大。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需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大志向,在学习上态度上需要有“求知如渴,学而不厌”的大主动,在学习干劲上需要有 “德智体全面发展,成祖国栋梁大才”的大决心,在学习观念上要有 “把握当前,面向未来”的大智慧。三、大学之大,大在其学问1917 年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说“大学者,研究

7、高深学问者也” ,1918 年他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又说 “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 。 我以为大学既是研究大学问的地方也是传播大学问的地方。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是探究学问的主体,老师要以研究和传授大学问为己任,学生则要以学习和探究大学问为目标。学问之大,大在其高深。英国科学家阿瑟克拉克(B.R.Clark)说高等教育机构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 ,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J.S.Brubacher)也强调“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 ,高等教育 “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 。高深学问,我以为是就某一门具体的学问而言从纵向的角度讲

8、大学的学问与中小学的学问相比更为深透,更为深奥,更为精专。学问之大,大在其广博。大学的学问不仅高深而且广博,其广博一方面体现在大学学科门类多,多数大学都有理、工、文、管等众多学科门类;另一方面体现在大学需要给学生传授广博的学问。蔡元培历来主张“破学生专以守残之陋见” ,梅贻琦也在大学一解中谈到“大学校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 。孔子说“君子不器” ,一个人不应该拘于一才一艺。大学既要向学生传授专业学问,还要传授相关专业学问抑或非专业学问,即还要对对大学生进行广博的通识教育,这是大学区别于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之一。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就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9、教育。学问之大,大在其意义。研究和传播高深和广播的大学问,是大学的核心工作。大学问是传承发展精神文化和研究开发科学技术的知识理论基础,是大学培育人才和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力量源泉。没有大学问,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大学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学问之大,大在其地位。学问是神圣的,其地位是圣洁高尚的,任何人对学问都要有真心诚意的敬畏感,要尊重学问。尊重学问,首先要尊重学问本身,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在学问面前要有严谨严肃的态度,不能有任何的轻率虚浮,更不能弄虚作假,否则就是践踏和玷污学问;其次学校和社会都要尊重研究和传播学问以及学习和探究学问的老师和学生,要尊重他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唯有如此

10、,大学方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卓尔不群、超越世俗的独立品格,才能保证大学成为科学的殿堂、精神的源泉和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四、大学之大,大在其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是由大学的传统、历史、环境文化的影响、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积淀,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反映着一所大学的追求和信念,引导学校走向,塑造学校品格的立校之本和大学的灵魂。大学的精神文化之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神文化之大,大在其气,即大气。大气,就是大学校园建筑及自然景观厚重脱俗、浑然天成的雅气,学校环境祥和温雅、自然幽宁的灵气;就是漠视名利、崇尚学术的骨气,藐

11、视假丑恶、追求真善美的正气,相互尊重、自由平等的和气,担承社会责任、履行大学使命的勇气,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锐气,视野开阔、面向未来的智气;就是大学生青春飞扬、纯真质朴的朝气,胸怀祖国、追求理想的豪气。精神文化之大,大在其度,即大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大度是大学应有的胸怀。 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其一,大学应该允许一切对权威的质疑,允许一切对立观点的争论。正如蔡元培所说“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 听其自由发展” ;其二,大学在人才引进和任用上,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惟学历,不问出身,不问门派信条,只要学有所长、有真才实学就即

12、便有一些小的缺点和不足,即可大胆引进或大胆任用;其三,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要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胸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所长,同时还要积极发现并重视那些有专长的偏才甚至怪才的学生。若非如此,像钱伟长这样的天才力学家连大学都进不了。用钱老的话说, “我以文史等学科补足了理科的不足,幸得进入大学,闯过了第一关。 ”精神文化之大,大在其德,即大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当然,此处的“大学”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大学作为一个研究高深学问和培养教化人的高等学府,是一定要有大德的。大学之大德,要有大真。做真人、干真事、求真理是大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道德。

13、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而哈佛大学的校训恰好就是: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原文: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us VERITAS,英文翻译: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大学之大德,要有大善。服务社会、造福民众是大善,以人为本、关爱师生是大善,扶贫济困、救人危难是大善;大学之大德,要有大美。大学之大美主要体现校园环境、人文氛围两大方面。校园环境美在其韵。自然和谐

14、、干净整洁是大美,温馨雅致、安全舒适是大美;人文氛围美在其神。不低俗、不媚俗是大美,不卑微、不骄纵是大美,相互尊重、诚真友善是大美,克难奋进、追求完美是大美。大学要有大德方能称得上是收藏社会良心的地方和塑造圣洁灵魂殿堂,才能与竺可桢先生的美誉“大学是社会之光” 、 “大学犹海上之灯塔 ”相匹配。五、大学之大,大在其发展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大学之大,不应该仅仅有当前静态的固有之大,还应该有未来动态的发展之大。大学没有大发展,就没有大进步,就要相对落后,就要误人子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赋予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就要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之大发展是指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既不急躁冒进

15、又不消极保守的合理发展,是遵循发展规律、实事求是的稳步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大学的大发展需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需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需要有得力的发展措施,最后需要有显著的发展成效。大学的大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资力量有大提高。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说“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的强弱,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水平,这是一条千古不移的规律” ,原加州伯克利大学校长田长霖也说“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显然,师资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师资力量的大提高体现在师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不断增强,教学科研名师数量的不断增多。硬件设施有大改善。硬件设施是大学赖

16、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大学运转的基本资源条件。硬件设施的大改善,主要体现为硬件设施能动态地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日常生活的优质高效地运转,既能满足注实用性需要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舒适和审美需要,但切忌不着边际的贪多图大,切忌盲目虚伪的相互攀比,切忌贪图奢华和资源浪费。教育教学有大进步。培育人才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教育教学有大进步首先体现在思想观念上的大进步,要树立教育与教学相统一的观念,改变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教育和“只教书,不育人 ”的狭隘思想;其次体现在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的不断优化,既要注重传承又要注重创

17、新;最后体现在教育教学水平的显著提高。科学研究有大突破。科学研究也是大学的重要工作,对大学的整体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科学研究的大突破,主要表现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数量的持续增加,学校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研究要有大突破,学校必须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管理服务有大实效。大学校内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到教育教学、人事档案、事业财务、学生事务、科研事务、后勤事务等诸多方面。管理是规范行为和提高效率效益的重要手段,服务是体现人文关怀、创建和谐氛围的重要方面,管理和服务是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优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管理和服

18、务要有大成效,首先学校要重视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充分认识到“ 管理和服务也是生产力” ,切忌“重教学科研”而“轻管理服务”的不良倾向;其次要树立科学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以“以人为本”和最大发挥各项资源条件的效用为原则,以共同服务于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为宗旨;其三,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手段。六、大学之大,大在其贡献前面讲了很多大学之大,但大学最关键、最根本的大还在于大学的贡献之大。贡献之大是从结果的角度来说的大学之大。如果最终没有贡献之大,那大学其它的大以及大学本身就只会是空有其大。大学的贡献是与大学的功能或者说大学的责任使命紧密联系的。关于大学的的功能有很多提法,但普遍认

19、同的是,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但我更赞同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因为没有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科学研究就没有对象,服务社会就没有了资本。大学之所以要培养人才,是因为人才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发展和再创造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主体;之所以要进行科学研究,是因为科学研究是发展、创造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动力和途径。显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只是学校传承和创造人类文明和名族文化的具体手段和途径,只是大学教职员工直接或间接从事的具体工作罢了,而不是大学的主要功能;而“社会服务”表述太笼统,也不具有其独特性,任何企事业单位都

20、与社会服务有关,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说大学的贡献之大,总体来说就是大学在传承和创造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方面所做的贡献大。而大学的贡献之大则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贡献之大,大在人才培养。南开大学校长母国光说:“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大学中一切工作的中心工作。 ”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大贡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整体水平高,为提高国民素质、存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做出了大贡献;二是学校培养出的社会精英或者说杰出人才多,他们在社会相关领域发挥的作用大,对社会的贡献大。贡献之大,大在科学研究。大学在科学研究上的大贡献,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

21、面的研究成果数量多和水平高。数量多是可以直接计数的,质量高是通过社会相关专家学者经过一定的程序从理论上鉴定的;二是指大学的科研成果对社会科技事业以及传承和繁荣社会文化方面作出了理论贡献,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作出了实际贡献。最后简单小结一下。大学的“物之大”和“人之大”是大学办学的基本资源和条件, “学问之大”和“精神文化之大”是大学最主要的特点, “发展之大”是大学的具体作为也是大学的根本动力, “贡献之大” 是大学存在的根本价值。前面“五大”是大学的基本逻辑前提,最后“一大”是逻辑结果,如果大学能够很好地把握和做到“物之大” 、 “人之大” 、 “学问之大 ”、精“神文化之大” 、“发展之大” ,大学的“贡献之大”就时水到渠成的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